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行

文/01一线┊字数

年9月26日至10月4日,由市局安排我们制造业信息化专家领导小组出访江浙上海一带考察学习地方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施经验,9月28日、9月29日先后途经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限,江苏智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考察学习,9月30日我们到达浙江温岭时,接到上海华东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联系人电话说国庆节休息。这样,喜好大自然,旅行和登山的我们便运筹去普陀山一日游。预先订好了台州温岭-宁波-(轮渡)-定海-沈家门和沈家门-定海-(轮渡)-宁波-台州温岭往返线。

早有所闻,普陀山是世界闻名的观音道场、佛教圣地,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微九华山并称为四大佛教名山,因位居海中,遂以“海天佛国”闻名于世。而且,它又是著名的海上旅游避暑胜地。

普陀山岩壑奇秀,磐陀石、二龟听法石、心字石、梵音洞、潮音洞、朝阳洞各呈奇姿,引人入胜。普陀十二景,或险峻、或幽幻、或奇特,给人以无限遐想。这里的大多名胜古迹,都与观音结下了不解之缘,流传着美妙动人的传说。它们各呈奇姿,引人入胜。

美丽的自然风景和浓郁的佛都气氛,给它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而这种色彩,也正是它对游人有较强吸引力的所在。前人对普陀山作了这样高的评价:“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素有“南海圣境”之称。其宗教活动可追溯于秦。至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促进了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形成,并迅速成为汉传佛教中心,传至东南亚及日、韩等国。至清末,全山已形成3大寺、88禅院、茅蓬,僧众数千。“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逢僧”,史称“震旦第一佛国”。山上每逢佛事,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时有天象显祥,信众求拜,灵验屡现。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被世人称为“半个亚洲的信仰”。而一九九七年的农历九月二十九日,南海观音铜像开光日发生的灵异现象更是给这座名山增添了神秘色彩。

从地图上看,普陀山在杭州湾外缘,靠近东海。普陀山是舟山群岛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面积近13平方公里,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国庆节的早上,我们从温岭出发,趁早打车来到公路上,乘豪华大客车到达沈家门车站,下车出站后乘公交车到半升洞码头。我们将在那里乘10分钟一班往返普陀山的快艇到普陀山。

在码头,我们稍作了停顿,欣赏沈家门这个中国最大渔港。沈家门位于舟山本岛东南侧,面临东海,背靠青龙白虎两山,构成了一条长约十里,宽约半里的天然避风良港。它与海天佛国普陀山朱家尖、海上仙山桃花岛形成东海旅游的金三角。远在清朝中期便形成了街市,曾有“市肆骈列,海物错杂,贩客麇至”的记载,素有“小上海”、“活水码头”之美誉。横贯沿海10多公里的这个天然渔港,与挪威的卑尔根港、秘鲁的卡亚俄港并称世界三大渔港。这里常年万船穿梭。每逢渔汛,沿海十几个省市的几十万渔民云集港内,桅樯林立,鱼山虾海,形成了一道海岛独特的渔港景观。入夜,渔灯齐放,似同繁星,如画一般,美不胜收。这里常年汇集着各地的鲜活鱼、蟹、虾、贝、海水产品,拥有普陀佛茶、普陀水仙、活海贝、石花菜、南海紫菜、金钩虾米、舟山白鲞、螟脯鲞、三矾海蛰、海带、海蜒、贻贝等舟山特产。每到夜幕降临,沿港十里海鲜排档摊点,云集着来自各地的品鲜商客、游人,“尝海鲜、观海景、采海货”成为沈家门渔港的又一特色景观。

到了普陀山,首先,我们找了个合适的宾馆,在那简单了解一下普陀山风景区的概况,然后去吃午饭。有鉴于“普陀山上的海鲜不能乱吃,乱吃容易拉肚子”的传言,我们找到一家好一点的饭馆进餐。

从地形上看,普陀山位于舟山群岛东部海域,与世界著名渔港沈家门隔海相望。普陀山西距世界著名渔港沈家门6.5公里,离大陆近岸约24公里。普陀山为一孤悬海中之圣山,普陀山岛呈菱形,南北长8.6千米,东西宽约3.5千米,面积12.5平方千米,海岸线长30.0千米。最高峰佛顶山,海拔.3米,山体向四面延伸,西为茶山,北为伏龙山,东为青鼓垒山,东南为锦屏山、莲台山、白华山,西南为梅岑山,主峰均在~米之间,连绵起伏,整个山势如遨游东海之蛟龙,昂首欲腾。

