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诊断是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50408/4605047.html

绥宁寨市

出题:肖晰明

《邵阳对联》第93期绥宁寨市

出题:肖晰明

据清代《绥宁县志》记载:寨市,三国时称诸葛城,唐代始为徽州县府,亦称飞凤徽城,宋元丰四年(年)改徽州为莳竹县,崇宁二年(年)更名为绥宁县,绥宁县名自此肇端,寨市一直为县治所在,直至年县城迁往今长铺镇。寨市古城历经三国、两晋、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共计多年,作为县治达多年。千年历史风云变幻,记录了这块土地的荣辱兴衰,见证了这里人民的智慧创造,铸就了寨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寨市作为绥宁古县治所在,扼西进湘西远达云贵、南进广西通江达海之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也成了一块红色的土壤。百色起义失败以后,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余人,从广西河池出发向中央苏区转移。年12月21日攻克县城寨市。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等宿营寨市。有关邓小平率部攻克绥宁县城寨市的历史情况,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有比较详细的记叙。邓小平征战绥宁指挥所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年9月,任弼时、王震、肖克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余人,由城步进入绥宁。红军先头部队在寨市城东高功山再次与国民党守军发生激烈的遭遇战,国民党伪团防队和义勇军遭到了红军的迎头痛击。“九·一八”事变之后,寨市有大批血性男儿抱着以身救国的志向奔赴抗日前线,其中有七位壮士在前线阵亡。年“七七事变”周年纪念日,绥宁县各界人士积极捐款,为七位抗日阵亡将士修建“抗日将士阵亡纪念碑”。是国内抗日战争期间修建得最早的抗日将士阵亡纪念碑。在风光秀丽的虎谿山下有一座虎谿书院,莳竹水从山脚蜿蜒流过。虎谿书院约建于明代前期,历经满清一朝,至光绪三十二年(),改为县立高等小学堂,前后约余年。虎谿书院是绥宁创建最早、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书院,为绥宁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物事更迭,岁月流逝。尽管虎谿书院已经颓废荒芜,只剩几处断垣残壁,但当年的两棵丹桂树仍然枝繁叶茂,树下的石凳仍然安详,肃穆。拂去历史的尘埃,古老的书院就会浮现,那“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风致。绥宁,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称为没有污染的“神奇绿洲”,其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林木生长量等六项主要林业指标位居湖南省第一位,是名符其实的“三湘林业第一县”。我们现在拥有这样一块绿色宝地,应该感谢祖祖辈辈绥宁人民对这片山林的精心呵护。在寨市护林碑展览馆,至今仍然保存了唐、宋、元、明、清和民国时代的百余块护林碑,有实物,更多的是拓文,真实纪录了历代山里人守护山林的虔诚和智慧。“道旁之树,先人栽植,以为永远歇凉之古树,众生不许剪伐,故勒石碑。”(北宋崇宁五年.九溪冲护林碑)品读这些文字,言简意赅,语气诚恳,陈义实在,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入手进行劝导,宣传训诫均不忘体现措辞之美,容易收到实效。苗侗先民一直都有敬树的风俗。苗族一直把枫树作为自己的祖先,对枫树的崇拜就是对祖先的崇拜。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森林生态文化,现在绥宁的苗家侗寨,房前屋后都有古树,人们视之为神树,掌风水、保平安、兴人文。一个院寨的根基深浅、运道兴衰都可以从院落古树的大小多少来厘定。家里小孩不好带,大人们通常会来到古树下烧香拜佛,认古树为干爹干娘,乞求树神护佑,小孩易养成人。初一、十五逢年过节都有人烧纸焚香,奉为神灵。寨市古城历经多年的历史。这里的人民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和文明。古寨市城内街巷纵横交错,有街道八条:县正街、西正街、十字街、新街(即清时的西河巷)、对河街、老东门街、武官衙门街、南门内街,巷子六条:苏家巷、傅家巷、黄家巷、三星塘巷、水西门巷、城墙脚巷。衙役机关多集中于县正街,文化单位多集中于对河街,商店多集中于西正街、十字街、新街。此外,还有八庙:孔子庙,关帝庙、南岳庙、财神庙、火神庙、龙王庙、城隍庙、飞山庙;三馆:长郡馆、宝武馆、江西会馆;二庵:祁阳庵、磐古庵;二祠:忠烈祠、龙氏宗祠;一亭:八角亭;一观:九龙观。城内建有观音堂、孔庙等著名建筑物,这些古建筑物是当时先人求神拜佛、尊圣仰贤的重要场所。城内还有七庙、四祠、三会馆、两庵、一亭。城外有文昌阁、悬天阁、钟鼓楼、花桥等著名建筑,是当时人们修身养性、谈天说地的休闲场所,胜力寺、安平观、社稷坛是宗教活动场所。清康熙版《绥宁县志》列有“绥宁八景”,其中县城占了六景,即高功春色、金钗西垂、七星森列、文笔凌云、四山环翠、一水纡蓝,今俱已衰败。今遗存的文物古迹有:虎谿书院章程碑、安平观铁钟、古城墙残段、仰高亭碑、城西烽火台、西河巷(今名西河街)。安平观铁钟,铸造于明成化七年()三月,生铁所铸,高一点五米,口径一点三三米,重约三百公斤。钟上有千字铭文,为当时县令程婴所书,记录了明正统年间蒙能率苗民起义攻占县城,城邑被毁后又重建的全过程。绥宁旧属五溪蛮地,历来民风强悍,猛人辈出,五代时期更是涌现出杨再思、潘全盛、昌师益、杨承磊四大峒主。他们率领当地的苗、瑶、侗等族人民,占地为王,此呼彼应,支撑起一片自由率性的化外之天。野性如山谷中蓬勃的野草,在这块土地上任意生长,多少个朝代过去了,依然野火春风,生生不息,让征服者和统治者感到惶恐与不安。此钟现悬挂于孝思亭中,离地两丈。无论何时,走进孝思亭,细读钟面上模糊的铭文,仍然能够清晰地听到从明朝传来粗犷苍凉的钟声,抚摸钟面上的斑斑锈迹,仍然能够触摸到亘古以来山林呼啸的脉动。

