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好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30904/4250101.html

寿

古建篇·暮鼓晨钟绕梵音

在灵空山核心地带的这面崖壁,被人们称作“须眉山”,古老的圣寿寺就坐落在半面佛下的这块台地上。千百年来,这里晨钟暮鼓,梵音缭绕,为无数凡夫俗子带来福音,了却了一腔心愿。

古风

圣寿寺全景

年,圣寿寺古建筑群被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说它是国宝,自然有它的独特之处。首先是它所在的地理环境特殊。一般来讲,寺庙建筑要么是建在山顶,所谓“朝拜”就是这个意思。要么是建在平坦开阔之处,体现一种博大庄严。但圣寿寺却是选择在背崖临谷的半山腰,单从修建的困难程度就让人赞叹。或许,古人不畏艰险选择这里有他的道理。第二个独特之处,便是寺庙的久远历史。圣寿寺创建于唐代曾称“铁瓦寺”,五代后称“先师禅院”,北宋端拱二年(即公元年)宋太宗赵匡义御笔赐名为“圣寿寺”一直沿用至今。第三个独特之处是寺庙建筑集“精妙”于大成,无论从规制、布局,还是构造、风格都有鲜明的特色。

圣寿寺

古风

古风

正殿

圣寿寺古建筑群沿东西向一字排列五座院落。布局以横轴为序,左右排列,这与一般的寺庙建筑群以纵轴为序不同。圣寿寺背崖临谷,巍然耸立,青砖灰瓦,肃穆庄严,供奉先师菩萨与四海龙王。这位先师菩萨在全国各地寺庙中绝无仅有,史料记载为唐懿宗第四子李侃,因黄巢起义避难到灵空山削发为僧。圣寿寺因此也披上了皇家私庙的色彩。

古风

圣寿寺后面的崖壁上有一孔山洞,称为“净身窑”,据传是李侃当年请工匠凿建,专用于修行之用,也是李侃园寂坐化之所。窑口面南,距地面约15米。窑内地面积面积约12平方米,内室高度约2.5米,窑内壁上有年(北宋大中祥符三年)所凿浮雕石刻造像5区,人物惟妙惟肖,是圣寿寺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物。过去,要登临净身窑,需要攀爬一架高达10余米的木梯,许多游客总是跃跃欲试,别有一番惊险刺激的体验。如今,为保护净身窑文物,外部建起了高大的仿古殿宇,与整个寺庙群浑然一体。

古风

茅庵

这座与净身窑同在一块崖壁上的建筑,人们称为茅庵。建筑半掩半露,凌空高建,曲阶而上,步步登高,入庵小坐,顿觉神清气爽。

咸心有感

古风

游客在圣寿寺不仅会对它的庄严肃穆和独特历史生发诸多感慨,也会对建筑设计中新颖厚重的文化意涵产生浓厚兴趣。镌刻在山门影壁上的“感”“应”两个字,字面涵义自会让游客心领神会,而在一番细细琢磨之后,两个字外观结构的巧妙设计也不禁让人会心一笑。

古风

佳心有应

这两个造型奇特的汉字既印证了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将佛教的文化精髓展现了出来,寓意深远,令人称奇。“佳心有应”“咸心有感”,这就是灵空山这块松林秘境、佛国圣地对所有人的美好祝福。

再看这幅山门上的奇特对联,经专家考证,上联应该是“山鸟不知名利客”,下联是“野花犹献庙堂香”,一幅对联由象形文、金文和甲骨文三种古老的文字组成、恐怕是独此一家、天下无二。吟诵着对联。我们不由赞叹编撰文字的佛家弟子或者文人墨客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仙桥

古风

古风

峦桥

峦桥始建于明朝,距今有多年历史,是我国少有的保存完好,年代古老的木结构古桥珍品。全桥长15米,宽4米。桥面距河谷地面13米,桥基由15支直径50厘米以上,17米长的巨木分四层叠加搭建而成。恋桥上部建长廊五间,雕花圈口,丹柱长廊,雕龙绘凤,斗拱斜插,工艺精巧。整座桥造型古朴优美,结构独特精巧,历代以来总是引起人们探究的兴致,使人不得不由衷佩服古人在建筑方面的高超智慧。

登临极顶,俯瞰灵空,壮美景观尽收眼底。灵空山的“灵”就源自这鬼斧神工的险峰峻谷、根深叶茂的奇松怪林,峰回路转,山木为盟,浑然一体,好一幅灵气十足的天然画卷!

俯瞰全景

古风

了解更多家乡知识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dmyj/10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