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释迦佛陀的时代,人的福报活一百岁是正常的,但佛陀八十岁就示现了涅槃;弥勒佛成道时人寿八万四千岁,但到八万岁时,弥勒佛同样选择了圆寂。

不只释迦佛与弥勒佛,每一位佛都如此示现,把福报留给众生。这是佛教的慈悲,而蕴藏在这份慈悲里的更是佛教深沉的智慧。

佛陀六年苦行,最后还是接受供养的乳糜选择进食,因为如果以断食而成道的话,绝大多数人都会被“不吃”这道关卡拦住而不敢修行;反过来,如果佛陀成道之后寿命无量,那绝大多数的众生就会以“长寿”作为修道的最终目的,而这实质还是第六意识的一种贪求。

第六意识跟佛性没有关系,佛性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佛教本身也是用形象种福,但又提醒我们要超越形象,所以最早的时候,都是以菩提树和佛塔来代表佛教。

中国的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只要觉悟到佛法的真谛,在他的修行环境中可以没有一尊佛像,一本经书。有坚定的信念,又有修证的境界,这样的修行者才能抵得住众生共业的浪潮,才能成为佛法重光最主要的力量。

丹霞禅师曾到洛东慧林寺挂单,被拒绝后只能一个人睡到大殿里。

晚上天冷,丹霞禅师没犹豫,把大殿里的木头佛像拿下来烧火取暖。寺里的僧值发现后大惊失色:“你哪来的胆量敢烧毁佛像?”丹霞禅师答得认真:“我烧佛像是为了取舍利呀。”僧值更觉惊诧:“木头佛像哪来的舍利?”丹霞禅师一脸淡然:“既然没有舍利,那就再烧两尊吧。”僧值一听,当场了悟了自性——自性是佛。这就是佛教的智慧。

我是“佛教徒”

这是潜意识里我们给自己贴的标签。

那么,什么是佛?

什么是佛教?

什么又是徒?

对这一张标签,

你是否有过深层次的了解?

只有了悟了自性,你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到“众生都是父母,而父母都在沉沦”,从而在修行过程中产生一种很自然的悲悯,由此也就能体会到,为何每一位佛陀都会无怨无悔地给子孙留下百分之二十的福报。

——摘自年观看影片《沉默》开示

声明:本文内容由「佛教慧日」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学研究院怎么样
为白癜风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jgyj/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