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一篇文章,写到了一本书和一个人,即《仓央嘉措秘传》和它的作者阿旺多尔济。

《秘传》被伪文青们奉为经典,因为它是“仓央嘉措隐居并圆寂于阿拉善”这一谎言的始作俑者,可惜在学术界根本站不住脚。其作者阿旺多尔济更有意思,他非但不知从哪儿搞来了一个假仓央嘉措,还煞有介事地写了一本他的传记,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他说自己是第巴桑杰嘉措的转世,给自己弄了个活佛的名头。据说,他创建的阿拉善广宗寺,直到“文革”前还供奉着“仓央嘉措”的肉身。

这个阿旺多尔济,我一直以为他是个骗子加跳梁小丑,没兴趣搭理。但我突然意识到犯了个错误:这家伙再让我瞧不起,可也是活佛呐。

是活佛,就在我的研(ba)究(pi)范围之内。

仔细梳理一下他的生平,我才发现自己的错误有多么严重:阿旺多尔济,第一世迭斯尔德呼图克图,这人还真不简单,也许,是史上最有心机的活佛。

2

为《仓央嘉措秘传》站台鼓吹的,有一位叫贾拉森的教授,他其实就是阿旺多尔济转生六世的活佛。他为什么如此热衷于肯定《仓央嘉措秘传》记载为真,在前一篇文章中已经写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

客观地说,贾拉森先生的学问是有的,只可惜用的不是地方。关于阿旺多尔济,他做过一定的研究,确实卖力气。按照《秘传》所述和他的研究,我们能够得出一份阿旺多尔济的生平简介。

阿旺多尔济年出生在今天阿拉善左旗的一个贵族家庭,什么贵族呢?他的祖父是阿拉善第一代王爷和罗理的弟弟。

和罗理是什么人呢?这得从固始汗说起。

整的太远了,咱们尽量简单说。

了解仓央嘉措这段历史的,都知道,固始汗带着和硕特蒙古人占据青海,并帮助五世达赖喇嘛消灭了拉藏汗,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权。从那之后,固始汗全家都迁居到了青海西藏。

可是,有一个儿子没来,他是老四,叫巴延阿布该阿玉什,历史上有个名号,叫达赖乌巴什,他就是和罗理的父亲,留在了新疆天山北路原和硕特蒙古的故地。

为什么他没来青海呢?他在早年过继给了固始汗的大哥拜巴噶斯,可能这样就不算固始汗的儿子了。更有意思的是,固始汗其实还有个继子,是他大哥拜巴噶斯的亲儿子,史称鄂齐尔图汗。

在固始汗搬家青海的时候,巴延阿布该阿玉什,鄂齐尔图汗,这俩人都留在了新疆。

但在噶尔丹崛起后,他们都遭了殃。

其实,他们和噶尔丹还沾着亲戚——啥亲戚呢?我算过这笔账,估计以下文字没几个人能看懂,看不懂的图个热闹——鄂齐尔图汗先是噶尔丹爸爸的叔伯小舅子,后是噶尔丹爸爸的老丈人兼女婿,同时是噶尔丹嫂子的爷爷,最后他还是噶尔丹老婆的爷爷——看不懂的真的可以忽略不计,这涉及到蒙古人的婚配制度,那是相当乱套。

噶尔丹疯狂扩张的时候,这两支形单影孤的和硕特残部成为了准噶尔的吞并对象,连鄂齐尔图汗都被杀掉了。巴延阿布该阿玉什和鄂齐尔图汗的后裔实在忍不了噶尔丹,就带着属民往东跑,他们本意是去青海投奔和硕特蒙古本家兄弟,但走到阿拉善附近时,要求朝廷设置难民安置点,就此定居了下来,由此形成的独特部落,就是阿拉善蒙古。

这支难民部落的头儿,就是巴延阿布该阿玉什的大儿子和罗理,康熙封他为多罗贝勒,他的儿子阿宝,在雍正元年被封为郡王。

待遇不错,是吧?这还没完呢。

阿宝在年娶了第二代和硕庄亲王博果铎的三女儿。博果铎活了74年愣是没儿子,这亲王不就没人继承了吗?乾隆做主,将康熙十六阿哥允禄的儿子,过继给博果铎家袭爵。后来又来了个亲上加亲,允禄的第八女又嫁给了阿宝的次子罗卜藏多尔济,这是桩娃娃亲,订婚的时候罗卜藏多尔济才5岁。乾隆将罗卜藏多尔济接到京城读书,后来他升到了亲王,从此阿拉善王爵世袭罔替。

阿拉善王府和清皇室的联姻非常多,学者统计有29次之多,甚至在民国后还有一次。其中最出名的人物有两个:第一个,罗卜藏多尔济的二儿子有个女儿,嫁给了绵性为福晋,绵性你可能不认识,但他们生的儿子可相当出名——庆亲王奕劻;第二个,罗卜藏多尔济的重孙子有个女儿嫁给了载漪,载漪你可能也不知道,但他们的儿子叫溥儁,慈禧想废掉光绪的时候,打算把溥儁立为大阿哥,如果历史可以假设,阿拉善和硕特旗会出现一个皇太后。

