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大师(--)中国近代佛教界的领袖,新佛教运动的巨擘,民国以来佛教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十六岁出家,十八岁受具足戒于宁波天童寺寄禅和尚,法名唯心。太虚大师即是一位学识广博、思想深邃的佛学理论家,又是一位佛教改革的实践家。年,提出教理、教制、教产三大革命,撰文宣扬佛教复兴运动,在佛学理论上提出了许多独创的见解,其中"人生佛学"被后人发展为"人间佛教"理论,成为现代中国佛教的指导思想;他还创办佛学院,组织居士林,出版书报杂志,在培育新僧人才,团结各界信众,宣传佛教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太虚大师一生言论、著述颇多,主要著作有整理僧伽制度论、释新僧、新的唯识观、震旦佛教衰落原因论、法相唯识学、真现实论等。

《太虚大师全书》电子版已出,由大师门下高足印顺法师主编。内分佛法总学、五乘共学、三乘共学、大乘通学、法性空慧学、法相唯识学、法界圆觉学、律释、制议、学行、真现实论宗依论、真现实论宗体论、真现实论宗用论、支论、时论、书评、酬对、讲演、文丛、诗存等二十编,约七百余万言,文一千四百四十八篇,全书展现大师全部佛学思想,及深厚佛学参悟功底,值得后世佛子恭敬学习与收藏,特别鸣谢印顺文教基金会。

本刊今天连载第一辑佛学总学之佛学概论下集

《太虚大师全书》佛法总学-佛学概论(下)

 第二节 无始流转   因缘所生法(法界诸法)即通常言世界万有。因缘者,非于世界万有之外别有其物,因者以世界万有为因,缘者亦以世界万有为缘,是无边无中,无始无终者。此诸法是有为生灭法,相续生灭,有似旋流。成唯识论云:“恒转如暴流”,以刹那生灭,后一刹那即非前一刹那,是故世界万有皆以生灭相续为相。其来无始,其去无终,皆以转为义──转有转起转现二义,转起者、以转而生起,转现者、以转而显现──。此无始流转,亦即世界万有诸法之真相。以无固定起时,故曰无始流,以刹那刹那流转,故曰无始流转。   一 心之分析   在无始流转中,心法最要,故先以分析。今分心为二部,一、心识,二、心所有法。心识又分二类,一、不恒行者,以不恒时现起流行,故曰不恒行,即指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识言。成唯识论等说之甚详,今不具述。二、恒行者,无一时不现起流行,故曰恒行,即末那识、阿赖耶识。末那识正翻意识,第六识亦名意识者,以依第七识现起流行,故亦假末那识之意名。或翻末那为染污意者非是,意者恒审思量为义故。阿赖耶翻藏──亦云第八识──,含藏一切法种子,即因缘中之因。所有能生诸法功力,即曰种子,万法之因藏在此识中,故曰能藏识。又以隐藏在有情根身之中,为有情根身及器界之所藏,故曰所藏识。两类八种心识略如此。吾人平时即末那识亦辨不清,所能辨者仅散意识,前五识亦不易明,只知为五根(五官)之知觉而已。其实五根并非五识,不过五识依五官为增上缘而现起尔。世人以助五识之增上缘,认为自有知觉者非是,如人戴眼镜,镜能助见而镜非见。吾人用内省法审观意识时,与前五识同行之明了意识,亦不易察觉,可察觉者,唯散位独头意识。独头意识有三种,一、散位独头意识,二、定位独头意识,三、梦位独头意识。此散位独头意识,吾辈平日认为意识,实已非意识之全体,祗是散乱独头意识,凡言知觉知识皆属之。至恒行二识,通俗所谓“无意识之精神作用”,即有此二识意思在内,楞伽经、瑜伽师地论等皆有详说。因有此二恒行心识,即在沉睡中仍是活人而非死人;此二识今皆由比量得之,然有圣教可依,而圣教非由推测,乃由圣智实证流出。此“无意识之精神”,在今日心理学上始成重大问题,而佛法中早已彻底了知矣。心所有法中,分遍行五种,别境五种,善十一种(佛法中所谓善恶,指现后皆有益,彼此皆有益者为善,反之即为非善。遍行、别境,是非善非染)。六根本烦恼,二十随烦恼,是不善及无记性(六根本中邪见亦曰不正见,可更分五种)。根本烦恼之支流曰随烦恼,二十随烦恼又可分三小类。此外复有不定四种,即寻求、伺察、睡眠、懊悔。   二 烦恼业生   依上心之分析,已知有所谓烦恼心。烦恼者,亦即心识系中之染污心法。在恒行心识系中成恒行烦恼,在不恒行心识系中成不恒行烦恼。如末那识中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烦恼,在异生心识无一刻不流转,如不流转即至圣位。我痴者、即无明,无明者、不明阿赖耶识。末那识以阿赖耶识为对境,由此无明妄认为我,此即我见。由我见生我慢,由是执彼赖耶为我而起我爱,此是恒常有者,至证圣果始伏断,至成佛始断尽。既恒行有二识,何独云末那烦恼而不及阿赖耶,以阿赖耶无烦恼故。