绥宁寨市

张正清市区

往事越千年,忆唐置徽州,宋称莳竹,清建虎豀,长流文脉滋名镇;

姑娘嗨四八,喜杉尊国宝,节列非遗,种播华夏,如数家珍颂绿洲。

萧伟群隆回

四门,六巷,十字街,欣看楼外山青,绝顶枫高,何处是绿源仙境?

一观,二祠,三会馆,似听亭中钟响,平川鼓擂,此间有稀世风情。

蒙海涛绥宁

看古城形胜:东列七星,西插金钗,南腾云雾,北伏元绪,丹青妙手最沉迷一水纡蓝,九岭轻烟,高功春色;

觅遗迹典坟:宋成县署,元修驿道,明筑城池,清扩虎谿,骚客鸿儒更欣赏文昌斗宿,玄天仙气,孔庙英姿。

何放吟绥宁

青石残墙、古邑千年留印记;

虎谿旧学、汉风世代育文明。

陶沔绥宁

叹千余载王朝轶事,凭雨打风吹,踪影浮萍,依稀间,似听得安平钟隐,虎谿书朗;

惜九曲迴廊月青衫,任天高仕远,文光射斗,豪迈处,喜拈来四山环翠,一水纡蓝。

于明礼绥宁

千载古城几度变迁呈盛景;

一江绿水九迴环绕映新姿。

李荣钢绥宁

宝殿焚香烟绕青峰寻故事;

西河醉月风摇碧水漾轻波。

姜传桢绥宁

文笔生辉,描尽高功春色;

七星觅景,流连古镇风光。

李德志绥宁

哨所长留,遥记烽烟古邑;

铁钟高挂,悠鸣盛世清平。

杨进汉绥宁

一水纡蓝惊碧野;

七星森列驾苍穹。

唐平月绥宁

古城墙,墙仞苍茫,莳水霞光呈盛景;

旧书院,院留雅韵,高功春色引骚人。

黄克先绥宁

寨立千年,一水纡蓝缠玉带;

市开万顷,九功春色展新姿。

王丽君大连

古墨垂秋,读壁上清词,抗日英灵留赤寨;

幽声蕴夕,看钟头锈迹,盛时福泽在青山。

邹宗德市区

为县治古城,青石路回响足音,有苗侗遗风,宋唐遗韵;

乃绿洲飞凤,虎谿山豁开眼界,看群峰环拱,莳竹环流。

彭端祥市区

县治千年,光耀汗青,其源早在晋唐之上;

泽披万众,声闻化外,此景曾从战火而来。

陈建湘市区

古镇播声名,六景八街衔隽秀;

绿洲传意气,千三百载寓精神。

尹国忠市区

绿意千年萦绿邑;

红星万里照红心。

简徽市区

野火春风,一水萦纡,参天古树环神庙;

断垣残壁,七星森列,流翠苗乡绕鼓楼。

朱井华市区

听林海涛声,梦朔千年,重温古寨烟云历史;