从外围看,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涛声,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岛上树木丰茂,古樟遍野,鸟语花香,素有“海岛植物园”之称。全山共有66种百年以上的树木株。除千年古樟,还有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普陀鹅耳枥。岛四周金沙绵亘、白浪环绕,渔帆竞发,青峰翠峦、银涛金沙环绕着大批古刹精舍,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

饭后,我们便开始了普陀山旅行。山上各景点距离都不是很远,步行也可到达,还有两条旅游专线将大多数旅游景点都连接了起来。为了节约时间,我们乘1路车在普济寺下车。在那一路走着游览,一路听别人揭开普陀山的神秘面纱。

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它所以获得“海天佛国”、“海上仙山”、“南海圣境”、“人间第一清静地”、“震旦第一佛国”、“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中国最佳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等众多美誉源于悠久的历史和美妙的故事。

普陀山梵语音译作“普陀洛迦”,汉语意为“美丽的小白华(花)”,故也有白华山之称。其宗教活动可溯于秦,从山上原始道教、到仙人炼丹遗迹随处可觅。唐大中元年(公元年),有梵僧来谒潮音洞,感应观音化身,为说妙法,灵迹始著。唐咸通四年(公元年),日僧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舟至莲花洋,有白莲索舟,以为观音不肯东渡日本,乃留圣像于潮音洞侧供奉,遂为“不肯去观音”。后经历代兴建,寺院林立。至清末,全山已形成3大寺、88禅院、茅蓬,余僧侣,史称“震旦第一佛国”。寺院无论大小,都供奉观音大士。可以说是“观音之乡”了。

现在全山以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为中心,计有已开放的寺院33处,常年香火不绝。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普陀山烛火辉煌、寺院香烟缭绕,好一派海天佛国景象。诵经礼佛,通宵达旦,其盛况令人叹为观止。每逢佛事,时有天象显祥,信众求拜,灵验屡现。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观音大士结缘四海,有句俗语叫:“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已被学者称为“半个亚洲的信仰。”

我们先是游览山上三个主要寺庙: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普济寺坐落在灵鹫峰南麓,为普陀山供奉观音大士的主刹。普济寺旧址,唐始建,年宋神宗诏令改建并赐名“宝陀观音寺”,专供观音菩萨,香火始盛。到南宋嘉定七年皇帝御书“圆通宝殿”额,指定普陀山为专供观音道场。年明朱元璋实行海禁毁寺。正德十年(),僧淡斋募化兴复殿宇,迎佛还山,重建寺院,至万历三十三年()朝廷拨款重建,并赐额敕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规模宏大,一时甲于江南。

很有意思的是普济寺的正门是关闭的。这里还有一段故事,乾隆三下江南,都曾微服上山。不过,他似乎没有给普陀山留下好东西。一个御碑,有的高僧认为,刚好镇住了海潮上岸,并阻止潮水自然汇集。他企图用皇权压倒神权。一道御旨,普济寺的大门永远不许打开,只许走侧门,直到现在,这圣旨还很管用。第一次去,乾隆看见和尚坐满了山门外的路边石上或树下,谈天说地,听到敲梆打板的号令,就齐集斋堂应供吃饭。更有一些三五成群地赌起钱来,乾隆不高兴了。第二次去,那些和尚像有意和他过不去,一齐把他围起来要钱,化了钱就去吆五喝六起来,问和尚为什么要如此,和尚说这是海外家风,罗汉境界,你就是皇帝老子,也管不了我。当然,和尚不晓得他就是皇帝,乾隆又生气了。第三次,他对普陀山不怀好意了,带着兵船驻在海上。他自己又微服上山,看见和尚依然在赌钱。心想让我也来赌,把他们输光。结果相反,乾隆自己输得一文钱都没有了。他气极了,把帽子押上去,被一个和尚赢了去,往头上一戴,乾隆把衣服也押上去赌。结果又被尼姑赢了去,往身上一披。乾隆派兵捉拿和尚,发现皇冠被一尊很庄严的菩萨戴着,龙袍也在菩萨身上披着。乾隆这才明白,那群和尚是菩萨的化身。这个故事的解释各有不同,研究文化的可以探视宗教和政权的微妙关系。普济寺门前的海印池满是荷花,虽然我们去时荷花开得不是很好,却也是看上去感到相当美丽,于是在此拍了好多张照。

