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字

如何挽救社会风气系列(八)—谈护法   (共一集)   /8   台湾纬来电视台   档名:24--

  各位观众大家好:

  今天因缘非常殊胜。陈彩琼居士从美国来到我们现场。她是达拉斯佛教会的护法。刚才她告诉我,现在才真正体会到护法的工作很不容易做!这一个题目,过去我也曾经说过,难得她今天到现场,我们利用这个机会,再将这一桩事情,做一个研究讨论。弘护是释迦牟尼佛以及历代的高僧大德自己修学、教化众生的一个枢纽。换句话说,天赋再好,如果没有助缘,实在讲是很难有成就的,世、出世间法都不例外,我们可以从历史上得到正确的答案。在佛法里面讲,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国王、大臣、大富长者的极力护持,他的理想再好,帮助一切众生的方法再妥善,也没有法子发挥,所以护持的功德,实在是不可思议。

  佛法从后汉初期传到中国,也是得到帝王、大臣的拥护,所以才能够很顺利的在中国推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环。我们应当感激历代这些护法的大德们。谚语常说:“同行相嫉”,这是事实,古今中外都不能够避免。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印度一些宗教家们在民间传道,佛经上所记载的,知名的就有九十六种之多。而世尊也是到处讲经说法,自自然然引起他们的嫉妒。这些嫉妒的人想尽方法来破坏,而僧团里面也有一些不听话的学生,叫做六群比丘,专门捣蛋的。也许同修们会联想到,释迦牟尼佛有圆满的智慧,有善巧方便,为什么还会收这一些惹事生非的出家弟子呢?如果世尊对他们的根底都看不出来,那么释迦牟尼佛的能力还是很有限。我们看到这个情形,必然会有这些联想,可是事实不然。

  我们明了诸佛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给一切众生,作一个最好的榜样。所以决定不能够以他的境界为对象,他必须以我们众生为对象。众生是凡夫,佛灭度之后,历代的祖师大德们都是凡夫。凡夫的僧团里面一定有问题,一定会出现这些违背僧团规矩的人物。那么怎么处理法呢?世尊在当年的僧团,已经就作我们的模范了。僧团里面,有很多很听话的好学生,有不听话的顽皮学生,惹事生非的学生。那我们看看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样对待他们,这就是叫我们学习。如果以佛的智慧神通,专门都收好学生,坏的学生都不收,那到现在我们的僧团怎么办?我们没有慧眼,没有能力来辨别学生的善恶。遇到这些恶的学生,我们如何处理,这不就麻烦了!由此可知,这才是释迦牟尼佛真实的智慧、真实的教诲。所以僧团里面,显示出各种不同的人物,各种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程度,不同的智慧,能够聚集在一起接受佛的教化。我们能够体会到这一层,就能得殊胜的受用。

  历代这些高僧大德们,他们之所以能成就,都是得力于衷心的护持。这些护法的大德们,他们有智慧、有眼光、有毅力、有决心,纵然遇到许许多多的挫折、阻挠,他也不会退心。这样的护持才能成就。在佛教史里面,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历史,知道的人很多。在坛经第一篇就叙说得很明了。当年五祖忍和尚传法给他,引起大众不服,不但要把衣钵夺回,甚至于还要陷害于他。五祖了解这个事实,所以在半夜叫他离开,叫他逃避。他逃到岭南,隐藏在猎人队里面,时间居然有十五年之久。十五年之后,大家把传衣钵的事情淡忘掉了,于是他才出现。出现之后,因缘殊胜,得到南方的出家大德印宗法师的护持。我们常说“同行相嫉”,同行不嫉妒,而来帮助护持的,非常的希有,在历史上很少看到。我们细心去观察,惠能的成就就是印宗法师的成就,这是不可以否认的。如果没有印宗法师的护持,能大师虽然有智慧、有善巧,也没有机会去发挥。这是得力于出家人的护持。

  我们再看世间法里面,大家都知道管仲这个人了不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他的事功永远被后世人赞美。他怎么成就呢?得力于鲍叔牙。管仲对于这个朋友永远不忘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鲍叔牙知道他有智慧、有能力,特别举荐于国君,他才能够展开他的抱负,济世救民。也是得力于护法。这些事在历史上不多见。我们想想,历代人才有没有呢?不能说人才没有,代代都有人才,世、出世法里面不乏人才。但是缺乏护持的人,纵然是天才也会凋零,也会没落。

