隋炀帝杨广究竟是千古一帝,还是昏庸无道
治疗白癜风去哪最好 http://m.39.net/pf/a_6703361.html 隋炀帝,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帝王,也是我国历史上争议最多的一位帝王。有的人说他功盖千秋,创建科举制度,使身在底层的读书人有了进仕为官的机会;修订法律,将隋文帝时的一些严苛的律法加以改革;兴办学校,遍访被遣散的图书加以保护,并恢复了隋文帝废除的国子监、太学及州县学。组织人编写了《长洲玉镜》四百卷和《区宇图志》一千二百卷,为保存我国古代典籍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次命人修建了宏伟的洛阳城;兴修大运河联通南北,蜿蜒长达五千里,工程浩大,是我国甚至世界上著名的一条由人工开凿的大运河,这条大运河也成为我国古代非常重要的水运通道。 军事上杨广派人打败了西突厥,击败吐谷浑,将这些领地建设成四个郡,派遣官员进行治理,保证了和西域的畅通;三征高句丽,第三次隋朝大军攻打到了平壤,迫使高句丽王遣使投降。 而杨广做到这些,仅仅也只用了九年时间。 单从这些来看,杨广确实不失为一代帝王,而且,他为了能够成功登上皇位,也是用尽了心机。 先来看一下杨广是怎么坐上皇帝宝座的吧! 隋炀帝这个人从小就非常聪明,而且他不但聪明还非常爱玩,生活上非常地奢侈。比如他在做晋王时就曾趁着辅臣王昭外出巡视时偷偷建造园林,待王昭回来后才劝阻。 后来又作为统帅征灭南陈,不过据记载,杨广虽为统帅,但真正领兵作战的乃是贺若弼、韩擒虎。在灭掉南陈以后,杨广做了一件事情,给他挣得了不少的赞誉。 二十岁的杨广灭掉南陈后,曾下令将陈叔宝身边的奸佞之臣一律斩杀,封存府库,分文不取。最后将陈叔宝及皇后等人押解回京,如此一来,世人皆称赞杨广是一位有气度的贤者。 后来杨广又平定了江南高智慧叛乱;北上击败突厥,屡建战功,而且这些战功是其他皇子所没有的,也是他以后得立太子的一个非常重要筹码。 作为一个王朝的皇子,杨广是兄弟五个里面最有野心,也是最有心机的一个,他非常渴望有朝一日能够继承隋朝的江山。可是他是隋文帝杨坚的次子,在杨坚建立隋朝后就立杨广的大哥杨勇做了太子。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杨广不想办法让杨坚废掉杨勇,立自己为太子的话,他这一辈子可能都完不成自己做皇帝的愿望。为了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杨广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把自己伪装起来。 首先来说,杨广的战功是五个兄弟里面最高的,他又发现杨坚对对杨勇的一些行为非常地不满,于是杨广就有了取代杨勇的想法。 杨坚建立隋朝非常不容易,登上皇位后,他爱民如子,生活上也非常喜欢并提倡节俭。可是杨勇却偏偏违背父亲的意愿,生活上非常奢侈。明明知道自己的母亲独孤皇后痛恨男子宠幸众多姬妾,杨勇还要四处寻欢作乐,而且做得明目张胆,不仅如此,还冷落了母亲精心为他挑选的妻子元氏。 话说杨勇当时也老大不小了,但他所做的一切怎么看都像是一个青春期叛逆的少年,父母不喜欢什么他偏要去做什么。因此,父母对他都有怨气。 这还不算,据记载,杨勇还曾过分的接受百官朝贺,这让杨坚对他更加不满。 再看杨广是怎么做的,他知道父母提倡节俭,他就把自己变得很简朴。每次听说父母要来,他都提前让自己的姬妾们躲藏起来,自己则和萧氏一起到大门口迎接,还特意让年老的女仆穿着破旧的衣服来侍奉父母,这就和杨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仅如此,杨广还会给父母身边的侍从们送礼,这样一来,他们回去后都会替杨广说好话,如此一来,父母对他自然是更加的喜爱了。 为了加快自己当上太子的步伐,杨广曾在进宫探望母亲回来时,对独孤皇后说自己的哥哥杨勇要谋杀他,而且哭得很伤心。独孤皇后对杨勇的所作所为本来就心存不满,经杨广这么一说,就更讨厌他了。 而且,为了尽快当上太子,杨广还找了一个人,就是杨素,他跟随杨坚多年,战功卓著,是杨坚最信任的大臣。 为了说服杨素劝谏杨坚废掉杨勇,杨广让宇文述找到了杨素的弟弟杨约。杨广知道杨约和杨素关系密切,就让宇文述陪他赌钱,并且故意输给他很多钱。 得到好处的杨约说服了自己的哥哥,顺应了杨坚打算废掉太子杨勇的心意,清除了支持杨勇的大臣,促使杨坚下定决心,把杨勇废黜,贬为庶人。杨广也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心愿,登上了太子之位,接下来就是他的终极梦想,登基称帝了。 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仁寿四年(年),杨坚卧病在床,杨广给杨素写信询问如何处理杨坚的后事和自己登基的事宜。结果送信人失误,把杨素的回信送到了杨坚手里,这下可把杨坚给气坏了,立即派人宣杨广入宫,想要当面质问他,就在这个时候,宣华夫人陈氏也向杨坚哭诉说杨广在她来的途中意图非礼。 