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的一句话,让我们懂得有些东西比
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https://m.39.net/pf/a_4580343.html星云大师的一句话,让我们懂得有些东西比“舍利子”更重要 “问我一生何所求,平安幸福照五洲。” 这是星云大师在数年前撰写的遗嘱《真诚的告白》结尾的最后一句话。 佛光山的创始人星云大师于2月5日圆寂,享寿97岁。1日上午,“星云大师圆寂赞颂典礼”在高雄佛光山隆重举行,随后引至台南大仙寺进行“荼毘”(火葬)仪式,之后将其永久安葬于佛光山的万寿园。 到底是真身封龛还是坐塔火化?然而,尽管计划看起来合理,却出现了一连串的意外情况…… 一方面,台湾当局阻挠了中国佛教协会吊唁团前往台湾吊唁星云大师; 另一方面,星云大师圆寂后原计划进行真身封龛,但最终却变成了“荼毘”(火化),这一决定反复无常。 要知道,一旦选择了真身封龛,就意味着不会进行火化,自然也就不会有“舍利子”。但是现在却又改口要进行火化了? “封龛”是指高僧圆寂后将遗体置入大缸中,放入木炭、石灰以吸收水分和氧气,细菌因缺氧而停止活动,遗体腐化也会停止。经过-5年,遗体会成为“干尸”,然后被取出供信徒祭拜,即肉身成佛像。 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人不禁怀疑,这样的后事安排是否符合星云大师生前的意愿? 星云大师是一位生平传奇的僧侣,他早在2岁时便罹患了糖尿病,晚年一直在与这场疾病做着顽强的抗争。 在他85岁的时候,早在10年前,他曾经留下了一则遗言: “对于人生的最后,我没有舍利子,各种繁文缛节一概全免。” 这番话引发了众多人的疑惑。 众所周知,舍利子通常是在高僧火化后获得的,被视为佛教文化中的“圣物”。 那么,备受尊敬的星云大师为何会提前断言自己没有舍利子呢? 难道这是因为长期患有糖尿病导致了这种情况吗? 愚人求境不求心,智者求心不求境舍利子最早源自佛陀涅槃后的火化,梵文音译为舍利,意为骨身或遗骨。 据传说,舍利子是释迦牟尼圆寂后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后来也泛指高僧的遗骨。 舍利子有多种类型,包括骨舍利、发舍利和肉舍利。 在唐代僧人释道世所编撰的佛教典籍《法苑珠林》中,对舍利的种类进行了描述,分为骨舍利(白色)、发舍利(黑色)和肉舍利(红色)三种。 一般来说,我们所说的舍利子通常指的是骨舍利。 《法华经》中提到:“众见我灭度,广供养舍利,咸皆怀恋慕,而生渴仰心。” 这句话的意思是,佛陀虽然不会真的消逝,但是让众生见到他的涅槃,这样世间众生才会对他心存渴望和憧憬,全心向往佛法。 因此,舍利子被视为涅槃的“凭证”。 因此,自古以来,各个历代都将舍利子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进行顶礼供养,形成了被称为“舍利崇拜”的传统。 一句“我没有舍利子”道出了禅宗真义关于舍利子的真实面貌,我们不在此处展开深入讨论,留给各位读者自行评判。 然而,星云大师的一句“我没有舍利子”却让我如梦初醒,心中充满了喜悦。 不禁感叹,星云大师真是禅宗大德,一语点破禅宗奥义,真正做到了在日常生活中觉悟佛法。 从他的遗嘱中可以看出,星云大师对于身后事的愿望可能更倾向于选择“真身封龛”,而不是火化以制造舍利子。这也解释了为何他早早就断言自己没有舍利子。 我们知道,著名的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肉身舍利像就供奉在广东省韶关南华寺。 然而现在,星云大师的后辈们却给他建了一座涅槃塔,进行了长达七天七夜的火化。这种做法是否违背了星云大师的本意,不言而喻。 禅宗的意义就是没有意义星云大师是临济宗的第48代传人,属于禅宗南宗五大主要流派之一。 禅宗有一句名言:“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禅宗擅长圆顿佛法,与法华宗义相契合,被认为是最上乘圆满的修行方式。与净土宗、密宗、律宗和性相二宗不同,禅宗的修行者最终证得无为法。 禅宗强调顿悟,而净宗等宗派则注重渐悟。 临济宗是禅宗中以禅法自由而著称的流派,其特色在于方法的灵活性和形式的多样性。 在临济宗的引导下,学徒们的思维方向会得到有意识的引导。 临济宗的语录中,师徒之间的对话往往超越了寻常,旨在启迪弟子的心智,让他们在困惑之后得到新的心灵领悟。 这些对话使人突破一切束缚,让人认识到佛即是自己,而除了自己以外的一切,无论其拥有多少财富,都只是束缚。 佛陀曾经说过:“若以色彩来认识我,以声音来寻求我,那么这样的人正在走偏了道路,无法真正见到如来。” 阅读以上种种,我们不难理解星云大师生前所说的: “佛陀并非追求奇特和特立独行,他一生示教以利益众生为乐,要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明白内心的本性。他强调在生活中为人间社会提供服务与关怀,而不是一味地崇拜舍利子。” 星云大师的遗言正是对禅宗真谛的有力印证。 在星云大师看来,他对是否拥有舍利子并不在意。 若能领悟佛法的智慧与功效,通过对佛法的理解使我们在世间找到立足之地,这远比拥有舍利子更为重要。 如果能够拥有“我没有舍利子”的豁达心态,不被世俗所困扰,不受尘世所缚,那才是真正觉悟的境界。 也许,“我没有舍利子”这句简短的话语,正是星云大师留给我们的最后一课。 我已经领悟到了其中的意义,你又是如何体会的呢?#优质作者榜#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rlyj/14108.html
- 上一篇文章: 4本梦入神机玄幻小说口碑炸裂,吹爆,雪
- 下一篇文章: 皇帝死叫驾崩,和尚死叫圆寂,那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