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四十九课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今天我们还是接着讲《金刚经》中主成就——佛陀。其中已经讲解圆满佛陀的本体与分类,佛陀功德中的法身功德也已讲述完毕,现在着重讲色身功德。色身功德又分身、语、意三方面,身功德中又分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接下来讲其中的八十种随形好。

前面五十种随形好的内容已讲解圆满,现在讲第六个十种随形好:佛舌赤红、语如雷音、语韵美妙、牙齿圆整、牙齿锋利、牙齿洁白、牙齿平齐、牙齿渐细、鼻相高隆、清净第一。

自身和佛身做对比

发现问题修正行为

这次听《金刚经》,很多道友感触很深,尤其在讲经堂的行为改变非常多。原来经常喜欢靠栏杆、柱子的道友,现在不敢靠了;以前穿着鞋进去,现在不敢穿鞋了(害怕脏东西一旦踩到地上,或踩到什么地方,将来带来果报。);原来不喜欢洗脚的人,现在开始洗脚了;原来不喜欢洗袜子的人,现在也开始洗袜子了。这也有一定必要,因为你到何处都有其影响。平时说话比较粗鲁的人,说话慢慢变得柔和了;以前喜欢说绮语的人,慢慢变得不愿意说绮语,而喜欢说智慧语、真实语等等,这方面的变化比较大。

通过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慢慢从因地观察佛陀为什么会感得如是相好,如果拿自己的全身上下和佛的相好做对比,就会发现自身的问题,这样来修正自己的行为,你就会发现很多如意宝。比如,为什么你的手长得很好看?为什么你的舌头会是这样的?为什么你的牙会是这样的?为什么你的脸会是这样的?为什么你的眼睛会是这样的?从这里面我们可以探索到很多自己在因地做得比较不错的方面。

有很多人动不动就问:“我为啥会长成这样?”因为你前世从引业、满业方面造了如是业,所以今生中就长成这样,这些不是随便长的!

有些人说:“我为什么身上从小就有一块疤呢?”这些都是有因缘的。

有些人一走到河边,就说:“哎呀,不行不行,我感觉快不行了,快要晕倒了。”有可能你前世就是在这条河被淹死的。所有的这一切都不是无因无缘的。从缘的角度,你见到这条河,就是把过去曾在这里感受过的因缘果报以影像的方式闪回,自己就会出现恐惧、畏惧等的感受。

向外寻求修行无用

关房关不住你的心

确实,从自己的当下我们可以探索到很多。尤其这次讲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很多道友身、语、意三门的行为改变非常大。为什么?因为自己的长相、身体支分的形状,都能说明很多问题。你前世做得好,今生在自己身上发生的这些就会比较好;如果你前世做得不好,今生自己在某些发生上面就不太好。

尤其自己各方面感觉不是特别如意,经常看看自己的脸、鼻子、眼睛、手、脚以及身体,马上就要给自己提醒:确实,我前世造了一些善业而得到人身,但因为前世有些方面做得不好,所以今生中还需要赶快改正。而且能发现自己今生中的等流果(感受等流果:从感受上来讲,自己身心上会有哪些不太好的感受。同行等流果:从同行的角度来讲,自己身语意三门、尤其心方面,自己有哪些烦恼特色),马上回馈自身,就很愿意改正自己的错误。

所以,这次学习我们就知道圆满的佛陀他老人家相、好是怎么得来的,因地中具体做了哪些功夫,最后圆满成佛时显现如是形、相。同理,我们以佛作为自己随学的榜样,自己当下的所作所为、身心世界的状态就可推知前世。由此修正今生中不良的身语意三门行为,这样,对自己的修行一定会带来利益。

往往,很多人总是想向外寻求一种修行,一定要找到一间多么好的大房子,一定要安安静静地坐在菜窖里,没有任何声音,一定要关在黑黑的地方,自己点个蜡烛,闻着蜡烛的烟修行。这都是一种天真的、向外寻求的修行。这是没有用的,关房关不住你的心,你的心根本不是这样的!

正法修正扭转歧途

所以,这次学习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很多人都在变,这就是最好的修行,因为你的心慢慢开始趋向法。这里面讲了很多因地当中的修行,我们开始对照自己,然后从不良的方面进行改正,从良好的方面来进行巩固。这样通过正法扭转歧途,你已经开始修持正法,这非常重要!

