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短视频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ommoo.com/news/20210927/115867.html

唐朝时,汴州(河南开封)相国寺中,人称“供奉的佛像有汗珠冒出”。当地百姓、官吏无一不好奇,节度使刘元佐亲自前往,一番膜拜后,他心生一计——决定在寺中举行斋戒会,官吏、富商争相献金膜拜。事后十日,刘元佐收获满满······

冯梦龙《智囊》:汴州相国寺言佛有汗流,节度使刘元佐遽命驾,自持金帛以施。唐朝,一个包容的国度,其经济、政治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人们的思想、观念亦是非常开放。宗教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更是统治者愚民的手段。从武则天时期,唐朝对宗教就非常推崇,到了唐德宗、唐代宗这种风气尚在延续。

汴州相国寺,当地人声称“寺庙佛像冒汗”,节度使刘元佐参拜佛像后,他决定举行斋戒法会,为期十日。十天后,因为富商、官吏的参拜,致使法会结束后众人筹钱多达数十万。刘元佐将其当作军费,悉数收走。真假不得而知,但这种充实府库的手法不得不说很高明。而另一个潞州节度使(李抱真)更是令人叹服。

唐朝节度使李抱真,因为府库空虚发不出饷银,一时间他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手下士兵告诉他,当地有一位很有名望的老和尚,非常有智慧,不妨听取他的建议。已经无计可施,李抱真只能求见老和尚。他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说给和尚。李抱真:“希望借助大师的威望来渡过难关,不知大师是否愿意?”老和尚欣然应允。

李抱真:“大师请选一个良辰吉日,通知信徒将要举行‘火焚肉身献佛’,我会另外开辟一个地道,等到点火后大师就能从地道里脱身。”老和尚听闻,觉得非常满意。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李抱真一面命人开掘地道,一面让人四处散播消息、修建道场。由于法会将持续7天之久,道场四周堆满了柴火、香油。为使得老和尚安心,李抱真亲自陪同老和尚查探地道。

到了既定日子,道场上火光冲天,昼夜不息,梵唱之声不绝于耳。老和尚就座在法坛之上,手握香炉,对信徒们宣扬佛法。李抱真亦带领部下到坛下参礼膜拜,并将所捐财物放置在法坛旁边。一时间,善男信女、达官贵人争相捐款,不多时所捐钱物居然堆成了小山。等到第七天,李抱真命令人在法坛周围架上木材,泼上香油,并将其引燃。老和尚一面命人击钟,一面口念佛号。

然而,节度使李抱真早已命令人将地道封闭,老和尚的逃亡路线就此被掐断。仅仅一会儿功夫时间,老和尚连同法坛周围的木材化为了灰烬。《智囊》记载:俄顷,僧薪并灰,藉所得财货,即日悉辇入军资库,别求所谓舍利者,造塔贮焉。此次法会,节度使李抱真收获满满,累计捐款总额多达上亿,全部都充归府库,留作军费。潞州的财政危机因此而化解。

老和尚被大火焚烧后,化为了一颗舍利子(即佛骨),李抱真命人在当地建造一座塔,并将舍利子封存其间,供人们参拜!历史上,宗教很多时候都是一种工具。无论是陈胜、吴广“夜篝火”,还是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又或者是所谓的“君权神授、天降祥瑞”,其实都是当权者用以迷惑百姓、维护统治的手段。如上的两位节度使亦不例外。他们在唐王朝极兴宗教的背景下,以宗教为手段,谋财稳定统治。但不得不承认,他们极富智慧、谋略。

冯梦龙在《智囊》中评价:不仰仗佛力,李抱真、刘元佐的小金库怎么可能得到填充呢?贤圣明君能够容纳儒家、道家、释迦牟尼三教并存,自然有他们的道理。面对府库空虚,节度使假借外物,以此化解了财政危机。如上两个历史事件,记录在冯梦龙的《智囊》一书。

智慧、谋略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的的确确存在。它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后天习得的能力。一旦拥有,人生便能绝处逢生、左右逢源。冯梦龙《智囊》记录了从先秦到大明王朝期间多个经典、启人心智的历史故事。它们或者源自经史子集,或者出自演义传奇,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历史事实背书。中国历史,浩瀚博大。明代大才子冯梦龙择优中之优,去粗取精,将经典的历史故事编纂成《智囊全集》一书,素有“小资治通鉴”之称。

大才子纪晓岚每天三读《智囊》,对于其中很多史事能够倒背如流;素有“半个孔子”之称的晚清名臣曾国藩将《智囊》置于床头,凭借其平步青云,找到了平叛“太平天国”的方法。乾隆、康熙帝更是将《智囊》一书看作“治国利器”和“智慧禁果”,仅限内部传阅,谨防权臣、底层人看到后,与自己斗法、博弈,甚至是谋反。

社会是个“大课堂”,人际利益、处事立足,其实是一门必修课。要么跌倒,以失败换经验,要么借他人经验,避开弯路和雷区。读史,即是读人心。看透规则和人心,并不是让我们变得圆滑、世故,而是不让自己陷于被动处境,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进可攻、退可守。

《智囊》,一部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一部排忧解难的锦囊妙计!文白对照,通俗易懂。更有大才子冯梦龙的经典批注(弥补自己认知、思维的不足)戳下方即可!

-End-

文/长安读书百家号首发

唐玄宗责难姚崇:你儿子现居何职?姚崇一席妙语挫伤背后告状小人

《白鹿原》承上启下,比肩《红楼梦》,是封建社会向新民主的过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rhyj/12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