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影骨舍利归来
北京治痤疮好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04421470077907&wfr=spider&for=pc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影骨舍利乘着暖冬的风,翻越雄伟的念青唐古拉,掠过温柔的纳木措,与祁连山顶的经幡呢喃,和若尔盖大草原的晚风擦肩。此次归来,只为圆满善缘,再与你相见…… 纪 录 片 归 来 历时两年跨越八千公里披星戴月,为你而来我已经悄悄把月光别进你的衣襟…… 这是赵朴老对影骨舍利的高度评价。年5月,陕西法门寺出土了4枚佛指舍利,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 最后经鉴定,密室中发现的五重宝函第三枚佛指舍利为佛陀真身舍利(又称灵骨);第一、二、四枚舍利为影骨舍利。 舍利是梵语?arīra的音译。 在佛教中,僧人圆寂火化后所产生的结晶体称为舍利,佛教认为只有高僧大德才会有舍利。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入灭后,荼毗得佛舍利“八斛四斗”,后被分葬在十处。 二百年后,阿育王下令发掘八王所建的舍利塔,在各地重建八万四千新塔安奉。经过历史的沧桑变迁,中国的陕西法门寺、宁波阿育王寺至今还保存着珍贵的佛祖舍利。 舍利中国历史上,佛教的中国化道路曾遭到种种磨难。 道安法师曾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中国历史上先后有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帝、后周世宗四位皇帝发动过毁佛、灭佛的事件,史称“三武一宗”灭佛,佛祖舍利在当时遭受了重大毁坏。 为了避免舍利遭到损毁,当时僧尼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模仿佛祖真身灵骨制造附属品,也就是所谓的“影骨”。 因此,“影骨”在佛教史中发挥了两个极其重要作用 影供 即替代灵骨出面接受礼拜和供养,令信众见如灵骨,生起敬仰之心,使善根增长。 影护 因为放置的地方在一起,如影随形,不离左右,必要时作出牺牲以保护灵骨。灵骨与影骨历经岁月的洗礼,主伴相随、真替相依,“非一亦非异”。 历史上,僧尼们为了更好地使影骨与灵骨相近,因此一方面影骨在制作材料的选择上往往千挑万选,大都选择具有极好质地和色泽的玛瑙等宝石作为材料; 而另一方面,在制作上更是精心虔诚,把对佛祖的敬仰凝聚在心中,因此使影骨也具有了灵魂。同时影骨由于其特殊的的地位,在长期的供奉过程中,受到与灵骨同等规格的供养,同时又经高僧、活佛不断加持开光,因此具有了超强正能量,能引导人心往善、趋吉避凶。今天,佛祖的真身舍利已成为世界上最殊胜的瑰宝,有缘的信众们只有到供奉舍利的寺院才能亲身感受其瑞气。 而可喜的是,在佛教中国化的历史中,为了保护真身舍利留下的特殊的佛教圣物影骨舍利却得到了较好的保存。 这些影骨舍利不但惠泽吉祥,佛意深广,而且还有一定的数量,能为真正虔诚和有缘的信众所供奉。六祖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当历史迷雾般的面纱掀起时,影骨舍利其耀眼的光芒必将辉映信众的心灵。谈及舍利,也许人们并不陌生。被视为佛家必修经典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一开文即提及舍利子三字“……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时,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舍利,古印度语里称作驮都,也叫设利罗,中文的名字叫灵骨、身骨、遗身。