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玄奘法师传》卷一

1、出家剃度2、求学蜀中3、荆州讲法4、请求西行5、出发西行6、遇石槃陀7、老赤瘦马8、到达伊吾9、到达伊吾10、迎请高昌11、强留绝食12、上表致谢

《玄奘法师传》卷二

13、阿父师泉14、木叉毱多15、凌山险峻16、移风易俗17、前往缚喝18、沙落迦寺19、释迦圣迹20、礼拜佛影21、朝拜圣迹22、初入罽宾23、僧称法师24、诵经法师25、龙树弟子26、恒河福水27、德光论师28、三宝台阶

《玄奘法师传》卷三

29、身在祭坛30、真容佛像31、迦毗罗卫32、佛陀涅槃33、到鹿野苑34、摩揭陀国35、菩提树下36、那烂陀寺37、施无厌寺38、三藏结集39、僧雁灵塔40、梵书记论41、菩萨尊像

《玄奘法师传》卷四

42、人形石头43、龙猛菩萨44、提婆菩萨45、护法菩萨46、执狮子国47、佛髻宝珠48、国王戒日49、光明佛塔50、胜军论师51、空花外道52、顺世外道53、尼乾教徒

《玄奘法师传》卷五

54、鸠摩罗王55、秦王恩德56、聚曲女城57、佛牙舍利58、无遮大施59、辞别回国60、迦毕试王61、翻越雪山62、波谜罗川63、入灭尽定64、罗汉退敌65、佛像自来66、回到大唐

《玄奘法师传》卷六

67、遗法之盛68、谒见太宗69、弘福译经70、撰西域记71、逼劝归俗(72)御笔作序

宣读序词

唐沙门释慧立、释彦悰撰

高永旺译注

唐太宗坐在庆福殿里,百官侍卫,请玄奘法师就座。太宗命弘文馆学士上官仪将御制《序》文向百官宣读,文辞华美,对玄奘法师极尽褒扬之词。《序》文说:

听说天地有形象,显现为覆盖和承载两种形式,来含藏一切生命;四季没有形状,却暗中运用寒暑交替的方式来化育世间万物。因此,窥查天地,常人都能识别其中的端倪;洞鉴阴阳,贤哲却很难穷尽其中的理数。然而,天地包含阴阳却能被轻易认知,是因为天地有形象;阴阳处在天地之间而难以被穷尽,是因为阴阳没有形状。由此可知,形象显现可以考证,即使愚人也不会迷惑;形象潜隐无法看见,即使智者也会迷昧。何况佛法崇尚虚空,修行道途幽远,观照寂灭之境;普度众生,统御十方。

佛之威灵至高无上,神力无出其右;其大则能充满整个宇宙,细之则能纳于毫厘之中。不生不灭,历经千劫而不老;若隐若显,运转百福而常新。微妙的道理深奥玄秘,可以遵循却不知它的边际;佛法的漂流湛然寂静,可以挹取却无法探测它的源头。所以知道那些平凡愚蠢之人,以及平庸鄙俗这辈,如果要窥测佛教的宗旨义趣,怎么能没有疑惑呢?佛教的兴起虽然始于西方的印度,然而却皎然入梦,飞腾在汉朝宫廷的上空,从而流布慈悲,照耀东方。

从前,当佛到处教化天、人的时候,他的言教尚未流传而众生已然归化;在佛演说当常、现常的时候,人们敬仰佛的智德而知道遵行。等到佛舍弃应身,入于涅槃,仪容迁化,出离世间。他的金容失去光彩,不再照耀三千世界;他的辉丽画像被画出来,空有三十二种殊胜妙相。于是,佛的微妙言论广泽有情,从三恶道中拯救众生;佛的遗训流传极远,引导众生修行菩萨十地。然而,佛教的真正教义难以钻仰,各宗各派的宗旨无法统一;偏执一端的学说容易遵行,于是正确的学说和错误的理论便纷争不已。因此,空宗和有宗或许是因为习俗的不同而有了是非之分;大乘和小乘也随着时代变迁而有了兴衰交替。

有位玄奘法师,是佛门的领袖。自幼坚贞聪敏,早就彻悟了三空的道理;长大后契合佛教精神,首先修证了四种菩萨忍行。松风水月,不足以与法师的清秀华美相比;仙露明珠,岂能譬喻法师的明朗润泽!因此,玄奘法师智慧通达,没有累障,能够认识到没有形象的玄理;超出六尘缠缚,千古只此一人。玄奘法师专注于内心境界,为正法的衰微而悲伤;定心思考玄妙法门,为经文的讹谬而慨叹。他想要对佛教经论有条有理地精研分析,扩大以前听闻的佛法;除去伪滥的邪说,继承真正的佛法,使后来的学者能够悟解。

因此法师渴望佛法净土,前往西域游学;冒着危险,向远方迈进,拄着手杖,孤身远征。早晨积雪纷飞,中途迷失道路;黄昏惊沙扬起,遮住了天隐蔽了太阳。万里山川,拨开烟雾云霞而只身迈进;百重寒暑,踏着霜露而艰苦前行。诚心深重而辛劳为轻,祈求深虔而心愿达成。法师周游印度一十七年,游遍了五印度有佛法的国家,咨询请教佛法。法师在双林和八河流域学习佛法,体察民俗;在鹿野苑和灵鹫峰瞻仰神奇的圣迹。法师在先圣那里继承至理真言,在上贤郡那里接受真正的教义;探索深奥的微妙法门,精心钻研玄奥的学问。一乘五律的教法,奔驰在法师胸中;八藏三箧的经文,像波涛一样从法师的口中涌出。

法师从他所游历的国家中,搜集三藏中重要的经文,共六百五十七部,翻译流布华夏,宣扬如来胜业。法师从西方的尽头引来慈悲的祥云,将佛法的甘雨洒在东方边陲;佛教残缺的经典由此恢复完整,苍生苦难的罪业由此得到福德的回报。浇湿火宅中的干柴烈焰,共同从生死迷途中拔离出来;朗照欲海中的昏暗波涛,共同抵达涅槃彼岸。我们知道,作恶就会因为业力坠入地狱,行善就会因善缘而升入天堂;升入天堂和坠入地狱的原因,只是由人的行为决定的。

譬如桂树生长在高岭之上,落下的露水才能滴落在它的花上;莲花从绿波中长出来,飞尘才不能污染它的叶子。这并不是莲花的本性自然洁净,也不是桂树的质地本来贞洁,实在是因为其所依附的地方高,那么微小的物质就不能障碍它;所凭借的东西清净,那么污浊的东西就不能沾污它。那些花卉草木没有知觉,还能借助善因使自己成就善果,何况人类有认知,怎能不去借助福泽来成就自己的福泽呢?因此希望这些佛经广为流传,将和日月一样长存无穷;这种福德流布到远方,与乾坤一样永远宏大。

线上随喜

杭州灵隐寺定于辛丑农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公历年5月26日至8月22日)举行华严法会。法会期间每日诵《华严经》,冥阳两利,普度众生。惟愿生者增福延寿,消灾免难;殁者往生净土,速成佛道;更祈世界和平,灾疫消灭,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长按左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jgyj/9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