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症状是什么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54351.html

如若久活当快乐,修行体悟之庄稼,长依教授温湿度,茁壮成长得成熟。

如果活的时间非常长,也应该觉得很快乐。不要想:“我这个坏蛋还死不了啊!”有些老人一直等死,“我什么时候死,早一点死掉多好啊!”不能这样想。你长久住世的话,对弘法利生会有很大的帮助,对自己来讲,修行体悟的庄稼,长期依靠上师窍诀等温暖、潮湿的因缘,一定会茁壮成长,越来越成熟的。有些修行人对上师所讲的教言,比如大圆满的心性本体、禅宗的明心见性,刚刚认识了一点点就死了,没有长期修炼的话,这种境界不是很高。如果你活得久一点,每年闭关一段时间,或者每天稍微修一下,修行肯定会越来越增上。上师如意宝说过,自己二十几年、三十几年、五十几年的证悟境界都不同,越来越有进步。到了六十多岁接近圆寂时,他老人家说:“我如果继续修的话,修行体悟还会提高。”人身非常难得,若能活在世间中,不说密乘戒,别解脱戒中戒律清净、修行精进的老修行人,活的时间越长,对世间就越有利,对自己也是有意义的。《别解脱经》云:“多闻赴林间,年迈时安乐。”这个教证在《赞戒论释》中也引用过,意即广闻博学、戒律清净的修行人到林间去,因为一生都在修持善法,年迈时也会很快乐的。《四百论》云:“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具有戒律、有修行境界的人,活在世间上的时间越长越好。有些高僧大德,哪怕是活一天,对众生的利益也不可估量。我经常在想:“法王如意宝70多岁圆寂了,如果他老人家活到80多岁、90多岁,一天的功德也不可思议。哪怕说一句话,力量也是非常大的。”上师如意宝讲过,人老了以后,别人对他的尊重和信任会越来越大,即使他年轻时有一些功德和修证,很多人也不一定认可,人越来越老、境界越来越高时,大家都对他非常崇拜。这一点,从高僧大德的传记中也看得出来。比如虚云老和尚。从《年谱》上看,基本上在岁以后,不管是传戒、讲法,还是广收弟子、修建寺院,利益众生的事业更加广大。虚云老和尚岁的时候,我原来也讲过,有几个坏人打虚云老和尚,他在昏迷中去了兜率内院,见到被无数眷属拥簇的弥勒菩萨。当时他认识的有十来个人,融镜法师、紫柏法师都在那里。大家见到他都合掌致敬:“虚云老和尚来了,阿弥陀佛。”(不知道兜率天是不是说汉语?)阿难尊者是维那师,他坐在阿难尊者旁边,弥勒菩萨开始讲《唯心识定》。到了中间,弥勒菩萨要求他回人间去,老和尚说:“弟子业障深重,不愿回去。”弥勒菩萨说:“你尘缘未了,必须回去,以后再来。”并开示了一些偈颂,什么“苦海慈航,毋生退却,莲开泥水,端坐佛陀”,虚云老和尚有些记得,有些记不得。还有一些特殊开示,他不太方便说。在座的老菩萨们,继续住世的话,也许在岁也可以到清净刹土去。有些人三四十岁就觉得老了,该圆寂了。不能这样,应该发愿活到岁。现在的本焕老和尚,已经多岁了。那天我在弘法寺见到他,他一直说:“你还年轻咧,你还年轻咧,你是小和尚。”我说我现在已经老了,他说:“你连我的一半都不到。”本焕老和尚的弘法事业相当广大,试想,如果他在四五十岁、五六十岁圆寂了,怎么可能利益这么多众生?本焕老和尚当然,这些是就高僧大德而言的。我们作为凡夫人,活得长一点好、还是快点死了好呢?如果修行比较圆满、不出什么违缘,那活的时间越长越好。有些老菩萨也不要一直等死,我祈祷你们长久住世,虽然有些人嘴里只有一颗牙齿,有些有两颗牙齿,但一颗牙齿也很美,你年轻时不一定有这样的魅力,所以应该住在世间利益众生。老年人真的是这样,我母亲也经常说:“你们会不会提前死了?不如我先死,我这个老年人怎么还死不了啊?”我说:“你不要这么想,你现在也没有造恶业,每天念《普贤行愿品》发一点善愿,念几万遍佛号,这样不是很好吗?你还是多发心。”“那倒是,那倒是。”我们藏地有一种习俗,孩子如果提前死了,别人都说这个老年人可能是魔王,把他吃掉了,他死不了,一直等孩子们死,所以很多老年人觉得提前死了很光荣。但其实是一样的,孩子提前死了和你后面来了,反正都要经过死路一条。

总而言之,修行体悟的庄稼,需要上师的教言来不断灌溉,渐至成熟,因此活在世间上越长越好。

往期回顾

快乐之歌(一)快乐之歌(二)快乐之歌(三)快乐之歌(四)快乐之歌(五)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dmyj/7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