然阿赖耶虽无现行烦恼,而烦恼种子亦伏其中。   不恒行六识和合而有之烦恼,亦唯不恒行。第六识任何烦恼皆依之现起,根本烦恼、随烦恼皆摄其中。前五识只有贪瞋痴三种根本烦恼,及惛沉散乱不正知等八种随烦恼,且皆由附和第六识而起。前五识限于色界初禅天,初禅之上即无之,第六识遍于三界。   烦恼、业、生三杂染,普通佛典谓之惑业苦三道。依法相精确名辞,曰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烦恼自体似极污垢物,故正曰染,在现行心心所中杂夹有烦恼在内,亦成染污之物,即为杂染。故凡与烦恼附合而起之心心所,皆烦恼杂染,虽第八阿赖耶识亦是杂染。阿赖耶所以为杂染者,以第八识受前七熏染故,又是生杂染故。未到圣位之心,皆烦恼杂染,此三界有漏心义也。   业杂染者,业即思,即五遍行中(作意触受想思)之思,思即心之动作之谓,亦可简言动力,此动力即业──此思能自造作,亦可使余心心所造作──。所以名之为业者,即动作的思也。此中能招生死之业,专指前六识上之思。身与语皆依思而起染,故业有三种,一、身业,二、语业,三、意业。业由何染,染于烦恼,杂烦恼故曰杂染业,亦曰有漏业。未得无分别智以前所造业,皆是杂染业,以末那识有无始恒行烦恼,虽前六识现行为善,而其善业以依第七识故,仍为杂染而非清净。以造杂染业故,第八识受熏亦因之而成杂染,如香臭之气散在空中,即不离空处,是故前七识皆不离第八识。受熏所留余气,即谓之种子,能为后来生起之用。   生杂染者,生有依正二义,依即器界,正即根身。大小乘经典讲明器界者甚多,兹不述。有情根身约分胎、卵、湿、化四生,有情之生,即指其一期生活之时期而言。何以生是杂染,以生依第八识为本,而第八识依前六识杂染业缘所招感故。生为业之感应,业即感,生即其应,业既为烦恼所杂染,故生亦杂染。异生身之五蕴非清净故,是曰生杂染。   阿赖耶是杂染,则有生皆杂染,以名色之发生,根尘之触受,皆依此故。人生有老死,器界有坏空,故杂染生者,包有情五蕴身及器界而言,即俗云人生世界。以恒行烦恼不能断故,三界心心所皆成烦恼杂染,由烦恼杂染故而业杂染,由业杂染故而生杂染,由生又起烦恼,循环无端,是曰无始流转。   三 有情本死中生   有情之无始流转者即四有:一、本有,即现在有。二、临死一刹那时曰死有。三、死后应另得到一生,在未得后生之时则曰中有;或死时即得后生,即无中有。四、及至初生之一刹那,则曰生有。由此循环无端,吾人平时只知本有为一生,不知四有流转循环不息。   四 器界成住坏空   器世界无始流转者,即成住坏空。此在佛典中有极详说明,不能详述。太空中无数世界之成住坏空,等于有情根身之生老死灭,一一世界之成住坏空,亦如浮沤之起灭。人或妄认世界由空而生,其实空亦由坏而致,了无先后可得,如落边际,即非因缘生法实相。   第三节 业与界趣   业之意义,前已大略讲过,即行为造作义。业之杂染者曰有漏业,有烦恼漏故。然行为不都属有漏,如菩萨行亦曰净业,即无漏业。但今别名净业为行,此处之业且专指染业。业之大分,从所依法上讲,即一、身业,以依身造成故;二、语业,以依言语造成故;三、意业,依意识造成故。身语意所起行为,就性质上别有三种。一、善业,现在将来自己他人皆有利故。二、不善业,于现在将来自己他人皆有害故。三、无记业,不能记其善恶故,如无意识动作等。业能得果,因业受罪者谓之罪业,因业得福者谓之福业,能得色无色界天果报常在定中者曰不动业。此业即指禅定修习,由此生于初禅天以上,寿命极长,曰不动业果。   界即指三界,一、欲界,二、色界,三、无色界。(一)欲界者,有色身及五尘欲者,谓之欲界。(二)色界者,色有变义碍义,合变碍二义,即可碍滞有变坏之物质是也。但尘欲已空,虽有色身,常在定中。故在初禅天尚有眼耳身识,二禅天以上即五识尽泯,只有定中意识,更无意识,更无尘欲。虽超欲界尚有色身,故云色界。此界有四重,即四禅天。虽同在色界天而高下悬异,故区为四重:一、离生喜乐地即初禅,有三重天。欲界天有忧愁、苦恼、及欢喜、快乐与不苦不乐等受,至初禅天,离欲界生色界,忧愁、苦痛已无,只有欢喜快乐;然此尚不在定中,亦有言语行为,是为初禅天。二、二禅天有三重天,名曰定生喜乐地。以常在定中,更加喜乐故。三、三禅有三重天,并喜亦泯之。凡有欢喜鼓舞之情,其乐尚浅,至极乐则喜亦无之,故曰离喜妙乐地。四、四禅有九重天,喜与忧对,乐与苦对,至四禅并欢喜快乐皆无之,但是不可形容之平等受,是曰舍受,名曰舍念清净地。是四禅十八天名色界。(三)超出色界,是曰无色界,即纯精神界。平日以为离物质无法证明精神之存在,而在此界中则唯有精神也。二禅天以上,有后三识,无前五识,无色界中亦然,只有与定力相应之意识及七八识。以定力相应之业报浅深不同亦分四重,一、空无边处,此天定心了惟虚空,佛典中曾言,在人中初得此定者,旁人仍见其人,而本人则并自身不知所在,但是无边虚空,此时其身仍在,及至报尽命终,由其定力得业果,即空无边处天。