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者遗教,薪火相传顿正法师两周年追思
白癜风要用什么药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9/5943327.html 顿正法师法相 前言:时间往前快走得,总让人有点猝不及防,转眼间,顿师离开我们已经两年。世事迁流不居,这时光足以变化很多。在今年纪念法会上,见到了周可真师兄,两年不见,她气质柔和了很多。 她给我看如蕙的近照,照片上那温婉圆润的女孩,让人实在不敢相信,这就是当年宝通寺那个目光直勾勾,看着都让人害怕的疯丫头。看到如蕙这般,好开心!顿师生前种下的善意种子,在她心里终于生根发芽长大…… 在顿师的影响下,如蕙进步这般,那我们呢?是否精进,是否前行,是否在发善意,是否在遵从顿师的教诲?如果没有,我想我们是否应该要反思下。出于这样的念头,将以往和顿师的对话录音整理出,希望可让自己让大家觉悟一点点,智慧一点点。 纪念法会 年中秋夜,寻思久未看望顿正师父,念是良辰佳节,提盒素饼,便欣然前往宝通禅寺寻顿师。见顿师后,言谈颇有见教获益,录音记之,是以为文。 Wo:什么是心?怎样理解“世间万事万物一切法皆由心所造,为心所灭”,怎样安顿现今我们这颗浮躁的心? 顿师:心就是人所存在的主根,人们能看到这世上的红的、绿的、蓝的,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由心所造。人人都有这颗心,这个心,你、我、众生都是一样的,但是因为执着、妄想慢慢遮住了这颗本心。这个心的念头歪了,你是魔。念头回来了,你就是佛。世上没有善恶,善恶都是人起心动念造成的。 Wo:佛法很讲究一个“悟”字,历代祖师们开悟是悟到了什么,为何人开悟前智慧不开,名声不显,开悟后却不同一般,做事圆融无碍? 顿师:开悟不是一时的,一般都是今天悟一点,明天悟一点。悟到了什么是佛,知道怎么去修行,人就有力量,知道做事要顺着规律,违缘就小啦。 我们的心这就像一面镜子,上面布了灰尘,别人拿抹布过来擦,来回擦,将你擦得光亮透明,你能说这些过来擦你的人是坏人吗。那些诽谤你、难为你的人就像拿抹布过来擦拭你的人,没有这些人,哪有师父如今的样子。(讲曾经被人构陷的经历) Wo:师父很会转念啊!(笑言) 顿师:你要记着,那些冤枉你的、诽谤你的、糟蹋你的,到最后都是成就你的。你不但不应该恨他们,反而还要感谢他们。是他们成就了你。学佛不要乱造口业,讲东西要讲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Wo:有没有看不见,但又摸得着的东西呢? 顿师:那也有啊!一次在剃樟树枝,华师法律系的一个学生过来,他说找顿正和尚,我说我就是。他说你就是顿正啊,你说这樟树是不是跟你一样也有生命,也靠这阳光、宇宙生存。我说是啊。他又问,那你这砍它,它疼不疼。我就问他,你是不是男人。他说是啊。那我就问你刮胡子剃头疼不疼。你这勺伢,我这是在跟樟树剃头刮胡子叻。 那时脑袋灵光一现,“你问我树疼不疼,那将你的脚移开,问问被你踩着的两只虫子疼不疼?”。那学生疑惑的将脚看了两看,拔腿就跑了。我下树细细一看,那孩子站过的地方果然踩到了两只虫子。就是有这么神奇,我也搞不清怎么回事。 Wo:感觉佛经有很深的智慧,但很不好懂? 顿师:光看佛经也不成,边学做人,边看这世间事,看完以后再来翻佛书,不就悟了吗。结合生活体验看,如果我一天到晚也是这样识文断字的话,那也跟你们一样一天到晚对着书本“哇哇啊啊……”(笑),与社会脱了结,被带到另一种境地,那又迷了。 所以虽然我不识字,但我通过我所看到的和经历过的那些事,和听到的经文一对照,眼一闭,恍然大悟。悟道就是我们把这个经书,这个人世间的东西和佛所讲的东西都搞明白了。 Wo:佛教讲“觉悟”,人是怎样觉,怎麽悟的呢? 顿师:人悟也要靠机缘。对于你们来讲,悟就是在生活中去悟,去体验,每个人说什么话听着,对了就听。不对就把它给扔掉。然后在生活当中,看到什么,多作一下对比,要在生活中体验。 比如说你带来的这盒月饼,师父拿来吃了,对你说怎么怎么好吃,讲了一大堆。再怎么跟你说,说得天花乱坠,你还是不知道那是什么味道,只有你自己吃了才晓得。学佛觉悟也是这样,你将经书一读,平时生活体验与经书一结合,明白了,那才是真明白。 佛经就是告诉我们要积德行善,什么都要看破。要提得起,也要放得下。