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即是佛心,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
创立洪州禅的马祖大师的师傅南岳怀让大师 六祖慧能的另一位弟子南岳怀让,生前“本不开法,但山居修道”,影响并没多大。但到了他的弟子马祖道一,则禅门大开,以江西洪州(现在的江西南昌)为根据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门下人才辈出,禅法遍及大江南北,人们将这一“禅系”称为洪州禅。 福严寺怀让的生平传记见于张正甫所撰的《衡州般若寺观音大师碑铭并序》、《宋高僧传》、《景德传灯录》。怀让生于唐仪凤二年(),金州安康(现在的陕西安康)人,俗家姓杜,少年时从荆州恒景律师出家。 福严寺受具足戒后,与同学坦然一道前往嵩山参礼老安禅师。“(怀)让机缘不逗,辞往曹溪”,成为六祖门下的一名弟子,这年他23岁()。怀让在曹溪门下学禅12年,“同授秘印,且为宗师”,景云二年()离开曹溪。 福严寺先天二年()来到南岳,住般若寺。天宝三载()圆寂于般若寺。怀让禅师的弟子为9人,真正使怀让禅法流传后世并发扬光大的唯有马祖道一的洪州禅系。 福严寺即心是佛的马祖道一大师 马祖道一(—),汉州(现在的四川广汉)人氏,俗家姓马,人称马大师,后世又称之为马祖。道一大师原来是资州唐和尚处寂的弟子,受具足戒于渝州圆律师,又师事过金和尚无相。唐开元(—)年中,在衡岳修习禅定,遇怀让后,入怀让门下。 福严寺道一大师于天宝初年()在建阳(现在的福建建阳)的佛迹岭,开始聚众传禅。后又到过临川(现在的江西临川)、南康(现在的江西南康)。大历(—)年间,移居洪州,从此禅法大盛。 福严寺道一大师门下有“八十八位善知识”,如南泉普愿、西堂智藏、大珠慧海,百丈怀海等,其中百丈怀海大师最为著名。洪州禅大体上继承了六祖慧能的禅学思想。道一大师虽没有著作留世,但他的思想行事在《祖堂集》、《景德传灯录》等均记载,可以代表洪州禅的主要内容。 福严寺对于成佛的问题,道一大师,也是直接开示学人“自心是佛”、“触境皆如”。他认为“于心所生,即名为色”,所以“凡所见色,皆是见心”。但是“此心即是佛心”,“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要想成佛就“即心而证”。 福严寺也正由于“此心即是佛心”,所以,所见到的于佛心上所产生的一切境界,也就是真如了。道一大师的这一理论虽说带有法相唯识的色彩,但从心学上说仍然保持了慧能“即心是佛”的特色。 福严寺洪州禅修持方式的变化 “触境皆如”的提出,为洪州禅的实践找到了更方便的途径,禅法也更加生活化,“随处任真”,“着衣吃饭,长养圣胎”,禅本质就在生活当中。本来道信、弘忍大都是“以坐禅为务”,从六祖“见人结痂,曾自将杖打起”以后,禅的修持就不再以“坐”为主了。 福严寺禅宗史上有一则非常有名的怀让磨砖的故事。据说,一天怀让看见道一正在坐禅,便拿一块砖到道一面前的石头上磨。道一见了便问:“和尚磨砖做什么?”怀让回答:“磨砖作镜。”道一又问:“磨砖岂能做镜?”怀让反问:“磨砖尚不成镜,坐禅岂能成佛?” 福严寺怀让更进一步启发说:“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道一由此进人怀让门下,并得出“平常心是道”的总结。道也以此教导学人,“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平常心是道”也称为洪州禅的一大特色而被继承。 福严寺道一弟子南泉普愿为赵州从论说“平常心是道”,普愿弟子长沙招贤也为学人说“平常心是道”,“要眠即眠,要坐即坐”。道一大师的另一弟子大珠慧海也说:“心真者语默总真,会道者行住坐卧是道。” 洪州禅接入方式的变化 四祖、五祖一方面以公开的“念佛”为方便法门,另一方面却有“意导”、“意传”的方便接引学人。六祖虽已转向直指、直示,但还基本保持这种禅风。到了马祖道一,禅风一转采取打、蹋、喝等粗暴的方式接引学人。 宝峰寺这些接引的方式在后来的禅宗中盛行起来。特别是洪州禅系的后人,打、喝、骂等手段成为平常事,师长打弟子,弟子打师长,同学互打。这些在一般人看来也许太粗暴,但对于接引学人的悟入,比起“意导”、“意传”、“直指”、“直示”更直接,更有效。 宝峰寺这一风格也成为洪州禅的一项重要内容,被洪州禅的主流之一的临济宗所继承。洪州禅虽然主张“触类是道而任心”,对戒律也“不取善,不取恶,净秽两边俱不依估”的态度,禅风更是严厉粗暴;但是,洪州禅仍然强调有修有证。 宝峰寺怀让曾对六祖说:“修证即不无,不敢污染。”马祖道一虽改为“道不用修”,但仍然采取“莫污染”的严谨态度。 宝峰寺洪州禅的传承 道一大师门下人才济济,《祖堂集》记载有“亲承弟子八十八人”,《景德传灯录》说有人室弟子人。这些弟子分布在大江南北,为中国禅宗的真正盛行揭开了序幕。 宝峰寺特别是百丈怀海,制订《丛林清规》,采用了农禅合一之规,为佛教在中国的巩固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百丈怀海的弟子临济义玄禅师,开创的临济宗成为中国佛教的中流砒柱,延续至今,具有“临济遍天下”之称。 宝峰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rhyj/12678.html
- 上一篇文章: 本焕老和尚一句常回家看看,让人泪流不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