二、识无边处,有空时仍有相对之空,此空仍是对境,至此定中即空亦泯,故曰识无边处。三、无所有处,此天并所观无边心识亦泯之。四、非想非非想处,识无边即想,无所有处即非想,此天既非有想亦非非想,故曰非想非非想。上明之无色界境,中国书上祗老子始有此境,余书并无之。但印度外道每有此境,及至成阿罗汉果始能超出。   有情异生由死转生,趣向一类之中故曰趣,此有五种:一、天趣,二、人趣、三、畜趣,四、鬼趣,五、狱趣。恒言讲六道,五趣较六道祗少阿修罗,以彼上通天趣下通鬼趣,故今不别立。一、三界二十八天,皆包于天趣之中,平常中国人之所谓天,祗是欲界第二天,道家之天,亦不过如是。二、二十五有中,人趣亦有四种。三、畜趣名不甚正,应曰傍生,即指人以外动物而言,然亦有动物非人眼所能见者,亦包其中。四、鬼趣之鬼与常言之鬼不同,佛典认鬼亦为众生之一。众生者,五蕴众法所生义,祗以业报不同,故人见则鬼不见,鬼见则人不见,其实鬼亦有色身。人碍鬼不碍,鬼碍人不碍,可同与人在一处而不互见。亦有一种鬼有小神通,亦可见人。不过与吾人所见不同,随吾人心象变现而为象。故依佛典,鬼亦众生之一趣。总之,鬼报与人不同,人见是水鬼见是火。平常人以为人死为鬼,鬼生为人,实为误解。其实鬼是罪业报生,故人死不必为鬼,人生不必由鬼,但可云人死转生为鬼,或鬼死转生为人耳。五、佛典原语,并非地狱,祗苦处之义。由罪业报生专受苦处,曰地狱趣。又依佛法说,人死未必为鬼,或有作鬼,或有生天,或作畜生,或为人,或为地狱,皆是转生,非死所成也。天死或转生为人,地狱死或转生为人,故鬼非人死所必成之物。佛典讲生死流转,而讲鬼者认鬼是本体,实是误解。鬼有化生亦有胎生,并非鬼套人壳即成为人,鬼套牛壳即成为牛。依上义可判别如左:   一、罪业报生三恶趣(畜生、鬼、地狱)。   二、福业报生人及欲界天(有六天)。   三、不动业报生有色界无色界天。   佛法之三界五趣循业流转义,大略如此。   第四节 异生与圣   异生即通言凡夫。人与天之身形同,与佛菩萨亦相近,故天与人皆是善报。畜生鬼狱则奇形怪状,异形无数。可生此异形类中者曰异生,此统言凡夫之类皆可受“异”形“生”故。然异生有异生之同类性,此异生性依人我执而假立,然执有实我亦有浅深不同。非异生即曰圣者,佛典之所谓圣,破我执义。我执有二种,一、俱生我执,二、分别所起我执;俱生通末那及第六意识。入圣位之最低限度,要将分别所起我执完全断除,否则终是异生。   一 烦恼伏与断   既知上义,吾人如不欲堕三恶趣流转,非断去分别我执不可,否则必仍可流入恶趣之异生也。即无色界,如不能断去分别我执,亦仍可堕入恶趣。释迦在世,有外道修行甚深,其人死后,有人问其转生何处,佛言:‘生非非想处天’。又问:‘更后如何’?曰:‘堕畜生及地狱’。故学佛以断除我执为主,此不能断,则终不能永离恶趣也。   无漏生空慧现观众生,但是五蕴众法之和合相续,其中实无主宰之我。种种分别于我之执见,以戒定等能伏,如草木有根种伏于地中,以石压之,不过暂得不起,并非断尽。在圣智方便上,亦必经戒定伏之阶级。断者、一分一分去除,永不复生曰断。凡能伏烦恼而尚不能断者,即是凡夫,能断一分者,即是圣人。异生与圣者之区别如此。   二 断之差别   断有数种,以生空慧断我执所起烦恼尽,即阿罗汉,阿罗汉是三乘共果。法空慧者,有生空慧不必有法空慧,有法空慧必有生空慧,此能对治法执所起所知障。大乘圣者即断此障生此慧,断至究竟,即证佛果。   烦恼易知,所知障不易解,恒有错误。所知非知识之谓,是对能知而言,指诸法相性皆所可了知之境。以吾人有无始来无明迷惑,障吾能知使不了于所知,去此障尽,即证佛果,即证诸法真实相性。生空慧是偏慧,法空慧是圆慧,此有偏圆差别,尚有浅深差别,即小乘有四果,大乘有十地及佛地,皆由能断之慧有偏圆浅深之所致。   第五节 成圣之道   一 有情种姓   有情想知觉之众生,谓之有情众生。众生以种姓分,大别有五,即在有情众生藏识中,有五类不同之种子:一、阿赖耶识中无出世智种者,曰无出世种姓。此类众生祗能在世间修福果,不能达出世三乘法。二、闻佛说法而能由四谛教法修道者,即声闻种姓。三、由闻佛说十二因缘,或不必闻佛说法而能得道果者,曰缘觉种姓。四、不必闻佛说法,或闻佛说法而能发成佛之心者,曰菩萨种姓。五、合后三类而不定者,为不定种姓。或发声闻心,或发缘觉心,或发菩萨心,其种姓不定故。由种子在阿赖耶识中有此差别故,或不能发生出世心,或可发生出世心,或闻佛法而得圣心,或祗能发信心修善业而得福果,不能了佛法实相而达出世涅槃。上说种姓类别。   诸种姓之成就有二。一、无始来有此种姓潜藏识中,二、由闻佛教法而熏习成种子。既熏习成,则展转增上皆可成佛。修证出世三乘圣果,根本所依,即依有情之种姓不同故。   二 佛教增上   有此种姓,仍当依佛教法为增上缘始得发生。犹地中有草木种子,须有雨露日光为增上缘,依佛教法,亦复如是。