知道正法,只是初级阶段;然后用正法修正、扭转自己的歧途,此时已开始修持佛法。修行佛法是方方面面的,将来有机会,我很想讲“唯心识观”。过去很多古代高僧大德,比如智者大师、净土宗的蕅益大师,他们讲这些诀窍时说:修行必定是有上座、下座的修行,尤其我们的一切修行要融入到行住坐卧当中,这特别重要。所以,行、住、卧,这些属于一切时当中非常重要的修行;坐方面来讲,只是单一的上座修行。你的修行好坏与否,就在一切时处当中看你能否调伏自己的那颗心,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往往,我们对于修行认识得不是很清楚,对于数数观察、数数串习不认为是修行,可以说已经完全找不到什么是修行了。如果你不认为行住坐卧是一种修行,那你也找不到更好的修行了。以前,有很多大修行者修得比较好,他就是在一切时、处当中都在修行。

民国时期有位慧明法师,他的修行就在一切日常生活当中,平时他就在寺院中当菜头。有一次,蒋介石听说有一位慧明法师非常了不起,想求他指点一下自己的人生。然后就到寺院找慧明法师,看那边有一个老和尚穿得破破烂烂的,正拿个粪舀子舀着粪往菜地里浇;有些粪不行,他还用手在粪上摸来摸去。他一直站在旁边,直接问:“请问,慧明法师在哪里?”然后一番问答,最后蒋介石对他生起强大的信心。作为一个老修行人来讲,只有以这种方式,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

修正习气安住定解

往往,我们认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的一种修行,真的这样是一种修行吗?在听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的过程中,能修正自己的习气,这是好修行;在修正自己习气的基础上,更能安住在定解中,这是最好的修行。在日常生活中,你都不能扭转自己的歧途,上座的定解也从未被印持过,那你上座修的是什么法!下座,你也不懂如何运用殊胜善妙的方式扭转自己的歧途,总冀望自己变成个好修行人,是否已经脱离现实。心法不相应,这需要好好考虑。

今年整体而言,尤其从实修、闻思、净土修行来讲,大部分道友收获非常大。很多修行者,从性格上、从智慧上都和过去有些不一样。性格慢慢越来越调柔,越来越能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修行,心比较死的人慢慢鲜活起来,这样,确实很有意义。

我私下得到一些信息:有些实修班的道友,动辄针对修行就开始互相考功夫、互相研讨、互相辩论,“我这样修到底有没有问题啊?”当听到这些就觉得他们已经鲜活起来,这特别善妙。所以,我们不能总停留在幻想中修行,在学的过程中,尽量要结合现实。

佛舌赤红

(五十一)佛舌赤红:因开显凡夫难以测度之正法故,感得佛陀舌赤红色。

佛陀的舌头是鲜红的。我们尤其生病的时候,应该看一看自己的舌头,有些是黄黄的、要不然白白的,等等。

现在不敢让道友们伸出舌头,最近,有很多道友一说到牙齿,马上把嘴捂上;一说到舌头,马上就不敢吐出舌头。但一会儿要说鼻子怎么办?鼻子要不要也挡住?恐怕再怎么挡,你也挡不住自己的鼻子吧!其实也没什么挡的,应该发现自己的问题。

佛陀他老人家已经圆满成佛,他的相上就会体现佛陀的舌头是赤红色的,非常鲜红。

为什么佛陀的舌头是赤红色?因地的时候,佛陀常给众生开显凡夫难以测度的正法。所以佛陀感殊胜、圆满的果报时候,佛陀的舌头就是赤红色的。

有时候,我们照镜子看一看自己的舌头是什么样的。再观察自己的同行等流习气,是否特别愿意给别人讲难以测度、殊胜甚深的正法。

有些真正有能力、有机会给别人宣说殊胜、甚深正法的人,不要生厌烦心。以前年轻的时候,自己一味地想学,始终愿意当一个学生,而不愿意当执事,也不愿意当法师。但有些善知识看到这种不良的心态,就开始敲敲打打,直接说:“往往,许多善妙的因缘,被你这样不良的心态就容易阻挡住。”

