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道游学天台山(桐柏宫、国清寺之行)琴道游学天台山(古琴书画尺八学习)琴道游学天台山(通玄寺之行)

琴道游学天台山(石梁、智者塔院之行)

石梁飞瀑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城北22公里的天台山中,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所在,在崇山翠谷之中,一石横跨天际,瀑布喷涌而下,“昼夜起风雷”,令历代文人骚客为之倾倒,留下无数壮美诗篇,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近瀑布的古方广寺为五百罗汉道场。

郭关老师给学员们沿途讲解摩崖石刻。(摄影:陈红)

石梁飞瀑的美景在于浪花万朵,似堆雪撒珠,终年不绝,故有“冰雪三千尺,风雷十二时”之说法。从中方广寺沿山径可达下方广寺。此时再回望石梁飞瀑,景色又有变化了。只见石梁高挂入云,飞瀑九天抖落,仿佛银龙从天而降,正如一首诗中所描绘的那样:

石桥处处足徜徉,尤妙探奇在下方。

飞瀑寺前晴亦雨,昙华云际远偏香。

一帘诗画悬空壁,万古风雷撼彼苍。

我欲卧游支枕看,第三松畔设藤床。

当年徐霞客从石梁俯视百丈深渊时,曾记载道:“余从梁上行,下瞰深渊,毛骨俱悚。”

瀑底左侧的古下方广寺,为天台宗,茂林修竹,掩映其间,为佛教五百罗汉应真之所,现寺内供有五百罗汉雕像。下方广寺是“五百罗汉应真宝地”,保存着东晋时期楠木雕刻、国内历史最悠久的镀金五百罗汉像,弥足珍贵。

天台山是五百罗汉总道场,佛教典籍早有记载。

《西域记》言:“佛言,震旦方广圣寺,五百大阿罗汉居焉。”梁代慧皎的《高僧传》更记载了五百罗汉在天台山显灵感应的经过,言昙猷走过石梁桥,见五百罗汉“或行或坐,或招手之状,或卧坐之形,瞬息之间,变化万千。”

石梁飞瀑并不比其它瀑布壮观,但它却有自己的独特之出:首先它有一条二丈左右的巨大石梁,横跨在两崖之间,那微微拱起的梁面,像一条匍伏的巨蟒。金溪和大兴坑两条溪水,左右而来,汇合于此。溪涧岩石坎坷不平,水流随之层层折跌而下,每一次折跌,激起一阵雪白的水花,接着又往下折跌。这样经过4次折跌后,溪流终于在阵阵白浪之中流到了石梁附近,聚集成一个巨大的雪浪团,向石梁冲激过来。一部分被打回,而大多数则从梁底穿过,坠入几十丈深的幽谷之中,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石梁瀑布附近还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所题“第一奇观”四字石刻、清末维新派领袖康有为的“石梁飞瀑”题刻,石梁腹部有郡守刘璈题的“前度又来”等。

天台山风景点无数,瀑布亦处处可见。清初诗人潘耒在其《华顶》一诗中,有“峰峦一一插霄汉,涧瀑处处奔虹雷”之句。然天台之最佳处,在于一瀑,这就是著名的石梁飞瀑了。

"智者塔院"俗称塔头寺,位于浙江天台县城北金地岭、银地岭交界处。隋开皇十七年(年),智顗圆寂于新昌县石城寺(今新昌大佛寺),智顗死后,遗体被送回天台。后人在天台山佛垄建塔,其中有智顗的六角形肉身塔。宋大中祥符元年(年)改真觉寺。后废。隆兴(一年)间,僧真稔重兴佛殿僧房。清咸丰、同治之交(一年),毁于战火,光绪十五年(年)重建。因智顗是中国佛教天台宗创始人,影响深远,年6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名为智者塔院。

智者塔院经过修葺,正殿三开间,门匾为“智者大师肉身塔”。肉身塔用青石制成,连座高约7米,镂刻精细。2层6面,每层雕刻杆、枋、柱、斗、拱,第一层正面佛龛设智顗坐像。殿壁列天台宗17位祖师画像。两厢各为五开间,四角均有天井。后左角天井有唐碑《台州隋故智者大师修禅道场碑铭并序》,高2.3米,宽1.1米,额篆"修禅道场碑铭"6字。寺山门朝东,有甘泉井,其水晶莹清洌。南门题"真觉寺",门前匍伏二石狮,甚古。寺北侧有“唐天台教主荆溪尊者湛然大师”、“唐法集宗章安尊者主持灌顶大师”、“明传林教观幽溪传灯法师”3座天台宗祖师墓。智者塔院又名“真觉讲寺”,俗称“塔头寺”,周围古松蔽日,修行凝翠,更兼地势高峻,居高临下,鸟瞰四方,尽收眼底,罡风飒飒,树影摇曳,清凉幽静。俗有“高明(寺)钟、塔头风”之称。

