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佛教史料参考目录
新年以来,陷入一种虚无,对学问几乎绝望了。想起我一个朋友的话,他说世界不可知,宗教仪式是以象征性的方式理解世界。或许同样的话也可以说学问。它并不解决那些问题,是在一个自由而无害的场域里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把屠龙刀。 由于体力不支,对先前的书评和随笔集《慢读漫笔》做了调整,几篇书评写不完,加上这个目录。有些信息我追踪的不够,难免挂一漏万,希望对研究的初学者有用。我在书里对同类的史料导读书做了回顾,也谈了自己准备做的导读手册的体例。有过一段迷惘无助的经历,希望比我更年轻的初学者,能比较顺利地开展他们的研究。 为武汉祈福。 此處收錄記載唐前佛教史事的傳世文獻,其成立年代最晚到南宋。一些唐代成立的文獻,較少包含唐前佛教史事者,如《大唐西域記》、《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南海寄歸內法傳》等不收錄。 先列便於入手的整理本、箋注本,再列譯注本,最後列代表性的先行研究。研究側重文獻層面的探討,從思想層面加以闡發者不錄。整理本較多的作品,如《高僧法顯傳》,請參看點校說明中的學術史回顧;日本古抄本,僅列已刊佈的出版品,請參看圖錄中的解題和研究史回顧,不一一羅列。 一、內典 A.高僧傳 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年。 吉川忠夫·船山徹《高僧伝》(四册),東京:岩波書店,-年。 紀贇《慧皎〈高僧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 古抄本* 本古寫經善本叢刊第九輯《高僧傳卷五·續高僧傳卷二八、卷二九、卷三〇》,東京:國際佛教學大學院大學日本古寫經研究所,年。 牧田諦亮《高僧傳の成立(上)》,《東方學報》第44號(),第-頁。 牧田諦亮《高僧傳の成立(下)》,《東方學報》第48號(),第-頁。 釋定源《日本古寫經〈高僧傳〉所見“釋法和傳”異文考辨》,收入氏著《佛教文獻論稿》,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年,第-頁。 B.出三藏記集 蘇晉仁、蕭煉子點校《出三藏記集》,北京:中華書局,年。 中嶋隆藏《出三藏記集序巻訳注》,京都:平樂寺書店,年。 《新集撰出經律論錄》 JanNattier,AguidetotheearliestChineseBuddhisttranslations:textsfromtheEastern Han"DongHan"andThreeKingdoms"SanGuo"periods.InternationalResearchInstituteforAdvancedBuddhology,SokaUniversity,. ChenJinhua,“SomeAspectsoftheBuddhistTranslationProcedureinEarlyMedievalChinawithaSpecialReferencetoaLongstandingMisreadingofaKeywordintheEarliestExtantBuddhistCatalogueinEastAsia,”JournalAsiatique.2():-. =吳蔚琳譯《早期佛典翻譯程序管窺——以〈出三藏記集〉中一個長期被誤讀的管見詞為例》,《佛教與中外交流》,上海:中西書局,年,第62-頁。 《薩婆多部師資傳》 船山徹《梁の僧祐撰『薩婆多部師資傳』と唐代佛教》,吉川忠夫編《唐代の宗教》,京都:朋友書店,年,第-頁。 《新集律分五部記錄》 王磊《“律分五部”與中古佛教史對戒律史的知識建構》,《中國哲學史》年第4期,第37-45頁。 《法苑雜緣原始集》 孫尚勇《釋僧祐〈經唄導師集〉考論》,《中華文史論叢》年第3期,第-頁。 C.續高僧傳 郭紹林點校《續高僧傳》(全三册),北京:中華書局,年。 吉村誠、山口弘江《新國訳大蔵経·続高僧伝I》,東京:大藏出版,年。 吉村誠、山口弘江《新國訳大蔵経·続高僧伝II》,東京:大藏出版,年。 伊吹敦《〈續高僧傳〉の增廣に關する研究》,《東洋の思想と宗教》,第7號(),第58-74頁。 伊吹敦《〈續高僧傳〉に見る達摩習禪者の諸相—道宣の認識の變化が意味するもの—》,《東洋學論叢》第58集(),第-頁。 藤善真澄《道宣伝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学学術出版会,年。 池麗梅《〈續高僧傳〉的文本演變——七至十三世紀》,《漢語佛學評論》第四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第-頁。 陳志遠《〈續高僧傳〉點校本指瑕》,《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九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第-頁。 古抄本* 日本古寫經善本叢刊第八輯《續高僧傳卷四、卷六》,東京:國際佛教學大學院大學日本古寫經研究所,年。 日本古寫經善本叢刊第九輯《高僧傳卷五·續高僧傳卷二八、卷二九、卷三〇》,東京:國際佛教學大學院大學日本古寫經研究所,年。 池麗梅《石山寺一切經本〈續高僧傳〉卷八—翻刻と書誌學の研究—》,神奈川:鶴見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年。 池麗梅《〈續高僧傳〉在日本的流傳》,《漢語佛學評論》第五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第-頁。 D.名僧傳抄 周叔迦校訂《名僧傳抄》,南京:金陵刻經處,年。 釋定源《續藏經本〈名僧傳抄〉録文疏失舉正》,收入氏著《佛教文獻論稿》,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年,第-頁。 SangyopLee李尚曄,“TheInventionoftheChineseMonk:UnderstandingtheBiographicalCraftoftheGaosengzhuanthroughtheMingsengzhuan,”forth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jgyj/9826.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佛无头天下乱佛头保命传说
- 下一篇文章: 解谜杂货铺城限闭目佛6人剧本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