  达摩到中国来,得不到人护持,得不到护法,只好在少林寺面壁九年,遇到慧可大师,把法传给慧可。慧可一生也没有遇到得力的护持人,所以代代单传。这算是相当幸运。确确实实有许多大德一生当中没有人护持,也找不到一个传人。这个事情,每一个朝代都有,这是非常遗憾的一桩事情。晚近世风日下,真正发心成就下一代,成就年轻人的更希有了、更难得了。

  我们生活在台湾这个地区也倍受艰苦,总算得三宝的加持,我们遇到殊胜的因缘,才有今天这一点成就。佛法在社会,数百年来,可以说从清朝中叶以后,佛法加速度的变质。为社会有识之士,今天所讲知识份子所轻视,这不能怪人。我们今天佛法寺院、庵堂,出家二众所表现出来的形像,怎么能叫这些知识份子敬仰?所以过失不在他们,在我们自己本身。我们表现出来的,确确实实是迷信。你能说佛教不迷信吗?佛教不消极吗?这是表现出来就是这个样子。真正要护持,那是有高度的智慧,不是普通人。

  我在年轻的时候,作学生的时代,曾经接触过基督教,接触过伊斯兰教。我对他们的教义,略略的懂得一点。但是对于佛教则一无所知。从来没有听说寺院里有讲经的,没听说过。到以后我们才晓得,有几位讲经的法师,都是在大都会。小的城市、农村里头,那就更不必说了。可是基督教的教堂,无论在任何偏僻地方,牧师们都常常讲经说道。我们听听,有的时候听得蛮有道理,总觉得他们比佛教高明。佛教只有拜拜,只有烧香、念经、超度死人。好像与我们的生活,与活人不相干!这样的东西怎么能引起我们学习的兴趣,怎么能引起我们对它产生信心?

  我自己对佛教的认识,是到台湾来之后,追随方东美先生。我跟他学哲学,他老人家非常慈悲,给我做了一个系列的介绍。从西洋哲学介绍到中国哲学、印度哲学。等于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最后一个单元,他给我讲佛经哲学,使我非常讶异。佛经怎么是哲学?他告诉我,佛经不但是哲学,是全世界最高的哲学。又给我说,修学佛法才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一句话,打动了我要探讨佛经的兴趣。于是我就开始跑寺庙。当时在台北最著名的是善导寺,这里面藏经,在那时候算是相当的丰富。当时佛教经典非常缺乏,市面上找不到。全台湾印经只有三个地方。台北有个台湾印经处,朱镜宙老居士主持的,规模很小。在台中有一位陈叔居,在南部也有个书局,我一下忘记了。他们印的种类也少,数量也少,所以经书是很难得到。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寺院里面,借大藏经来阅读,遇到好的东西,自己抄写。没有像现在这么普遍。所以方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我的因缘可以说是相当殊胜。

  接触经典大概一个月的时间,有一个朋友介绍我认识章嘉大师,这是专门研究佛法的,是佛门的专家。我亲近他老人家,得他老人家的指导,他也非常慈悲,跟方东美先生一样。章嘉大师当时住在青田街八号,是一栋日本的洋房。我们也是每一个星期聚会一次,跟他研究讨论,听他的教诲。三年之后,章嘉大师圆寂了。我又经朱镜宙老居士的介绍,认识了台中李炳南老居士。以后我对佛法有相当的认识,我觉得这是一门好东西,应当要把它发扬光大,但是没有人去做。我不知道那就算了,既然知道了,如果不做,就觉得良心对不起。所以我辞去了工作,发心奉献这一生,专门从事于这个工作。到台中亲近李炳南老居士,我跟他十年,修学基础奠定了。

  离开台中,继续做我的修学弘法的工作。弘法刚刚开始了。这时候,正如过去李老师所说的,你弘护没有成绩,别人笑话你,那就无所谓了。如果你自己修行弘化能有一点成就了,嫉妒、障碍必然会来自四面八方,心里不能没有准备。以后真的我遇到困难。我自己的出家道场不能住。也是这个因素。台北市每一个道场,都不能接纳我。在当时,居士界里面,有黄一鸣居士,他是一个国大代表,曾经做过佛教会的秘书长。对于前一代的老法师都有私交。赵默林老居士非常热心,到处想给我找一个挂单的地方、落脚的地方。他们是颇有信心。每一个寺庙走了一趟,处处碰壁,然后他们才觉悟了。来见我说:“法师!不是我原先想像的。难!太难太难了!”