无出世种姓者则修福报,有出世三乘种姓者,见佛闻法即得圣智,不定者依其先闻何乘之法而得增长,是故说法曰法雨等。   三 人天阶梯   有圣种姓者,即声闻等三乘,能增长而得圣果。然在其增长时,亦以人天业果为阶梯。能修五戒行十善,则可得作人之福报,亦可为证出世圣果之阶梯。在持戒修禅定者,即可得天之福报,为出世无漏种发生之增上缘,亦是阶梯。故人天所修诸戒定行,皆可为出世圣位阶梯,而有圣种姓者,则可以人天法为其阶梯也。   四 出世三乘   真正成圣之道,即依出世三乘法,于无始流转烦恼业生循环圈中,能得解脱,即曰出世。盖断去烦恼,则有漏业断,业灭故生灭,是曰出世。出世三乘犹三种车乘,三种车乘可达解脱生死之地,是谓出世三乘法。皆依佛法,以种姓不同得差别理解,各修其行,各得出世果,菩萨最高之果即是佛。此出世三乘教理行果即成圣之道,此道果为阿罗汉、辟支佛、佛之三种。   前所说皆因缘所生法,依种子因遇增上缘而成。道与圣果及业与界趣,俱是因缘所生法。二三节说异生法,第四节讲凡圣法,第五节圣法。又第二无始流转,及第三业与界趣,皆世间法。第四异生与圣,讲由世间至出世间之法。第五专论出世圣道。凡此皆因缘所生法。虽出世之道,亦须有种为因,有佛之教法为缘,故其所成圣果,仍是因缘所生法也。   第六节 再论业与界趣之流转   上已总明世出世间皆因缘所生法,而此中须先明而又最难明者,即业与界趣之流转。由善不善有漏业,得三界五趣生死轮回,欲解脱此生死轮回,须先明轮回之义。轮回即流转,凡理论皆先有事实,然后立言,否则论据不实,何从征信。在吾人所见到者,只有人及畜生二种。人与畜生皆依父母而生,并未见畜生转人,人转畜生之事。且所见仅二趣,余三趣均不见,理解虽可承认而事实不易可见,故今特为说明如左:   佛法谓之圣教,即已成圣智之佛及阿罗汉等所施之教法。其圣智圆明洞达,其心知亦与人不同,然亦人尽可修到,故仍平等,与别宗教所谓神与人异者不同。其所以能知随业流转五趣之事者,以在圣智有六通。第一即天眼通,此通为佛法中所有,他宗亦可有之,即现今催眠术中有透视术,亦即天眼通之一,或能远视,又或能障外视。以吾人业报不同──即有报障,故只能见人畜二趣。有天眼通,即可见到障外天等三趣,尚有能见未来者。在业已起而报未成之时,果虽未成,而在业因上亦能见之,此种功用,亦在天眼通中。尚有天耳通、他心通、身境通、及宿命通,能通晓自己或他人之宿命。此天眼宿命等通,不必成圣始有,有禅定者心中亦常有之,然不澈底。如彼预言家,亦或从定心上偶然觉到,然讲出时已加以散心之分别推度,故不尽确实,此在催眠术亦可试验而得之。及达出世至圣,更加一漏尽通。唯佛智圆明通达智光普照,尽虚空界皆为大圆明镜,镜中所照无不了然,三界五趣生死轮回,乃皆明了。此在二乘有六通者亦可见到此事实,然此事实之原理,尚不能说出。如常人可于事实上见到人生世界,而人生世界何以如此之原理,则难了知。故曰宇宙是谜,人生是谜。大乘佛智,不但诸趣流转之事实可以见到,其原理亦能彻底解释。即前所讲心之分析中,分心识为恒行不恒行,皆有其相应心所。在恒行中有阿赖耶识,是无始流行转变相继不断者。不恒行心识有种种造作,皆熏在阿赖耶识中,藏其种子。一、业种,二、法种。业种、即法种中之有特别势力者,如国家百姓中之有特出者,能统率众多人而作其事业,业种亦复如是。彼能将所属法种可起现行而合成不同业报,然其势不可久,故势用尽时即为破坏死亡,而别种业缘代之又生。生而又死,循环流转,又受生为别一业报,而入其轨范。此与朝代递嬗相同,前朝势衰则国家大乱,更有有力者出,别造新朝,民土如故而国命维新。此中业种亦如帝王之处草莽,能转此国人成其率属,由此得到一期一期之生命。此无始相续生死之法,在大乘法相唯识中谓之异熟因果,有详细说明。此皆先有事实,然后加以解释者。   吾人当未见此事实前,须先信有能知此事实之禅定神通,此禅定神通细者虽不可见,而粗者尚不难见。如催眠术等,即以一种方法使人定其意识而致。亦可曰自己催眠工夫纯熟,即得禅定。在未得之先固有疑情,及至既得,则事实可证。如伍廷芳稍有修养,预计在梦中作何事或见何人,后来亦能作到。修禅定者每能见乎常人所不能见之物,如常人无光不能见,而禅定中或无光亦可见物,此亦天眼通之流。在有禅定智慧者,即可事实上证得,然未必明其原理,欲明原理,须通佛智。   三界五趣之业果流转,最不易知,然亦最重要。如不信此,则出世间之解脱生死流转法,亦不能安立,故特提出说明。须先知有此生死事实,再明生死之理,然后可以解脱,而成就三乘之圣道。故明因缘所生法,为世出世五乘之共学。   第二章 三法印(出世三乘共学)   印者、印定之义。为此三法所印者,即佛所说之出世三乘法,不相符者,即非佛所说出世三乘法。此三乘共学之三法印,一、诸行无常,二、诸法无我,三、涅槃寂静,今即分三节明之。   第一节 诸行无常   行者、造作变坏义。此中有三:一、生,二、异,三、灭。