整远了,还是说阿旺多尔济,他是和罗理弟弟的孙子,在当地地位也算不低了。

据阿旺多尔济说,他两岁的时候,家里来了个僧人,就是云游到此的仓央嘉措。仓央嘉措从他的哭声中听出,这是第巴桑杰嘉措的转世,就把他收为弟子——这是阿旺多尔济后来说的,有没有这么个僧人,那就死无对证了,因为阿旺多尔济是在这人死了十年后才写《秘传》的。

年,阿旺多尔济遵从“仓央嘉措”的师命,到西藏求学,并拜见了七世达赖喇嘛。这段历史在《七世达赖喇嘛传》里有记载,但我注意到的细节是,当时,可不是阿旺多尔济一个人去的,而是随着由阿拉善王爷阿宝的侄子为首的一个阿拉善代表团,一起去给七世达赖喇嘛“献大批财物”。

三年之后,毕了业的阿旺多尔济回到了阿拉善。

年,“仓央嘉措”圆寂,阿旺多尔济安置好遗体后,又去了西藏。就是这一次,七世达赖喇嘛给他一个“阿里路克散额尔德尼诺门汗”的封号。

对这一事件,贾拉森先生是这样评价的:

这个事情是意味深长的,七世达赖喇嘛似乎默认了阿旺多尔济为第思所转世,同时也默认了在阿拉善的六世达赖喇嘛是真实的。

哎呀,这个结论啊,看得我心惊肉跳的,我不仅佩服贾拉森先生胡说八道的胆量,更隐约看到了一场阴谋已经开始上演。

这之后,阿旺多尔济还拜谒了不少高僧,比如六世班禅等等。此后,他与七世达赖喇嘛有过多次书信往来,看起来关系不错的样子。

年,广宗寺(南寺)动工,年,七世达赖喇嘛圆寂,阿旺多尔济“献大批方物”。同年,他办了两件事,一是将“仓央嘉措”的遗体移到广宗寺,二是写了《秘传》,深情地回忆了他与“仓央嘉措”的法缘。

年,乾隆御赐“广宗寺”寺名,年,章嘉国师为父奔丧,来往途中路过广宗寺,阿旺多尔济尽心服侍,由此,他又成为章嘉国师的弟子。

年,六世班禅进京途中路过广宗寺。这里有一个细节,六世班禅让随从去广宗寺种痘,为的是怕到汉地后染上天花(军机处录副奏折乾隆四十五年六月《班禅为平安度过黄河随员种痘痊愈事奏书》),可不知道为什么,好像六世班禅本人没种痘,最后还真就死在了天花上。

贾拉森先生判断,六世班禅到广宗寺的时候,阿旺多尔济已经死了,按他的说法,六世班禅为阿旺多尔济的死还打了个抱不平,那么,阿旺多尔济是怎么死的呢?

3

是被他同宗的兄弟、阿拉善第三代王爷罗卜藏多尔济杀的。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罗卜藏多尔济奉旨,要帮朝廷去新疆平叛。罗卜藏多尔济就让阿旺多尔济给他念经祈祷啥的,弄个护身符,保佑他别在阵前挂了,前面说过,他娶了宗室格格,没必要阵前拼命,挂了不划算。

阿旺多尔济答应了,但也提了个条件,说新疆某地有件宝贝袈裟,是宗喀巴大师的法衣,请罗卜藏多尔济凯旋的时候带回来。

罗卜藏多尔济还真带回来了,不过没把宝贝袈裟给阿旺多尔济,而是给了自己的儿子。据说他儿子拿着袈裟另立了山门,也成了活佛。

宝贝袈裟没得到,阿旺多尔济很生气,可能散布了一些妄议领导、不讲政治规矩的言论,被罗卜藏多尔济盯上了。阿旺多尔济也斗不过王爷啊,一气之下,说懒得理你们,我要闭关念经了。

可在罗卜藏多尔济这边,话就得反着听了,啥?念经?念的啥经,不是咒我吧?

为了不让阿旺多尔济把咒人大法修炼成,罗卜藏多尔济把他抓了,囚禁了起来。阿旺多尔济一看自己被双规了,圆寂了算了,于是坐化了。可他还不好好坐着,而是离地三尺,悬空飘着。罗卜藏多尔济的随从一看,死了你还装逼,一脚把他的遗体踹了下来。

据说这位随从骑马回王府所在地定远营(今巴彦浩特)报信时,遭了报应,脑瓜子杵城门上了,脑浆子都喷到城门拱券上了。

罗卜藏多尔济将阿旺多尔济的首级(一说遗体)埋在了城门之下,意思是让万人践踏,可是僧俗群众却都溜边儿走路,谁都不敢走城门中间,艾玛,一抬头就能看见脑浆子,谁敢呐。

以上,就是阿旺多尔济的生平事迹。

这些生平,都是贾拉森先生总结出来的,但是,故事是同一个故事,我却有不同的讲法。

4

我会加入一些新的材料。这些材料,主要来源于青斯琴先生的博士论文《内蒙古阿拉善广宗寺历史变迁研究》。如果读者朋友喜欢听故事的话,往下看就行了,但若你是个藏史爱好者或者研究者,建议你下载这篇论文,里面有个注释,花多少钱都值。