开显凡夫难以测度之正法

以前,我去一位殊胜的善知识那儿,当时,因为是冬天,火炉非常热,他就烧了一壶茶。我一进去就开始谈一些厌烦的事情,他老人家就倒一杯茶,然后开始给我很温暖地说:“你确实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地听一听,我给你说一句话。”

他老人家直接说:“你现在有这种讲经说法的机会一定要珍惜,尤其面对所有僧众的事情你能够去做,这种善根福德因缘你一定要珍惜,当有一天你失去这种机会的时候,你能不能修行都很难说。为什么?因为大好的机会和因缘都在自己身边时你都没有掌握,而就凭你自己的这种能力,你能修得好吗?所以,真的,你有这样机会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是你的善知识,都能增长你闻思修行。”

当时他老人家就是这样说的。我喝着茶心里面挺高兴的,然后他又开始说了一句对我一辈子来讲很震动的话!

他老人家说:“你在服务僧众、给僧众讲正法的过程中,一定要记住,你哪怕是一辈子当中没有上座修法的机会,但你能发一颗善良的菩提心,然后以自己的行为、忘我地去做,你到死的时候要是没有得到解脱的话,你可以给十方诸佛菩萨、包括你的善知识放太过。”

当时我听到这些话,自己静下心来慢慢思考,真的就像善知识所说的一样:因为你用一辈子给有情开显这些难以测度的正法、宣说殊胜的正法、宣说解脱的正法,其实边讲的过程,也是在修、在改正、在慢慢规范自己,这为什么不是修?到底有怎样一个所谓单另的修呢?所有大乘的修法,无非归纳成菩提心和菩提行。从心方面来讲,要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行方面,要修六度万行。

修行是非常奢侈的事

所以,每当自己稍微有一点点想生大厌烦心,一想起这些话时:算了、算了,生厌烦心亏损自己,亏损、失败方面自己还是要注意,不注意的话损失比较大。在这方面,殊胜的善知识他自己也是这样的。前几年,我见他老人家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真的特别忙,然后开玩笑:“其实修行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我说:“那你老人家原来说的那些呢?”他说:“确实的,这个就是一种奢侈的事情。”

有时候,我们自己的这颗心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核心。最近,也有这样、那样的修行人给我打电话或到这边来咨询,说抓不住核心!我们应该知道真正的佛法的核心是什么?最初,应该抓到核心就是厌离心、出离心,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菩提心;第三步一定要是清净见解。当你有了这些,就等于抓住了所有佛法的核心,这是最关键的。当你抓住了这些,这个如果不是修行,我就想问,什么是修行?

佛法的三大核心你要是没有抓住,你的修行到底在哪里?如果你要是抓住了三大核心,哪怕就用七日、乃至一日一夜修某一种法,你不成就谁成就?

我以前讲有一个老修行人,他一辈子当中全都是做弘法利生,到快要圆寂的时候,弟子们直接就问:“师父,你是一果吗?”他说不是。

“二果吗?”不是。

“三果、四果吗?”什么都不是!

“那你老人家这一辈子到底在干啥?”

“哦,没关系,你们先出去一下。”

然后一出去,马上说:“你们都进来吧,我现在已经成圣人了。”就是这样的。

一辈子的积累,他抓住了核心。就用一辈子,抓住核心修行。最关键的时候他非常有把握,在最后圆寂之前,显现成圣成贤的境界。

凡夫有五大过患

所以,现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这样殊胜、善妙机会的时候,应给大众开显殊胜的正法,尤其要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开显凡夫难以测度的正法,让大家真正明白,不要有吝法、悭吝难行、退惰的心,而应该有一颗大无畏的心。

《宝性论》讲了凡夫人有五大过患,障碍自己显发如来藏的光明。第一大过患是怯懦;第二大过患是傲慢;第三大过患是增益;第四大过患是损减;第五大过患是我执。你要是远离了这五大过患,你的修行就会如日中天。我们现在连核心思想都没抓住,应该远离的过患都没有远离,我就想问:你到底想怎样修行正法,将来现前和佛一样的境界?