品花茶韵味,眸观四向,欣赏侗乡迤逦风光。

黄灿明市区

如巨锁,扼粤国边关,气势恢宏,昔日烽烟犹历目;

似明珠,嵌苗家乐土,景观亮丽,今时盛世更怡心。

朱玫瑰市区

勒石千年崇绿色;

为情万里送红军。

朱志坚市区

六巷隐青山,古寨烟云添秀色;

二祠横绿水,侗乡雅曲唱新风。

李锦生市区

青史千年,铁钟沥血铭三族;

银杉万顷,绿海翻波接九天。

刘登元市区

谁藏古寨千秋韵;

我谱绿洲万里歌。

向玉立市区

峻峭群山,拱卫千年古寨;

蜿蜒一水,滋生百世英才。

卢金士市区

古寨生辉,钟鼓重鸣迎旭日;

莳河焕彩,花桥映月蕴神光。

金菊生市区

古寨雄关,诗画神工千载墨;

碑林胜景,春秋鬼斧百年图。

萧成荣市区

神树石碑,刻雕莳竹千年历史;

铁钟书院,彰显徽城数代雄风。

吴灿市区

古寨千年,断壁残垣,昔日輝煌留胜迹;

新城六秩,青山绿水,今朝美景醉游人。

邓满英市区

扼两面咽喉,林海溪光弄矞摇晴,静谧祥和怜秀美;

历千年县治,苗家侗寨习文尚武,勤劳睿智筑繁华。

唐宏涛市区

赶市经商,跨越千年雄集镇;

举旗起义,奔驰万里爱江山。

许小群市区

古寨恢宏,千载烽烟留故事;

绿洲靓丽,四时胜景醉游人。

尹丽华市区

千年勒石,深深崇绿意;

万载铭心,脉脉颂红军。

吴贤志市区

古寨钟声,袅袅香烟,引导人间蒙惠爱;

石碑景色,谆谆神韵,翻开历史启贤能。

张竹青市区

绿海嵌明珠,千年县治繁华地;

林碑彰智慧,四面花环锦绣城。

吴新民市区

神树千株知佚事;

侗乡百代出英贤。

彭江秀市区

古寨千年情不老;

绿州百里韵犹长。

徐宏钧市区

老街曲曲通云贵;

林海茫茫颂古今。

朱同辉市区

八街古镇声名远;

一片绿洲今古同。

尹江枫市区

翔天飞凤观莳竹;

勒石铭文变绿洲。

陈火荣市区

千年古寨,烟霞添锦绣;

万顷银杉,日月送霓帱。

傅家骥市区

颂抗日英灵,古寨有凌云健笔;

融环山绿韵,新城传报晓钟声。

(注:有文笔凌云景观。)

傅翠兰市区

嗟深巷老街,沐雨经霜,最难忘喋血英魂,参天碑石;

游虎谿莳水,流香环绿,莫虚负回春新寨,萦梦风情。

颜文沛市区

明珠故地古城,边镇西河环绿野;

烟雨江南名胜,花桥莳水绕长亭。

姚作意市区

古寨雄关,浪涌风飚,千秋历史无重演;

绿州胜景,花妍树绮,八景碑雕第一观。

赵洪轩市区

苗寨古城,人杰地灵,千年奇迹英雄谱;

虎谿书院,墨香笺厚,万代辉煌美景图。

程显武市区

古巷幽幽,名镇千年留故事;

山祠寂寂,绿洲百里拂春风。

陈冠雄市区

古寨千年,塑雕灿烂文明演义;

铁钟百载,敲响苍凉历史回声。

罗晓安市区

亘古街亭,一任繁华汇莳水;

沧桑岁月,几多旋律凝宏钟。

李高松市区

七壮士英魂同古寨;

千铭文劲骨若山峰。

张芳林市区

虎谿园,笺厚墨浓,芸芸学子书香院;

丹凤寨,花鲜树茂,个个街区史帙城。

唐勤俭市区

魏魏高功铭志士;

悠悠古邑赛桃源。

彭国祥市区

何来古寨千重绿;

感叹新城百卷诗。

刘运祺市区

旧邑千年,历史烟云常望月;

新城万象,林泉雾海乐迎春。

左丽娟市区

抗日碑林情意重;

脱尘神树叶枝繁。

李平市区

青山满目千秋业;

莳水曲流万古情。

黄颖青市区

古镇千年,厚重皆铭青石;

新城百里,辉煌远播神州。

朱连如市区

青石老街藏故事;

绿州碧水旺苗乡。

邓国荣市区

古寨风云,传颂着千年故事;

