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al/

三十忠告论

龙钦巴尊者三十诫全知无垢光尊者 著全知无垢光尊者(公元——年),亦称全知龙钦巴尊者,是雪域诸派共同尊奉的三大文殊化身之一,是宁玛派中具无比贡献与加持的祖师,是集大班智达、大瑜伽士、大成就者之功德于一身的大圣者。尊者一生广学博闻显密经续,于显宗、密宗广有述注,凡诸修学者若能至心祈祷尊者,则无论于闻思修法、传法灌顶摄受弟子等,皆可得到无上的加持。宁玛派中很多传承上师的成就皆是源于尊者的加持,故诸后学者应励力闻思尊者的著作,恒常顶戴祈求尊者的加持。《三十忠告论》是无垢光尊者对当时及后来的修行人所作的忠言教诫。因论中共有三十条忠言,故而得名。所谓“忠告”,是发自内心的诚恳劝告之言,此处是指尊者针对诸已为上师摄受的修行人容易误犯的无义行,而说的深密教言或忠谏。“论”者,即具足造论功德者所作的、阐释经续密义并具有改造众生的邪见邪行、救护诸有情出离轮回怖畏的典籍。此论网络上较流行的汉译主要有两个版本,一是从藏语直接译出的偈颂体,译者是索达吉堪布,题目为《三十忠告论》,二是从PadmakaraTranslationGroup(莲师翻译小组)的英译本转译的散文体,题目为《龙钦巴尊者三十诫》,转译者不详。此次把这两个汉译版本,会同英译原文一起,以对照的形式刊出,希望有助于大家准确理解尊者的深意。法界遍空智愿大云中,善降大悲之光甘露雨,成熟所化田中三身芽,敬礼胜宝怙主上师足。从龙钦巴尊者遍法界的大智愿云中,射放出温煦的慈悲光芒,照亮祈求尊者的人。充沛的甘露雨,经常降下,滋润众生的心田,培养成熟法报化三身的苗芽——让我们礼敬这位能够护持我们的伟大上师、三宝护法的至尊。虽以愿力传承师摄收,自不精进无义耗此生,思维圣行自懊他亦然,为生出离说此卅忠告。由于大誓愿的力量,使我不费力地跻身于至高无上的伟大成就者传承行列中;但是因懈怠,虚度此生,现在已日薄西山。我想效法心行仙人,然而我却极为沮丧,因为我看到别人很像我一样的懈怠。这是为什么,我要说出这三十项恳切的劝诫,以激发出离心的原因。1奇哉虽以方便摄眷属,具足顺缘主持寺庙等,然成诤源自心贪执因,独居静处即是吾忠告。啊呀,用尽一切办法,调伏很多众生,在自己周围集合一大群徒众,可能也持有兴隆的寺产。但是,这是争端的根源,也是执著我心的原因。静居独处,是我恳切的第一项劝诫。2虽以经忏祈福降魔等,令自功德传扬人群中,然贪食财自心被魔使,调伏自心即是吾忠告。在想要去除障碍和降服魔外等等的村庄法会中,有人就会在人群当中,显露习性。可是由于贪爱食物和财宝,导致心灵被魔所盘据。调伏自心,是我恳切的第二项劝诫。3虽从贫众收取高赋税,塑造佛像发放布施等,然依善法成他积罪因,自心修善即是吾忠告。从穷人那里搜取了许许多多的税赋,来兴建大的佛像塔寺,与分发许多布施品等等,但是,基于这种善意的所作所为,反而是累积罪业过失的原因。培养善心,是我恳切的第三项劝诫。4为求地位传法与他众,善巧方便护持贤劣眷,心生实执我慢之因故,息灭妄念即是吾忠告。为了表现自己的伟大,而向人家讲经说法,并利用种种欺诳的手段,来保有一大群尊卑高低的徒众,这就是产生执为实有的骄傲原因。脚踏实地,是我恳切的第四项劝诫。5虽以经商放利欺诈等,邪命所积百财作供养,图名行善世间八法因,断除耽著即是吾忠告。用种种欺骗的手段,来做生意及放高利贷等等,以这些邪命所积聚的钱财,也许可以好好的做一番供养,但是基于贪心的这些功德,是为八世法(八风)所动的根源。去除贪欲的梵行,是我恳切的第五项劝诫。6虽思公平作证断讼等,调解争端乃是利他众,然成依彼生起欲望因,无有希忧即是吾忠告。当证人、当保证人和卷入讼事,我们也许可以因此调解别人的争端,而认为这是为了利益所有人,但是沉溺于这种,会造成为利益而为。