所以,当下我们要懂得,有这种机会的时候应该是怎么样的。昨天、今天我也是看望了一些老道友,见到其身卧在病床上,就想起当年有很多的因缘缘起——当时善知识需要讲经说法、真正利益他人的时候,自己确实有这样、那样的想法,后来自己卧床不起的时候,就只能说:我业障重,真的业障重,怎么办?到这时候你是否来得及,这都是说不清楚的事情。

越来越观察的时候,往往凡夫人的想法只不过是凡夫人的一种境界。我特别希望我们这儿凡是能讲经说法的道友,只要你有任何的机会,哪怕一个人向你求一个难以测度的正法,你都应发慈悲心去做、去讲。我们的大善知识他老人家,以前年轻的时候,有个人当时性格也不是很好,专门就说:“你要给我一对一地讲一部《俱舍论》。”讲完了以后,结果那个人还俗了。大善知识就说:“不管怎么,反正已经给他讲了一部《俱舍论》。”这就是一种气度。

凡夫讲法难免有误

所以,这方面自己应好好地考虑一下。就像昨天学非常殊胜的《维摩诘经》,我们的大善知识说的一样:哪怕文殊菩萨前世生邪见,因为喜根菩萨给他讲了七十个颂词,讲一个颂词生一个嗔恨心,他对这七十个般若相关的甚深法生起了邪见,最后堕入地狱中感受果报。因为当时对这七十个颂词生起了邪见,以这个因缘,解脱以后变成文殊菩萨。想一想,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件大事!

如果你有这种机会给别人开显难以测度的正法,不仅从自身来讲,将来成佛的时候,可以感得佛陀舌头赤红色;更重要的因为你讲难以测度的正法,令众生哪怕生邪见,未来一定会变成非常了不起、不可思议能成就的人。以前,有很多辅导员、法师找我,直接就说:“我真的是一个凡夫人啊,”尤其前段时间,有些讲戒律的法师,直接、间接地给我说:“哎呀,我讲不好啊,自己都行持不好啊,怎么能给别人讲啊?”对!正因为这样,你给别人讲的时候自己就得往好里做。你讲的时候,如果别人发现问题,那你自己马上改,什么都学好了,自利利他就是这样的。

以前印度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和月称菩萨一起的叫月官菩萨,他就说:“凡夫人讲佛法时难免会有错误,没有什么问题,不要怕;写论文时,如果里面有问题就比较不好。”这方面作为月官菩萨也是有一定的开许。凡夫语言上稍微有这样、那样的错误,自己马上改正。如果自己没发现而其他人指出来,你自己改正,从整体而言能改变别人的心,从自利利他来讲,已经得到非常大的利益,乃至自己边讲的过程中边修正自己,这不是很好吗?

对于我们来讲,每个人都应开显难以测度的正法。有些太想讲了,实在不行你对着镜子讲也可以,你跑到山上讲也可以,抓一只小猫、小狗、小蚂蚁、小强乃至大蜘蛛,给他们讲也可以。

“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包括你这只大蜘蛛也是空性的,好好好,你知道是空性的,你可以离开了。”

这样说一句甚深法,自己积累这样的因缘,将来成佛时,舌头也是赤红色的(这个我也不开玩笑)。

语如雷音

(五十二)语如雷音:因不担忧和畏惧隐藏之过失(败露)故,感得佛陀所发之语如雷音般洪亮。

很多高僧大德的语音就像雷音般特别洪亮。尤其古代大德讲经说法时,发语如雷音般洪亮,我们看过去很多的记载:一位大德一说话,他语音洪亮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得到,这确实是一种非常好的相好。

为什么佛陀发出的语音就像雷音一样特别洪亮?在因地佛陀他不会隐藏自己的过失。所以在果地佛陀不担忧,也不畏惧,他没有隐藏的过失,故不怕败露。因为内在没有隐藏的过失,所以没有担忧也没有任何畏惧。就感得佛陀的语言犹如雷音一般,特别洪亮。

我们应看一看自己,尤其最近考试,有些人拿着话筒,说出来的声音很小。但私下里说别人过失时,声音确实不是雷音,那是噪音。在僧众面前汇报自己讲考的内容,像雷音般听起来震耳欲聋,这非常好。说明自己不畏惧,担忧过失,因为没过失。如果在僧众面前汇报佛法的时候,声音和蚊子的差不多,最大的声音就像苍蝇一样,这样都不行。而应该像雷音一般,因为你无所畏惧。

