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有什么好办法 http://m.39.net/pf/a_7741642.html

施城人

BY

PLAYERS

不能忘,也不敢忘记。

\\\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2周年,也是第六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这个沉痛的日子里,让我们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深切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

——

施城人只有民族强大,才能保卫和平。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加清醒的奋然前行,南京大屠杀这段悲痛的历史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砥砺前行。

电影《栖霞寺》

影片取材于真实事件。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城,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为了保护难民和中国军人的生命安全,以寂然法师为首的栖霞寺僧人自发组织起来,创办佛教难民收容所,先后援助和安置难民多人。在与日军的抗争中,许多僧人死在日军的枪口下。寂然法师等人不畏牺牲,一边援助伤病难民,一边设法保护抗日军人,掩护他们安全过江,又冒着生命危险把记录着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证的胶片送出南京。最终保全了千年古寺,保护了多难民的安全……

《栖霞山志》记载:大屠杀期间,栖霞寺的僧人一日三餐减为一日两餐,法师们把寺里的全部粮食都拿出来给几万难民吃。寂然法师鼓励僧众:国难当头、众生有难,应当学习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普度众生,应当学习观音菩萨的慈悲精神为我中华寻声救苦。

寂然法师积劳成疾,年10月12日圆寂,享年40多岁。

▲电影《栖霞寺》

没有大制作,名演员,大导演,据说传真法师筹拍这部电影很不易,每天做完早课之后,他从栖霞寺坐公交车进城,“化缘”跑了三年多,终于筹到资金多万。

由于寂然法师,由于传真法师,由于那些爱国僧人,栖霞寺每年的红叶有了不一样的风采。

祖师大德“报国土恩”垂范后世

佛教是爱国的宗教,历史上佛教始终把护国作为自己的宗旨之一,把“报国土恩”作为内心修炼的重要内容,在国难当头之时,多地举行各种形式的护国息灾法会,以宗教的方式表达对国家与民族未来的祝愿,同抗日救亡的时代脉搏紧密相扣,对于安慰死难家属、化悲痛为力量、激励抗日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年11月22日至29日(夏历十月初九至十六日),上海各界名流,在佛教净业社,发起组织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会以宣扬净土,发慈悲心,护国息灾为宗旨。启建大悲道场七永日。敦请圆瑛法师领众熏修,主持法会。恭请印光大师每日登座,开示法要。大师嘱以不必迎送、不坐汽车、不请吃斋、不多会客。及临期,带一侍者,自行来沪。法会期间,印光大师每日说法两小时。圆满日皈依者一千余人,所收香仪,全数捐出。

▲印光大师76岁上海护国息灾法会说法

 ·第一日说吃素念佛为护国息灾根本

 ·第二日说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

 ·第三日申述因果原理并以事实证明

 ·第四日说成佛大因果并略释《四料简》要义

 ·第五日略释天台“六即”义兼说吃素放生

 ·第六日以真俗二谛破诸执见及说近时灵感

 ·第七日论大妄语罪及佛大孝与致知格物、老实念佛等

 ·第八日法会既圆为说三归五戒十善及做人念佛各要义

年,虚云大师提议,“当兹抗日战争,兵民损伤甚众,凡为佛子,应各发心,乃设坛每日礼忏二小时,荐亡息灾。全体大众减省晚食,节积余粮,献助国家赈款,均赞助实行”。年底,重庆举行“护国息灾大悲法会道场”,虚云大师应邀赴渝主修法会。12月9日,正式洒净开坛,分别在慈云寺、华岩寺同时举行,为期49天。盛况空前,影响巨大。

▲虚云大师主持护国息灾大悲法会现场

年12月13日,首次在遇难同胞名单墙前举行世界和平法会,至今已连续举办多年。

只剩78人

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只剩78人。

年12月6日下午4:50,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金茂芝老人去世,

享年91岁。

已有13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去世

他们一生背负血泪记忆,

深藏着中国那段最屈辱的历史,

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苦难。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

请一同致哀

今天,

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国家公祭仪式,

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10∶01,

汽车停驶鸣笛,

行人停步默哀。

12月13日10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开始。现场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之后(约10∶01),南京市主城区范围内道路上(不含高速公路、绕城公路、城市高架、隧道)行驶的机动车(正在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除外)应当停驶鸣笛致哀1分钟,火车、船舶同时鸣笛致哀,道路上的行人和公共场所的所有人员(正在从事特种生产作业的人员除外)也同时就地默哀1分钟,致哀1分钟后恢复正常。

“那年乱世如麻,

愿你们来世拥有锦绣年华。”

漫画制作者:朱彦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相遇,

我一定会告诉你,

山河犹在,国泰民安”

漫画制作者:朱彦

“哭墙”再次延长

他们永远离开,但我们不会忘记

近日,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新确认了一名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周万荣

周万荣的名字

被镌刻在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上,

成为“哭墙”的第个名字。

↓↓↓

周万荣的女儿陶秀华(原名周成娣)

当年10岁,她回忆:

12月14日早晨

4、5个日本兵带着枪到她家附近搜人

父亲周万荣和其他4、5个中国人

被日本人发现并抓走

她和一个5岁的小妹哭着追了出去

从热河路一直追到挹江门

被日本人用枪赶了回去

自此再也没见过父亲周万荣

"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

全长43米高3.5米,

目前已共刻有名

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姓名。

从年开始,

每年11月

志愿者们就会一笔一划

把遇难者名单墙上一万多个名字,

一一描新。

11月15日,

今年的描新工作开启。

来自南航金城学院、南京审计大学的

大学生志愿者们,

将“哭墙”上的名字,

近4万字逐一“描新”。

一笔一划,

一撇一捺,

他们的描画让遇难者的名字更加清晰,

也让这段历史更加清晰。

见证者正在凋零

但真相永不沉没

文章综合自:向南风往北吹/中国新闻社责编/美编:仁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rhyj/5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