虎谿苗侗,梳妆了百里春光。

杨国安市区

六巷八街,千年古镇腾瑞气;

四祠七庙,百代儒林铸精神。

艾幸祥市区

街石惜谈唐宋月;

铁钟犹震古今风。

李将坤市区

诸葛城头遗古迹;

杨家将里点英雄。

夏亦中隆回

县治近千年,源远流长,绿洲犹洒晋唐雨;

钟声传百代,民纯朴厚,古寨劲吹苗侗风。

钟九胜新邵

扼西南要道,虎踞千秋,血性张扬铭史记;

藉苗侗风情,名传万里,绿洲旖旎漾山歌。

周述桂新邵

绿洲隐逸天堂美;

古寨流传故事长。

吕建云新邵

碧水绥宁多壮志;

青山寨市葬忠魂。

李强新邵

千余年花木枯荣,最关情野火春风,深山蛮峒;

一方地沧桑沉淀,堪吊古铺城青石,串寨老街。

雷忠新邵

最怜道观钟声,似诉说蛮夷故事,野火春风,生生不息;

遥想危城醉梦,总追思侠骨英魂,丹心碧血,世世流芳。

黄荣开新邵

千年寨市千般景;

百里森林百树诗。

黄富强新邵

千缕祥云萦寨市;

一泓莳水启人文。

黄笃厚新邵

六殿神灵,八景奇观,风俗浓浓融古镇;

千年故事,万家灯火,曲章代代效先贤。

付珍新邵

寨市弥香,巷闾纵横,唱显瑶苗本色;

林原滴翠,峰峦迭起,奔来锦绣前程。

黄志浩新邵

筑寨屯兵,千载安民,隐现文韬武略;

除倭救国,一心跟党,迎来笑语欢歌。

周自如新邵

红色基因,滚滚烽烟萦寨市;

碧波林海,重重峻岭荡春风。

罗国凡新邵

寨市蜚声,文明故事留遗迹;

绿州驰誉,岁月峥嵘奏乐章。

注:绿州,绥宇,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称为没有污染的神奇绿州。

陈毛卿新邵

富庶寨圩,三街六巷通商海;

繁华市井,马邑龙城固夜郎。

李奇龙新邵

千年寨市、沐雨经风藏故事;

历代雅儒、开堂授艺启人文。

陈联群新邵

一树歇凉,正好陶怡新景致;

八街漫步,犹如品读古文章。

赵金尧新邵

是莳竹首道雄关,忆张邓雄师,舍生夺隘,何王劲旅,浴血歼倭,古貌犹存,铁马驱驰英武地;

作湘黔千年屏障,看松杉苍翠,蔽日遮云,苗侗笙歌,醉人沸耳,新程再启,金牌打造舜尧天。

注:张邓,指红七军首长张云逸、邓小平;何王,指雪峰山会战指挥官何应钦、王耀武。

吕成武新邵

千年文史地;

一颗夜明珠。

彭金星新邵

曲幽谷,险峻离奇,天生仙境;

虎谿山,提神养气,地设氧吧。

刘启炼新邵

虎谿书院,文脉儒风遗寨市;

枫树神?,丹霞香火佑苗家。

陈永新邵

千年寨市,古巷残碑彰底蕴;

万寿青枫,香烟傩舞育新风。

陈宇求新邵

林业著三湘,兵家争地利,忆虎帅红军,擦枪亮剑人间换;

县名扬四海,氏族信神灵,羡星罗古迹,敬树铭钟历史香。

孙芬云新邵

红枫惊艳千年史:

绿意镶成八景图。

何宜军新邵

武侯降孟,仁贵征西,小平抗日,俱扼此咽喉要塞;

庙观供贤,祠堂祀圣,书院树人,尽是些历史文明。

石佳峰新邵

烟雨徽城山作赋;

风云寨市马为题。

岳向珺新邵

枫染层峦凝碧血;

竹环书院揖清风。

杨敏亮新邵

犹攘往熙来,人磕古枫求吉利;

曾燃藜继晷,尘封书院掩斯文。

杨友根新邵

虎谿一树常存古迹;

寨市八街尽显风流。

杨斯新邵

扼西南要塞除倭救国;

展侗寨风情待友诚心。

刘治安新邵

寨老墙坚,隐隐青街传古韵;

林深草碧,幽幽涧壑响惊雷。

李文林新邵

古寨越千年,曾惊叹一水纡蓝,四山环翠:

大傩成过往,只剩得安平钟响,胜力梵音。

袁静林隆回

神树安心,听牧笛催归,火龙傩舞,溢彩流光街不夜;