不担忧和畏惧隐藏之过失

我们说起话来,尤其谈佛法的时候,自己的语音应该像雷音般洪亮。尤其讲考佛法的时候,语言一发就像雷音般洪亮,这代表自己没有隐藏的过失。所以不担忧也不畏惧败露,这特别重要。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有这样的怖畏。要好好观察自己是否有这样的心态,你有这种、那种隐藏的过失害怕败露,所以你在说话时,害怕自己不注意暴露出来,如果有要赶快改正。

有时候和道友谈公事也会发现一些问题,问到某些问题时马上支支吾吾,这肯定就有问题。马上针锋相对地一问,问题一下败露,之后再说话就很正常。所以,有时候人就是这样的,当自己覆藏的东西把它显露出来时,人反而就畅然了,如果一直隐藏,总有一种窝着的感觉。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不要有隐藏的过失,如果有就把它直接显发出来,该忏悔的忏悔。如果这方面能做得好,自己的语言也好、心地也好都非常正!

语韵美妙

(五十三)语韵美妙:因说柔和之语故,感得佛陀语韵婉转美妙。

佛陀的语韵非常婉转、美妙,声音特别好听。我们应该观察一下,你的语韵婉转美妙吗?有些道友给我说话,声音尽量一个字、一个字吐,笑眯眯的,听着感觉还挺好的,女众就像妙音天女一样,男众就像妙音天子一样。稍微一转脸和其他道友说话,就显得很粗鲁,说话很刺耳、不婉转、吵吵闹闹的。不能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这样不是特别好。

佛陀为什么会感得这样善妙的随形好?因为佛陀在因地经常说柔和语。三十二相、八十随好中经常讲因地中说柔和语的果报,这特别好。我们现在也应该经常说柔和语,你的语韵慢慢就变得非常婉转、美妙,别人都爱听,这个很重要。我们应该观察自己的感受等流、同行等流是怎样的。平时你说话时抱着什么样的心态?你常说柔和之语吗?你经常听到的都是粗暴、刺心、扎心、嫉妒、让自己无法接受、挖坑的绮语等吗?你为什么会感得这样的感受等流?再观察自己的语言是否美妙?这里面马上会发现一些问题。

说柔和之语

这次学完了相、好,应该往自己身上多用一用,可能会有些收获。我们应该多观察,尤其是同行等流,你是否因为前世不喜欢说柔和语;喜欢说绮语;喜欢说特别刺耳的话、以及嫉妒的语言。动不动语言一说出来就酸溜溜的、一说出来就刺耳、一说出来所有人都反感、一说出来很粗鲁、一说出来就不美妙、一说出来让人厌烦、一说出来让人觉得你动不动就拿语言的小刺扎别人的心。你是否喜欢以这种语锋给别人说话,看看自己是不是有这样的同行等流!这样,你的感受等流肯定不好,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

平时,我们还是要养成好习惯,经常说柔和的语言,这特别重要。以前也见到有一些好修行人,你无论怎样说他,哪怕骂他,他仍然慢条斯理地说特别好听的话:“哎呀,你不要生气好不好啊?求求你啊,有什么慢慢说。”看到这些你再有脾气也发不起来。这些道友他的同行等流非常好,哪怕遇到比较恶劣的境界,他也是笑眯眯、非常柔和的性格,这确实是非常随喜的一件事情。但有些人不是这样的,所以每个人应该好好回馈自身。

牙齿圆整

(五十四)牙齿圆整:由于解除了爱、恚、慢、无明、见、疑、取、嫉、悭之九结故,感得佛陀牙齿圆整。

佛陀的牙齿非常圆整,为什么会感得这样的随形好?由于在因地中解除了爱、恚、慢、无明、见、疑、取、嫉、悭等九种结缚。所以佛陀在究竟成佛的时候,从随形好上就感得牙齿非常圆整。