其实,舍利一般指得法高僧以及大德者火化后的遗骨结晶体,其色润如珠,光莹坚固。佛家曰:舍利,佛之骨也,是依戒、定、慧熏修所成者。《法苑珠林》记:舍利一般有三种颜色,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血肉舍利。舍利的形成,按佛经上说,是一个人透过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所得来的,它十分稀有、宝贵。像佛陀涅槃后,所烧出的舍利就有一石六斗之多,在当时有八个国王争分佛陀舍利,每人各得一份舍利,他们将佛的舍利带回自己的国家,且兴建宝塔,以让百姓瞻仰、礼拜。另外,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及在家信徒,往生后也都能得到舍利。如我国的六祖惠能,近代的弘一、印光、太虚、章嘉等大师们,他们都留下相当数量的舍利。凡佛家大抵都认为,真身舍利最早出现于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涅槃茶毗后。传说中释迦牟尼涅槃后,其弟子按其嘱准备茶毗火化事宜,足有六天之久。到了第七天一切就序,当木柴堆积在棺椁四周后,木柴堆竟自己起火,最后烧出了八万四千颗七彩晶莹的舍利子。《长阿含经》有记载“圣王葬法。先以香汤洗浴其体。以新劫贝周遍缠身……内身金棺灌以麻油毕……积众名香。厚衣其上阇维收舍利。于四衢道起立塔庙……使诸行人皆见佛塔。思慕如来法王道化。” 佛陀和高僧大德们留下舍利,能使我们怀念企慕而生渴仰之心,信顺佛法。《法华经》云:“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佛示现灭度后,留下舍利,让众生建塔供养,便是令众生供敬难遇之想,睹舍利而思见佛,乃至“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由此而勇猛精进地修行。如果我们至诚恭敬供养佛的舍利,便会感应道交,感佛现身。这在古今,都不乏其事证。那么,何谓影骨(感应)舍利呢?它与高僧真身灵骨舍利又有何种关系? 影骨即灵骨之影应、应现,以证示灵骨之不灭。由于在历史上,曾经先后有四位皇帝发动过毁佛、灭佛的事件,分别是韩愈谏迎佛骨之前的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以及韩愈谏迎佛骨之后的唐武帝、后周世宗,史称“三武一宗”灭佛,因此,在中国的佛指舍利当时也大部分遭到毁坏。不过为了避免佛指舍利遭到损毁,不少僧徒则是制作仿佛祖真身灵骨影骨。佛家弟子们用玉石玛瑙等珍稀材料,按照真身灵骨的形状和大小而特制。据佛经记载,佛家七宝皆可为影骨舍利。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一种状若玛瑙球的白色颗粒物,佛家称之为影骨舍利或感应舍利珠。由于千余年灵气凝聚之故,其表面细腻光滑,温润如玉,侧光下可隐现一丝肉状宝光,球体异常坚固。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影骨舍利,不仅形状与灵骨真身舍利无二,而且与灵骨舍利一样,颜色亦有白、黑、红等多种彩色。影骨舍利一般均与灵骨相伴相生,同聚一处。有的是在高僧圆寂坐化缸中相伴,而更多的是出于灵塔地宫的金棺银椁中,与真身灵骨合伴一起涵养。从我国历次考古发掘的地宫舍利灵塔中,均有影骨舍利出现。这方面的实例,在我国地宫灵塔出土发掘中不胜枚举。如年发掘的河南密县法海寺地官遗存的七宝阿育王塔、平乡县兴固寺舍利塔、年发掘的陕西法门寺佛塔地宫,以及浙江瑞安慧光塔地宫、山东兖州兴隆塔地宫、山东汶上太子灵塔、河北定州静志寺和净众院两座舍利塔遗址地宫、正定县凌霄塔地宫,辽宁朝阴北塔地宫阿育王塔、苏州瑞光塔、福建仙游寺法王塔地宫等佛塔灵宫中,除了高僧真身灵骨舍利,几乎都伴有这种光莹如玉的玛瑙影骨舍利珠供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年7月,从南京大报恩遗址长干寺地宫发掘出土的鎏金阿育王塔,乃当前中国至全世界范围内已发现的最大规模的阿育王塔。