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茹素到誓灭佛老二教,这位大师最终位列莲
留下NI的心愿,等待TA的实现。 文/图:李绪廷 明朝时,一个叫钟岐仲的人潜心修佛,一天晚上,他的妻子梦见观音大士抱着一个英俊爽迈的小男孩送给她,她便感梦而孕。十月怀胎之后,生下一个男孩。 孩子生来好像颇有慧根,七岁的时候,就从诵佛持咒的父亲接触佛法。渐渐地养成了甘食蔬菜瓜果,而不嗜好腥膻荤血的习惯。 谁知,他十二岁的时候,跟随塾师开始研读儒家经典,又突然觉得这些理论比较好,渐渐地以圣贤之学自任,摈弃了昔日学习的佛法。
不仅这样,他还写了一部《辟佛论》,多达几十篇。喝着酒、吃着肉批判佛法。 按说这个孩子年龄不大就能写出批判佛法的书来,以后的道路,也就远离了佛法才对。但事与愿违,一次极偶然的机会,他又读到了两本莲池大师弘扬佛法、宣扬戒律的书籍,一本叫《莲池自知录》,另一本叫《竹窗随笔》。这两本书一下子就吸引住了蕅益大师,并打动了他的灵魂,从而决定了他一生的人生追求和人生道路。 于是,他又把呕心沥血之作——《辟佛论》找出来,全部付之一炬。 二十岁时,一件事真正在他内心激起重重涟漪。 他曾经试图诠释儒家经典《论语》,当他诠释到“天下归仁”一句时,竟然彷徨失措,左右为难,不敢下笔。 正好在这一年,一直都修佛念咒的父亲魂归西天,蕅益大师开始诵念《地藏本愿经》,为自己的父亲早日超度、再生佛国,尽自己的一份孝心。渐渐地,他产生了出家事佛的想法。 此念一生,他便坚持每天吃斋念佛,修炼身心,并将以前所著的各种文章,尽行焚毁,以示自己重新做人的决绝态度。 从七岁时跟随父亲吃斋念佛,道二十岁时重新吃斋念佛,其间他经历了很多,但这次也只是为了孝心,还没有完全走上修佛之路。 他在忧郁、彷徨三年时间之后,偶然听到一名法师讲说《楞严经》时说到“空生大觉”的时候,心中顿生疑情,自问:“因何空能生此大觉,世界与虚空又从何而生?”内心郁闷,竟无法修学。来到佛像座前,发愿说,自己愿意以身舍佛,皈依佛门。之后,他便在睡梦之中梦见自己不期而遇鼎鼎大名、如日中天的憨山大师。礼拜罢,蕅益大师流着眼泪,请教憨山大师:“我为什么这么法缘浅薄,和大师相见得这么晚?!” 憨山大师说:“这是苦果。你应该参悟苦因。”没等憨山大师的话说完,蕅益大师马上请求道:“弟子我立志追求佛法上乘,而不想只局限在四谛之中!大师,您给我指示光明大道吧!”憨山大师却淡淡地说:“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向上求佛的志向!”说完,便不再多说些什么。蕅益大师苦苦哀求,终不能得到首肯——正在哀求之时,突然觉醒过来了。 醒转之后,蕅益大师回忆梦中情景,历历在目,情不能已,思念备切,就要寻找寺院,剃度出家。但是,此时,憨山大师却远在广东曹溪(在今广东曲江县东南)宝林寺,蕅益大师便师从憨山大师的高徒雪岭禅师剃度,终于了却心愿,成为一名僧侣。 这位历经磨难,终于潜心向佛的年轻人,后终成一代大师。他就是明朝四大高僧之一的蕅益大师。 蕅益智旭(年~年),明末四大高僧中最晚也是影响最大的,中国净土宗第九代祖师。吴县木渎(今属江苏省)人,俗姓钟。字蕅益,号八不道人。由于晚居灵峰(今浙江安吉县)建寺、创社、著书,故世称灵峰蕅益大师。 著名的“割肉救母”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年。 那年,蕅益大师的母亲病重,蕅益大师就师从古人,效法先贤,割下自己臂膀上的血肉,掺和在药草之中,用来给他的慈母治病,希望能够凭借自己割股疗亲的孝情,挽救慈母的生命。 虽然没能挽救母亲的生命,但蕅益大师孝情感天,悲泣鬼神的故事,还是流传下来。 此后,蕅益大师一心一意地为自己往生净土而修研。前后的两年时间里,足不出户,一心修习。等到证通参透之后,便向南游方,横渡苍茫大海,来到洛迦山(即普陀山,在浙江舟山市普陀区)上,顶礼膜拜这座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佛光宝华之地。回来之后,他便开始住持龙居寺。 年3月8日(农历正月二十一),是净宗九祖藕益禅师圆寂纪念日。让我们一起温习蕅益大师圆寂前夕写下的一首偈子,不管您是否学佛,相信都能有所裨益:
生平过失深重,犹幸颇知内讼,
浑身瑕玷如芒,犹幸不敢覆藏。
藉此惭愧种子,方堪寄想乐邦,
以兹真言苦语,兼欲告诫诸方。
不必学他口中,澜翻五宗八教,
且先学他一点,朴朴实实心肠。 您有什么心愿,请直接在下方留言吧,期待第二届蓝毗尼心愿节,我们会把您的心愿带到佛祖家里。 往期回顾 围观 他们真的做到了!! 丨更多 热文 首届佛缘之路·蓝毗尼之光圣灯节宣传片 丨更多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百印祥福”的信息,可以添加客服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jgyj/11874.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位高僧圆寂前说出的秘密建议收藏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