九种结是什么?所谓的结,就是结缚心身,结成苦果。九种烦恼就是九结,“结”是烦恼的别名,因为烦恼能令众生结缚于生死,所以说是九结,即:爱结(贪爱)、恚结(嗔恚)、慢结(骄慢)、痴结(愚痴)、疑结(疑正法)、见结(身见边见邪见等)取结(见取见和戒禁取见)、悭结(悭惜财物)、嫉结(嫉妒他人)。其中再展开,见结分三,取结分二,这样就不止九种,但总的来讲是九种结。

因为彻底解除九结,佛陀在随形好上就感得牙齿圆整。我们应该多观察一下,自己有没有贪爱的结缚?爱的结缚(包括不离爱和乖离爱),不离爱是对某法,如对某人产生爱、染著,根本不愿意离开他,如胶似漆等等;乖离爱是见了某些人特别讨厌,不愿意和他在一起,这也是一种爱。像这样就有染污,就会结缚于生死。因为你有这些缘著,就会令自己造业,就束缚在生死当中。恚、慢、无明、见、疑、取、嫉、悭等,亦复如是。

解除九结

平时,我们应该观察自己,你是不是有种染著的不离爱?你是否对众生有嗔恚?你是否非常傲慢?你是否处于愚痴无明中?你是否有颠倒见?你是否疑殊胜的正法?你是否有取?你是否有嫉妒?你是否特别悭吝?或者,也可以看看自己的牙齿,再反过来看九种结缚,就知道自己是啥人。所以,说真的我们从头到脚没有一个不是宝,每个上面都可以看出你的因地到底做了些什么。

最近一段时间,有些老道友说:“我现在真的感觉得到,我越来越去探索终于发现,搞了半天我认为三十六种不净的身体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听了三十二相,八十随好以后,突然又感觉三十六种不净物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让我们知道三十六种不净物不是好东西的这个法是好的!”确实是这样的!如果我们站在另一层面上观察,我们整个身体从头到脚,包括自己的汗毛、头发以及眼耳鼻舌等,处处都在开显佛法。你前世做了何因,今生感何果,你和佛这样做对比,可以说在自己的周身上下去探索会发现很多奥妙!

见自他有情皆可见佛法

比如,看一看你的牙齿圆整吗?最好回自己的寮房拿一面大大的镜子,看一看自己的牙长得怎么样?要长得非常圆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从牙齿方面也是有问题,说明九种结缚就会结缚于自己的生死。现在自己有九种结缚没关系,自己的牙长得再不好、歪七扭八的也没什么,反正就是一个凡夫相!应该从相上改正自己而远离九种结缚。我当下一定要解除爱、恚、慢、无明、见、疑、取、嫉、悭等九种结缚,唯此我方能真正从生死轮回中超离,最后究竟成佛,这样就会感得一口跟佛牙般圆整的好牙。

现在,我们从一个方面来讲,自己周身上下就是三十六种不净物。但从另一个层面观察,暇满难得的人身是无价的,你只要愿意观察,周身上下无一不显示佛法,见自他一切有情时皆可见佛法。只要你愿意运用,可说处处皆是无声的佛法。只要你愿意探索,处处皆能开发自己的智慧、揭示自己的心性、告诉自己怎样圆成佛道。所以在这方面自己要好好地多用功夫!

牙齿锋利

(五十五)牙齿锋利:因调伏了难以调化之烦恼深重诸士夫故,感得佛陀牙齿锋利。

佛陀的牙齿非常锋利。我们的牙齿是否锋利这不好说,自己应该观察。老菩萨们看看你的牙齿锋不锋利;年轻人们看看你的牙齿锋不锋利。尤其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是什么龋齿、大虫牙、大黄牙或者是假牙。

佛陀的牙齿为什么会非常锋利?佛陀在因地中调伏了难以调化、烦恼深重的士夫。这方面我们也应该观察,自己现在具有调伏难以调化、烦恼特别深重的士夫的能力吗?很困难!连自己都调伏不了,不要说调伏别人。我们应该发愿:将来如果有机会,我们也应想一切办法调伏难以调化、烦恼深重的有情!

