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法师圆寂日

农历五月初六,

鉴真法师圆寂日。

唐代赴日传法名僧。日本常称为“过海大师”、“唐大和尚”。

鉴真法师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

十四岁(一说十六岁)于扬州大云寺出家。曾巡游长安、洛阳。回扬州后,修崇福寺、奉法寺等大殿,造塔塑像,宣讲律藏。

四十余年间,为俗人剃度,传授戒律,先后达四万余人,江淮间尊为授戒大师。

年少成名

鉴真法师14岁在扬州大明寺出家,师从智满法师,受戒学禅。

17岁游学长安,师从道岸律师和尚弘景律师,勤学苦修,在佛学、医学、建筑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其才学连唐玄宗都十分爱惜,不舍得放他东渡。

鉴真26岁,回到扬州大明寺当主持,开始淮南地区的弘法生涯。

在淮南地区建立塔寺80余所,写佛经上万卷,造佛像无数,开设医馆,扶贫救伤无数。

鉴真东渡

日本旅途很艰险,基本上一百个人里只有一个人能幸运抵达,就连日本官方配置精良的大船,每次都要折损过半,何况是鉴真自制的民家小船?

鉴真弟子见鉴真去意已决,只能誓死相随,6次东渡,风雨12年,先后有36人死于船祸、伤病,余人退出东渡行列。

天宝七年,鉴真第五次东渡。

一出海就迷失了方向,而后船上淡水喝完,大家一连五天滴水未进,鉴真为了节省粮食,每天只嚼几粒生米度日。

最后船在海南岛靠岸,鉴真由于劳累过度,染上眼疾,双目失明。接着,得力弟子祥彦法师圆寂,日本僧人荣睿也病逝。

这般晚景,实在凄凉,但鉴真并没有退缩,仍在寻找合适的时机,重新东渡。

直到公元年11月16日,已经66岁的鉴真第六次终于闯过万里波涛,横越沦海,实现了东渡日本的宏愿。

鉴真最后的足迹

日本天平宝字七年,鉴真在唐招提寺,面向着祖国,端坐圆寂,享年76岁。

“即便是已经圆寂,但鉴真安详的神态中透出的慈悲和气度,依然让人觉得亲切,情不自禁地想要抱抱他,跟他倾诉,听他建议,无论说什么话都好。”

中国摄影家汪芜生先生在1年后,在唐招提寺里见到鉴真法师的塑像时如是说道。

纵观鉴真法师一生,14岁出家,从外出乞食的“行脚僧”到“淮南宗教领袖”到被日本奉为“律宗宗师”。

鉴真法师的高大伟岸的形象已经深深印在我们脑海中,我们是否忘了,他其实跟我们一样,也只是个平凡人。

日本作家井上靖在《天平之甍》里面对鉴真的6次东渡失败这样评价:

无论贵胄、凡俗抑或出家人,时间、自然、历史都不曾给予这些人太多胜算。在随机性的搏斗中,天地的无情超越了个体意志的抗争与偏好。

鉴真大师在日本弘法传律,兴建佛寺,行医辨药,十年如一日。鉴真的一行不仅在佛教,而且在建筑、雕塑、文学和医学等方面,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日本人民尊称为“文化恩人”、“律宗初祖”、“建筑之父”和“医药之圣”等。公元年,鉴真大师在日本圆寂,安葬于唐招提寺。

鉴真大师一生多次在我国各地辗转,度众四万余人,又将佛教律宗传入日本,成为日本律宗的初祖,最后圆寂在日本唐招提寺,为中日友好献出自己的一生,鉴真为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和世世代代友好做出了贡献,被日本佛教界人士永远尊崇,他的雕像放在日本寺庙大殿里供奉,法脉流向东瀛各岛。

*文章内容和图片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平台删除。

江日岗千年古佛塔历史

江日岗古佛塔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不仅是国家的重要古文物,更是这方水土的精神之所在。这附近的山民祖祖辈辈转寺、转佛塔,古佛塔为来祈福的人带去健康、求子、平安,同时它更是见证了觉囊法脉之一江日岗寺千年的时光,它是江日岗寺佛、法、僧精神力量的凝聚,更是千年佛法永恒的一盏心灯。

古塔凝聚了每一代宗师们的精神,拥有强大的加持力量。可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古老的佛塔已经多处破损,修复古塔迫在眉睫,它更是历代祖师们的心愿。我们发心修缮古佛塔,燃千年觉囊之光,照亮每一个人归家的旅途。

请大众与我们共同发心复建千年古佛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xzyj/5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