放下执念,不要执着过去,也不要害怕那个未来。《金刚经》不是讲“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看不到,摸不着了。未来也不是你可以决定的,你就把今天现在活好,活就活在当下,你多自在呀。 戒定慧,你有了戒、有了定,才能开智慧呀。你有了智慧,还有啥事做不了。 如蕙近照 (一起散步) Wo:怎么看待我们人生中的苦难不如意? 顿师:人不可能一直是一帆风顺的,就像这个天空。如果一年四季一直是晴天的话,这个世界也就不存在了。如果一年四季一直是阴天的话,这个世界万物生灵也不存在了。有阴天背后,就是好天气等着你。风和日丽百花盛开的春日背后,有雷电交加的气候在等着你。人的一生也是这样,当痛苦灾难来了,你要挺住。哎呀,好事要来了。就是这么简单,这大自然的规律与人的规律,谁也违背不了。佛就是告诉我们,灾难来了,我们要挺住,这就是在擦你、磨你。等你这灾难过去了,你又上了一层。人就是三起三落活到头,三穷三复活到老,没有一直竿子活到老的。 Wo:就我本人来说,对极乐世界是存疑的,反感那些没过好现实生活去追求极乐世界的人。没有痛苦作对立,会有极乐的存在吗? 顿师:存在呀,你看师父这样自在,无牵挂,想啥来啥,这就是极乐。 wo:哈哈哈,这是师父的心在起作用了,心有极乐,人就极乐了。 顿师:对呀,极乐在人的心里。——这个世界自然是有规律的,你来到这个世界,就要顺应这个自然规律,不要让他来适应你,不然你就活得痛苦了,就活在地狱了。如果你适应了他,你不就活在极乐世界了里啦。 人一痛苦,一烦,完了。自己痛苦,别人也跟着痛苦烦了。你这一乐呵呵,别人也自在乐呵了。学大菩萨,无爱无恨,何来痛苦与烦恼啊。 Wo:禅宗讲究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佛法不经文字的传播,怎么宣扬出去呢? 顿师:佛法本来就是不主张立文字的,佛在世的时候是没有经书的,经书是在他死后由他的弟子们整出来的,佛临走时不是说嘛,讲法49年,一个字也没有说。 文字是传播佛法的工具,可现在好多人都迷在这个工具上了,包括和尚,不做事了。佛书经典就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告诉我们怎样活,怎样做的。好人会受什么报,坏人会受什么报,好人死了会去哪,坏人死了会去哪儿,主要是讲这个。 你看现在大家都是扯着嗓子喊,念多少遍经会消多少灾,有多大的功德,都没人去做了,愚不愚蠢啊。如果将那白纸黑字放嘴里一叨咕,灾都消了,那我们还做什么事啊。蚊子咬人也不赶,坏人跑家里了东西也让他拿,你这不是助纣为虐吗,哪是什么慈悲,中华儿女如果都这样,那我们不都要亡国了吗。 Wo:《心经》很多人都会背,但懂得意思的人不多,《心经》大致是讲了个什么东西? 顿师:《心经》那是悟了道人说的话啊。 观自在菩萨——这个菩萨,没有起心动念,看啥都是自自在在的。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修行到很深层次了。 照见五蕴皆空——看到这个世界的真实。 度一切苦厄——救苦救难的观自在菩萨嘛,观自在就是观世音。 …… 无眼耳鼻身意——管住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身体、意念。眼睛、耳朵、鼻子别去往外去看,去听。人活活个潇洒,活个自在,别心思老在外面转啊转的。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你不去看了,它就不存在。不起心动念,那不就完了,它就是你,你就是它。 …… 亦无无明尽——你不去看它,什么都没有,你心不就静下来了嘛。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你明白这个道理了,还怕老,还怕死吗。何来死,何来老啊。就是支配你身体说话做事的那个东西,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生来在这个地球,这些东西老是翻来覆去,翻来覆去。包括我们这个身体都是千百亿生灵组成的,都是生命。人这呼吸间,这都有生命在来来回回。 ……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你心已经没有任何挂碍了,何来颠倒梦想,这额那额的。