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讲记middot下士道卷一
大型白癜风公益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广论原文 丙二 藏中所作事理 藏中所作事理者,天尊师长叔侄,如其次第起大殷勤,数数遣使洛(luò)拶(zā)嚩[wǎ]贾精进狮子、及拏[ná]错戒胜,往印迎请。 菩提光时,请至哦日铎,启请治理佛陀圣教。依是因缘,总集一切经咒要义,束为修行次第,遂造《菩提炬论》等,而兴教法。此复住于哦日三载,聂塘九岁,卫藏余处五年之中,为诸善士开示经咒教典教授,罄尽无余。圣教规模,诸已没者从新建树,诸略存轨倍令增广,诸被邪解垢秽染者皆善治除,令圣教宝悉离垢染。 丙一说本论的根本/55丙二、分说造者殊胜、总/57丁一、圆满种中受生事理/57丁二、其身获得功德事理/59丁三、得已于教所作事业/72戊一、于印度所作事理/72戊二、藏中所作事理/75己一、破除邪执,革新教规/75己二、破除对梵行与三学的损害/79己三、尊者具足圆满造论的三种胜因/81己四、摄受弟子的功德/84丁四、结文/86藏中所作事理者,天尊师长叔侄,如其次第起大殷勤,数数遣使洛(luò)拶(zā)嚩(wǎ)20贾精进狮子、及拏[ná]错戒胜,往印迎请。 下面我们学习一下阿底峡尊者在西藏弘法时期所作的事业。就是说,阿底峡尊者来到西藏以后,看到当时佛教颓废衰败的现状,能够破除当时的邪说邪行,并且开创新的教规,振兴佛法。 阿底峡尊者为了获得菩提心的窍诀,冒着生命危险,漂洋过海,经过十三个月的长途跋涉,来到今天南洋群岛中的苏门答腊岛上,从金洲大师21那里听受菩提心的教授。尊者在金洲大师那里一学就是十二年,当返回印度时,已经四十四岁了。反观这时的西藏,距朗达玛国王“灭佛时期”已经过去了八十多年,显密一切教法都处于颓败不堪、濒临消亡的状态。虽然朗达玛国王摧毁佛教的时间不是很长(公元-年),但是对藏地佛教的打击却是相当严重的。可以说,藏地的佛法遭到了毁灭性的重创,逐渐走向衰落。当时很多的高僧大德虽然也致力于佛法的复兴,但是困难重重,收效甚微,情况十分危急。 当时西藏的佛教混乱纷杂。一方面,尼泊尔一带的很多瑜伽士来到西藏,他们不守持相关的戒律,喝酒、成家、随意显现神通等;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汉地的禅师来到西藏,宣扬不进行观察修,只修寂静观。就是什么都不想,也不需要闻思,只强调单凭观空性就可以成佛,得到佛的果位。所以,那段时期藏区的佛法非常混乱。 一些尼泊尔的瑜伽士来到藏区后,宣扬瑜伽士可以喝酒,可以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所以,有些瑜伽士有老婆、子女,并且他们喝完酒以后写出所谓的“论典、仪轨”等,然后埋在土里,几个月或者几年以后再挖掘出来,用来宣称自己的境界非常高,能够取到“伏藏”。他们还宣说这些是佛所说的,或者是莲花生大士所说的。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伏藏”,藏文是“爹玛”,是指非常珍贵的佛教密法,为了利益后代的修行者而被埋藏起来,待因缘成熟时被真正的伏藏师挖掘取出来。莲花生大士到西藏弘扬佛法,发觉当时藏人的根器不足以接受密法,并且当时有些教法的弘传因缘尚未成熟,于是就在离开西藏前,将很多佛像、教法、法要等隐藏在了不同的地方,包括瀑流、山岩、虚空,甚至有的是伏藏在圣者的意识里,待机缘成熟通过甚深禅定而取出来利益众生。这才是真正“伏藏”的来源。 当时尼泊尔来的一些瑜伽士将自己伪造的“伏藏”取出来,传讲、教授于藏人,让大家都按照这个来学习。一方面,在这种误导之下,当时的佛教非常混乱。