钟声悦耳,看斜阳醉落,文笔凌云,飞花掠影韵尤酣。

黄黎明市区

沧桑城郭,巷弄纵横,风物宜人,登高看尽眼前景;

秀美溪山,庭枫灵验,钟声慰耳,作客邀来天外春。

朱亮辉邵东

用智慧虔诚,镌出绿荫世界;

凭丹心碧血,染成红色基因。

李良喜邵东

魂牵诸葛古城,金戈铁马,曾擎起一轮红日;

汗洒绥宁新县,岸芷汀兰,已拓开万里绿州。

贺孝雄邵东

古寨千年披大唐明月;

黉堂世代培华夏栋梁。

赵宗雨河北

岚风晓月,读不尽繁华,孝思亭外钟声远;

竹水放歌,吟开来锦绣,纪念碑前足迹红。

黄继华邵东

百里绿洲生态美;

千年县邑盛名芳。

赵正康邵东

九百年古县衙,市政巧谋划,一展先贤智慧;

千余载老丹桂,森林精呵护,再彰当代文明。

刘有光邵东

灵气何来?寨荣人旺叨神树;

铁钟可证,《野火春风斗古城》。

注:《野火春风斗古城》,小说,李英儒著。

萧剑斌邵东

源承三国,誉载千秋,古寨人文留轶事;

水抱山环,风清景秀,乡情地俗造骁雄。

陈传湘邵东

老气忆峥嵘,寨墟继千载,莫讶只剩得残垣断壁;

新风嗟靓丽,县邑通四方,更喜将迎来起凤腾蛟。

刘伦武武冈

道观钟声远,种雨播云,慈爱吉祥临福地;

虎谿桂影稠,薰风沐月,凤鳞才俊灿星河。

宁兵安邵东

藏龙卧虎千秋寨,昔年灿灿;

进宝招财一处民,此日骄骄。

彭章银邵东

多彩长街,历久弥新换旧貌;

千年古邑,尊贤仰圣载儒风。

杨长源邵东

万里绿洲,一水三山培俊杰;

千年苗寨,二祠八庙话风云。

金满卿邵东

一水纡蓝,风雨廊桥天在水;

七星焕彩,虎溪书院牖含星。

傅国平邵东

古镇千秋多胜迹;

苗乡百代启人文。

王惠兰邵东

云山环翠,莳水纡蓝,山水之间多静契;

亭阁生辉,馆台映彩,阁台以外少幽情。

注:云山,即寨市云雾山。

林庚岁邵东

几番兵气,千里剑尘,苗乡战事硝烟远;

一水纡蓝,四山环翠,古寨春光诗韵来。

王爱武邵东

护林碑演绎绿洲故事;

安平观传来历史钟声。

陈立田隆回

已厌兵锋争险地,寨市烟消,百战风云,尽付山光草色;

时穿岭树遣闲情,虎谿尘网,千秋书院,恍听朗读低吟。

罗吉生隆回

六巷八街成寨市;

一亭两阁润文明。

李海河邵东

红色感怀,绿色宜居,一方厚土,可凭特色筑新梦;

唐朝设府,宋朝易县,千古名城,更喜今朝换旧容。

庞剑武隆回

神奇古镇风光好;

美丽徽城故事多。

文本受隆回

历史名城,人杰地灵,千年县治成佳话;

虎谿书院,山环水抱,世代英才耀故乡。

奉子雄隆回

古镇涌风云,将军亮剑名垂史;

绿洲闻世界,林海染霞画赋诗。

黄兴国邵东

英雄寨市,石板青砖陈故事;

绿色绥宁,鸿畴巨笔绘蓝图。

郑祝云武冈

神奇宝地,街道纵横,寨市飞虹,筑社稷宗坛,沧桑历尽称天府;

大美绥宁,云林交集,山峦叠翠,圆中华国梦,锦绣迎来耀楚湘。

刘逊贤隆回

绿冠三湘,好携来爽气清风,入怀入袖;

红垂百世,犹见那雄才壮士,撼地撼天。

刘期祺隆回

古镇有何奇,竟引千军争霸;

神枫无不怪,居然万众哈腰。

刘杏子隆回

绿水青山红土地;

残垣古镇老精神。

刘联洪隆回

睹千字铭文,犹见当年刀光剑影;

闻一声钟响,缅怀昔日野火春风。

刘健夫隆回

六巷四祠,八庙八街,点缀绥宁八景;

二庵三馆,一亭一观,树标寨市一流。

刘英杰隆回

警钟醒世人,千字铭文千古颂;

