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历来推崇亲禀释尊、代代相承,惟有师资相承、授受清净,能确保正法之流绵绵不绝,方谈得上“续佛慧命”。故各宗各派,分别各有传承,宗下更有“传法付衣”之说。

我国佛教出现过许多派别,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五是禅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

禅宗自初祖菩提达摩,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之后,分为六祖惠能的南宗禅及神秀的北宗禅。此宗,北宗禅主张渐悟,不久即衰落;南宗禅主张顿悟,在中唐以后渐兴,成为禅宗主流,而传衍出五家七宗诸派。我国南宗禅各派又称五派七流。即临济宗、曹洞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等五家,加上由临济宗分出的黄龙派和杨岐派,合称为七宗。

临济宗自洪州宗门下分出,始于临济义玄大师。义玄大师从黄檗希运禅师学法33年,后往镇州滹沱河畔建临济院,广为弘扬希运禅师所倡启“般若为本、以空摄有、空有相融”的禅宗新法,这种禅宗新法因义玄大师在临济院举一家宗风而大张天下。主张“以心印心,心心不异”之宗旨。后世人遂称之为“临济宗”。而正定临济寺也因之成为临济宗祖庭。

据《正定县志》记载:“临济寺,东魏兴和二年()建,早於临济宗”。唐大中八年(),义玄法师住持临济寺,并在这里弘扬临济宗禅法。他提“三玄”、“三要”、“四料简”、“四照明”等参禅原则和宗旨,通过师徒问答的方式,了解对方悟境深浅,然后根据悟境深浅程度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教、接引禅人。其禅风以“单刀直入,机锋峭峻”著称,别成一家。在接引学僧时,对其所问不做正面回笞,只以棒打加口喝来促使对方省悟,成语“当头棒喝”即源於此。义玄禅学很快得到北方信徒认可,前来问法求道者络绎不绝,并形成禅宗一大宗源,后世以寺名称之为“临济宗”,成为禅宗五大派别中流传最广的一派。

发现的传脉法帖为高云禅寺原主持广照性禅师于民国二十七年()所书,法帖墨纸长宽4.5m×0.4m,镶玉装后开本5m*0.5cm。正书题字“历代源流、正法眼藏”。

广照性禅师(—),俗名倪正四,滨江镇石桥村张园人,幼年读过私塾,21岁在普陀山紫竹林禅寺出家,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担任高道山高云禅寺住持。抗日战争期间,他带领众僧捐助急赈,救济饥民。年6月23日,日军侵占舟山本岛后,高云禅寺成为中共浙东抗日游击武装的活动和藏身之处。年10月20日,日军包围高云禅寺并纵火烧寺,广照性禅师抡起大刀劈死两名纵火日军,被后人称为爱国高僧。年农历二月初六广照性禅师圆寂,享年73岁。根据其生前遗愿,定海临城的亲属将他葬在高云禅寺旁当年徒弟果宏良、厚乘为其修建的陵墓中。

据高云禅寺现任主持安慧法师介绍,该贴命运跌宕,文革其间寺院被毁,僧侣谴散。至前年清明节广照性禅师孙女前来祭扫广照性禅师陵墓,得知广照性禅师大徒弟果宏良禅师当年谴散并挂单到宁波阿育王寺,安慧法师通过广照性禅师孙女找到果宏良禅师的后人,希望能承续临济法脉。在宁波阿育王寺出家的果宏良禅师的后人得知高云禅寺香火旺盛承续有人时,遵父遗言法贴当归当家人,并让高云禅寺主持安慧法师现场承脉接贴,当安慧法师拈香接过法贴,热泪盈眶。传脉法帖是佛教传承的佐证,是宗派相承的体现,也是一座寺庙历史延续的真实依据,愿高云禅寺法脉相续,代代相传。果宏良禅师后人如是说。

“脉传菩提,心果圆佛道成,汝善自护持展转流通,毋令断灭亦弗妄传切嘱”。

劝勉诸位法子发菩提心、发坚固愿,令临济法脉代代传承,广度众生”。

法帖行楷相济清秀隽永,竖书从右到左:“释迦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大众默然,唯摩诃迦叶破颜微笑,而时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转,付于迦叶展转相传,毋令间断是以迦叶尊者为天竺国得法始祖,由是遞相传至二十八祖,菩提摩诃尊者来至东土,面壁少林传授正法,是东正震旦国之每一祖也。