不要期望好处和别人的报答,是我恳切的第六项劝诫。7虽具领土受用眷属福,悦耳之语遍于瞻部洲,然自临终之际毫无益,精进修持即是吾忠告。拥有权势、财富、眷属和福德,且名扬四海,可是到死时,这些毫无用处。努力用功修行,是我恳切的第七项劝诫。8司库侍者以及家长等,虽是寺院家中骨干者,二取分别生起挂虑因,远离散乱即是吾忠告。执事与侍者等担任有职务和厨师的人,是寺院的支柱,但是以这些工作为旨趣,是产生烦恼的原因。减少忙碌于这些锁事,是我恳切的第八项劝诫。9虽携佛像经论炉灶等,所需之物前往寂静山,暂具用品争论痛苦因,无所需求即是吾忠告。携带法器、供养、经像书本和炊具等等所有必需装备到人烟罕至的深山修行。然而,装备齐全是困难和争端的根源。身无长物,是我恳切的第九项劝诫。10于此浊时野蛮眷众前,当面呵责纵然是善意,依彼生起烦恼之因故,言谈平和即是吾忠告。在世风日下的今天,我们也许会责备周围粗野的人,虽然是基于饶益心,但是会因对方不领情而产生烦恼,给自己找来麻烦。言语祥和,是我恳切的第十项劝诫。11于此浊时野蛮眷众前,当面呵责纵然是善意,依彼生起烦恼之因故,言谈平和即是吾忠告。我们也许不具私心,出于情感,而指出别人的缺点,以为这样做是为了别人好,虽然我们所言不假,但这会伤到别人的心。言语婉转,是我恳切的第十一项劝诫。12于此浊时野蛮眷众前,当面呵责纵然是善意,依彼生起烦恼之因故,言谈平和即是吾忠告。参加辩论,辩护自己的观点,而驳斥别人的想法,虽然认为其论点是在维护教法的纯正,但是这样做是产生烦恼的根源。保持缄默,是我恳切的第十二项劝诫。13偏私护持师传宗派等,彼等纵然认为是承侍,赞自谤他贪嗔之因故,放弃一切即是吾忠告。基于师父的教诫传承以及宗义等等,而护持我们这一宗派的观点,以为是本身应有的服务。然而,自赞毁他是增长我们的贪著和嗔恨的原因。抛开这一切,是我恳切的第十三项劝诫。14广闻观察诸法之类别,虽思了知他过即智慧,依彼自己造恶之因故,观修净现即是吾忠告。用听闻佛法来研究教义,我们也许了解别人的错误,而证明我们有分别对错的智慧,但是这样想,就会累造我们的罪孽。纯正的看每件事物,是我恳切的第十四项劝诫。15恶说皆空诽谤诸因果,虽思无作乃为究竟法,若舍二资断绝修行缘,福慧双运即是吾忠告。谈空说妙和毁谤因果,我们也许认为高谈理论是佛法的究竟,但是放弃这福慧二资粮,将会失去修行的机缘。福慧双修,是我恳切的第十五项劝诫。16为三灌义修降明点等,虽思他身乃为道助缘,有漏道欺众多大修者,修解脱道即是吾忠告。为了第三智慧灌顶的缘故,而降下明点等等,你以为可以藉他人的身体,帮助我们修行。但是,这种“有漏道”欺骗了许多大修行者。依止解脱道,是我恳切的第十六项劝诫。17虽无缘分众前施灌顶,加持品等散发于众人,诋毁之根失毁密戒因,敦肃直行即是吾忠告。对不堪受法的人传授灌顶和分送神圣的物品给一般大众,是破坏誓愿和正定的根源。拣择正直诚实的人,是我恳切的第十七项劝诫。18众人之中露体奔跑等,狂妄诸行虽思为禁行,世间俗人不起信心因,当依谨慎即是吾忠告。在众人当中裸露身体等等狂行,我们也许认为瑜伽行者的苦行就是这个样子,但是这会使世俗的人失去信心。谨慎约束自己,是我恳切的第十八项劝诫。19此处为自欲得殊胜位,虽求净行博学及贤善,是从高顶堕于低处因,行无松紧即是吾忠告。不管在什么地方,我们都以传统和聪明的行为方式,企图做顶尖的人物,但是这样反而会导致从高处往下堕。不缓不急,是我恳切的第十九项劝诫。20村落寺院以及深山等,虽住何处不应交亲友,于谁相触不怨亦不亲,稳重自主即是吾忠告。不论是住在乡下、寺院或隐居山林,不寻求特别亲密的朋友,我们应该与所有人为友,然而不亲密,也不憎恶。保持中立,是我恳切的第二十项劝诫。