另一方面,这也大大增加了西藏本地一些高僧大德复兴佛教的难度。而且,当时很多的高僧大德们也已经不在了,有的圆寂了,有的被迫还俗了,当时的局面就是这样混乱。 在这样危急的局势下,当时阿里地区的国王,也就是拉喇嘛22智慧光心里非常焦急,派了许多僧人到印度去,希望能够迎请印度真正的高僧大德来到西藏弘法,振兴佛教。他坚信印度的高僧能挽救这场旷世灾难,期望通过印度大善知识们的讲经说法,使藏地众生能够增长智慧、通达佛理、具备分辨是非黑白的能力,从而使正法久住。否则,在那样一个诸魔横行的混乱时期,如果没有思辨的能力,孰真孰假又怎么能分得清楚呢?于是,就出现了《广论》当中所描述的“天尊师长叔侄,如其次第起大殷勤,数数遣使洛拶嚩贾精进狮子及拏错戒胜,往印迎请”这一段感人肺腑的真实经历。“天尊师长叔侄”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拉喇嘛智慧光和拉喇嘛菩提光这两位阿里历史上令人尊敬的国王。虽然这里的翻译是“叔侄”,事实上他们两者是祖孙辈,也就是祖父和侄孙的关系。 关于这祖孙二人是如何“如其次第”“起大殷勤”地派人去印度迎接具德善知识来藏地,还有许多一波三折却又催人泪下的故事。当时的智慧光老国王先是派二十一位聪慧的学者,去印度迎请能饶益藏地的班智达,然而除了仁钦桑波和勒贝协绕两位幸存者以外,其他迎请者都因印度的炎热天气而死去了。后来智慧光听回来的这两位学者都一致地称赞阿底峡尊者的功德时,又毅然决然地再次派人去印度迎请阿底峡尊者。这时候,派去的迎请者是贾·准赘僧格,就是我们在《广论》原文里看到的“洛拶嚩贾精进狮子”。“洛拶嚩”是译师、翻译家的意思,“精进狮子”的藏文叫“准赘僧格”。然而,这一次还是没有成功地迎请到阿底峡尊者。 再后来,为了筹集迎请大德的供养,智慧光亲自外出找黄金。来到噶啰国,被当时信奉外道的噶啰国王抓了起来。当时他的侄孙菩提光听到之后,来到噶啰国,拿了一百两黄金希望赎回智慧光,但遭到了噶啰国王的拒绝。噶啰国王说:“你带来的金子只够赎回身体,你还得把等同头颅重量的黄金补上。”后来,菩提光来到关押智慧光的牢房去看望智慧光,智慧光却合掌哭着对菩提光说:“你千万不要来赎我!要拿这些黄金派人去印度迎请阿底峡尊者。”最后,菩提光非常不舍又万分敬佩地离开了智慧光,并听从了智慧光的劝说,怀着十分坚毅的决心,举全国之力,最终派拏错译师把阿底峡尊者从印度迎请到了藏地,从而在藏地破邪显正、重树法幢。 菩提光时,请至哦日铎,启请治理佛陀圣教。依是因缘,总集一切经咒要义,束为修行次第,遂造《菩提炬论》等,而兴教法。此复住于哦日三载、聂塘九岁、卫藏余处五年之中,为诸善士开示经咒教典教授,罄尽无余。圣教规模,诸已没者从新建树,诸略存轨倍令增广,诸被邪解垢秽染者皆善治除,令圣教宝悉离垢染。阿底峡尊者来到藏地之后,都在什么地方弘法呢?尊者首先来到的当然就是“哦日铎”,也就是菩提光国王所在的阿里上部地区。尊者在阿里地区弘法三年后,又在聂唐弘法了九年,后来在拉萨及其他地方弘法了五年,总共在藏地的时间加起来约有十七年23。我们曾经一起朝拜过聂唐的卓玛拉康度母殿,也拜过里面阿底峡尊者的舍利塔。“卓玛”就是度母的意思,在卓玛拉康度母殿里,会说话的度母像的加持力是最大的。 阿底峡尊者来到阿里地区以后,在那里讲经说法,净除了很多错误的认知,并重新弘扬已经没落的佛法教轨,使佛法能够远离垢染,重现生机。在这个过程当中,尊者著造了最殊胜的论典《菩提道炬论》,这是为了重振佛教而写的。《菩提道炬论》是判断纯净佛法的校对之门,是衡量正法的尺子,是一个补特伽罗在一座中证悟成就的无上窍诀,也是八万四千法门的精华。如果按照《菩提道炬论》去修,那么修的就是正法。所以,《菩提道炬论》是阿底峡尊者著造的诸多论典中最殊胜、最全面、最圆满的论典。同时,印度的很多高僧大德对《菩提道炬论》的评价也是相当高的。 