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prcgoogle.com/zonghe/guonei/2021/0615/5414.html
承德避暑山庄点上方蓝字   承德是个独特的地方。城市不大,却是人文荟萃,名闻遐迩。既有规模宏大的皇帝行宫避暑山庄,也有绚丽多姿与行宫相互辉映的外八庙。历史上,这里曾经演绎过诡秘的政治风云,也彰显过治国者稳固疆域的雄才大略。外八庙,作为当时中央政府与地域广阔的蒙藏区精诚团结的象征之作,意义自是非同寻常。这些色彩绚丽、金碧辉煌的大型寺庙建筑工艺精湛,风格各异,集汉藏建筑样式及南北建筑艺术之大成,是汉、蒙、藏文化交融的典范。

  《承德史话》中写道,外八庙是从康熙五十二年到乾隆四十五年(~)之间陆续修建的,前后达67年之久……原有寺庙11座,现仅存7座。由于当初11座寺庙均归北京雍和宫管辖,其中10座寺庙在北京都有“下处”(即办事机构),总共8个官方“下处”(溥仁、溥善两寺一处,普宁、普佑两寺一处,其余6座寺庙各一处),因而习惯上称作“外八庙”。

  另根据《钦定理藩院则例》,北京、承德共有40座藏传佛教寺院,除北京32座之外,余下8座在承德。这8座是溥仁寺、溥善寺、普宁寺、安远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须弥福寿之庙、广缘寺。这8座庙宇有定额(在编制内)喇嘛,享受国家饷奉,故理藩院惯称“外八庙”。其余庙宇不住喇嘛,由八旗军守护。

  在清代,设总理堪布管辖八庙,堪布住普宁寺东札仓,其他各庙住达喇嘛或副达喇嘛。普宁寺因此在地位上成为外八庙之首,其附属寺院普佑寺则是外八庙喇嘛的经学院(藏语“札仓”),云集着来自周围十多座寺院的数百名喇嘛研习佛教经典,用功办道。

  普宁寺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乾隆皇帝曾经两次出兵平定准葛尔部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叛乱,为此仿西藏第一座寺庙桑耶寺肇建普宁寺。皇帝御笔题写寺名以示四海之内“安其居,乐其业,普享宁和”之意。普宁寺的附院,与普宁寺一墙之隔的普佑寺,则是清乾隆二十五年()为庆祝平定新疆回部大小和卓木叛乱而建。年该寺遭雷击起火,部分焚毁。

  近年的管理方式是:普宁寺住有80名僧人,设有普宁寺管理处,上面归口是承德市民族宗教局;其余归外八庙风景区管理处,上面归口是承德市文物局。最近又统一起来,全部寺庙划归外八庙风景区管理处管理。

  游人到承德,一般都是先看普宁寺(俗称大佛寺),再看普陀宗乘之庙(俗称小布达拉宫)、须弥福寿之庙(俗称班禅行宫)。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过河看普乐寺(俗称圆亭子)。若是再上棒槌山,整个下来就得一天时间。途中还得以车代步,但行程也会挺紧张的。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在联系上了普宁寺的慈诚法师后,就径直前往普宁寺参访。

路头不识,问了便知

普宁寺外的石刻围栏柱

  普宁寺是目前外八庙中唯一有僧人住持的寺庙。我们首先来到普宁寺僧众寮房。在等候法师的时候,发现此处的建筑风格与汉地寺院风格颇为不同。两层的砖楼,四面合围,中间天井洞开,是典型的藏式建筑。上得楼来,见周边的房间多半是僧人的住处,门掩着,上面写着僧人的名号,一个房间两个人。参观之际,眼前不时有鸽子飞起,细看才发觉,几乎每一根梁头上方都住着一窝鸽子,十分有趣。鸽子悠闲自在,往来翻飞,见人不惊,与僧人相处恬然。

安栖僧坊中,愿得人身否?

  几分钟后,慈诚法师如约而来。慈诚法师热情之至,一边欢喜地招呼我们进屋,一边诚挚地赠予我们洁白的哈达。披上哈达,顿觉庄重起来。

一见亲如故,宿世诚相交

  进得屋内落座,几位法师一见如故,促膝而谈。慈诚法师汉语表达非常清晰流利,一问之下,方知这位来自青海藏区的法师,在普宁寺教学弘法已经23年之久了。

  贤立法师:这个庙什么时候开始有出家人入驻?

  慈诚法师:86年。

  贤立法师:哦,那很早了!

  慈诚法师:我88年来的。

  贤立法师:哎哟,那您也是最早的人了!