初祖菩提摩诃达摩尊者

二祖慧可大祖禅师

三祖僧璨鉴智禅师

四祖道信大医禅师

五祖宏忍大满禅师

六祖慧能大鉴禅师

七祖南岳怀让禅师

八祖马祖道一禅师

九祖百丈怀海禅师

十祖黄檗希运禅师

兴临济正宗第一世义玄禅师

兴化奖禅师南院颙禅师

风穴沼禅师首山念禅师

汾阳昭禅师石霜圆禅师

杨岐会禅师白云端禅师

五祖演禅师佛果勤禅师

虎丘隆禅师应庵华禅师

密庵杰禅师卧龙先禅师

无准范禅师雪岩钦禅师

高峰妙禅师中峰本禅师

伏龙长禅师万峰蔚禅师

宝藏持禅师东明旵禅师

海舟慈禅师宝峰瑄禅师

天琦瑞禅师绝学聪禅师

笑岩宝禅师幼有传禅师

密云悟禅师林野奇禅师

无礙徹禅师朝音旭禅师

珂月明禅师梦籣善禅师

寒峰绿禅师凌云贤禅师

恒学积禅师朗如性禅师

顶超光禅师信真修禅师

源顺安禅师文法先禅师

德林悟禅师庆耀光禅师

普智德禅师广照性禅师

今将此法传授於脉果宏良大德为临济正宗第四十七嗣,并以偈嘱曰:宏法传流东土、良成无上菩提”。法贴的最后把广照性禅师的大徒弟“宏良”镶入到偈语中。

临济正宗僧谱“临济源流诀”:南岳怀让道一海、运玄奖颙沼不住、念昭圆会端演勤、隆华杰于先范具。

(钦妙本长蔚持旵、伦坚睹度俊悟澄、慈暄瑞聪宝传、宁进晓空冲广)等。

又临济正宗僧谱“字辈”介绍:临济下二十二世(天台下十五世)闽中雪峰祖定禅师演派二十字。

祖道戒定宗、方广正圆通、行超明实际、了达悟真空。

“龙池幻有正传禅师剃度(密云天隐)圆(悟修)禅师传法亦用此派今(天童磬山)后哲均用上派传法者遵龙池意也。龙池复续空字下接演二十字。

觉性本常寂、心惟法界同、如缘宏圣教、正法永昌隆”。

后“天童亦续空字下二十字:嗣续曹源脉、传等济众功、慧灯恒照世、佛法亘穷(穹)窿。”与发现的高云禅寺传脉法帖相契,虽广照性出家于紫竹林禅寺,而法脉承续于天童禅寺。

天童禅寺座落在距宁波市东方二十五公里的太白山麓,为“天下禅宗五山”之一,由僧人义兴创建于西晋永康元年,迄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传说当时僧人义兴,云游到此,结茅开山、建造精舍,他在茅舍中日夜虔诵经书,天长日久,感动玉帝,玉帝命太白金星化为一童子,从天而降,为他侍奉供养,待寺建成后,童子飘然而归,故得名为天童寺。

法贴中庆耀光禅师脉传于普智德禅师、普智德禅师脉传于广照性禅师。庆耀光禅师、普智德禅师均出自梅福庵,庆耀光禅师曾任梅福庵当家。梅福庵位於普陀山西天门境区,据传为纪念西汉南昌尉梅福来山修道而建。梅福,西汉寿春人,曾任南昌尉,后弃官游历江湖,晚年来到普陀山居洞炼丹后死与洞中,山民为纪念他,建此梅福庵。明朝万历年间由如迥法师修建,清朝照祚禅师曾予重修。如迥法师与照祚禅师末列脉传之中,很可能自庆耀光禅师是传承于天童禅寺。

临济宗不仅在国内传播,还流传到海外。宋代以后,禅宗中的两大支派临济宗与曹洞宗特别昌盛,有“临济临天下,曹洞曹半天”的说法,后来临济宗传入日本,“学徒云集,朝野尊尚”,成为日本佛教主要宗派之一。年日本滋贺县比睿山僧侣荣西到我国学习佛法,巡拜了天台山、庐山、阿育王寺,将临济宗黄龙派禅法传入日本,其后日本俊芿禅师入宋,传临济杨歧派禅法於日本。清初,福建福清县黄檗山万福寺临济宗隐元禅师赴日建“宇治万福寺”,立黄檗宗。因此,日本黄檗宗实为中国临济宗的一个支派,临济宗、黄檗宗至今仍是日本的重要宗派,拥有信徒三百多万,寺院六干多座。年5月,两宗联合成立了对外友好组织--日中友好临黄协会,从年起,每年派遣代表团访华,朝拜临济禅师塔,并捐款维修,为中日佛教界的友好交往写下了新的历史篇章。临济宗认定临济寺为其祖庭,视澄灵塔为其重要的祖塔之一,因此。近年来多次派遣代表团前来拜谒祖塔,进行佛教文化交流。临济寺及澄灵塔既是中日人民友好的历史见证,又是促进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纽带。

临济宗自创立对传脉比较重视,后分宗演派“径山”与“虎邱”(丘)。苏州有赵孟頫《临济正传虎丘隆禅师碑》,该碑具有极高的书法价值与文化价值。《临济正传虎丘隆禅师碑》也是临济宗成长的主要见证,该碑为行楷,连成一气,书风秀好,朗俊,超逸丰神,共字,大书法家如此长卷,七百年后乃熠熠生辉,弥足珍贵。

脉传法贴是法脉延续的佐证,是直接从祖师传承下来的法门弘扬故无比珍惜,佛教也非常重视法脉传承,临济宗为禅宗一花五叶中主要的一宗,千年来薪火相续,至今哄传,影响深远。所以临城高云寺临济宗第48嗣传脉法帖的发现对研究舟山佛教史与临济宗在舟山的传播具有深远意义。

写于年6月20日

修改于年1月7日

原贴(一)

原贴(二)

原贴()三

赵孟頫《虎丘隆禅师碑》(百度图片)

龚忆梦,男,舟山嵊泗人。浸淫文化二十余年,喜欢田野考古,写点文化散文与历史小说,还对口述历史与传统文化感兴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rlyj/7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