  我正在这时候,真正是走头无路,逼着我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个把弘法利生的工作舍弃,去赶经忏,也去度亡魂,这个行!这是每一个寺院道场都欢迎,都能够接纳。第二条路呢?我又还俗,再去找工作,谋生!遭遇到这么大的障难。在困境之中,我遇到韩锳居士夫妇。他们是我的听众,北方人个性豪爽,知道我这个困难,他们打报不平。韩居士的家庭不富裕,收入也是很微薄,极度艰难困苦,他帮助我。他家里还有两间多余的房间,让我住在他家里面。我为了这桩事情,到台中请示老师。老师说可以,这样我才安心住在他们家里。这一住就住了十七年。我脱离了僧团,过一种出家人非常的生活。苦不堪言!而他们一家护法,遭遇多方面的毁谤、谣言,压力沉重!一般人很难承受得了。所以我非常感激这一家人,他们能扛得下来。什么样的毁谤也不在乎,甚至于什么样的侮辱也不在乎。我们觉得这个事情是一桩好事,是应当要做的。

  一直到六十八年,才有微薄的能力,在景美建一个小道场。民生大楼那边买了一个单位,五十坪。这样我们就有自己的一个讲经的场所。在以前,他们夫妻两个到处借地方、租地方,帮助我在讲台上练习讲经,一直没有中断过!古人常讲:“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说明练习的重要。打拳的人天天要练拳,三个月不练拳,骨头都僵硬了。唱歌的人、唱戏的人,每天要吊嗓子,几个星期不练习,就唱不出来了。同样的道理,发心讲经说法,也要天天上讲台。

  过去李老师教导我们,纵然没有机会天天上讲台,一个星期至少要上讲台一次。假如一个星期一次的机会都没有,你必定生疏,必定退转,到以后你的信心就没有了。由此可知,讲台练习这是成功之道。我得到韩居士一家的护持,使我讲经的机会充分了,每一个星期至少有三次,有的时候到五次、六次之多。最多的,我记得大概有两年的时间,我讲台机会太多了。上午、下午、晚上,一个星期有三十多个小时。我很欢喜,我不会推辞,有这么好的机会来练习,因缘无比的殊胜。

  六十八年有这个因缘建立景美图书馆,以后逐渐逐渐扩充,才有今天这样一个场所。但是比起其他法师的道场,那我们是逊色太多了。任何一个小庙,我们都不能跟它相比!我们的特色就是讲经说法、念佛共修,从来没有中断过。韩锳居士全心全力护持我们三十年,建立道场。有一些听众听了之后生欢喜心,发心出家,于是我们也组织了一个小僧团,这些成就都是韩居士护持的功德,很不容易!如果没有她全心全力的护持,没有她坚定的意志抗拒一切外来的毁谤、折磨,我们那有今天的成就?

  她在今年三月五号往生,非常出乎我们意料之外。有许多认识她的人都非常惊讶。即使她在病中,她还是谈笑风生,你看她活泼的态度,听她音声洪亮。至少她也能够再活个二十年(就一般情况来看),没想到她这么早走了。她走的时候没有痛苦。最近我听了三重廖居士他父亲往生的录音带,他做了一个详细报告,非常殊胜。但是韩馆长往生那个状况,比他父亲往生又殊胜太多了。她生病的期间没有病容,走的时候没有死相,面目如生,比生前还要好看,非常的希有!生病期间,我们也曾经见到不少的病人,病重的时候,都会见神见鬼,见到已经过世的家亲眷属,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佛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有详细的说明。那个现象不是好现象。韩馆长往生,这些现象没有,这是很希有、很希有的。

  她两次见佛。第一次是三月一号,三月一号晚上十点钟,她见到阿弥陀佛来了,告诉我们阿弥陀佛来了。大约有三、四分钟,有这么长的时间。她告诉我们阿弥陀佛走了。我安慰她,阿弥陀佛来看你,我说你的病一定会好。佛来看你,佛没有把你带走。佛来看看你,他又走了。她点点头。我说你现在念阿弥陀佛,应当比我们大家念佛更亲切了。为什么?你见过佛!我们只看到佛像,没见过真佛。她说对!很肯定。这是第一次见佛。见到佛之后,她的精神越来越好。那天晚上(三月一号晚上),医院医生给她诊断,他说非常危急。医生告诉她的儿子,可能只有两小时,叫我们做准备。六点钟医生说的,但是八点钟之后,她就醒过来了。醒过来之后,她要喝水,她要吃东西,精神越来越好。到十点半阿弥陀佛来了,我们以为佛来接引了。没有想到见过佛之后,精神越来越好。我们在一块聊天有说有笑,一直聊到两点多钟。我看她没事了。

