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342721.html

地藏殿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根据《地藏十轮经》记载,地藏菩萨的名号来历于“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宝藏”。地藏王菩萨也是四大菩萨之一,佛经中说他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在释迦圆寂入灭之后而弥勒佛尚未降生之前,教化六道(天、人、阿修罗、饿鬼、地狱、畜生)轮回中的众生,拯救一切苦难。地藏菩萨发下大誓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在所有菩萨当中,地藏王菩萨是愿力第一。

地藏菩萨右手九环锡杖振开地狱之门,左手明珠照亮地狱之黑暗。放大光明,让受苦的众生能够离苦得乐。他的坐骑名叫善听。侍立在地藏菩萨左右的是闵公、道明父子俩。

-----莆田南少林寺

为什么全国寺院的护法神是韦陀菩萨,而九华山不是?

宋代时,一位秀才的母亲在地藏菩萨前许愿,结果儿子高中状元。但这个状元并不信佛。当他知道母亲要带他来九华山还愿的时候,查看了一些史籍,知道地藏菩萨是唐代示寂的,就心生一计。当他母亲拜地藏菩萨时,就把母亲头上的金钗拨下,插到地藏菩萨真身的脚上。

金钗一下子就插了进去。状元心中害怕,就忙去拨金钗,无奈使尽力气也拨不出来。随从的人也跟着一起拨,金钗竟是如生了根似的,纹丝不动。状元遂对地藏菩萨像说:“说你无佛却有佛!”话音刚落,金钗就随手被拨了出来。原来这是地藏菩萨为了接引状元而作的方便示现,在金钗拨出来的地方涌出了血浆。状元大为骇异,遂急急逃离九华山。

当时九华山的护法神是韦陀菩萨。韦陀菩萨听闻有人对地藏菩萨如此不恭,就要前往惩罚。地藏菩萨不许,说我与这秀才有一段因缘,且听我细细道来。

九华山肉身宝殿

地藏菩萨示现为新罗王子金乔觉初来九华山时,在东崖打坐,当时的条件很艰苦,总是不洗澡,身上长了很多虱子。有一天打坐时,天气很好,就把袈裟摊开来晒。袈裟在太阳下一晒,就泛出很多灰尘来,地藏菩萨就随手拍了几下灰尘,无意中拍死了一只虱子。当时地藏菩萨就在原地打坐,念经超度。

“这只虱子就是状元的前世,现在他用金钗扎我的脚,也是了却一段宿世的因缘。”

但韦陀菩萨听后,说他是凡人,你是菩萨,他虽然不知道他的前世今生,但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必须受到严惩。地藏菩萨慈悲,一算状元已经走出了九华二十余里地,就对韦陀菩萨说:“既然如此,你就追五里吧。追上了,就任你惩罚。追不上,就算了。”

韦陀菩萨急急追赶状元而去,还没来得及把地藏菩萨的话听清,就点头答应。追到一个叫五溪的地方,看见状元仓惶逃窜,就一鞭子把状元打死了。现在五溪那里,还有许多状元坟、假坟,石人石马之类的东西到处都是,就是根据这个故事而来。

韦陀菩萨打死状元后,回来复命。地藏王见韦陀菩萨竟把五里听成了五溪,追出了二十里打死了状元,心生不忍,就迁了韦陀菩萨的单,让他到别处护法。但是佛教不能没有护法,于是就请来道教的灵官作为护法神。至今地藏菩萨肉身宝殿前的护法还是灵官。

我只要一袈裟之地

释迦佛灭度后约一千五百年,新罗国王族中有一位年轻人,名叫金乔觉,喜好佛学进而出家修道。为求佛法,渡海来到中国,在沿海遇到一阵大风,将船吹至岸边。这位年轻的比丘就弃船,向山中走去,不知不觉中来到一座山岭,放眼一看,山下尽是一片平原,风景十分优美。他就留在山中,以洞穴为家,这一停留就度过了七十五年的时间。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金乔觉比丘在山中修行已过多年。这日,一群诗人到山中游山玩水,忽然间在山洞口看到一口破锅子,柴火已熄灭了。看看锅内,只有野菜混杂着观音土,大家又探头往洞内看,原来有一位修行者在那里打坐。

大家在洞口静静地等待,一直到中午时分,修行者终于出定,走出洞来。据传奇的记载金乔觉相貌奇特,身高约七尺高,额头又高又宽。诗人们问他从何处来?比丘即自我介绍,并说他来自新罗国。

诗人们下山禀告山主——闵公,说山上有位大修行人。闵公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当他得知山上有一位有道高僧时,心里非常欢喜,于是赶紧去拜访,后来成为金乔觉的大护法。

九华山

闵公对这位高僧非常恭敬,于是让儿子随他出家。有一天,闵公向金乔觉比丘说:“您应该扩大修行的道场,因为前来求法的信众愈来愈多,将来也会有人来此安住修行,是不是要扩建道场呢?”金乔觉比丘说:“只要有足够的地方就可以扩建。”闵公说:“您看,这整座山都是我的呀!您需要多大的地方都可以。”

金乔觉比丘说:“我只要有一件袈裟大的范围即可。”闵公说:“那一点点怎么够呢?”金乔觉比丘说:“这件袈裟的影子能盖住的地方,就够用了。”闵公不解地答应了。金乔觉比丘就把身上的袈裟脱下来,向空中扬去,一阵乌云遮住了阳光,整座山被乌云遮盖犹如被袈裟遮蔽一般。闵公既惊讶又欢喜地把整座山供养给金乔觉比丘。

因这座山就像九瓣层叠的莲花,后人就称之为“九华山”。

闵公为地藏护法,其子也随地藏比丘出家,法名道明,为地藏的侍者。现在所见的地藏菩萨像,两旁有一老者及少年比丘,即闵公父子。

寺院建成后,各方来参学者甚众,新罗国也有不少人来亲近供养。九华山高且深,寺众增多,生活即发生问题,煮饭还要渗拌白土(此土色白而细腻,俗称观音土),一些人饿得皮骨相连,故当时称之为“枯槁众”。寺中大众只是一心为求佛法,而完全放弃了物质享受的要求。地藏比丘在九华山的影响甚大,后来新罗国王得悉,即派人送粮食供养。

地藏比丘一直领导此精进苦行的道场,至唐开元廿六年七月三十日入灭,世寿九十九岁。大家都直觉到:地藏比丘实为地藏菩萨的化身,是地藏菩萨来中国的应化,所以大家称之为地藏菩萨,而九华山即成为地藏菩萨应化的道场,成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了。特别是每年七月三十日,九华山香火尤其鼎盛。地藏菩萨自有他特殊的因缘感应,才能得到民间一致的信仰。

◆◆◆◆◆

莆田南少林寺以慈善普济社会;以教育净化心灵;以武术增强体质;以养老关爱终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rlyj/8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