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pf.39.net/bdfyy/jdsb/191218/7696544.html

在去往曼谷的红眼航班落地之前,其实我并不知道自己应该期待什么。对于泰国的印象,除了双手合十软软一句sawatdeeka、碧海蓝天普吉岛等等,脑海里并没有一个具体的画像。没有做太多的攻略,似乎未知的旅途更让我期待。

初到曼谷,热量和噪声扑面而来。复杂多层的交通系统,川流不息的摩的车辆以及靠左行驶的交通规则,一时间让人不知所措,无从下脚。

深吸一口气,终于打开地图标好终点开始行走,一边好奇地观察周遭的一切。

天空、建筑、街道、店铺、摊贩、行人,甚至屋顶的猫也不放过。

先从高处看,曼谷是一个层次丰富的城市。

大大小小的寺庙星罗棋布。

摩天大楼在贫民楼中突兀地拔地而起。

如此繁华。

也如此破败。

就是这样一个极端的城市。处处能找到鲜明的对比。

比如廉价国营公交车的老旧。

比如昂贵私营BTS轻轨的现代。

又比如街道上引擎轰鸣声振聋发聩,但常常随意走进一座寺庙里却静地出奇。即便是游客络绎不绝的大皇宫,也能找到静僻的一角。

是好是坏,自有定夺。但对于旅行者,曼谷绝对不会让你失望。大大小小的街道各有乾坤,总能发现惊喜。

夜幕降临后,街道披上灯光的外衣,繁华与破败交融一体。

在曼谷,有太多事情可做。

摩的绝对是这个城市的标签之一。由于公共交通系统的不完善,大部分买不起车的人都会选择购置一辆摩托。

用打车软件Grab叫上一辆,体会在塞车长龙中游曳穿梭的感觉,真的非常自由。

尤其是火车经过市区时,摩的能够径直开到铁轨旁边,一节节车厢就从面前驶过,很奇妙的感觉。

步行则可以慢慢观察这座城市。路过的许多路边小摊或者集市,都值得坐下一尝风味。

一般看当地人吃什么,我就打开谷歌翻译,告诉摊主再来一份一样的,总不会错。

集市在泰国是一种盛大的存在。曼谷周边有各色各样的集市,比如著名的美功火车集市。

紧紧贴着铁轨摆好小摊,撑起棚子为自己和顾客遮阳,只有在火车快要经过时才赶忙收起支架。

长长的铁轨,琳琅满目的货品。逛的时候只有一个想法:这下终于明白了什么叫“目不暇接”。

千奇百怪的商品,千姿百态的生活。

支起每个货摊的主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

柠檬是酸。

甘蔗是甜。

愁容是苦。

酸甜苦辣,皆是生活。

离铁道市场不远的地方,是著名的安帕瓦水上市场。

东南亚人民似乎很懂得因地制宜。河流除了贡献渔获,更是大小贸易的载体。一艘小船一个小锅,便是一门生意。

在水上市场可以坐上一条小船,去看傍水而居的人们的生活状态。

我喜欢观察不同的生活方式,总是觉得很有趣。旅行让人明白从小就习惯的生活方式,并不是理所当然的唯一选择,因为看到了其他的种种可能。

看到小孩穿着裤衩一出门家门就扑通一声跳进河里,看到老人一叶小舟载着爱犬缓缓前行。

也看到白鸽飞过河边的寺庙,阳光打在僧侣鲜黄的袈裟上,温和而又醒目。

对他们来说,这不过是一个寻常的下午。

50泰铢的船费居然等价于一个半小时的游船,劳力的廉价可见一斑。船夫都开困了。

而与廉价的劳力和集市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昂贵的摩天大楼。一个紧贴地面,一个直上云霄。