神树尊先祖,万人跪拜万年青。

谭绍芬隆回

一钟铭历史;

千古论英雄。

谭雪隆回

要塞雄关,引诱群雄争霸气:

残垣书院,付之双桂吐芬芳。

段吉宏隆回

拔地千年梧槚树;

进门一寨凤凰声。

段海容悉尼

寨少白丁,市无荒草;

三更灯火,千古文章。

刘芷晴悉尼

一块风流地;

千年故事堆。

彭平衡邵东

千里绿洲牛背笛;

两株丹桂侗民诗。

黄兴国邵东

英雄寨市,石板青砖陈故事;

绿色绥宁,鸿畴巨笔绘蓝图。

周德良邵东

绿洲耀眼劲松翠;

古镇迷人远景新。

肖四文洞口

千年寨市;

万古英雄。

金联友邵东

观祠街巷神奇,千秋古邑传佳话;

杉桂松枫繁茂,万顷绿洲惠世人。

黎祜银隆回

千百年风雨沧桑,往事依稀,喜而今,绿满绥宁,红融寨市;

数十次烟云战乱,心潮澎湃,教后辈,缅怀先烈,收获未来。

陈牧龙隆回

寨市奇观,碧瓦青墙,盛事悠悠,永留将军足迹;

古城胜境,苍松翠柏,深情切切,长伴烈士英灵。

蒋自华隆回

历史千年,绥宁古韵谁能奏?

风情万种,寨市苗歌我会弹。

杨运富武冈

山城回首,荣辱兴衰,岁月千年名镇;

福地生春,枫林秀美,神奇百里绿洲。

庞祥信隆回

为九百年县治;

传千万种风情。

曾霄汉隆回

宋史遗踪,明清热土,天宝物华,前朝韵致观摩尽;

侗家特色,苗汉淳风,人和政利,古寨居安体验新。

萧慧隆回

红枫尽染征人血;

寨市长留纪念碑。

刘可夫洞口

八景人文存古韵;

九溪风水奏清音。

刘助长隆回

断壁残垣,寻觅虎谿踪影;

风侵雨蚀,消磨铁铸铭文。

马军武冈

徽州县立,日远唐朝,文明古镇千百年,智慧已增云外壮;

碑石林垂,天开绿地,春风礼乐寻常里,神仙长入画中游。

萧育德洞口

巫水河边,鸿儒谱写绥宁新故事;

雪峰山下,墨客探寻寨市古文明。

朱振宙武冈

胜迹逐游仙,千古烟霞酬海客;

云钟敲逝水,一桥风雨洗清明。

杨芬隆回

一部编年史;

千秋伊甸园。

袁盛远隆回

踏先人足迹,抚断壁残垣,往事千年犹在目;

览现代风光,访苗哥侗妹,绥宁八景醉于心。

苏本善武冈

风云激荡英雄寨;

气象传承绿色城。

袁小红隆回

星火辽原,岁月峥嵘擎赤帜;

马茶古道,人文厚重赋新词。

罗宝田隆回

石街留古韵;

绿树掩农家。

徐堂金隆回

古埠兴衰,闻钟犹阅史,率性五溪怀旧地;

民风强悍,赌物即思人,逢春六景焕新颜。

王恒卿邵东

八街六巷,犹见当年丰盛景;

三馆二庵,常存济世猛人风。

周乐孝隆回

绿洲小寨,景致铺开迷我眼;

青史宏篇,风情阅罢醉人心。

王维娜吉林

虎谿山奇,竹水常流滋学院;

绥宁寨古,林碑不朽刻民心。

谭水松隆回

数百年蛮徼烟尘,英雄堪寄,借高功鸣镝,遥呼应武烈霜刀,敢当铁马;

四八节芦笙灯火,歌舞犹酣,携胜侣来游,莫负了群峰环翠,一水纡蓝。

注:鸣镝指红六军团高功山遭遇战。武烈,李天保自号武烈王。敢当,石达开小名。

曾礼贵隆回

古国古风,玉树参天摇古韵;

新衣新貌,苗歌悦耳赶新潮。

周述伟洞口

抗日救民,谱写绥宁历史;

造林植树,传承寨市文明。

萧智隆回

古寨林阴绕;

绿州人事新。

周玉芳邵阳县

交叉要道,三省贯通,山明水秀绥宁地;

战略咽喉,群英聚汇,虎跃龙腾锦绣天。

欧阳飞跃隆回

八街七庙,一观二祠,讲述千年故事;

神树铁钟,丰碑书院,传扬世代风流。

刘述桃洞口

巫水淌千秋,千年古国源流远;