智者塔院郭关献奏尺八《虚铃》

智者塔院为智者大师肉身塔安放地。智者(—年)是中国佛教天台宗开山祖师,俗姓陈,字德安,祖籍颖川(河南许昌),后迁往荆州华容。传说其降生前,母亲徐氏梦五色香烟萦绕其怀,挥之下去,忽闻空中有人道:“宿世因缘,寄托王道。福德自至,何以去之?”徐氏大悟。智降生之夜,通室明亮,天明方熄。晨有二僧扣门而诵:“善哉!儿得力所重,必出家矣!”言毕隐身不见,众人鸡诧不已。相传,智者幼时便有种种异相:卧睡时合掌,端坐时面朝西,见佛像便礼拜,遇僧人必敬礼。七岁时去佛寺进香,有人向其口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他更能出口称诵,时人称奇。

古琴

GuQin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习琴只重琴技,终成琴匠矣,琴技再炫,若无高雅审美,下指便俗。古代琴人都精于琴、棋、书、画,四艺并修是琴人的功课,蔡邕在古琴著上有《琴论》,书法理论上著有《笔论》,苏轼精于古琴亦精于书画诗词,近代管平湖、刘少椿、溥雪斋等莫不古琴书画造诣精深。

陈红摄影

琴道游学,由技入艺,由艺入道,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在琴道、琴德、琴境的体悟中,认识自我、寻找自我,完善自我、清静身心。从书画体验中体会古琴与书画的灵魂相通,以尺八炼气,以花道、茶道静心,徜徉名山大川中体验自然之美……这样综合性的琴道修学将由著名的古琴家、书画家——郭关道长带您在佛宗道源浙江省天台山呈现。

天台山

TianTaiSan

天台山位于浙江省中东部,地处宁波、绍兴、金华、温州四市的交界地带。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享誉海内外;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年被列为“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年被评为全国AAAAA级旅游区。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三上天台山,写下二篇游记,赫然标于《徐霞客游记》篇首。

王羲之、谢灵运、孟浩然、朱熹、陆游、康有为、郭沫若等名士硕儒都在天台山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主要景区有:国清寺、天下奇观的石梁飞瀑、避暑胜地的华顶国家森林公园、济公故里的赤城山、人间仙境的琼台仙谷、休闲天堂的天湖景区、楼台亭阁的济公故居、风韵独特的龙穿峡。佛教的“天台宗”和道教的“南宗”都创于天台山。唐代诗僧寒山子隐居地寒石山也在天台。

在天台山

我们行走于琼台仙俗、徒步于千年古寺

抚摸千年苍松,感受天地灵气

在自然中操琴

方知古琴音色之源头

一弦一木

皆天地之

精华

陈红摄影

讲师介绍

Teachers

郭关道长

生于湖南桂东,画家,古琴家,道教全真龙门派道士;艺术创作涉及书画、音乐、斫琴等领域;年闭关参禅一年,出关后研习中观、唯识学,画风大变;年入龙虎山修道,通斋醮科仪;曾就学于人民大学,宗教哲学硕士;志在以艺弘道,倡导以艺养身、修心、渡世,奉行道家“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的思想;晓音律,好古琴,七岁始随祖父习琴,先后受教于龚一、成公亮、李祥霆等,喜操《幽兰》《广陵散》,打谱作曲上百首;出版发行有《郭关诗文集》《郭关禅画》《郭关诗画集》《郭关古琴》《清弦雅韵》《玄门琴韵》等专著;以书画之道参悟琴理,结合道家朴素自然的审美思想,琴风追求简淡飘逸,演奏风格古雅而又变化丰富细腻,为当代道家琴风的典型代表演奏家。艺术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发表于各大媒体,众多作品被国内外艺术机构及收藏家收藏。现“郭关绘画全球巡回展”已在中国台湾、英国、墨西哥等地圆满举行,所展出作品均被收藏家收藏;台湾建立有“郭关艺术馆”,常年展示郭关作品数百余件。

《招隐》/郭关道长古琴演奏

自斫蕉叶古琴

陈红老师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台州市茶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天台山文化研究会理事;禅意文化及茶、香、花、艺等生活美学的践行者;凭借多年对美学和传统文化的实践和理解,举办过多场有影响力的雅集、茶会及大型佛前供花法会;

上课地点

Detailsofthecourse

琼台书院

琼台书院毗邻天台山桐柏宫。这座设计新颖,富有特色的现代建筑,令人耳目一新。书院隐于幽静的山林之中,周边环境,经过人为的布局,既有自然之趣,又有人文之雅。

推荐阅读

艺道宗琴道修学

艺道宗书画修学

艺道讲堂

古琴公益讲座系列艺道讲堂|弘一书法临习

灵性之境—郭关道长玄画

郭关道长古琴演奏专辑

艺术欣赏

郭关道长:生于湖南,书画家,古琴家,道家全真派道士,艺道院住持。作品涉及书画、古琴、斫琴等领域;晓音律、幼随祖父习琴;二零零六年闭关参禅一年,出关后系统研习中观、唯识学,画风大变;二零一三年修道,通斋醮科仪;其曾就学于人民大学,宗教哲学硕士。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被国内外艺术机构及收藏家收藏。现“郭关绘画全球巡回展”已在台湾、佛光山、英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地圆满举行。台湾建立有“郭关艺术馆”,长年展示郭关作品数百件。

《阳关三叠》郭关道长演奏,自斫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jgyj/9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