此生异灭以造作变坏为义,故曰行。常者、不变义,如虚空即恒常不变。然物或有暂时不坏,而以后要变坏者,亦非常,此永不变灭者,即曰常。前来所讲因缘所生法莫不有生,有生即有变,有变即有灭。此中无常者,明有变灭,然虽曰无常,而实非断灭,以前灭后生,得相续故。然如烦恼等亦可言断灭,以与圣智相敌故,圣智现行,烦恼即断故。如是诸有为法皆无常,故曰诸行无常。即到佛果地位与四智相应之清净身土,亦是刹那生灭无常。然以平衡相续,故曰相续常,所起作用亦复不断,故亦曰不断常。明得此无常义,即可明无常即常义。一、以此无常之理常故,二、佛果自受用身土,平均相续,及应化之用无尽不断故。众生生死谓之分段生死,菩萨位上之生死,谓之变易生死。未成佛果有此两种生死,以未能圆满清净平均相续,故有一期一期之生死相可得。此诸行无常之法印通三乘,然无常即常之理,则须至大乘始明。   第二节 诸法无我   此中我者,是有自主体及统宰用义,有自主体及统宰用,即曰我。有情众生只有五蕴诸法:五根、五尘谓之色法,即物质,在人即为人身,此色法曰色蕴。又有苦乐之感觉,此谓之受,受中亦有种种不同,是曰受蕴。所感觉上取分齐者,即想蕴。心知作用之流行造作者,则曰行蕴。为一系一系统率之知识,如心理学上所云之统觉,以统率许多受想行故,即统率依眼耳鼻舌身意各根所起之各各心聚者,是识蕴。总为五蕴诸法。五蕴诸法中,色蕴即物质,受想行识蕴即精神。就人观之,都无自主体及统宰用,祗是五蕴所集之团体,是故只有五蕴,并无实我,此即无我义。人以外之动物等,亦复如是。故有情众生祗有五蕴,并无有我,此通三乘。尚有法无我,是大乘义,然亦可由此通达。盖以众缘生故,有为法即空无自性,而无为法亦即遍于有为法之空性故,故曰法无我。由此一切法皆无自性,但以异生妄执而认为有我耳。   第三节 涅槃寂静   涅槃是梵言,即四谛中灭谛,有广狭二义。狭义即择灭,广义即圆寂。择灭者,以圣智择出诸烦恼等而灭之也。圣智之来源,一依众生心中本有之智种,二依佛之教法,由此起圣智慧之决择而断灭烦恼业生,故曰择灭。择灭则解脱流转而常住寂静,故曰涅槃寂静。广义涅槃分四:一、得阿罗汉者,由以前烦恼业而受之身亦灭,更不随流转者,为无余涅槃。二、虽已择灭烦恼更不起业,而尚余前业所招之身者,曰有余涅槃。此但择灭由我执所起烦恼障而除去生死者,即有余涅槃无余涅槃义也。能择灭此烦恼业生,得真常寂静无所变化,谓不生不死不起不灭,此涅槃义是三乘通义。至大乘涅槃,即圆满寂静,如因有所求则未圆满,无所求则是究竟圆满。是大乘涅槃义,亦有二种。一、自性圆寂,即诸法之毕竟空性,以因缘所生法本来毕竟空故。此空性本来圆遍常寂故,谓之自性涅槃。圣凡生佛一切平等,本来如是,无得无失。二、佛果无住涅槃,福智圆满更无所求,大悲般若常相辅翼,以般若故不住世间,以大悲故亦不住出世间。此无住大涅槃,唯佛有之。二乘圆寂,于一切法实相未能明了知觉,以所知障未断故,尚有所执,至佛以无所执故,与诸法实相时时相应,故曰无住涅槃。佛所以如是者,已能择灭所知障故。向来无明迷惑之所知障,如不能以大悲般若扫荡无余,虽除分段生死,如彼菩萨二乘;然于大悲般若佛果未圆满故,仍有变易生死。分段生死是循环,变易生死是进化,分段生死有定限,变易生死无定限。但既有进化,即未臻圆满,至正智真如,如如不二,即大乘大悲般若无住涅槃。并前二种涅槃,即四种圆寂义,此皆常寂安静,故云涅槃寂静。唯广义圆寂,即是大乘之胜义。   第三章 一实相印(大乘不共学)   一实相印者,出龙树菩萨大智度论。以为二乘法,是诸行无常等三法印之所印定,大乘法是唯一实相印之所印定。实相者,法华谓之诸法实相。诸法、谓五蕴十八界等一切法。就诸法本来之真实相如何,即了知其如何、说明其如何,无稍违背错误之处,此即平等大觉之所知境。除佛之外,其余有情以其心量有限,就其所知境则觉其切要,其所不知则不注意,不能圆满。依佛乘义,则完全依智慧而修行,初发心菩萨虽未能证知诸法实相,而能依佛之智为智故,亦能达诸法实相。其实三法印即一实相印,以皆明诸法因缘生故,无自性故。依一实相之三方面分别解释,即三法印,究其根源,即贯通为一实相印。玆分四节言之。   第一节 诸法毕竟空   在一实相印中,首明诸法毕竟空义。因缘所生法即有为法,虽有假象幻用,但求其实体,考究结果都无可得,故假象幻用诸法,皆无实性。今科学所依之唯物论,考究宇宙原质是何物,及又有发明,则前所计随破。彼今所讲最后结构力之电子,已无实质之可执,以后当续有发明,终必无得。依此欲求物质实在,而亦终无究竟实体可得,故色法毕竟空。色法既然,心法亦复如是,故有为法毕竟空。有为法,犹有众缘相续之假相幻用,至无为法并假相幻用而无之,但有其名,由此可见无为法更是毕竟空。有为以因缘生,故知其唯假相幻用而毕竟空,无为但是智观上假设名义,故亦毕竟空。此在掌珍论等详之,将所有一切诸法皆告以毕竟空,毕竟空故,一切分别计执皆灭,一切心念皆息。