老城绵八景,八庙文明世衍长。

周英明武冈

绿洲千亩风光美;

青史百年故事多。

陈历章隆回

乐游莳竹赏幽林,看玉树参天,白鹭行行穿绿海;

留恋鸣钟旋雅韵,闻金音振聩,紫烟缕缕伴仙风。

刘桂洪

寨市丰碑历代伟人欣作诵,

湘西林海千年游客赋诗情。

刘丹

寨市风光能醉客,

绥宁景物最宜人。

王周良洞口

古迹遗风,缩影千秋史;

青山绿水,延伸万载春。

尹龙章洞口

四尺铁钟,铭记百年豪杰;

千秋石刻,护来万顷绿洲。

肖若储隆回

红旗遍插,如扬武烈剑;

鼓炮齐鸣,应缅孝思亭。

刘芙花隆回

古巷纵横,金銮何处,看断壁残垣,战鼓声声犹在耳;

民风淳朴,雅俗盛传,赏笙歌傩舞,油茶勺勺醉于心。

曾专文隆回

苗疆侗土,养世代烟云,风情不改;

边塞古城,经千年雪雨,韵味犹浓。

周攀科武冈

石巷流连,满目遗风古韵;

丰碑瞻仰,一方热土绿洲。

刘晓邵阳县

湘楚绥宁,史耀千年,千古英雄千古颂;

侗苗寨市,文兴八景,八街风貌八街荣。

周述科隆回

古邑石街,粗犷钟声鸣化外;

绿洲红土,崭新画卷醉人间。

周小龙娄底

古镇历千秋,铸就风光美画;

苗侗崇古树,镌来翠绿明珠。

刘运喜市区

绥宁烽火连天书历史;

寨市狼烟遍地写传奇。

卿笃和隆回

漠漠残墙深似海;

阴阴古寨美如花。

欧阳日初隆回

踏石话兴衰,桂馥书香,绿涨虎谿陈往事;

抚墙瞻岁月,钟声巷影,红酣文笔赋新诗。

谌业海市区

常倚曲阑贪看寨;

坐观傩舞不知年。

王亮邵东

扼湘桂咽喉,千年莳竹虎谿,山川俱有英雄气;

著绿红飞凤,十里苗风侗俗,钟鼓皆催猛士心。

龙会清洞口

苗歌曲短,梦幻风情传万种;

古镇街长,神奇故事越千年。

韩天希隆回

虎院题诗赛步云,功业长垂寨市;

碑林拓墨联心雨,雄躯唤醒门风。

注:虎院指虎溪书院,步云指步云书社。

卿最明邵东

春风寨市传佳话;

碧血丹心著锦章。

顾问:

萧治国张千山张正清谢道溪

朱振宙黄建军周金旺胡贵程

彭端祥刘儒雅谭奇洪谢卫民

陈建湘李德文欧阳佑春莫良照

导师:邹宗德

主编:萧伟群

执行主编:李海河

副主编:萧凤菊向立平

编辑:欧阳飞跃陶沔周乐孝

组稿:王丽君岳晓艳刘芙花

本期协助组稿:

李文林傅翠兰王爱武

温馨提醒

亲爱的联友:

《邵阳对联》是由中共湖南邵阳市楹联学会党支部举办,是以楹联为主题的   禅师塔林为云山的佛教文化又一特色。塔林为僧人圆寂后的安葬之地。始见于明代,延续至今。几十尊禅师塔座于寺庵周围,许多塔的塔基、塔身、塔围均以经精细研磨的浅绿色页岩筑成。塔身采用楼阁式建筑形式,6面,3层挑檐。每层塔体皆用整块石料嵌合而成,不用任何粘合剂。塔高一般在3米上下,塔身直径1米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燕居禅师塔。其塔为年(清康熙十三年)建,为楼阁式石塔,高5米,5级6面,6角挑檐,顶饰葫芦。须弥座下开拱筑室,内置骨灰陶缸。此外,还有秦人古道。它起于三里庵(今步云亭),蜿蜒曲折至云山胜力寺,全长3.5公里。相传是古时卢侯二生和谭真人在云山修炼时所开辟。古道傍壁依崖,蜿蜒陡峭,曲折回环,显得古色古香,一路串连着诸多景点。   “云幻、林丰、水秀、山奇”,构成了云山独特的秀美景色。宋高宗为云山御书“七十一峰,烟云变化”。清代武冈诗人刘文徽以诗留下了真实写照:“山以云名云即山,云生山头山埋云,山静云动云无定,云多山少山难分……”奇峰异石,流泉飞瀑,展示出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有七十一峰,著名的有紫霄、别云、日华、月华、莲瓣、莲蕊等山峰。峰峰叠彩堆翠,缥缈秀逸,各具芳姿,各显异彩。立于云山绝顶紫霄峰。   明代礼部仪制司主事潘应星,曾隐居云山,为云山题了十景:即“一瀑飞涛”、“两华耸翠”、“仙桥横汉”、“崖前帘水”、“云外钟声”、“竹坛风扫”、“丹井云封”、“石畔遗踪”、“洞门余影”、“杏坞藏春”、“金龟越岭”、“玉兔听经”等。 云山,是神秘的植物王国,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有植被面积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4.7%以上,树木形态各异,老干虬枝,盘根错节,构成了天然的植物基因宝库。年,奥地利植物学家韩马迪曾在云山采集植物标本多种,并发现植物新种80多个,其中以云山命名的就有20多种。种数约占湖南省总数的21.2%。   其特别突出者,有“林中伟丈夫”云山钟萼木、有“铁打金刚”云山椆、有“树中贵族”楠木、还有倍受游客青睐的“摇钱树”,有胸围5.11米、高20余米、约多岁高龄、堪称我省榉树之王的大叶榉;还有珍贵药材有“癌症克星”南方红豆杉、“天然青霉素”雪胆、“血癌克星”三尖杉、“南国人参”绞股蓝等各种医药用植物。   云山也是各种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天堂。据统计,云山的动物已发现种,其中两栖类动物15种,鸟类71种,兽类28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白颈长尾雉、云豹、红腹角雉、白鹇、红腹锦鸡、穿山甲、小灵猫、豹猫等。推陈出新,近些年来对云山进行多次升级打造,新建一批人文景观,如威溪平湖、步云亭、双华亭、姐妹亭、洗心亭、听蝉亭、避暑山庄、玻璃桥等。

回放《邵阳对联》

第92期:新邵龙山大峡谷

第91期:邵东九龙岭

第90期:洞口塘

第89期:新宁夫夷国家湿地公园

第88期:新邵文仙观

第87期:绥宁大园古苗寨

第86期:塘田战时讲学院

第85期:十重大界

第84期:隆回龙瑶幽谷

第83期:邵阳东塔

第82期:袁也烈故居

第81期:中国古楹联第一村------浪石村

第80期:邵阳水府庙

第79期:召伯窑址

第78期: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战役

第77期:新邵龙山

第76期:邵阳楹联界用楹联礼赞邵阳75名援鄂白衣战士

第75期:魏源故居

第74期:邵阳东山寺(晓寺钟声)

第73期:邵阳神滩晚渡

第72期:邵阳洛阳仙洞

增刊:一次关于联评的讨论

第71期:城步金童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第70期:邵阳古卸甲坊

第69期:新宁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

第68期:邵阳爱莲池

第67期:洞口山门秀云观

第66期:武冈武穆宫

第65期:贺绿汀故居

第64期:桃洞流香

第63期:祝贺邵阳市楹联学会成立三十周年

第62期:邵阳市龙桥铁

第61期:隆回旺溪瀑布群景区

第60期:资江小三峡

第59期:邵阳市双龙紫薇公园

第58期:城步玉女溪

第57期:昭阳侯城址

第56期:黄桑上堡古国

第55期:蔡锷故居

第54期:武冈城墙

第53期:题邵阳北塔

第52期:隆回九龙山

第51期:新邵白云岩

第50期:武冈法相岩

第49期:题邵东荫家堂

第48期:联题“城步十万古田”

第47期:题邵阳小佘湖山

第46期:题邵阳六岭

第45期:隆回大东山

第44期:题邵阳河伯岭

第43期:邵东佘湖山

第42期:题洞口挪溪国家森林公园

第41期:联题城步南山

第40期:联题绥宁黄桑国家森林公园

第39期:联题隆回望云山

第38期:联海回眸

第37期:联题家教家风

第36期(上):隆回司门前镇双龙村采风

第35期:贺湖南省楹联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

第34期:联贺港珠澳大桥通车

第33期:联贺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雷海为

第32期:文明城市共建共赏

第31期:丰收之歌

第30期:联咏中秋节

第29期:联咏第34个教师节

第28期:邵阳双清亭

第27期:七夕

第26期雪峰山采风暨赞高速公路对联专辑

第25期:雪峰山采风暨赞高速公路诗词专辑

第24期:军歌嘹亮

第23期:晚霞

第22期"诗钟"题目:荷,水蝉联格

第21期:空谷幽兰

第20期:荷塘月色

第19期(七一特刊):节气谈养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dmyj/7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