  在这一段期间当中,我们谈了许多将来要做的事情。我们应当如何把佛法发扬光大,如何来培养后学。讨论了很久,到两点多钟时间太晚了。我就劝她好好的休息,明天我再来看你。我也回来休息。到了三号,我就把一号晚上所谈的做了一个整理,写出十二条。我每一条念给她听,她都点头完全同意。所以这个十二条就是“韩锳馆长的愿望”,也等于说是她的遗嘱。希望我们净宗学会的同仁,都能以韩馆长的愿望,我们共同勉励,依教奉行,报答她对我们三十年护持的恩德。这是三月三号的事情。

  三月三号下午,我看她情形逐渐的好转。医院里面的大夫看了也摇头,他说你们学佛实在是不可思议。怎么看看不行,又回来、又好了。但是我觉得情况还是有相当严重,不能不做妥善的准备。这时候我就想起来,我们出家人穿的黄海青,黄色的海青,红色的袈裟,这是不如法的。虽然一般人喜欢这种打扮,但是我晓得鬼神厌弃,不如法!我们跟馆长一再强调,我们要如法修学,那只有从我们自己本身来做起。我们从此以后,不再穿黄色的海青,不再搭红色的袈裟。我们的袈裟一定是咖啡色,染色衣。我就打电话到图书馆告诉悟道,叫悟道立刻通知板桥的僧服店,给我们图书馆出家的男众,每一个人做一件咖啡色的二十五条衣。立刻通知她,希望她能快一点给我们做好。

  晚上僧服店的老板娘到图书馆来给我们量尺寸,我们就告诉她,希望她能够快一点给我们。她给我们说她知道。我们很惊讶,你怎么会知道?她说中午阿弥陀佛通知她,说图书馆有急事,你们要赶工给他做。我们听了这句话非常惊讶,也非常安慰。惊讶的是从来没有听说过,阿弥陀佛亲自替人安排事情,没听说过,古书上也没有见到有这种记载。正好那天中午(三号中午),馆长第二次见阿弥陀佛。几乎僧服店的老板娘跟馆长是同时见到阿弥陀佛,医院,一个在板桥。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信心。

  果然我们要求的服装,她如期给我们送到。馆长五号下午四点二十分钟往生。僧服在这之前送给我们。我们一切都如法,心里面欢慰无比。我们仔细去思惟,我想韩馆长到这个世间来护持佛法,应该可以说是阿弥陀佛派来的,她不是个凡人。她来,有她的任务;她走,她的功德做圆满了,阿弥陀佛接她走的。她在这个期间,两次见阿弥陀佛,一次见到莲池海会。她告诉我们莲池很大,莲花很美!走得那么样的安详。走的时候,走之前跟我们讲太舒服了,她不是苦着走的,不是痛苦走的,她是非常快乐走的。

  我们当然难过。三十年的相处,热心护持,使我们有道场、有小的僧团。在这个时代弘护正法,如《楞严经》上所说:“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外面的障缘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多、都复杂、都严重!我们能够在这夹缝当中生存,还能够将佛法延续发扬光大,是多么艰钜的工作。真正发心护持,就是如来的使者,必定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的保佑。我们从馆长最后这几天当中,得到了证实,过去我们只是这个想法,依照经典的理论来推想,这是我们看到了事实。

  还有中达师在各处弘扬佛法,努力的在行化,也得到护法神明显的加持。使我们相信佛在经里面所说的,字字句句都是真实的,不是虚妄的。弘法要依靠佛的教诲,如理如法认真的去做。护法,韩锳居士是一个最好的榜样,成功的护法者,没有亏负如来的使命。我们希望有更多像韩锳居士这样的护持,我们希望有许多年轻的法师,发愿弘法利生,佛法前途是一片光明,一定得到佛所讲的殊胜的功德、利益、效果。帮助世人幸福,帮助每一个家庭美满,帮助众生事业顺利成功,社会安定详和,最后达到世界和平。每一个种族、每一个国家都能够互助合作,共享繁荣兴旺的成果。这是弘护必定得到的殊胜效果。我们利用这一点机会劝勉同修们,我们要认识、要理解,要共同携手努力,把这一桩事情做好。谢谢大家。   

正體字

如何挽救社會風氣系列(八)—談護法   (共一集)   /8   台灣緯來電視台   檔名:24--

  各位觀眾大家好:

  今天因緣非常殊勝。陳彩瓊居士從美國來到我們現場。她是達拉斯佛教會的護法。剛才她告訴我,現在才真正體會到護法的工作很不容易做!這一個題目,過去我也曾經說過,難得她今天到現場,我們利用這個機會,再將這一樁事情,做一個研究討論。弘護是釋迦牟尼佛以及歷代的高僧大德自己修學、教化眾生的一個樞紐。換句話說,天賦再好,如果沒有助緣,實在講是很難有成就的,世、出世間法都不例外,我們可以從歷史上得到正確的答案。在佛法裡面講,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如果沒有那麼多的國王、大臣、大富長者的極力護持,他的理想再好,幫助一切眾生的方法再妥善,也沒有法子發揮,所以護持的功德,實在是不可思議。

  佛法從後漢初期傳到中國,也是得到帝王、大臣的擁護,所以才能夠很順利的在中國推展,成為中國文化的一環。我們應當感激歷代這些護法的大德們。諺語常說:「同行相嫉」,這是事實,古今中外都不能夠避免。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印度一些宗教家們在民間傳道,佛經上所記載的,知名的就有九十六種之多。而世尊也是到處講經說法,自自然然引起他們的嫉妒。這些嫉妒的人想盡方法來破壞,而僧團裡面也有一些不聽話的學生,叫做六群比丘,專門搗蛋的。也許同修們會聯想到,釋迦牟尼佛有圓滿的智慧,有善巧方便,為什麼還會收這一些惹事生非的出家弟子呢?如果世尊對他們的根底都看不出來,那麼釋迦牟尼佛的能力還是很有限。我們看到這個情形,必然會有這些聯想,可是事實不然。

  我們明瞭諸佛菩薩示現在這個世間,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給一切眾生,作一個最好的榜樣。所以決定不能夠以他的境界為對象,他必須以我們眾生為對象。眾生是凡夫,佛滅度之後,歷代的祖師大德們都是凡夫。凡夫的僧團裡面一定有問題,一定會出現這些違背僧團規矩的人物。那麼怎麼處理法呢?世尊在當年的僧團,已經就作我們的模範了。僧團裡面,有很多很聽話的好學生,有不聽話的頑皮學生,惹事生非的學生。那我們看看釋迦牟尼佛是怎麼樣對待他們,這就是叫我們學習。如果以佛的智慧神通,專門都收好學生,壞的學生都不收,那到現在我們的僧團怎麼辦?我們沒有慧眼,沒有能力來辨別學生的善惡。遇到這些惡的學生,我們如何處理,這不就麻煩了!由此可知,這才是釋迦牟尼佛真實的智慧、真實的教誨。所以僧團裡面,顯示出各種不同的人物,各種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程度,不同的智慧,能夠聚集在一起接受佛的教化。我們能夠體會到這一層,就能得殊勝的受用。

  歷代這些高僧大德們,他們之所以能成就,都是得力於衷心的護持。這些護法的大德們,他們有智慧、有眼光、有毅力、有決心,縱然遇到許許多多的挫折、阻撓,他也不會退心。這樣的護持才能成就。在佛教史裡面,襌宗六祖惠能大師的歷史,知道的人很多。在壇經第一篇就敘說得很明瞭。當年五祖忍和尚傳法給他,引起大眾不服,不但要把衣缽奪回,甚至於還要陷害於他。五祖瞭解這個事實,所以在半夜叫他離開,叫他逃避。他逃到嶺南,隱藏在獵人隊裡面,時間居然有十五年之久。十五年之後,大家把傳衣缽的事情淡忘掉了,於是他才出現。出現之後,因緣殊勝,得到南方的出家大德印宗法師的護持。我們常說「同行相嫉」,同行不嫉妒,而來幫助護持的,非常的希有,在歷史上很少看到。我們細心去觀察,惠能的成就就是印宗法師的成就,這是不可以否認的。如果沒有印宗法師的護持,能大師雖然有智慧、有善巧,也沒有機會去發揮。這是得力於出家人的護持。

  我們再看世間法裡面,大家都知道管仲這個人了不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他的事功永遠被後世人讚美。他怎麼成就呢?得力於鮑叔牙。管仲對於這個朋友永遠不忘記,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鮑叔牙知道他有智慧、有能力,特別舉薦於國君,他才能夠展開他的抱負,濟世救民。也是得力於護法。這些事在歷史上不多見。我們想想,歷代人才有沒有呢?不能說人才沒有,代代都有人才,世、出世法裡面不乏人才。但是缺乏護持的人,縱然是天才也會凋零,也會沒落。