我们现在学习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就是宗喀巴大师以《菩提道炬论》为基础著造的,其根本论就是《菩提道炬论》。因此说《菩提道次第广论》是宗喀巴大师对《菩提道炬论》的诠释和注解。在西藏的每一个宗派都认可《菩提道炬论》和《菩提道次第广论》是无上正法、是修行者所必须依循的。所以我们现在学习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也离不开阿底峡尊者的功德。 备注:20洛拶[zā]嚩[wǎ],是译师的意思。发音根据《菩提道次第广论·难字鬘》标注对应藏文的读音。21金洲大师的法名实际上叫做法称,为了与《释量论》的作者法称大师区别开来,所以就以金洲大师来作为称呼。 22拉喇嘛即本尊上师,是对智慧光的敬语。藏文中“喇嘛”是上师;“拉”一般指天、神,这里是本尊的意思。 23阿旺饶丹尊者注解:在《噶当法源》当中有另外一种说法,是阿底峡尊者一共在藏地居住了十一年。而《广论》中主要是依据拏错译师所留下的《路文典》的说法,尊者五十七岁前往藏地,七十三岁木马年(甲午年)示寂,在藏地住有十七年。 1.阐述阿底峡尊者在西藏弘法时期所作的事业: 2.朗达玛国王“灭佛”对西藏的影响? 3.拉喇嘛智慧光和拉喇嘛菩提光催人泪下的故事。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上师讲法视频:广论造者殊胜 顶礼大恩洛桑陀美上师感恩上师慈悲传讲《菩提道次第广论》! 这一节继续学习阿底峡尊者在弘法利生事业方面的功德。前面我们学习了尊者在印度以辩论战胜外道,振兴佛教,以及把佛教中的种种疑惑、邪解、未通达等教义善加清除,弘扬佛陀教法的事业功德。接下来,我们学习尊者在西藏弘法利生的事业功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著造《菩提道炬论》,重树法幢、振兴西藏佛教的功德。 首先了解一下当时西藏佛教的混乱状态。 朗达玛国王“灭佛时期”虽然已经过去了八十多年,但显密一切教法都处于颓败不堪、濒临消亡的状态。尼泊尔一带的很多瑜伽士来到西藏,他们不守持相关的戒律,喝酒、成家、随意显现神通,甚至伪造伏藏,破坏佛陀正法等。当时藏地很多高僧大德有的已经圆寂、有的已经被迫还俗、有的虽尽力挽救,但收效甚微。 面对纷乱混杂的藏传佛教现状,阿里地区的“天尊师长叔侄”——智慧光和菩提光,两代国王前赴后继,不惜生命,遍寻黄金,多次派人重金去印度迎请高僧来西藏整顿佛教、重建正法道轨。最终,请来阿底峡尊者治理佛陀圣教、振兴西藏教法。 尊者在阿里地区弘法三年后,又在聂唐弘法了九年,后来在拉萨及其他地方弘法了五年,总共在藏地的时间加起来约有十七年。西藏旧时分为阿里、藏(后藏)、卫(前藏)、康(喀木)四部。阿里地区位于西藏西部,东起唐古拉山脉以西的杂美山,与那曲地区相连;西及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西段,与印度、尼泊尔及克什米尔地区毗邻;南连冈底斯山中段,临日喀则地区仲巴县、萨嘎县;北倚昆仑山脉南麓,与新疆相邻。卫藏是两个地区的合称,卫,又称前藏,大致相当于现今的拉萨市(当雄县除外)、山南地区和林芝地区西部(林芝、工布江达、米林、朗县四县);藏,又称后藏,大致相当于现今的日喀则地区(北方小部除外)。康(喀木)是今西藏昌都地区及四川甘孜地方。 阿底峡尊者在西藏期间,为那些有善根、渴求正法的人毫无保留地开示显密教法所有教典教授。对于已经没落的佛法教轨,重新建树法幢;对于那些略存的佛法教轨,令其增广;对于那些被邪解染污的部分,善加治理净除,令圣教宝重现光明,全部远离垢染。 总之,阿底峡尊者整顿、振兴了混乱、颓败的藏传佛教!功德巨大!再次感恩顶礼阿底峡尊者!