此时杨坚才恍然大悟,大骂道:“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并立即命人传柳述、元岩入宫,起草诏书要废黜杨广,重新立杨勇为太子。 杨广得知后立刻把柳述、元岩二人逮捕入狱,并让自己的亲信右庶子张衡到杨坚的寝宫侍候,张衡打发走了杨坚身边所有的侍从,不久杨坚驾崩。 关于杨坚的死,有两种说法:《通历》中留下了“血溅屏风”这句话,就是说杨坚是被张衡用利刃杀死的。而《大业略记》中记载,杨坚是被张衡毒死的。其实我觉得这两个记载没什么太大区别,反正都是被张衡害死的。 杨广登基后,为了铲除异己,巩固自己的政权,也是先后诛杀了自己的兄弟杨谅和所有的侄子,并处死功臣宇文弼、贺若弼、高颎等人。 那么杨广是昏君吗? 单从杨广的功绩来看,他绝对可以秦始皇、汉武帝相比,我们都知道,为了抵御匈奴,秦始皇修筑了长城,为了捍卫国家,汉武帝派兵北击匈奴。隋炀帝呢?“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著声绩”,开凿大运河,可以说是千古奇功。这样的一个帝王怎么能说是一个昏君呢? 既然他不是一位昏君,那隋朝为什么会盛世而亡呢? 首先来说,隋炀帝身上其实具备了一位明君应该有的所有条件,但在我看来他真算不得是一位明君。 老话说得好“步子迈得太大,很容易就扯着蛋了”。 隋炀帝登基后急功近利,非常渴望能够建立一番大事业,而且他也确确实实的做到了。但是他的步子迈得的确是太大了,正如前面所说的,隋炀帝登基第一年就干了两个大工程,一是征调大量民夫修建洛阳宫殿,据记载每月都有近二百万人在工地上劳动,仅用了一年时间就修筑完成了气势宏伟的洛阳城。 第二个大工程就是开凿大运河,也就是现在的京杭大运河,自大业元年(年)到大业六年(年),历时六年,征调了河南、淮南、淮北、河北、江南等地近三百万军民。 同时,在大业三年(年)和大业四年(年)又两次调发男丁一百二十万到榆林(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以东修筑长城,死者过半。 另外,杨广这个人喜欢外出巡游,曾三下扬州,两巡塞北,一游河右,三次到达涿郡,还经常往返于长安、洛阳之间。而且,每次出游必大造离宫,其中最为著名的宫殿有显仁宫、江都宫、临江宫、晋阳宫、西苑等。在短短的十余年时间里,所征调参加“王朝建设”的农民达到了一千万人次,平均每户役者一人以上,造成了“天下死于役”的惨象。 西苑就洛阳以西,周围二百余里,里面有一个周围十余里的人工湖,湖内有假山,堂殿楼阁,建造的非常华丽。隋炀帝还经常会带着数千骑及宫女月夜游西苑。 另外,据记载,隋炀帝游江都时所率领的诸王、妃子、宫女等人多大二十万人,船队长达二百余里,方圆五百里内的州县都要向他贡献食物,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隋炀帝之所以喜欢巡游天下,其一自然是为了寻欢作乐,其二就是为了向老百姓显示大隋国威。 这就完了吗?不!还没算打仗呢。 隋炀帝登基第一年派韦云起击败了契丹族的侵扰。然后就开启了征讨四方的对外扩张行动,派兵开发西域,三征高句丽。 从杨广登基到第三次征讨高句丽班师回朝,短短的九年时间,他干了许多事情,而且几乎每一件都是大事。 但是吧,你这一面征调大批民夫搞国家建设,一面还要四处征战,如此大的消耗,就不考虑一下老百姓受不受得了吗?何况他们还要种地呢,人都让朝廷给调去打仗,搞建设了,土地自然就荒废了。就拿第一次征讨高句丽来说,虽说一路凯歌杀到了平壤,但进城后遭到了伏兵,只得撤退,半路上又被高句丽伏击,据记载,这一战损失惨重,三十万大军只回来两三千人。 俗话说物极必反,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杨广登基后穷奢淫欲,导致民间叛乱四起,最终落得个亡国被杀的悲惨结局,在丹阳宫被叛军令狐行达缢杀,终年五十岁。 据记载,这位雄心勃勃的皇帝死后连口像样棺材都没有,是萧后和宫人拆了床板做成了一个小棺材把他偷偷地埋在了江都宫流珠堂下。直到唐朝平定江南后,于贞观五年(年),以帝王之礼改葬于雷塘。 总结 隋炀帝一共在位十四年,然而,前面十年的时间里,他几乎把别的帝王一辈子要干的事情都干完了,确实过于急功近利。如果他能够放慢自己的节奏,稳步发展,多体恤民情疾苦,少一些铺张浪费,那么,在他的治理下,隋朝必将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强盛的大一统帝国。然而历史没有如果,隋炀帝终究还是为自己的行为买了单,属实有些可悲。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喜欢:高僧圆寂肉身千年不腐,专家好奇用X光检测,结论震惊医学界 民间有4毒,“仰脸的女人、低头的汉”,还剩下啥?揭晓颠覆认知 慈禧欲除掉手握重兵的曾国藩,谁知曾国藩更狠,直接杀一两江总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dmyj/9747.html
- 上一篇文章: 如何善听九华山朝圣遇见ldquo谛听
- 下一篇文章: 免费半价武汉吖有这个证的千万别扔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