花上泰铢买一张票,登上新开的皇权大楼,可以一睹曼谷的夜景。

彬彬有礼英文流利的工作人员,比肩上海的露天酒吧酒水价格,灯光璀璨的夜色,都代表着曼谷摩登的另一面。

曼谷,真是一个多面,复杂,矛盾,丰富的城市。

以后回忆起曼谷,一定也会想起一些在这里遇到的人。

每次旅行都会尝试Couchsurfing。在曼谷的Host是一个自由职业者,主业是话剧演员,曾经跟着剧团在欧洲巡演。

聊到深夜,像是有了一扇窗口去了解当地人的生活。而和当地人一起出行总是好的,比如能点到菜单上没有的菜。

因为第二天的工作需要早起,他就在晚上把公寓钥匙和门卡交给了我。什么也没多说,只是提醒我出门前记得关窗。

想象一下假如一个陌生人把他在北京三环的房子的钥匙交给你,你就知道这种信任其实十分奢侈。

公寓是在高层,可以俯瞰曼谷市区。我和他一同早起,看了会儿日出。东方既白,朝霞满天。

阳光下是一座朴素的城市,住着朴实的人。

后来一起去曼谷艺术中心,馆内在播放一些表演视频。他时不时轻描淡写地告诉我,屏幕上的是他的朋友。

这样的一期一会,还是挺难得的。

离开曼谷后,慕名去了芭提雅。

遍地的酒吧和按摩店,污浊的街道和海滩,无不符合sincity的标签。

街上遇到一个意大利来老哥,搭着他租来的摩托,一起去喝了两瓶啤酒。老哥一时兴起,基于亲身经历和我详细介绍了一下特殊服务的流程和价格。

一般来说,如果在酒吧看中一个女孩,那么首先交泰铢的BarFine就能带走。随后要付钱给酒店,付钱给女孩。接着他话锋一转,说这个流程太繁琐,自己一般都在按摩店解决。完了,这不是去幼儿园的摩托车......

芭提雅的街上常常能见到西方面孔的中老年男子搂着妆容精致的女孩,当然也有可能是Ladyboy。虽然有说有笑,但脂粉下面的笑容,却没人知道是真心还是假意。

像这样的城市,总是会有欧美的旅客在此久居。毕竟汇率和物价的差距双重叠加,大幅提高了他们的购买力,所以在这里能够得到许多原先得不到的东西。也许是金钱带来的尊重,也许是其他。

对这个地方的感觉很复杂。因为从旅行体验上来说是很新奇的经历,但却再也不想回去。

去看Ladyboy表演,其实内容无伤大雅,演员自信美丽,歌舞编排还算宏大精美,歌词其实也很正能量。坐在台下静静观看,有一会儿觉得生命以这种形式绽放也挺好的,也是一种diversity。

只是表演完后,Ladyboy们齐刷刷站在剧场门外,殷勤地招徕散场的观众合影,目的就是获得小费,才体会到这些个体似乎更像是一种附属物品。

就像曼谷艺术中心大门口的这个展品,名叫“HappyHappyProject:Basket”,寓意“Paradoxicalworldofsuperficialhappiniesswelivein”。用来形容芭提雅,真是再切合不过了。

离开芭提雅,北上到清迈。

街边开了许多洗衣店,都是欧美面孔拿着一大袋衣服往洗衣机里塞。这里相比芭提雅/曼谷,是迥然不同的一个城市。

老城里的街道安静祥和,花花草草在家家户户的墙壁上错落有致。

日落西山的时候,霞光非常温柔,气温也是最舒适。

找了一家咖啡馆坐着给朋友写明信片,写完到处找邮票,误入一家旧书店。

店主是一个和蔼的爱尔兰老爷子,久居清迈,聊了一会儿问我为何不去街边便利店买。答曰看了便利店的邮票觉得平平无奇,想找一些更富文化特色的。老爷子二话不说,从抽屉里拿出贴满了几十张老邮票的一本集邮册,象征性地作价泰铢卖给了我。