来到普济寺的人主要是拜观音,因为普陀山是观音的道场,也就是说这里是观音的家。出了寺院后门,看到一棵被称作“普陀三宝”之一的古树,鹅耳枥树,属于罕见珍木。树枝姘出双分,作对称的90度转向。这种树木雌雄同株异花,五月开花,十月中旬果子成熟。据说此树先由缅甸僧人来普陀朝山时引进,因其繁殖率及低,在其原产地早已绝迹,因此它也就成了普陀的象征,成了佛界的菩提。

拾级而下,去法雨寺,在路的中段有方形巨岩矗立“海天佛国”四个大字,出自明代抗倭名将侯继高手笔,贴切地概括了普陀风光。终于在一个路口,看到有路牌指向左边是法雨寺,前面是千步沙,左边有一段上坡路,也没看到游人,心中生疑,看到远远的上面似乎有“只出不进”字样,于是想,应该前面有入口吧!往前再走一段,还是没看到法雨寺的入口。左边又有一行台阶上山,怀疑法雨寺应当在那里,于是我叫大家等着,自己一人从台阶而上。走了许多路,早已满头大汗,可是登上去一看,依然不是入口,见到一个老尼手拿佛珠立在门口,好像是专门等我而来。于是,我上前问,并由老尼在前引路,带我们一路下山,最后在寺门前不远处,她双手合十,念道“阿弥陀佛,一路走好,由这里去吧。”我也回应她:“多谢多谢,阿弥陀佛。”穿行过去,即是寺门,发现脚下也有了力。回想这一段,总觉得有点像西游记里唐僧得到观音指路的情景。

法雨寺俗称后寺,为普陀山第二大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后经几次劫难,清康熙二十八年,普济,法雨二寺领朝廷赐帑。之后法雨寺的明益禅师孤身入闽,用三年时间募得杉木千余株,并用这些木材建圆通殿,专供观音佛像,两年后又建大雄宝殿,供诸菩萨。公元年清朝廷又赐金修寺,康熙赐“天华法雨”和“法雨禅寺”匾额,始定今名。从天王殿直到方丈殿,殿殿升高,寺容宏大高远,气象超凡。真的比慧济寺大很多,殿内佛像前的莲花佛灯散发着祥和的气氛,给人以佛光普照的感觉。从普济寺步行10分钟到达法雨寺,从此前去,再步行约30分钟到善财洞、梵音洞。慧济寺是第三大寺,从法雨寺前上去,台阶有约一千多级,上行时间约30分钟。慧济寺不大,我们站在上慧济寺(佛顶山)寺院门口,观景临风,十分快意。

回程仍留恋一路上的郁郁葱葱的古林木。从牌坊出来,顺路牌指引,是一条镶嵌莲花石板的甬道。穿过甬道,即回到慧济寺。原先想象下山可以很快,但是还是走了很久,但我不觉得累。看到一些游客是累得坐在边上休息,庆幸自己是旅行的好料。

随后从息耒小庄往西天景区走,想去看那双龟听法石,磐陀石和心字石。磐陀石在梅福庵西,由上下两石相累而成,上下两石接缝处间隙如线,似接未接,好似一石空悬于一石之上,似一阵大风会将上面巨石吹滚而下,二三十旅客在其顶嬉戏,它却安稳如磐,实在是不可思议的大奇观。相传这磐陀石是观音大士说法处,石上刻有侯继高书“大士说法处”。在开阔的山顶平台上,疑天外飞来,似神手搁置。

二龟听法石的故事是说在很久以前,普陀山上还没有寺院,观音只好每天夜里坐在说法台上念经。在星光灿烂,月色朦胧的夜晚,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以及海里的水族都如痴如迷地倾听观音菩萨的说法讲经。东海龙王大惑不解,便派二龟前来探听究竟。二龟只因听得入迷忘了归期,于是化身为石,便有了这千年姿态不改的景观长留于此。可惜由于我们时间再多的时间,就没有再往西天景区去看另外两块石头。

心字石在西天门下东南方有一斜平坡巨石,大约平方米,圆浑平滑,中镌一巨大的“心”字,此字长5米,宽7米,周边近50米,中心一点可容纳8-9人同坐,整个字可容近百人打坐,可谓“心怀博大”。此石相传是观音菩萨在传释迦牟尼佛的说心法后留下的,为佛门弟子虔心上西天之处。心字石右上约5米峪谷间有一石酷似蛇头,距此石远处又有一石,形肖蛤蟆。据传,有一蟒蛇精,经观音菩萨指点而得道,一天观音在蛇背上放一蛤蟆,以试蛇心,可蟒蛇寂然不动,毫无伤害蛤蟆之意,这便是“佛试蛇心”的故事,也是心字石的由来。