  慈诚法师:我是比较早的。

  贤立法师:那您这汉语交流没有任何问题了。

  慈诚法师:嗨,反正还可以吧。咱们庙里在学那个什么来着?

  贤立法师:道次第、戒律、中观、唯识,昨天我给您打电话,您说这里周六周日附近的信众还要来您这里上课,是吧?

  慈诚法师:我们有两个班。九几年吧,我那时候汉语也不行,所以开始成立两个居士班——密宗班和净宗班,现在我就管这两个班,给他们上课。他们念佛,我就跟着转。我们学这个——《掌中解脱》。

  贤立法师:哦,这书我们有读。这是道次第的一个实修引导。这两个班有多少人?

  慈诚法师:两个班都来了也就二百来人吧。

  贤立法师:二百多人,那不少呢!

有客远来,不亦乐乎

  慈诚法师接着介绍说,这里的出家人大都来自内蒙古赤峰那一带。寺里的老住持就是那边的。现在蒙族地区愿意出家的人也比较少了。一般的家庭也就两个孩子,家长不太乐意孩子出家,即便送来出家也总是担心孩子受苦。而出家的时候如果年龄已大,学起来也就会很吃力,虽然语言相近,但毕竟基础不扎实,成长起来很慢。

学道之途遥且苦,幸赖恩师常提携

  贤立法师:您主要管教学,是吧?

  慈诚法师:对,有时给居士班的学员们一些指导;僧人这一块,一个星期有一天是由我来教。

  贤立法师:僧人学不学五部大论?

  慈诚法师:没有。以前我在塔尔寺佛学院,也就学过一点点。

  贤立法师:法师谦虚。

  慈诚法师:真是这样。

  贤立法师:您在那里有没有学完五部大论?

  慈诚法师:没有学完。接着就上佛学院了,佛学院也只是念了3年就过了,从佛学院出来就上这里来了。

  贤立法师:是哪一个佛学院?

  慈诚法师:青海藏语佛学院,在塔尔寺。塔尔寺的五部大论学下来,一年不留级,也要学13年。再说,13年还学不到啥。

  贤立法师:呵呵。那这里的法师个人学的话主要学哪些内容?

  慈诚法师:主要就是道次第。然后就是五大金刚,这些秘法的仪轨,念这个。

  贤立法师:这里藏族的法师有多少啊?

  慈诚法师:藏族的,3位。主要是教藏语。蒙族僧人学藏语,主要靠藏族的法师来教。

凡心常蒙尘,佛意宁普佑

  慈诚法师话锋一转:其实,藏族受到的影响也非常大!

  贤立法师:现在藏族出家的小孩也不如过去那么多了?

  慈诚法师:出家的比例没有那么多了。一方面是寺庙发展的规模有限,还有一个是,现在一家就一个孩子,舍不得让孩子出家呀,还留着给他传宗接代呢,是不是?

  贤立法师:藏族也有限制吗?藏族没有生育上的限制吧?

  慈诚法师:有啊!

  贤立法师:也只能要一个孩子?藏族也有计划生育?

  慈诚法师:有,有,大概是可以要两个孩子,第三个就要被罚款了。

  贤立法师:哦,是这样吗?

  慈诚法师:是啊!不过这样对计划生育来讲比较有贡献,呵呵。有两个的话,稍微好一点。现在都是一家一个,两个的话养不起了。

  贤立法师:怎么讲?

  慈诚法师:比如说这个上学啊,都很贵。现在搞黄河环境治理,把人都给赶到一个地方圈起来,把羊卖掉作为补偿,给你多少万块钱。黄河边上的藏人以前会干什么?只会放羊。现在什么也不会了。圈起来后,不让放牧,保护生态啊。所以弄个地方盖房子给他们住,不让放羊,给的几万块补助,一两年就花没了,那你看咋办呢?羊,羊也没有了!所以现在开始学这些个盖房子、打工的技术。

  贤立法师:那您说的这些发生在哪个地方?青海呀?

  慈诚法师:青海。很多地方都这样。现在生态保护了,牲畜不让放到山上随便跑,圈养的话,用不了那么多人。羊养大了就开始卖,卖一头羊就给你钱。藏民以前没有拿过这么多钱,钱多了,不知道怎么花,就乱花,花完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房子,房子没有;要啥,啥也没有。

  贤立法师:拿到钱不晓得怎么花,就乱花了!