如果没有尊者宁可损减20年寿命而到藏到弘扬正法,那么就没有藏传佛教的今天!就没有宗喀巴大师著造《菩提道次第广论》!也没有大恩上师来汉地传讲《菩提道次第广论》!自然也就没有我们坐在家中就能轻松学习,佛陀传下来的深见派和广行派的佛法精华扼要的殊胜法缘!所以再次感恩大恩上师!感恩历代的传承祖师们!祈请加持众生早日通达三主要道要义,证悟无上菩提,离苦得乐! 这期间有一段感人肺腑、血泪交加的真实历史。 “天尊师长叔侄”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拉喇嘛智慧光和拉喇嘛菩提光这两位阿里历史上令人尊敬的国王。虽然这里的翻译是“叔侄”,事实上他们两者是祖孙辈,也就是祖父和侄孙的关系。当时的智慧光老国王先是派二十一位聪慧的学者,去印度迎请能饶益藏地的班智达,然而除了仁钦桑波和勒贝协绕两位幸存者以外,其他迎请者都因印度的炎热天气而死去了。后来智慧光听回来的这两位学者都一致地称赞阿底峡尊者的功德时,又毅然决然地再次派人去印度迎请阿底峡尊者。这时候,派去的迎请者是贾?准赘僧格,就是我们在《广论》原文里看到的“洛拶嚩贾精进狮子”。“洛拶嚩”是译师、翻译家的意思,“精进狮子”的藏文叫“准赘僧格”。然而,这一次还是没有成功地迎请到阿底峡尊者。再后来,为了筹集迎请大德的供养,智慧光亲自外出找黄金。来到噶啰[gáluó]国,被当时信奉外道的噶啰国王抓了起来。当时他的侄孙菩提光听到之后,来到噶啰国,拿了一百两黄金希望赎回智慧光,但遭到了噶啰国王的拒绝。噶啰国王说:“你带来的金子只够赎回身体,你还得把等同头颅重量的黄金补上。”后来,菩提光来到关押智慧光的牢房去看望智慧光,智慧光却合掌哭着对菩提光说:“你千万不要来赎我!要拿这些黄金派人去印度迎请阿底峡尊者。”最后,菩提光非常不舍又万分敬佩地离开了智慧光,并听从了智慧光的劝说,怀着十分坚毅的决心,举全国之力,最终派拏错译师把阿底峡尊者从印度迎请到了藏地,从而在藏地破邪显正、重树法幢。 阿底峡尊者来到阿里地区(哦日铎)以后,在那里讲经说法,净除了很多错误的认知,并重新弘扬已经没落的佛法教轨,使佛法能够远离垢染,重现生机。在这个过程当中,尊者著造了最殊胜的论典《菩提道炬论》,这是为了重振佛教而写的。《菩提道炬论》是判断纯净佛法的校对之门,是衡量正法的尺子,是一个补特伽罗在一座中证悟成就的无上窍诀,也是八万四千法门的精华。如果按照《菩提道炬论》去修,那么修的就是正法。所以,《菩提道炬论》是阿底峡尊者著造的诸多论典中最殊胜、最全面、最圆满的论典。同时,印度的很多高僧大德对《菩提道炬论》的评价也是相当高的。 我们现在学习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就是宗喀巴大师以《菩提道炬论》为基础著造的,其根本论就是《菩提道炬论》。因此说《菩提道次第广论》是宗喀巴大师对《菩提道炬论》的诠释和注解。在西藏的每一个宗派都认可《菩提道炬论》和《菩提道次第广论》是无上正法、是修行者所必须依循的。所以我们现在学习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也离不开阿底峡尊者的功德。 感恩上师将这么殊胜的论典带到汉地、辛勤传讲!我们要好好修学,不负历代祖师的传承和为弘扬正法而付出生命和辛苦的先人们。并发愿回向正法久住!高僧大德永久住世!《广论》之花开遍虚空法界,众生显密通达、早日成佛! 四力忏悔分享中的一切错误! 至诚顶礼感恩上师!随喜功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rlyj/7923.html
- 上一篇文章: 怀念妙老妙湛法师与中国佛教
- 下一篇文章: ,许你一个幸福圆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