观音山位于岱山与嵊泗之间的衢山岛上,是一处“养在深闺人不识”的“海上仙山”。观音山峰峦高耸,数峰连环犹如莲花,最高峰曰“天灯顶”,海拔米,为舟山群岛北部最高峰,也是整个岱山县的最高峰。南面山麓直入岱衢洋,在海洋性气候影响下,山上冬暖夏凉,是旅游避暑的绝好去处。峰顶常有云雾缭绕,群峰若隐若现,犹似天庭仙境,故有“东海第二佛国”之称。山上建有洪福(广济上寺)、普庆(广济中寺)、洪因(广济下寺)三寺,其中以普庆寺最为宏伟,有建筑面积平方米,大殿高9米,青瓦飞檐,雕梁画栋。大殿内的观音像高达6米,两旁三十六观音化身像全用大理石雕成。千佛殿内用汉白玉精雕的千尊玉佛,三面八层依壁列座,玉质晶莹,雕工细腻,堪称艺术珍品。西南一条用块石砌就的山径,在绿林和丛石之间曲屈盘旋,俗称十八湾。路旁有溪流潺潺,奇石环列,游观音山的旅客,多爱登此道。据传清乾隆年间,觉梵和尚云游到此,见此山处在浩渺碧海之中,山峰庄严,泉水清泠,便募捐在山腰兴建观音殿(普庆寺前身),山也由此得名。

三大寺庙一气游览下来,我们沿路返回到普济寺,从那坐车,途经浙江省第一个海滨浴场百步沙到码头。从码头前步行约20分钟到望海观音,普陀标志为南海观音大铜像。观音铜像高33米,令人驻足观望、超尘脱俗、渐近禅境,感觉到格外震撼。

依然是穿过龙湾村,在紫竹林车站不远处的路口,问了一下路人南海观音的立像应往哪里走,路人为我们指了路。这一段路并不长,但天气很热,需要一边走一边补充水分。南海观音宝像顶现弥陀,双目垂视,眉如新月,左手托起法轮,右手施无畏印,显现大慈大悲相。像身高18米,莲花座高2米,三层座基13米,总高33米,亚金铜铸造,总重70吨,其中面部重1.42吨,含纯金6.5公斤。据说当年落成开光之日,一直是乌云密布,下着大雨,当大师宣布开光时,空中乌云空出一个缺口,一束阳光直射在观音立像之上,光芒四射,令海内外信徒纷纷信服,堪称当今世界观音铜像之最,是海天佛国之象征。

一路向上,与观音立像越来越接近,抬头看到观音的目光始终往下注视着自己,这种震撼力令人感叹,在这种景像下,想到一句话:“山,有佛则名;人,心静则凉。”离开了南海观音,回到路口,从紫竹林中的小路进去,不远即到紫竹禅院和不肯去观音院。说到紫竹林,首先想到的就是西游记里被收服的那个黑熊怪,后来被派他看守紫竹林。不过这里可没有什么黑熊怪,有的就是一片的黑紫色竹竿的竹林,真的很有特色,过去不远就是紫竹禅院和不肯去观音院,都是很小的禅院。其中,不肯去观音院的传奇故事特别引人入胜。在潮音洞旁,有一堵黄色矮墙围着三间质朴的佛堂,佛堂中终年香烟缭绕,这就是不肯去观音院。年重建。

相传,在唐咸通四年,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佛像泛舟回国,行至莲花洋附近,遍海莲花,大浪涛天,舟不能行,,慧锷便向佛像祷告:“若我国众生无缘见佛,,当从所向建立精蓝”。(其实是心虑了,必竟是盗来,不是请回去的。)船终于在潮音洞旁泊岸,有当地居民张氏睹此灵异,遂舍宅供奉佛像,被称为“不肯去观音院”,这就是“佛选名山”――普陀山成为观音道场的开始,故历来被视作普陀第一庵。五代后梁贞明年间()迁址于灵鹫峰麓(即今普济寺之前身),潮音洞上的旧址因而湮没。这座不肯去观音院虽然是重建的,但是风格据说与原先的一致,有一点点日式风格。在不肯去观音院边上有一块碑,上书“禁止舍身燃指”,据说是古时有一信徒,为求菩萨现身,就在此点燃手指,舍身求佛,观音大士竟真的现身救他了。之后很多年,不断有人在此用此方式试图让菩萨现身,最后,官方不得不立碑明令不得在此烧手指。不肯去观音院里面有个潮音洞,是当年慧谔禅师由船上岸的地方。潮音洞和梵音洞隔着海水正好相对着,古时有很多人从这里跳下去,想直接得到菩萨渡化,后来定海总督专门建亭让大家不要轻易舍生。

