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课堂高僧鸠摩罗什
初期白癜风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3938061212457428&wfr=spider&for=pc 公航旅教育历史小课堂,精彩继续!今天我们讲一讲高僧鸠摩罗什的故事。 公元年4月23日,高僧鸠摩罗什在长安与世长辞,他富有传奇性的一生在此画上了句号。鸠摩罗什生前写过这样的诗句: 心山育明德, 流薰万由延。 哀鸾孤桐上, 清音彻九天。 ——《赠沙门法和》 他用高山一样伟岸的胸怀弘扬佛法,让佛教的真理绵延不断的流传,虽然他曾遭遇逆境、非难和屈辱,但最终佛法的妙音响彻宇宙。这是他对自己思想境界的表达,也是对自己一生的写照。 (鸠摩罗什像,位于新疆拜城县的克孜尔石窟) 公元年,即我国古代十六国时期后秦弘始三年,困顿凉州17年的鸠摩罗什终于来到长安,后秦皇帝姚兴用国师的礼仪接待他。鸠摩罗什想想自己的经历,想起了龟兹国、想起了他的亲人他的老师,感慨万千。 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是西域古国之一,石窟艺术发达,是著名的佛教圣地。鸠摩罗什(—年)就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国家,而且出身王室。他的父亲鸠摩炎是印度国相的儿子,聪明且品行好,母亲耆婆是龟兹国的公主,悟性高,过目不忘。好的基因加上好的出身,鸠摩罗什的传奇从未出生时就开始了。史书记载,他母亲在怀胎时和往常不同,异常聪明,突然会说梵语,对佛法也特别感兴趣,经常去雀离大寺听高僧佛图舌弥讲法,生完罗什后再也不会说梵语(《高僧传·鸠摩罗什传》)。还相传鸠摩罗什出生时麋鹿来到了他出生的房间前面,鸾凤(汉族传说中的神鸟,凤凰的一种)从房顶飞过。 出生后的鸠摩罗什没有让龟兹王室失望,他天资聪颖,有超出常人的能力,龟兹王室非常重视他,从小就用佛教理义教化他,希望他将来弘扬佛法。 鸠摩罗什7岁随母亲出家,拜高僧佛图舌弥为师。佛图舌弥是4世纪中叶龟兹最有造诣的小乘佛教高僧,在整个西域甚至内地都很有名。鸠摩罗什的学习能力超乎人的想象,他一天之内能背诵字的经书,而且能理解经书的奥义。 鸠摩罗什9岁时跟随母亲离开龟兹到罽宾(今印度北部),拜名师盘头达多为师。盘头达多是罽宾王的堂弟,学识深渊,尤其小乘佛教的造诣很高,可以一天手写经书字,口诵经书字,在西域各国非常有名,找他拜师的人络绎不绝。在罽宾的三年,罗什的小乘佛教造诣突飞猛进,罽宾王室也非常重视他。三年之后,鸠摩罗什领会了盘头达多学问的精髓,他想到西域其他国家向更多的名师学习。 12岁的鸠摩罗什和母亲离开罽宾,准备返回龟兹。罗什母子到达沙勒(今新疆喀什一带),遇到佛陀耶舍。佛陀耶舍是罽宾人,当时在沙勒王宫为众人说法。罗什和佛陀耶舍一见如故,俩人非常投缘,罗什拜佛陀耶舍为师学习阴阳星算及五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诸论。罗什在沙勒时听说莎车(今新疆莎车县)有大乘佛教,于是和母亲前往莎车学习。在莎车,鸠摩罗什拜须利耶苏摩为师学习大乘经典。须利耶苏摩是莎车国的王子,以大乘佛教闻名。此后,鸠摩罗什改宗大乘佛教。 20岁时,鸠摩罗什在龟兹王宫受戒,跟随卑摩罗叉学习《十诵律》。鸠摩罗什的天赋、王室的地位以及他兼收并蓄的精神,使得他在20岁以后已经成为一位有学识、有地位、有名望的高僧。他在龟兹国经常开坛讲法,广传大乘佛教,深受龟兹王室的重视,西域各国的国王都非常尊崇他。 如果说一个人的人生有分水岭,那鸠摩罗什人生的分水岭就是他的40岁。 鸠摩罗什的佛学造诣在当时远近闻名,龟兹国成了其他国家羡慕嫉妒恨的对象。 在中国历史上的十六国时期,已经统一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笃信佛教,对高僧鸠摩罗什的佛学造诣及阴阳占算早有耳闻,一直想请罗什到长安为自己的统治服务。为了得到鸠摩罗什,苻坚于年派吕光、姜飞带兵七万攻打龟兹,并告诉吕光,如果打败龟兹,马上送鸠摩罗什来长安。年,吕光打败龟兹,俘获了40岁的鸠摩罗什。 吕光这个人不喜欢读书,只喜欢驾鹰跑马,因此他不能理解鸠摩罗什的佛教造诣,对罗什也没有多少崇敬的意思,逼迫罗什破戒,与龟兹王的女儿成婚。 吕光慑服西域之后,想在西域称王,但是吕光听了鸠摩罗什的建议(此凶亡之地,不宜淹留。推运揆数,应速言归,中路必有福地可居),带领军队回内地,鸠摩罗什也骑着白马随吕光的军队东归。 在敦煌沙州古城的南侧,屹立着一座高12米、共9层的塔,人们叫它白马塔。白马塔至今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存白马塔是道光年间重建的。白马塔现在是敦煌旅游的一道风景。关于白马塔的初建,有一个流传了一千多年的传说。