由了得诸法毕竟空,则一切执着皆无安足处,由是无分别智现前,如如相应诸法实相。   第二节 五法三自性   此中五法者,即五种法。一、名,二、相,三、分别,四、正智,五、真如。名者,即言说所依之名字,由名生句,由句生说。通言法界中一法有一法之名,法无量则名亦无量。然法之范围甚宽,名亦法之一种,无数名字言说,即此五法第一法。相者,即“心之分析”内所讲想心所所取境界分齐,此境界之分齐,名之曰相,恒言此有意义,此无意义,此意义即是相。由前五识感觉之相,意识依之立种种名,又用彼名字言说,以显此种种之相。凡色法心法之现象皆曰相,皆可依以立名,及可为名所诠表,故名遍一切法。是故名相相联,因相立名,因名表相。   依中国旧说,名实对立。名为实之宾,实为名之主。依佛法言,名相对立,相非实有,虽一般人认为实有,但是假相,并非实有。名相是所知识者,显现在一人知识中者即相,诠贯在多人彼此相识中者即名,以依各人心识上相似之相以立名故。   名相皆所了知之法,其能分别了知之心识即分别。分别正指能了知之心识,亦是相之一分,以其亦被了知故。是以能了知心识亦可为被了知之法,而被了知之法,则不限于心识。被了知诸法与能了知心识之关系者,现行之心识,是能知识之了知分别,此外一切皆被知识之法。以被知识故,显有能了知之法。如吾人起一念分别者即心念,被分别者亦不离此心念,他心通所知之他心亦然。故无论何法,处在被了知地位者皆名相,而能了知者即分别。名相是客观,分别是主观,但此主观亦是可被了知者,故亦可是相。故以能表与所表相对,即名与相,所了知与能了知相对,即名相与分别。   分别是杂染了知,以须分别而了知故。至清净了知,即正智。正者、正当恰好之意,如俗言恰到好处。此明确之了知,即是正智,即能了知之心心所于所知诸法相性,正当明确了知故。清净正确了知之所知,即真如。于所知真相,如如不异,即名真如。此与杂染分别所知之名相不同,以彼分别不与真相相当,是依能知识之分别所变起之假相,故非真相。真如者、即能了知之主观正知,是极平正相当之了知,不用主观之力稍有变异,全依客观原来如此之真相,而了其如此。故如者、即如此之义,真相如是,故曰真如。故正智曰无分别智。真如者,法界相性真实如此之本来面目,恒常如此不变不异,是即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此五法摄一切法,是故五法又曰五法藏。   三自性者:一、依他起自性,二、遍计所执自性,三、圆成实自性。诸法无自性者,即诸法毕竟空,故三自性即三无性。三性本不可立,然为悟他故,设此三自性以说明之。一、依他起性者,即生无自性。以众缘所生法并无所生法外之固定能生法,亦无能生法外之固定所生法,无能生所生故,则生不成立而无生,故生无性。生无性故,但以众缘之所集显,有此一法假名曰生,故是依他起性。依众缘起,依诸识现,曰依他起。然非众缘能生,即众缘是此法,如人依烦恼业集五蕴诸法所成,即此众缘是人,离此别无有人,故明依他起性即明生无自性。二、遍计执性者,即相无自性。不了生无自性之依他起性故,乃执有遍计所执之实我实法。由此执故,认有二相,一、内执实我相,二、外执实物相。以不了皆众缘诸识之假现故,执为实有,实唯妄执。故此妄执中所妄执之实我物自性,实无所有,故明遍计所执自性,即明相无自性。三、圆成实性者,即胜义无自性。前说万法皆众缘诸识现,由此明得诸法毕竟空,则妄执即除。妄执既除,则得清净正知,如如相应诸法真相,此即圆成实性。故圆成实性亦即五法中之真如──是圆满成就真实相,并非新有所造,原即诸法本来如是,以胜义本空无自性故。   依上五法三性,相互看来,名相分别正智皆依他起性,以皆因缘生法故,然非遍计所执性。遍计所执性者,但是迷惑于此所起之谬解故,此一解也。又可曰正智亦圆成实性,以无漏清净故。是故圆成实性,或专就无为法讲,或统就无漏法讲,即离一切言说分别,亦即诸法毕竟空义。然为于此法未能悟者,乃开一种方便,从不可说中起言说方便觉悟未悟者,因立此五法三自性,施设以明法相。   第三节 八识二无我   八识二无我者,亦可曰诸识二无我。八识心王,各有心所,谓之染分八识心心所聚,即五法中之分别。此中又有能所知两面,其自身谓之自证分,其能知即见分,其所知即相分,相分即五法中之名、相。八识及心心所各有三分。如是八识心心所之三分,即八识心心所中之诸法,转成清净心识,即名四智相应心品:前五识谓之成所作智相应心品,第六识谓之妙观察智相应心品,第七识谓之平等性智相应心品,第八识谓之大圆镜智相应心品。此心心所法,皆有见分、相分,自证分。故在平常根身器界,即染分相应心心所之相分,至佛果之身土,即清净四智相应心心所之相分。故诸识之三分,统率一切言说,包括一切诸法。二无我者,即人无我法无我,诸识三分诸法,皆无我故,曰诸法二无我。   第四节 法界无障碍   法界无障碍者,法界即真如别名,即无分别智相应之真如。又如世言宇宙,非但指空间时间,实包一切物而言。