远眺南海观音,但见她面朝大海,伫立在山坡之上。由于被雾气环绕,显得有几分神秘!使人不由得想看她庐山真面目呢!于是,我们继续顺着路标的指引往观音跳方向前进。从观音跳的方向远远地看到南海观音左侧45°的全景。看到南海观音了,我迫不及待地拍照留念。

从望海观音出来再到紫竹林,步行约3分钟。这里是乐不思蜀的还有自然景观和庙宇相结合的西天景区,尤其是紫竹林风景区,包括紫竹林禅院、不肯去观音院、南海观音立佛等六个风景点。

一天的行程之后,不觉天色已晚,因为没有了车,我们只好步行回到住处。一路上,我还在回味普济寺门外无穷碧绿的连天荷叶,慧济寺古道口的牌坊和同样写着“佛顶山”的石碑,雄伟而面带慈悲微笑的观音立像,岸边神奇的大型沙雕奇石,只是一天时间真的满赶的,疲于奔命,很多东西都来不及细细体会。假如诚心要拜佛的话,就得安排三天才够用呢!

因为起风,我们不打算在山上过夜。这时码头回沈家门的航班马上就要停开了,所以要赶紧乘船离开。因为风很大,船开得很慢。此时,四周只有机器的响声。离开码头时,我们就开始在船上吃熟食晚餐,墨鱼大烤、猪耳朵、牛百叶、乡村猪肘……好香啊!

吃饱了以后开始上甲板闲逛,谈论着普陀山的这些特色。普陀山三宝:多宝塔、九龙澡井、杨枝观音碑;普陀山三大寺: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普陀山三大灵石:心字石、磐陀石、二龟听法石;普陀山三大灵洞:潮音洞、梵音洞、观音古洞;普陀山三大节庆: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普陀山三大香会节、普陀山之春旅游节。普陀山十二景:莲洋午渡、短姑圣迹、梅湾春晓、磐陀夕照、莲池夜月、法华灵洞、古洞潮音、朝阳涌日、千步金沙、光熙雪霁、茶山夙雾、天门清梵。

就这样,我们匆匆结束了这次的普陀之行。虽然,我们这次的普陀之行很短,但是觉得整个普陀岛建设的非常好,非常干净,空气也很清新,适合忙碌的都市人来缓解压力,清理一些俗事杂念和修心养性的好地方!

(.10.1于普陀山)

作者:中文实名:罗余作,网名:jaxluoyz;网络昵称:01一线;;   作者简介:罗余作,男,汉族,年11月出生,江西吉安永和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网络与信息管理师,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著名科技工作者。年考入江西工业大学(今南昌大学)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自动化专业学习。年7月毕业并荣获工学学士,8月听从国家分配参加工作后,长期从事设备技术、企业管理、网络与信息技术。个人辞条列入大型文献《走进大家》、《中国知名专家学者辞典》、《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百度百科》、《世界名人录》等大型文献。

日常爱好探索写作摄影,作品主要有专业论著、科技论文、讲义(课件)、调研报告、案例、QC成果、创新成果,文学杂文、小说、评论、散文、游记、诗词、格言、评论、新闻及摄影。

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交流会议和网络媒体上发表论文50余篇。在报刊媒体发表新文学作品余篇。在《中国作家文库》等各类书籍、报刊和文学网发表作品余篇。在专业领域,曾多个年度荣获“江西省青工双增双节建功赛先进个人”、“江西省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卓越推进者”、“江西省企业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十多项科技和创新成果、技术改正重大成果荣获省部级和市级表彰。在文学领域,50多篇作品应邀参赛获奖,曾荣获“中国诗词名家”、“中国当代实力派作家”和“当代百强才子”等荣誉的称号。

作者自述:我的业余只想静守自己的内心,做岁月里的宁静人。起名“01一线”网络昵称,故名我是一线的设备技术、网络与信息化工作者。平时喜欢随笔写点人生经历和感悟文字,用以调理白天强于工科的头脑。

感念之余,我回顾了过去,检讨了自己。认定了两点体会:一是要把人生奉献给那些永恒不变的事物,因为生命的伟大用途,是要把它花费在比本身寿命更为长久的事物上面。二是要决心为年岁增添生命,因为思想得最多,感受到最高尚的东西,做出最佳行为的人,生活得最丰富。

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xzyj/10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