你有挂碍了,才有恐怖啊,才有颠倒梦想啊。没挂碍了,“我”都没了,你还恐怖啥,你还何来痛苦烦恼呢。 …… 究竟涅槃——没什么生老病死可言了,你不涅槃。就等着涅槃,缘分到了,乐乐呵呵的走吧。心有挂碍,何来修行,何来高僧大德。 我是遇到过高人,出他一洋相,他一笑而过,一谈即和,相互看悟境。 学佛人并不是要所有人都扯着嗓子去念经,假设所有人都去念经了,活谁干,事谁做。念经主要是让人收摄身心、除掉妄想、杂念,妄想多、杂念多的人适合念经。人也是一样的,就这么简单一点道理,被自己的那颗心搞复杂了。因为师父心态不复杂,所以师父智慧开了。如果我要文化高,知识多,心就复杂了,就没有今天了,就被另外一种境界引走了。 (注:此解说《心经》文段是根据顿师录音整理,是他应机所说,可能会有问题,个人智慧浅薄,心经大意不敢妄自评书修订,在此不作演绎解说,实录之。) Wo:师父怎样看待世间的“爱与恨”?笑…… 顿师:爱悠悠来,恨悠悠,爱恨情仇几时休。人一辈子就是这样,爱完了恨,恨完了爱,整天的迷惑颠倒。 你要记着,爱在一些时候也是执念,是执念就该放下。你爱的时候就要真心的去爱,爱不了,也不要去恨它,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了爱就没有了恨,没有了恨就没有了爱。但是你不去着这个相,这就可以了。 就像有人问我,你这整日疯疯癫癫的,是真疯,还是假疯。当时我笑了,一句话就冒出来回了他:不疯不颠,不成神仙,一语点醒梦中人。 在这个世上,我悟到了。吃得苦中苦,才能得到天上天,做好人下人,方为人上人。攒下金钱追命鬼,交下朋友护身皮。知者不迷,迷者不知。 Wo:怎样慢慢走向觉悟,怎样就会不迷了? 顿师:磨呀!刀不磨不快!人不磨,不成器。 Wo:那对于像我这样从小到大,生活相对比较顺利的人,在哪磨呢? 顿师:那你就在生活中磨去。就打个比方,你单位那个朋友同事走了,他一走了,你不开心。你要把难过化为一种力量,想着他走了我应该更努力,将他的东西学来,今天学点,明天学点。 或是单位哪个同事给你小鞋穿了,或欺负你一下了,在生活中不顺来了,你要想“哎哟,好事来了,磨我的时候来了。”这一点点,在生活中去学习、去体验,不就开悟了吗? 作为一个人,把所有来的人都看作是师父,恭敬耐心学习,才能在别人的话里悟出东西啊。佛说得不错,天上天下都是我得父母,天下男子是我父,天下女子是我母,这样一来,天下事,还有什么烦恼呢。 凡事不要着相啊,佛就是告诉我们,在这“五浊恶世”你要去找“极乐”,你不去“五浊恶世”就行了嘛。你把你眼耳鼻舌身意关掉,把那个意念扔掉,别老去起心动念,你不就大自在了吗。那《心经》不是讲得明明白白吗。 今生还没活明白,哪能看到前生后世了。就不说前世,就说你从记事起到今天经历过的一些事,你还记得多少。生老病死,谁也躲不过,逃不掉。老就老吧,死就死吧,由他去! Wo:上次听到师父讲心理病的事,感觉现在这社会,得心理病的人好多啊。 顿师:心理病也没那么可怕,我这里也治好过好几个忧郁症。更严重些的精神病呢,我这些年算是看明白了,十个精神病九个是“装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敢面对现实啊!就数装的精神病最难治。心理病,那就是个心结,心结解了,也就没啥事了。 (临别语) Wo:师父和你聊天很开心,再见,得空再来看你。 顿师:别着这相,要破相!祝你早日开悟…… 年中秋夜访宝通禅寺 年顿师圆寂两周年日发布 —End— 谈浠水天然禅寺肉身成就者:妙安上人 往年纪念: 深沉的追思,与师结缘往事——宝通禅寺顿正法师一周年祭奠 年中秋夜访宝通禅寺年顿师圆寂两周年日发布 —End— 记者简介:守心, 自由媒体人,心理咨询师。 曾担任湖北省佛教协会杂志编辑、 湖北省电视台新闻栏目编导、 武汉大学EMBA培训机构企划等职务。 现寓居东湖湖畔,以读书码字为乐。 Joshua的素简空间 历史随笔丨人物访谈丨心理手记丨生活系列守心所得赞赏,馈于感恩之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dmyj/1034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高僧
- 下一篇文章: 一代高僧无相长老安详示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