  達摩到中國來,得不到人護持,得不到護法,只好在少林寺面壁九年,遇到慧可大師,把法傳給慧可。慧可一生也沒有遇到得力的護持人,所以代代單傳。這算是相當幸運。確確實實有許多大德一生當中沒有人護持,也找不到一個傳人。這個事情,每一個朝代都有,這是非常遺憾的一樁事情。晚近世風日下,真正發心成就下一代,成就年輕人的更希有了、更難得了。

  我們生活在台灣這個地區也倍受艱苦,總算得三寶的加持,我們遇到殊勝的因緣,才有今天這一點成就。佛法在社會,數百年來,可以說從清朝中葉以後,佛法加速度的變質。為社會有識之士,今天所講知識份子所輕視,這不能怪人。我們今天佛法寺院、庵堂,出家二眾所表現出來的形像,怎麼能叫這些知識份子敬仰?所以過失不在他們,在我們自己本身。我們表現出來的,確確實實是迷信。你能說佛教不迷信嗎?佛教不消極嗎?這是表現出來就是這個樣子。真正要護持,那是有高度的智慧,不是普通人。

  我在年輕的時候,作學生的時代,曾經接觸過基督教,接觸過伊斯蘭教。我對他們的教義,略略的懂得一點。但是對於佛教則一無所知。從來沒有聽說寺院裡有講經的,沒聽說過。到以後我們才曉得,有幾位講經的法師,都是在大都會。小的城市、農村裡頭,那就更不必說了。可是基督教的教堂,無論在任何偏僻地方,牧師們都常常講經說道。我們聽聽,有的時候聽得蠻有道理,總覺得他們比佛教高明。佛教只有拜拜,只有燒香、念經、超度死人。好像與我們的生活,與活人不相干!這樣的東西怎麼能引起我們學習的興趣,怎麼能引起我們對它產生信心?

  我自己對佛教的認識,是到台灣來之後,追隨方東美先生。我跟他學哲學,他老人家非常慈悲,給我做了一個系列的介紹。從西洋哲學介紹到中國哲學、印度哲學。等於給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論。最後一個單元,他給我講佛經哲學,使我非常訝異。佛經怎麼是哲學?他告訴我,佛經不但是哲學,是全世界最高的哲學。又給我說,修學佛法才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一句話,打動了我要探討佛經的興趣。於是我就開始跑寺廟。當時在台北最著名的是善導寺,這裡面藏經,在那時候算是相當的豐富。當時佛教經典非常缺乏,市面上找不到。全台灣印經只有三個地方。台北有個台灣印經處,朱鏡宙老居士主持的,規模很小。在台中有一位陳叔居,在南部也有個書局,我一下忘記了。他們印的種類也少,數量也少,所以經書是很難得到。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寺院裡面,借大藏經來閱讀,遇到好的東西,自己抄寫。沒有像現在這麼普遍。所以方先生把佛法介紹給我。我的因緣可以說是相當殊勝。

  接觸經典大概一個月的時間,有一個朋友介紹我認識章嘉大師,這是專門研究佛法的,是佛門的專家。我親近他老人家,得他老人家的指導,他也非常慈悲,跟方東美先生一樣。章嘉大師當時住在青田街八號,是一棟日本的洋房。我們也是每一個星期聚會一次,跟他研究討論,聽他的教誨。三年之後,章嘉大師圓寂了。我又經朱鏡宙老居士的介紹,認識了台中李炳南老居士。以後我對佛法有相當的認識,我覺得這是一門好東西,應當要把它發揚光大,但是沒有人去做。我不知道那就算了,既然知道了,如果不做,就覺得良心對不起。所以我辭去了工作,發心奉獻這一生,專門從事於這個工作。到台中親近李炳南老居士,我跟他十年,修學基礎奠定了。

  離開台中,繼續做我的修學弘法的工作。弘法剛剛開始了。這時候,正如過去李老師所說的,你弘護沒有成績,別人笑話你,那就無所謂了。如果你自己修行弘化能有一點成就了,嫉妒、障礙必然會來自四面八方,心裡不能沒有準備。以後真的我遇到困難。我自己的出家道場不能住。也是這個因素。台北市每一個道場,都不能接納我。在當時,居士界裡面,有黃一鳴居士,他是一個國大代表,曾經做過佛教會的秘書長。對於前一代的老法師都有私交。趙默林老居士非常熱心,到處想給我找一個掛單的地方、落腳的地方。他們是頗有信心。每一個寺廟走了一趟,處處碰壁,然後他們才覺悟了。來見我說:「法師!不是我原先想像的。難!太難太難了!」