牙齿洁白

(五十六)牙齿洁白:因降伏烦恼依靠诸白法调伏故,感得佛陀牙齿洁白。

佛陀的牙齿非常洁白,没有一点垢染。我们真的不好说,尤其自己没有经常好好护理牙齿,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最近我也拿个镜子照照自己的牙,一看,上面有好多喝茶留下的茶渍,经常喝完茶没有特别勤快地刷牙(每天早上刷牙还不够)。佛陀根本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牙齿上不会有这个、那个东西。

今天道友们回去照个镜子,外面我们容易看到,看一看牙底部、里面牙的后面是怎样的,是不是长了很多白的、黄的、黑的等等那样的一些东西。尤其刷牙刷得不够透彻,牙上面长了很多牙结石等等,这就说明一些问题,你的牙不太好。

为什么佛的牙齿非常洁白?原因就是在因地中,降伏烦恼依诸白法调伏。我们观察自己,是否用殊胜的白法调伏自己的烦恼;还是压伏自己的烦恼;恐怕大部分都是随顺于自己的烦恼!

我们观察自己是否具足这种好?不敢说吧!你的牙齿真的是特别洁白吗?这也不好说吧!尤其现在这个时代的人自控能力比较差,所以具足牙齿洁白的随形好还是有一定困难。一会儿下课,道友们互相看一看牙到底长得怎样。有些人紧紧地把嘴闭上不让别人看。不要隐藏自己前世造了什么业,也不要隐藏没有用白法调伏自己的烦恼,这都没关系,重要的是能够发现问题,并且能够解决问题!

牙齿平齐

(五十七)牙齿平齐:因断除了分别诸有情为亲疏的执著,感得佛陀牙齿平齐,无有长短之分。

为什么佛陀的牙齿会非常平齐?就是佛陀在因地时断除了分别诸有情亲疏的执著。

我们观一观自己的牙齿长得如何,有些牙长得比较不错,特别好看,很平齐,没有特别突出的牙;但我们自己的牙长得怎样也很难说,长得不齐是有亲疏的执著。我们要改正,对有情不要亲疏感太强;否则对自己非常不好,修行上障碍很大。因为你的心不平等,喜欢在相上分别此亲彼疏,很容易让自己活在一种很狭隘的境界中。

所以,平时我们对一切有情不要分别亲疏,应该远离这种执著。当你远离这种执著时,你的修行也会越来越相应。一方面看自己的牙齿,另一方面推知前世的因,再观察今生中你的同行等流习气是怎样的,问题马上出来。我们要学会内观,这样可以使自己远离很多过失。

我记得大善知识曾讲过:“有些人关系好起来亲得不得了,就怕不穿一条裤子,包括上厕所都不愿意在外面等,宁可在一起闻臭味;当因缘不好的时候,见面老远就跑开了。”这就是讲亲疏的执著!凡夫人不要过分的亲或疏,日常生活中“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样比较好。做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不要过分的亲、疏,这样的执著不好,会障碍自己的修行,有些教言听起来还是非常善妙的!

牙齿渐细

(五十八)牙齿渐细:因次第宣说三乘现观故,感得佛陀牙齿渐细。

为什么佛陀的牙齿会逐渐逐渐变细?因为佛陀在因地时次第宣说三乘现观故。如:声闻乘,他的现观次第是怎样的;缘觉乘的现观次第是怎样的;菩萨乘的现观次第,即从下资粮道、中资粮道、上资粮道、暖、顶、忍、世第一法位,再到八种圣道位,乃至于十地菩萨的现前位,每个每个应怎样现证及其次第是怎样的。

所以,我们现在给别人宣说的时候,也需要按次第宣说,将来自己也会感得如是的随形好。

鼻相高隆

(五十九)鼻相高隆:因安住殊胜智慧故,感得佛陀鼻相高隆。

佛陀的鼻相非常高隆。佛陀从印堂以下,显示出他的鼻梁很高隆,不像有些人鼻梁中间塌进去。为什么佛陀的鼻梁高隆?就是佛陀在因地中能安住殊胜的智慧,当然究竟成佛时他老人家始终不变地安住殊胜的智慧中,佛陀从随形好上显示出鼻梁非常高隆。

我们看一看自己的鼻子是不是高隆的?这其实也说明一些问题,如果鼻相高隆,说明你还是有一定的智慧。但有些高隆说不清楚,不能一味地按这种标准。如果我们在因地中能好好地安住殊胜的智慧,将来究竟成佛时,可感得佛陀的这种随形好。

