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命不惧,日日自新
治白癫疯多少钱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273005.html 蜜蜂会造巢,蚂蚁会造穴,人类会创造美丽的艺术品和动听的歌曲,但我们的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自己的心,应由谁造?毕淑敏《造心》一文开篇就提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心由谁造?幼年时阿奶曾我说,你看刚出生的毛毛头,哪个不是攥牢拳头,掰都掰不开,到咽气的时候哪个又不是两手一摊,真真一世奋斗……阿奶文化程度不高,这些话却饱含一个平凡女人半世所得人生真味,年少的我尚不得解,直到多年后读《红楼梦》,说这日宝钗做寿,点了一曲《寄生草》,宝玉不以为然,谁承想粉妆玉琢的贵小姐竟闲花照水般念道“……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忽想起阿奶的话,顿有所感。人生是一场注定孤独且无法回头的旅程,我们无法预知与谁结伴而行,无法预知谁先中途下车,甚至无法选择自己身归何处;一路上须面对与众不同的人生大考,成就独一无二的功过是非,收获绝无仅有的悲欢离合,历经无法复制的死别生离。从一无所有处来,往空无一物处去,在这场旅途中,我们能磨炼和造就的唯有自己的心,我们是自我心灵的工匠,是我们成就了“我们”。 如何去造?毕淑敏说“我们的心,是长久地不知不觉地以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塑造而成”。一要材料,二靠手艺,三需时间,归根结底就是我们选择哪种人生姿态去应对各自的人生际遇,世上凡人万千,无一心相同,有人历经千帆,一生一世只为雕琢一颗玲珑剔透心;有人未经风霜,电光火石间随手炮制一颗污秽杂乱心。记得初读《水浒传》写鲁智深圆寂一幕,不禁潸然泪下:恰逢中秋孤月高悬,六和寺万籁俱寂,忽闻钱塘江潮声大作,如雷鸣战鼓撼天动地,寺中僧人告诉他那是潮信,智深忽感念师父智真所赠偈语,平地顿悟,焚香打坐,圆寂涅槃,留颂曰:“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从率性而为到急流勇退,从不守清规到走向莲台,天孤星历经一世铲奸除恶,临终方知众生皆苦,终于在这一刻,他扯断枷锁,成就出一颗顶天立地、大彻大悟的慈悲佛心。各人缘法不同,造心的过程即是自我锤炼的过程,也是自我寻找、自我实现的过程,顽石经过磋磨可成刚玉,玄铁累经淬炼终化宝剑,我们的心需得千锤百炼方能修成正果,正所谓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应造何心?“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因为人生有太多的压榨和当头一击,会与独行的心灵,在暗夜狭路相逢。”我们在各自的人生轨迹上徒行,如同一路向西的唐僧师徒,《西游记》中曾有一幕我印象至深,说是取经路上某日忽见巍峨仙峦,三藏竟以雷音在即,大喜过望,直呼“好整肃端严见世尊”,不曾想孙悟空当头一盆冷水,道“十万八千里,十停中还不曾走了一停”,三藏心急如焚,向孙悟空问几时方可到灵山,孙悟空说“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造心过程何其漫长,人生旅程茫如荒野,打磨一颗优等的心,如同追寻一部人生真经,只有笃定自我,坦诚理想,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唯拥有一颗勃勃跳动的优等的心,才能为人生孤旅点亮明灯,任凭世事磋磨,我自照亮自我。 缘何造心?希腊神话里有个荒谬而悲情的英雄叫西西弗斯,因犯了事,众神罚他将一块巨石推到陡峭山顶,然而每当巨石登顶又会重新滚落,他必须无休无止重复这一毫无意义的动作,众神以为再没有比看不到希望的徒劳更可怕的惩罚,然而西西弗斯却凭借一颗无比顽强的心在徒劳中超越了自我命运——他全神贯注地去完成每次巨石的运送,他迈出的每一步都满载对胜利的希望,对诸神的蔑视和对死亡的痛恨!一切众生,即菩提相,其实我们和西西弗斯一样,生而注定在无涯的跌宕起伏中一次又一次找回各自的重担,既知巨石注定滚落,何不学伊将每一次登顶都视作胜利,踏歌小跑去迎接下一次挑战?唯有学会以苦为乐,方能挣脱命运无情的嘲弄,因为攀登山顶的拼搏本身已经足以充实一颗人心,正如毕淑敏所说,“造好的心,如同造好的船”,一颗美好的心,面对狂风巨浪,“即使巨轮沉默,它的颗粒也会在海浪中,无畏而快乐地燃烧”。愿诸君,知命不惧,日日自新! 喜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rlyj/7821.html
- 上一篇文章: 怪招治,大病肺结核胸膜炎气管炎哮喘
- 下一篇文章: 历代高僧大德的故事宽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