  我正在這時候,真正是走頭無路,逼著我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個把弘法利生的工作捨棄,去趕經懺,也去度亡魂,這個行!這是每一個寺院道場都歡迎,都能夠接納。第二條路呢?我又還俗,再去找工作,謀生!遭遇到這麼大的障難。在困境之中,我遇到韓鍈居士夫婦。他們是我的聽眾,北方人個性豪爽,知道我這個困難,他們打報不平。韓居士的家庭不富裕,收入也是很微薄,極度艱難困苦,他幫助我。他家裡還有兩間多餘的房間,讓我住在他家裡面。我為了這樁事情,到台中請示老師。老師說可以,這樣我才安心住在他們家裡。這一住就住了十七年。我脫離了僧團,過一種出家人非常的生活。苦不堪言!而他們一家護法,遭遇多方面的毀謗、謠言,壓力沈重!一般人很難承受得了。所以我非常感激這一家人,他們能扛得下來。什麼樣的毀謗也不在乎,甚至於什麼樣的侮辱也不在乎。我們覺得這個事情是一樁好事,是應當要做的。

  一直到六十八年,才有微薄的能力,在景美建一個小道場。民生大樓那邊買了一個單位,五十坪。這樣我們就有自己的一個講經的場所。在以前,他們夫妻兩個到處借地方、租地方,幫助我在講台上練習講經,一直沒有中斷過!古人常講:「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說明練習的重要。打拳的人天天要練拳,三個月不練拳,骨頭都僵硬了。唱歌的人、唱戲的人,每天要吊嗓子,幾個星期不練習,就唱不出來了。同樣的道理,發心講經說法,也要天天上講台。

  過去李老師教導我們,縱然沒有機會天天上講台,一個星期至少要上講台一次。假如一個星期一次的機會都沒有,你必定生疏,必定退轉,到以後你的信心就沒有了。由此可知,講台練習這是成功之道。我得到韓居士一家的護持,使我講經的機會充分了,每一個星期至少有三次,有的時候到五次、六次之多。最多的,我記得大概有兩年的時間,我講台機會太多了。上午、下午、晚上,一個星期有三十多個小時。我很歡喜,我不會推辭,有這麼好的機會來練習,因緣無比的殊勝。

  六十八年有這個因緣建立景美圖書館,以後逐漸逐漸擴充,才有今天這樣一個場所。但是比起其他法師的道場,那我們是遜色太多了。任何一個小廟,我們都不能跟它相比!我們的特色就是講經說法、念佛共修,從來沒有中斷過。韓鍈居士全心全力護持我們三十年,建立道場。有一些聽眾聽了之後生歡喜心,發心出家,於是我們也組織了一個小僧團,這些成就都是韓居士護持的功德,很不容易!如果沒有她全心全力的護持,沒有她堅定的意志抗拒一切外來的毀謗、折磨,我們那有今天的成就?

  她在今年三月五號往生,非常出乎我們意料之外。有許多認識她的人都非常驚訝。即使她在病中,她還是談笑風生,你看她活潑的態度,聽她音聲洪亮。至少她也能夠再活個二十年(就一般情況來看),沒想到她這麼早走了。她走的時候沒有痛苦。最近我聽了三重廖居士他父親往生的錄音帶,他做了一個詳細報告,非常殊勝。但是韓館長往生那個狀況,比他父親往生又殊勝太多了。她生病的期間沒有病容,走的時候沒有死相,面目如生,比生前還要好看,非常的希有!生病期間,我們也曾經見到不少的病人,病重的時候,都會見神見鬼,見到已經過世的家親眷屬,這種現象非常普遍。佛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有詳細的說明。那個現象不是好現象。韓館長往生,這些現象沒有,這是很希有、很希有的。

  她兩次見佛。第一次是三月一號,三月一號晚上十點鐘,她見到阿彌陀佛來了,告訴我們阿彌陀佛來了。大約有三、四分鐘,有這麼長的時間。她告訴我們阿彌陀佛走了。我安慰她,阿彌陀佛來看妳,我說妳的病一定會好。佛來看妳,佛沒有把妳帶走。佛來看看妳,他又走了。她點點頭。我說妳現在念阿彌陀佛,應當比我們大家念佛更親切了。為什麼?你見過佛!我們只看到佛像,沒見過真佛。她說對!很肯定。這是第一次見佛。見到佛之後,她的精神越來越好。那天晚上(三月一號晚上),醫院醫生給她診斷,他說非常危急。醫生告訴她的兒子,可能只有兩小時,叫我們做準備。六點鐘醫生說的,但是八點鐘之後,她就醒過來了。醒過來之後,她要喝水,她要吃東西,精神越來越好。到十點半阿彌陀佛來了,我們以為佛來接引了。沒有想到見過佛之後,精神越來越好。我們在一塊聊天有說有笑,一直聊到兩點多鐘。我看她沒事了。