清净第一

(六十)清净第一:因所调众生信仰爱戴故,感得佛鼻无有涕垢等,最为清净堪称第一。

佛陀的鼻子没有任何鼻涕、垢秽等等,最为清净,堪为第一。我们应该观察自己的鼻子里到底流些什么。我们动不动流鼻涕、鼻血、及特别污秽的脓鼻涕等;每天一大早自己就开始擦鼻涕等等;尤其有鼻炎的道友每天流很多的东西;尤其有些道友犯错误,给他指出并做批评以后,一把鼻涕、一把泪,几十张卫生纸都不够用,本身应该流眼泪的,不知道为什么流那么多鼻涕;尤其有些女众被批评后,鼻涕比眼泪还多,是不是眼鼻相通,眼泪全从鼻子里出来了(好了,不开玩笑)。

佛陀的鼻子为什么清净无垢,最为清净堪称第一?就是在因地中,佛陀调化的众生对佛陀特别信仰、爱戴。因为调化后众生容易生起信心、恭敬心,所以被调化的众生特别爱戴、信仰自己的善知识;因为善知识所讲善法特别清净,因此所调众生对他所讲法自然生起信仰,从骨子里特别敬畏于他。

我们现在应该观察自己,有多少人信仰你?有多少人爱戴你?自己所做的事让别人生厌烦心吗?还是连自己都无法生起信心?我们也应该多观察,自己鼻子里到底经常流些什么出来?尤其遇到事情时,自己鼻子里面到底流出什么?尤其自己有没有调化众生的能力?自己愿不愿意调化众生?所调化的众生是不是对自己有一定的信心、恭敬?

所调众生信仰爱戴

实修的过程中有三大标准判断修行的好坏:

一、即有没有万法胜义的诀窍,如果有说明自己实修有一定的标准。

二、自他证,即自己的所修没有任何愧疚,对得起自己的闻思修行及见地,说明你的修行从自证方面还可以;他证,即你自己所调化、接触的众生对你方方面面有信仰、爱戴,对你不会生特别强大、非理性的邪见,说明他证方面圆满。

三、自己无论在任何境界中都不会丢失自己的正知正念、不会丢失自己殊胜的见、修、行、果。从这三个方面衡量你是否是好修行人。如果任何一个都不具足,那你不是一个修行人。这确实需要观察。

平时,我们顺便附带讲一些诀窍,也是希望大家能用在自己当下的身心世界上,这样就很好。往往有些道友说:“我不管别人对我做什么评价。”这是错误的!因为这是属于他证的部分,别人对你的评价及指责等等,这说明你自身的问题,即说明你自己没有自证也就不知道自己的过失,你想远离的过失远离不了,因为自己没有内省的能力;他证来讲,指责或直接、间接说自己的过失,你自己就是不能认识到问题。说明你不是一个好修行人。

我们确实通过这些也能看到自己的一些问题。所以将来如果我们要想真正获得佛鼻一般清净第一,你在当下也应依靠自、他证的方式,让自己变成有正知正念、有智慧的修行者。自己调伏别人时,应让别人真正生起清净的信心和恭敬心,将来自己因缘成熟时也可究竟成佛而获得清净第一的佛鼻。

以上讲了第六个十随形好,对我们来讲真的可以学到很多,如果能够把这些做好,对于未来的修行确实会有很大的意义。希望大家能真正把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因地和果地中所说的一切,对照自己修行,你的人生会发生很大转变。不要认为佛感的果,佛在因地所做和自己没关系,正因为从果、因上做对比,你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所以,从自己当下所感的异熟果,从过去的因上推理,从自己当下造的因观察,我们就能依靠这种方式修正自己,将来自己一定会获得殊胜善妙的境界。今天所讲的这些希望大家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讲研思考题:

请依次阐明佛陀色身功德之八十随形好。

推荐阅读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乘百法明门论》

《三心决定往生》

《四心净业成就》

箴言如贻*烦莫不治

箴言如贻*愁莫过悲

箴言如贻*信莫变贪

箴言如贻*喜莫过执

箴言如贻*察莫雷同

箴言如贻*做莫无观

第六课

第五课

第四课

第三课

第二课

第一课

ID慈化文库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rlyj/6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