  慈诚法师:对!他们到城市里看到人家花钱,一桌子十多个菜,一个馍都没吃,这么放着就走了,很羡慕。你行吗?你不行的。你这么吃,一年半载的,你那些钱就没有了。

  长海居士:政府把这些牧民集中起来,在有些方面,比如教育、就业等应该做些什么吧?

  慈诚法师:有的。可是他们有些是学不了的。比如说扫文盲,你去学一下,给你发个证,其实你学的啥也不是。你学的那一点,根本就用不了。跟着学技术,你的这个文化程度,根本就不够。够不够,反正他这个程序走了,学了,文盲也扫了,每个人都发个证。考试的时候考不及格怎么办呢?就央求人家:“你给我写一下吧。”知道的人给写一个就完了。不实际的那些人,跟不上这个步伐。现在你要做个什么事,起码你要懂一点点,是吧?现在有些人去个地方,能不能弄到钱不好说,甚至连存钱和取钱都很困难。

  长海居士:还真的是这个样子,取款机操作有些复杂。

  说起这些家乡父老的生活现状,慈诚法师的语气平静中有点儿无奈,甚至带有一丝苦意。看得出法师内心油然而生的悲悯。好几次,法师的眼神从坚定而深邃变得非常柔和,一脸真诚地望着对面听他说话的人,期待你读懂他的心意。

安得有情悉离苦,愿护佛法亿万年

  从慈诚法师的寮房出来,法师带我们参观寺院。

  普宁寺建筑风格独特,它吸收并融合了汉藏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南半部为汉地寺庙的“七堂伽蓝”式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殿堂,两侧为钟鼓楼和东西配殿,南北深米,东西宽70米。北半部为藏式寺庙建筑,按照须弥山、四大部洲和八小洲的格局呈现。以大乘之阁为中心,两边对称布局,周围环列着许多藏式碉房建筑物——红台、白台以及四座白色喇嘛塔。样式虽多却不觉繁杂,红白相间,世出世间,和谐融通。

拜谒需仰视,此是大乘阁

  大乘之阁内部分为三层,正中矗立一尊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高22.28米,腰围15米,重达吨,木材用量方,是现在世界上最高大的木质雕像。像内是三层楼阁式的构架结构,中间为一根主木,四周组合许多根边柱,外钉衣纹占板密封,分层雕刻。菩萨像比例匀称,纹饰细腻,绘色绚丽,生动地表现了观世音菩萨的神情和风采,是我国雕塑艺术的杰作。

万佛墙

  大乘之阁两侧及后壁的墙上安立上万尊佛像。望之俨然,令人不禁想起《普贤菩萨行愿品》中的偈颂:“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随慈诚法师在佛前供灯

  进入大雄宝殿,满眼是排列整齐的藏式僧人法座台,这里是普宁寺僧人上早晚殿的地方。外边阳光朗照,座前的长条桌上光斑莹然;缓缓行走观看时,却仍觉寒气逼人,彻骨入髓。供灯礼佛之后,贤立法师转身特意嘱咐道,一定要留下照片来,让龙泉寺的同修们了解,这里的法师们每日上殿的条件是什么样的。以苦为师,不退其志,甚至甘之如饴,其道心实在令人钦佩。

大雄宝殿侧壁塑汉地寺庙常见的罗汉圣像

诸功德本谓如理,依止恩师是道基

  大雄宝殿中央的释迦牟尼佛像之下,供奉着宗喀巴父子三尊的圣像,以及第九世至十一世班禅大师的法照。

大雄宝殿后壁彩绘的八大菩萨圣像,非常精美

难得一见的藏文念诵集

  慈诚法师带我们参观普宁寺的居士学习班。教室里很温暖,大部分都是老年女居士,正在自行念佛或小声讨论什么。见几位法师出现,居士们立刻围拢过来,恭敬合掌,听法师讲话并向法师请法。从简短的交谈中听得出,学员们很是感恩赞叹慈诚法师,说法师非常慈悲,非常体贴关怀她们。当她们听说我们是从北京龙泉寺来的,一脸的欣喜,并希望听到贤立法师的开示。贤立法师谦虚地告诉大家好好跟慈诚法师学习就好。

转自:学诚法师的博客

学诚法师:学诚法师,于莆田广化寺定海长老座下剃度,并依止圆拙老法师修学。年于中国佛学院获硕士学位。年获授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教育学荣誉博士学位。年获孟加拉国阿底峡大师和平金奖。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副主席、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陕西扶风法门寺方丈、北京龙泉寺方丈、香港佛教文化产业荣誉顾问、《法音》主编、《福建佛教》主编等职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dmyj/10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