21虽受具信男女供衣食,恭敬侍奉自亦诈现行,为护他心自受束缚因,当行平等即是吾忠告。用不自然的表情,恭敬檀越施主,为了讨好别人而虚伪做假,是束缚自己的原因。平等对待,是我恳切的第二十一项劝诫。22工巧历算药等无量书,虽是方便缘起佛果因,然此种种散乱静虑因,放弃所知即是吾忠告。有无数的占卜、历算和医药等等的书籍,虽然它们都有其缘起理论所依据的技巧,会使人无所不知,但是太沉迷于这些,会使我们无法专心禅修。尽量减少这些方面的研究,是我恳切的第二十二项劝诫。23住家之时致力严饰屋,寂静山间寻求圆满福,琐事令自人生虚耗因,断尽诸事即是吾忠告。躲在屋里布置装饰房间,我们也许会有具足一切的享受,但是这样会把整个一生耗费在琐碎的事物上。去除所有这些活动,是我恳切的第二十三项劝诫。24虽以精进博学净行等,某种功德纵然已超越,贪执何法束缚自心故,不堕边执即是吾忠告。有学问,有道德,又精进修行,也许会使我们到达很高的境界,但是执著这些,只会束缚我们自己。了解如何不执著的解脱自在,是我恳切的第二十四项劝诫。25种种伏胜令受雷雹等,虽思能调难度之事业,焚烧他续自入恶趣因,当居卑处即是吾忠告。用收降雷雹与念符咒等种种方法,认为这是可以调伏所度有情的一种事业,但是伤害到其他生命,其下场会使自己堕入三途。保持谦虚,是我恳切的第二十五项劝诫。26典籍教言以及记录等,虽聚种种所需深义书,若无修持临死书无利,当观心性即是吾忠告。我们也许拥有一切甚深的经典、教诫、警语等等,但如果不付诸实修,大限来临时,这些都无济于事。观察自己的心,是我恳切的第二十六项劝诫。27一缘修时讨论与觉受,著作论典唱诵道歌等,虽是力显而增分别因,当护离心即是吾忠告。在一心一意修行时,我们可能会有所体验,而和别人谈论,制造论典,唱证悟的歌,虽然这些是修行的自然显现,但会增加迷乱的思想。远离戏论,是我恳切的第二十七项劝诫。28心生分别之时直视要,已得定解之时安住要,修行安住无修是为要,修习无散即是吾忠告。念头起来时,就要立刻盯住,因此心里了了分明时,就要一直安住这个境界,虽然已经无所观,但仍然必须维持这种禅定的境界。时时观照,是我恳切的第二十八项劝诫。29空性之中行持诸因果,证悟无作护持三律仪,无缘大悲精进为利众,二资双运即是吾忠告。在空性中,遵行因果律,对无为法持守三乘愿(小乘自度、大乘度他与金刚乘即身成佛的誓愿)以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努力饶益有情。福慧双修,是我恳切的第二十九项劝诫。30依止胜师亦闻深教授,有阅甚深经续观内心,呜呼虽知无修自欺自,为我如我者说卅忠告。我们已经亲近许多有智慧和有成就的上师,也听闻了许多甚深的教诫,也看到了一些深奥的经典密续,只是还没有去身体力行。唉呀!我们只在欺骗自己!(译者按:解行相应是龙钦巴尊者第三十项劝诫)。为了对于像我一样的人,我恳切地说出这三十项劝诫。由厌离心造此之功德,愿诸有情解脱得大乐,三世诸佛菩萨圣者后,吾等随行愿成彼长子。以此善意,愿一切众生能从世间解脱出来,而得到大安乐,追随三世诸佛菩萨及所有大成就者的脚步,愿我们师法他们。此三十忠告论,慈诚罗珠由厌离心驱使而造。楚称罗哲(龙钦巴尊者)在出离心下,恳切地写下这三十项劝诫。藏文为“重税”,但英译却作greatcontributions。大约自九世纪起,西藏赞普(君长之意)即明文规定,百姓不论贫富均需缴税支助寺院,但有些地区,却成为贫民的苛捐重税。本文系网络转载,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rlyj/6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