此法界者亦复如是,乃总括此诸法而言也。诸法中无论任何一法,皆诸法之总相,以皆能摄一切法故。此总相即为法界,故曰随举一法皆为法界。如铅笔可统一切法,以依众缘成故,众缘之众缘展转无尽故,故一摄一切,一入一切,此法界义也。又界者因义,法界者、即诸法之因。法法虽互入,然不失其自相,此不失自相者,以一一法有不同种子为之因,此因种各各不相杂乱,故现行亦各各差别。然此因种虽各各差别而又交互相遍,故一一因种,一遍一切,以阿赖耶识中之能力,无方所边际故,明此诸法各别种因,谓之法界。依上三义,谓之法界,以法界之一一法,互摄互入而又不相杂乱,故曰法界无障碍也。   然即诸法众缘生无自性故,是法界无障碍义。复次,以诸法唯心现故,即从含藏识中一切种子而变现,成为别别不相杂乱,又互摄互入而无障碍。此一实相印,以遍一切法皆是如此故,与前三法印不同:谓一、遍一切法即毕竟空,二、遍一切法即五法三自性,三、遍一切法即诸识二无我,四、遍一切法即法界无障碍故。   第四章 约略指广   然欲将上述学理研究明白,非全藏经论阅过不可。然总三藏,亦不过明因缘所生法义也。三法印广义通大小乘法,狭义是明小乘法。须看四阿含等经及发智、六足、大毗婆沙论与俱舍、成实诸论,总在一千卷以上。此中扼要两论,即俱舍论与成实论也。一实相印中明诸法毕竟空者,亦有一千多卷,即般若经、大智度论、中论、十二门论、十住毗婆沙论、掌珍论等。扼要者,在心经、中论。明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者,则法相唯识宗之六经十一论与因明诸论,并古德注解,大致亦上千卷。扼要者,在楞伽及成唯识论。明法界无障碍义者,则如宗法华涅槃之天台,宗华严之贤首,以及真言秘密宗、净土宗、禅宗等皆是。今不过举其梗概而已。   (注三)   第一节 解释对于佛学之误会   前来已从学史与学理之两方面说明佛学,兹在结论中,更当略一解释普通人对于佛学的误会。在中国三四十年来,受了外国的压迫和摧残,激生出一种爱国心,这个爱国心是很好的,但是凭感情不凭理智,便说佛学是印度的,印度是亡了国的,故对于佛学不当研究。这是错误的!因为印度亡国的缘故,乃由印度有一种最古的婆罗门教,后来佛学兴起,经过一千五百年后,这个古婆罗门教又盛兴了;其时佛学衰落,印度四分五裂,成了婆罗门教的印度,不复是佛学的印度。从此讲来,当知印度亡国的原因,不独与佛学毫无关系,且因不信佛学而亡的。   复次,凡革命的过程上,必先经过破坏,破坏是将一切不好的事物都要扫除去,乃能将好的建设起来。在佛学里面,对破世俗谬见邪执,有很严格的批评,此即是思想界革命的破坏。但是为建设而破坏的,是要造成一个清净庄严之极乐世界的,是要发达人生而至于很圆满的。从此可以知佛学不是厌世的,不是消极的,不是非伦理的,不是非人生的。如果未曾知道这一点,那就是误会了。   再次,向来在中国是以寺院中僧尼代表佛教的,但佛学真精神并不如此。若到暹罗日本去一看,就可以知道。日本有三千万佛教徒,暹罗全国人民都是佛教徒,但寺僧都不满十万人,可见不能单以寺僧代表佛教。但中国因为先有了儒家的文化,所以不须要更谋全国在家佛教徒之组织。但现在的中国,那就与前不同了,应以为众生谋利益的佛教,为我们革命的道德标准了。   其次是受过新教育的,因我国普通人有多数以烧香、点烛、设像、求福等事,认为是信佛教之表示,殊不知佛学的宗教方面,也是真正的无神主义。在佛陀不过是我们的导师,我们的先觉,我们的一个先生,使我们发挥本有之觉悟的可能性也来成佛,我们所以才崇拜他。对于鬼神,在佛学中看来不过是六道之一,也是可怜悯者,应当要去救济他的。所以佛学最大宗旨,是破迷以成觉悟的。   第二节 佛学的本质   佛学的本质,就是佛陀所说明的宇宙事事物物之真相。约分四段:   一、有情无始缘起事。有情者,即有生命的生物。唯物论以生命之原始为物质的,神造说者以生命之原始为神造的,其实不然。假使问,物质谁造的?神是谁造的?均仍不能解答,则仍必归之于无始。故佛学直从有情生命而曰无始。然显现其生命者须有藉乎缘,缘即是合乎生命显现的关系条件。   二、诸法唯识变现事。佛学以万事万物之事理曰法,但这一切事理,悉是唯识所变现。唯识变即是事,唯识现即是理。这识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八种,以阿赖耶识为根本。万法约分二端,即各别事与共通理。常人知识上,只有错或不错之共通理,至于各别事,非佛学的现量智不能证明。   三、人生无我所显真理。由前明白了有情无始缘起,在佛学上即名人生无我,谓人生之现起,由多缘会合而组织成功的。如化学谓十五种元素,生理学谓生理机关及细胞组成,佛学则谓五蕴四大三十六物合会而成。且成人时亦刹那变化,念念生灭,如旋火轮连续不断。知生时已早灭,未生在未来,此中无有我可言,故云无我。