也是个性情中人了。

在清迈终于租上了一辆摩托,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往市郊的山上骑。

其实是无证驾驶,被抓住的话就是罚款泰铢。

山上安静许多,可以看到清迈全景。

于是揣着摩托车头盔做作地摆拍一张,产生了自己有一点酷的错觉。

山上有座著名的素贴寺。信众和游客人来人往。虽不是信徒,但人们虔诚地模样总是让我动容。

在这个90%人口信佛的国家,虔诚的身影随处可见。

出了寺庙,一时兴起,继续沿着原路向前骑行,意外发现一个少数民族的山寨,有一丝世外桃源的感觉。

原始的居所。

朴实的衣着。

天真灿烂的笑容。

若能傍山而居与世无争,也是一种美的生活。

回到城区已经入夜,闲庭信步走进一座僻静的寺庙。和右边这位僧人攀谈许久,他说13岁入寺,至今40多岁。早起化缘,一天两餐,日日恪守两百多条戒律,如今在寺庙里的职责是为晚辈传授佛学。

数十年坚守信仰,心平气静,清心寡欲,我想是值得敬佩的。僧人还告诉我,清迈一共有多所寺庙。

在清迈,有时候随意走进一个寺庙就会发现惊喜。

在清迈的最后一天,得知一位高僧圆寂。整座寺庙坐满了前来参与仪式的信众。人们并不悲伤,也许是相信高僧已经功德圆满,去往极乐世界。身处凡世的信众拉起两条长绳,隔出一条道路。高僧的灵柩便沿着这条道路,一直被抬到城外安放。

盛大的队伍,需要警察开道。

游行队伍的末尾,礼乐与鞭炮齐鸣。

僧侣与信众顶着着烈日步行护送。

灵柩抵达目的地后,被众人双手托起,安置在雕栏玉砌的灵台上。大概,这样的仪式就是去往极乐世界在凡世间的一个照影吧。

行程之中有一个细节让人感动。沿路街边的小摊主都会自发地向护送灵柩地队伍提供免费的饮料/食物/湿巾,人人面带微笑。细微之处见乾坤,这大概就是一种信仰的力量。

迈之后,去了泰北边境。起因是在曼谷的时候遇到一个刚从清迈过来的瑞士小哥,和我强烈推荐金三角地区的行程。

说来好笑,和小哥是在一个楼下认识的。

就是这座楼,人称GhostTower,其实是一个废弃的酒店。听说是由于当年经济危机,开发商遭受巨额损失一筹莫展,最后在楼顶一跃而下,于是这幢楼就废弃至今。

因为楼很高,视野开阔,所以总有旅行者偷偷爬上楼顶观光。出于安全因素,政府已经明令禁止爬楼。

我似乎天性里有一股冒险精神,也想进去一探究竟。无奈大门紧锁,小道封闭,实在进不去。望楼兴叹,就和抱着同样目的前来的小哥闲聊了一会儿。

他说旅行时喜欢观察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状态,尤其是金三角这种地理和政治上极其复杂的地方。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于是清迈之后就乘上了去边境的长途小巴。

经过边境城市的时候,透过模糊的玻璃记录外边街道的情景,莫名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抵达泰缅边境城市美塞时,心情十分激动。

看到一家三口等待过关,开向缅甸。

也看到出租车司机等待着客人从缅甸入关,迈入泰国。

站在关卡这边的泰国最北点,极目远眺。伸长脖子望向缅甸,居然不自觉地羡慕起小鸟,可以自由地在国境两边穿行。

美赛之后,去往金三角,这个曾经硝烟四起的地方。

缅甸一侧和老挝一侧平静无奇,但泰国一侧有一座金色大佛坐镇,岿然不动,气势恢宏。三国国力的差距一目了然。后来查了一下,泰国人均GDP大概是缅甸的5倍,老挝的3倍(年)。

未曾想过还可以登上木棉岛,踏上老挝的土地。

岛上住民的衣着提醒着你这已经是另一个国家,另一套体制,另一种生活。

没能在岛上久留一会儿还是挺可惜的,也许会是下一个目的地吧。

行文至此,絮絮叨叨。总结一下核心思想:

旅行于我来说是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帮助我更好地了解自己。比如我终于认清了自己的吸猫体质,到哪都能撸上猫咪。

暹罗之旅,大概就是这样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dmyj/6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