  在這一段期間當中,我們談了許多將來要做的事情。我們應當如何把佛法發揚光大,如何來培養後學。討論了很久,到兩點多鐘時間太晚了。我就勸她好好的休息,明天我再來看妳。我也回來休息。到了三號,我就把一號晚上所談的做了一個整理,寫出十二條。我每一條念給她聽,她都點頭完全同意。所以這個十二條就是「韓鍈館長的願望」,也等於說是她的遺囑。希望我們淨宗學會的同仁,都能以韓館長的願望,我們共同勉勵,依教奉行,報答她對我們三十年護持的恩德。這是三月三號的事情。

  三月三號下午,我看她情形逐漸的好轉。醫院裡面的大夫看了也搖頭,他說你們學佛實在是不可思議。怎麼看看不行,又回來、又好了。但是我覺得情況還是有相當嚴重,不能不做妥善的準備。這時候我就想起來,我們出家人穿的黃海青,黃色的海青,紅色的袈裟,這是不如法的。雖然一般人喜歡這種打扮,但是我曉得鬼神厭棄,不如法!我們跟館長一再強調,我們要如法修學,那只有從我們自己本身來做起。我們從此以後,不再穿黃色的海青,不再搭紅色的袈裟。我們的袈裟一定是咖啡色,染色衣。我就打電話到圖書館告訴悟道,叫悟道立刻通知板橋的僧服店,給我們圖書館出家的男眾,每一個人做一件咖啡色的二十五條衣。立刻通知她,希望她能快一點給我們做好。

  晚上僧服店的老板娘到圖書館來給我們量尺寸,我們就告訴她,希望她能夠快一點給我們。她給我們說她知道。我們很驚訝,你怎麼會知道?她說中午阿彌陀佛通知她,說圖書館有急事,你們要趕工給他做。我們聽了這句話非常驚訝,也非常安慰。驚訝的是從來沒有聽說過,阿彌陀佛親自替人安排事情,沒聽說過,古書上也沒有見到有這種記載。正好那天中午(三號中午),館長第二次見阿彌陀佛。幾乎僧服店的老板娘跟館長是同時見到阿彌陀佛,一個在醫院,一個在板橋。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信心。

  果然我們要求的服裝,她如期給我們送到。館長五號下午四點二十分鐘往生。僧服在這之前送給我們。我們一切都如法,心裡面歡慰無比。我們仔細去思惟,我想韓館長到這個世間來護持佛法,應該可以說是阿彌陀佛派來的,她不是個凡人。她來,有她的任務;她走,她的功德做圓滿了,阿彌陀佛接她走的。她在這個期間,兩次見阿彌陀佛,一次見到蓮池海會。她告訴我們蓮池很大,蓮花很美!走得那麼樣的安詳。走的時候,走之前跟我們講太舒服了,她不是苦著走的,不是痛苦走的,她是非常快樂走的。

  我們當然難過。三十年的相處,熱心護持,使我們有道場、有小的僧團。在這個時代弘護正法,如《楞嚴經》上所說:「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外面的障緣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多、都複雜、都嚴重!我們能夠在這夾縫當中生存,還能夠將佛法延續發揚光大,是多麼艱鉅的工作。真正發心護持,就是如來的使者,必定得諸佛護念,龍天善神的保佑。我們從館長最後這幾天當中,得到了證實,過去我們只是這個想法,依照經典的理論來推想,這是我們看到了事實。

  還有中達師在各處弘揚佛法,努力的在行化,也得到護法神明顯的加持。使我們相信佛在經裡面所說的,字字句句都是真實的,不是虛妄的。弘法要依靠佛的教誨,如理如法認真的去做。護法,韓鍈居士是一個最好的榜樣,成功的護法者,沒有虧負如來的使命。我們希望有更多像韓鍈居士這樣的護持,我們希望有許多年輕的法師,發願弘法利生,佛法前途是一片光明,一定得到佛所講的殊勝的功德、利益、效果。幫助世人幸福,幫助每一個家庭美滿,幫助眾生事業順利成功,社會安定詳和,最後達到世界和平。每一個種族、每一個國家都能夠互助合作,共享繁榮興旺的成果。這是弘護必定得到的殊勝效果。我們利用這一點機會勸勉同修們,我們要認識、要理解,要共同攜手努力,把這一樁事情做好。謝謝大家。   

净空法师专集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dmyj/8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