如化学谓十五元素或细胞等,因呼吸之间已转变无量,在此呼吸相通的元素中,觅我了不可得。若元素是我,则元素遍宇宙,全宇宙皆是我,不是,则全宇宙皆不是我。那末我究竟是甚么呢?就是前说的无始缘起。明白他是缘起的无始无终的,这就是所显真理。   四、宇宙无实所显真理。实有自体曰实,宇宙诸法在事实上皆唯识变现。而实事不是平常人所知得到的,不是思想言说可以表现的,一落思想言语,即合于论理的范围。如曰杯子,则全世界所有之杯皆包其内,只是人心上共同之理。全宇宙的事是唯识变,识变则无实体存在。往往有一般人追求他的第一因,终不得结果。今明白是众缘而成,即众缘亦不可追,上上推之无始,下下追之无终,即当下一刹那,明他是依众缘起,即是所显的真理,即成无障碍的法界。一微尘遍全宇宙,全宇宙摄一微尘,若觉悟到此,即证得大自由大平等的大安乐。   第三节 佛学的方法   前已说明人生宇宙的实事真理,但此不是平常人能体得到的。要体到必要一种方法。此方法就是觉者示我们从人至佛的方法,约有三种。第一种是戒,依律仪戒,行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第二种是定,世间定,三乘定,大乘定。第三种是慧,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   第一种是行为的训练,害他则自他俱害,利他则自他俱利,依此善恶的标准而为训练。害他即恶,利他即善。佛学要由止一切恶作一切善的戒,行得到精熟时,乃至第二种的定,定是由戒律而成功的,用他来训练心理之深隐处。如一个人在行为看去虽是很好,其实他心上不知有多少妄动,我们稍静下来就觉到了。定是心力的集中统一。亦可云第一是行为派的心理训练,第二是潜意识派的心理训练,至于第三种的慧,是根据觉者的心理,变自心为佛心。要经闻法思义修行的长时训练,由低而高,中间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的五十重阶级,始得到佛的地位。成佛以后,即觉到人生宇宙的实事真理,幻法说幻,真法说真,不增不减,如量而说,如实而说。但佛学在注重自己去实行去经验,不是说说就算了事的。觉者示我们从人至佛的方法,大概如是。   第四节 佛学的应用   上明佛学的本质与方法,我们已知是全善全美的,拿来放到人间发生甚么关系呢   一、佛学与宗教及科学:   佛学可说是宗教、是科学、是哲学、非宗教、非科学、非哲学。宗、科、哲皆是佛学,皆非佛学。佛学是包括宗、科、哲,而又为一般宗、科、哲所不能及的。   二、佛学与政治及社会:佛教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要发大悲心修菩萨行,为一切众生的公仆,故是共和政治的人生观。大同社会,以个人为世界单纯之分子。以世界为个人直接的团体,佛学之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法界缘起,一人之善恶能影响于全宇宙,这就是大同社会的宇宙观。   第五节 怎样研究佛学   佛学的内容,大概有四项。一、教的研究:教即文物,此有关梵文、巴利文、藏文、汉文数十种的文物。甲、法物之搜集,乙、史材之编考,丙、经典之校订,丁、图书之纂译。二、理的研究:即依教所成之思想。甲、印度二十小乘学派,乙、印度三种大乘学派,丙、中华综合学派,丁、欧美新研究派。三、行、即实行:甲、戒律,通菩萨戒,别七众戒;乙、大小乘各种禅观;丙、真言,一印一明或无量印无量明,明即是咒;丁、净土,极乐净土或知足天的弥勒净土等。四、果:甲、信果,由明教理而生信,由信而皈依佛法僧;乙、德果,由受持戒律,有德为众所归;丙、定果,由修习禅观而得;丁、慧果,亦修习禅观所得之果。此四果,第一属信众,第二属僧众,第三属三乘的贤众,第四属三乘圣众及佛。由教理而起行,由行而证佛果,佛学研究修习次第,略说如是。(注四)(注一)本论略本,民国十五年八月,在北平佛学研究会讲,罗庸及黄中疆、骆德先笔记,当由佛学研究会印行流通。十九年,增入学史及结论部分,改名佛学ABC,交世界书局发行。三十一年,重加治定,复佛学概论之名,是为广本,汉藏教理院刊行,即今本所依。(注二)学史编十之四五,系节取佛教宗派源流会入本论者,不复详注,读者可参阅之。(注三)结论,系依据大圆、罘月、莘野合记之“什么是佛学”,略为删节而成。(注四)下有第六节“初步佛学书的介绍”,从略。

佛学概论完

光明佛坛

已有50余万







































白蚀丸价格大概是多少
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jgyj/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