相传鸠摩罗什从西域到敦煌的路上,所骑白马可以不吃不喝行走七天七夜,走到敦煌,晚上白马给罗什托梦,说它是上界天骝龙驹,因为罗什弘扬佛法有功,佛祖特地派它来护送罗什东行,现在到了敦煌,已经走上阳关大道,它的使命完成,只能护送罗什到此。第二天醒来,罗什看见白马已死,深受感动,便和他的信徒将白马葬在敦煌城下,并建塔纪念。这个传说至今在流传,白马塔也成为鸠摩罗什到内地的第一个标志。 (敦煌白马塔) 吕光的军队到达凉州(今武威)时,听说了苻坚兵败被姚苌所杀的消息,便留在凉州,最终在凉州称王,建立大凉(史称后凉)。吕光父子对佛教兴趣不大,只是利用罗什来占候卜筮,为自己的政治服务。为了安顿鸠摩罗什,吕光于年下令修建寺院,取名鸠摩罗什寺。鸠摩罗什寺位于今武威市凉州区北大街大什字北侧,至今有着多年的历史,是鸠摩罗什卓锡17年的地方。从建成以来,香火旺盛,信徒众多。 (武威鸠摩罗什寺) 在凉州的17年,鸠摩罗什所坚持的弘法事业没有大的进展,但是他不改初心,在凉州小规模的发展佛教信徒,学习汉语,熟悉汉族文化,为他后来在长安的译经事业打足了基础。 毫无疑问,鸠摩罗什在凉州的日子不是他想要的。后秦姚氏父子的出现,改变了鸠摩罗什的生活状态。 姚氏父子与吕氏父子完全不同,非常推崇佛法。姚苌多次邀请鸠摩罗什来长安,但是吕光担心罗什的智慧被姚苌所用,一直没有同意。姚苌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姚兴继续多次邀请罗什,但后凉还是没有同意。年,姚兴派陇西公姚硕德攻打后凉,凉军大败,最终凉王只能和后秦通好,姚兴这才迎鸠摩罗什来长安。 时隔17年之后,鸠摩罗什终于来到长安。后秦有着非常好的佛教氛围,姚兴也非常重视罗什,以国师礼仪对待罗什。姚兴还把逍遥园千亩竹林的中心提供给罗什居住,从那时起,这个地方就取名草堂寺。草堂寺是我国首创的翻译佛经的国立译坊,位于陕西省户县圭峰山北麓,现在是国务院确立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陕西草堂寺) 鸠摩罗什先后在草堂寺和大寺译经35部卷(《出三藏·记集》记载),他熟悉汉语,了解汉文化,因此所译经文语言优美,通俗易懂。罗什译经将印度的佛教文化,涉及大小乘佛教的不同学说传入内地,一度引起了佛教的兴盛,以至于姚兴非常热衷于佛事,在今天水境内选址,凿石窟,修佛像,麦积山的初建就始于此。 (天水麦积山) 鸠摩罗什远近闻名,门下弟子众多。他在长安译经时,弟子已经有三千多人。他的这些弟子当中,道融、道恒、道生、僧肇、昙影、慧观、慧严、僧正、僧迁、法钦等都是罗什比较有名的弟子,后来都小有成就,后世有四圣、八俊、十哲之称。 鸠摩罗什在长安经历了人生第二次破戒。姚兴信佛,他非常欣赏鸠摩罗什的佛学造诣,他认为如此优秀的人不能没有后代,于是献给罗什十个伎女,逼罗什接受,罗什为了译经事业,忍辱屈从。鸠摩罗什每次登座讲法时都会说他是被逼无奈,希望弟子们对他就像看莲花一样,只取花,不要取泥。 年,鸠摩罗什在长安圆寂。相传罗什圆寂之前给弟子们说如果他翻译的经书流传后世,没有错误,那他焚身之后,舌不燋烂。罗什圆寂后焚身,舌根果然没有烂。今天鸠摩罗什寺的舌舍利塔供奉着鸠摩罗什的舌根。 一代高僧并没有落叶归根,他从西域经河西走廊,到长安,最终在远离家乡十万八千里的地方结束了一生。他这一生有过巅峰时刻,也有过低谷时期,但是他弘扬佛法的心从未改变过。“勿忘初心,方得始终”在鸠摩罗什身上是最好的体现。 鸠摩罗什的一生,做到了“兼收并蓄,去芜存菁。温醇圆融,确乎不拔”。他在西域、印度带着兼收并蓄的精神学习佛学,用确乎不拔的精神弘扬佛法,从西域经河西走廊,在武威卓锡17年,最终辗转到达长安,在长安传教译经,开启了大乘佛教在中国全面兴盛的局面,改变了当时中国佛教经典的混乱局面,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对以后中国多种文化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意义。石窟艺术因此蓬勃发展,文学艺术有了新的突破。鸠摩罗什确乎不拔的传教精神,激励着后代无数僧人跋山涉水、克服万难的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贡献。此后,中国佛教译经事业不断发展,鸠摩罗什与南北朝时期的真谛、唐代的玄奘、不空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公航旅教育(甘肃公航旅文化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公航旅集团旗下子公司,致力于让每一位青少年接受最好的素质教育,立志成为甘肃领先、全国一流的素质教育品牌企业。 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dmyj/11883.html
- 上一篇文章: 九峰山禅宗法流一一九峰山佛教沿革四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