塔身镶嵌宝石并雕刻佛像、经文,瘗藏千年仍精美绝伦。根据碑文记载推测与X射线探测双重检验,塔身内供奉有两套金棺银椁,其内有“佛顶真骨”、感应影骨舍利球十颗等稀世佛教圣物。再次显示了影骨舍利与灵骨相伴同生的实例。可见,这些影骨舍利,在佛家眼中,同藏千载,同受金棺银椁礼葬,故影骨舍利也视为真身圣物。与真身舍利有同等地位,受同等规格的供养。影骨与灵骨,也许在世俗观念上有真假之分,但圣物与真身舍利相伴相生,佛家自然视同佛陀真身舍利一样无二。正是影骨舍利(玛瑙珠)与真身舍利具有同等加持和功德,故佛家历来亦将影骨视同圣物。佛家认为,作为“心物合一体”的舍利,既不能以实验的方法分析化验,又无法以推理的逻辑忖度揣摩。究竟其如何形成,并无必要作更多世俗的考究。佛家对影骨舍利亦非常崇敬,佛教界认为,影骨与灵骨是不一不异的关系,赵朴初曾赞颂说:“影骨非一亦非异,了如一月映三江。”据佛经记载,舍利与佛身之加持能力无二无别。大福气者方能见闻。需百劫中积累才能有此善缘。人们往往将有奇缘得之的神圣吉祥之物,视同生命一般重要,钟爱有加,成为有德之人护身的器物,健康的饰品以及地位财富的象征。亦由于这种佛家珍贵宝物本身蕴含的趋吉避凶、稳定血压、去污去祸、入定禅静、吸收星辰大地之灵气,引导人心往善的功力,从而使人在这种无形无色淡静吉祥的原生态体念感悟中,吸收灵气,接受加持,达到道法自然,心灵与祥和的统一。 眼下,热衷于追寻佛家舍利圣物的藏家越来越多。人们之所以对之景仰崇爱,不仅是由于影骨舍利那光华内敛和坚固细腻的外在形体,更是因为它与真身舍利同藏千载,同室供养,千余年来同受佛之涵养,具有先天的灵性和加持功能。有缘得到此圣物的朋友,似乎都有一种共同的感受,就是趋吉避凶、滋养修身之功能。常佩之于身,久而久之,的确能受到无形的熏陶加持,人的内在精神道德得到提升,变得豁达谦逊,淡定安静。甚至变得更加乐于布施,行善积德。我有一位友人,这方面体验尤深。这位友人几年前经商受挫,又染上疾病,从此精神不振。后来,有缘得到一颗影骨舍利球,非常高兴,于是精心制锦囊裹之,身不相离。说来也奇,这位朋友自有影骨舍利球相随,不仅生意开始渐渐风顺,且性格也由消沉浮躁变得淡定安静,豁然超脱,病体竟不治而愈。更令其惊奇的一件事在他身上发生。一日,他与几位同行同乘坐一辆车在高速路撞车,所撞车辆片刻起火燃烧,同行诸人均不同程度烧伤,这位友人也全身衣物被烧糊,衣物皆成片,但身体皮肤和舍利锦囊竟丝毫无损。这位友人事后专程往寺庙烧香还愿,寺庙住持凝视之良久,合掌吟道:阿弥陀佛,施主身上有圣物庇佑。笔者不信佛,对此事淡然对之,信者其有,不信皆然。但对这位友人对圣物发自内心的虔诚,是可以理解的。纵不论影骨舍利球的驱邪赐福和对人体的加持之功能,我想当一个人诚心向佛向善,乐于布施,福滋众人,心灵得到这种大德熏陶,安能不淡定安静,趋吉去邪呢?如此,我倒是从内心祈祷在有生之年,能与这位友人一样,有缘得到一颗影骨舍利球,从此永不离身,体验圣物之永恒加持! 什么叫佛顶骨? 据记载,佛顶骨,梵文音译“乌率腻沙”。本指佛顶肉髻,“顶骨涌起,自然成髻是也”(《无上依经》)。佛涅槃后,特指顶骨舍利,“顶骨结实,穷劫不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 什么是感应舍利? 感应舍利,因至人心诚者,从空而得,不同于佛陀与高僧寂灭后火化而得。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实修居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xzyj/11940.html
- 上一篇文章: 百岁圆照法师留下金刚心舍利为众生证大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