好了,我开始讲这个最有心机的活佛的故事。

他叫阿旺多尔济,出生在阿拉善蒙古一个贵族家庭。也许他从小出家,确实有个师父,但这师父根本不是仓央嘉措,而是我们已经无法知道姓名的僧人;又或者,他根本没什么师父,这个人只是他后来编造出来的。

阿旺多尔济20岁那年,确实是去了西藏。去西藏的时候,他是跟着阿拉善王爷阿宝的侄子一起去的,阿宝的侄子,其实和他是同宗同辈的兄弟。

阿宝是王爷,而且是额驸,七世达赖喇嘛能不重视吗?况且,这个阿拉善代表团是来献礼的,所以,七世达赖喇嘛热情接见了代表团成员,其中包括普通僧人阿旺多尔济。

阿旺多尔济留了下来,三年之内,他目睹了西藏的政治格局。用白话讲,这家伙开了眼了,见惯了大城市的繁华,突然明白自己的人生可以定一个小目标了。

他看到了什么?

简单说:活佛说了算。

很多人认为,这就是所谓的“政教合一制度”,活佛既是宗教领袖,又是行政首脑,地方上的二号小皇帝。

其实,不对。

关于清中央政府治理西藏,我个人总结,前后共有六种政治制度,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买我的书看。其中,所谓的“政教合一制度”,存在的时间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长。

阿旺多尔济在西藏的—年,清政府实行的是“总理噶伦制度”,—年,实行的是“郡王制度”,—年,才是“政教合一制度”,此后直到清末,实行的是“驻藏大臣制度”。但无论什么制度,像达赖喇嘛这样的高等级活佛都是有特权的,只不过,在有些时期权力大,有些时期权力很小。

在西藏学习期间,阿旺多尔济一定目睹了活佛拥有特权的现实,当时的阿拉善,还没有一个活佛,谁能建立一个活佛系统,谁就可以拥有难以想象的荣华富贵。

更重要的,他一定听说过历史上真实的仓央嘉措的故事。那个人,死得蹊跷,下落存疑。难道,还有比这个更好的机会吗?

我认为,阿旺多尔济动心了。

三年后的年,阿旺多尔济回阿拉善的时候,带走了很多经卷、佛像、法器、法衣等等,在《秘传》中说,这是“仓央嘉措”让他带回去的,即便是这样,他的动机也未必纯粹为了“仓央嘉措”,在后文,朋友们看到广宗寺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就明白他带回来的东西有多重要了。

《秘传》中对年到年之间阿旺多尔济的活动记载得很少,按他所说,是一直服侍在“仓央嘉措”身边,来往于各地,建寺弘法。这一点,我信,因为,他也需要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年“仓央嘉措”圆寂后,阿旺多尔济又去了趟西藏,按他说,是处理仓央嘉措的后事,但他却顺手从七世达赖喇嘛那儿弄了个“阿里路克散额尔德尼诺门汗”的封号。贾拉森先生认为,这说明七世达赖喇嘛认定那个在阿拉善圆寂的人是仓央嘉措,同时也认可阿旺多尔济是第巴桑杰嘉措的转世。

贾拉森先生要么是老糊涂了,要么是厚着脸皮装糊涂。

其一,诺门汗(诺门罕)是个多么了不得的封号吗?有了这个就意义重大了?贾拉森先生若真的了解自己前世的历史,应该知道他这个活佛世系直到宣统二年才可以称为“呼图克图”,此前的地位很低,装什么牛逼?

其二,七世达赖喇嘛给阿旺多尔济一个名号,多半是冲着他是阿拉善人。

阿拉善的地位很特殊,简单说,对蒙古,清政府实行的是盟旗制度,内属蒙古和外藩蒙古的管理制度不一样,阿拉善表面上是外藩蒙古的外札萨克旗,却直属理藩院管理。一般来说外札萨克蒙古没有兵权,可阿拉善旗偏偏有兵权。可以说,阿拉善旗的待遇非常特殊,加上它当家的是乾隆的妹夫,七世达赖喇嘛给这里的僧人一个名号,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其三,贾拉森先生大概忘了七世达赖喇嘛是怎么回事。

七世达赖喇嘛叫格桑嘉措,他一生都是“六世达赖喇嘛”,这是因为当时清政府没有承认仓央嘉措的真实身份,而是让格桑嘉措做了“六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有胆子认定在阿拉善死的那个人是仓央嘉措?

在我看来,这事儿是个移花接木的把戏,历史的真相很有可能是:阿旺多尔济弄了个“阿里路克散额尔德尼诺门汗”的封号,在若干年之后他又编造了“仓央嘉措”的故事,把自己的活佛身份伪装成“仓央嘉措”认可的,两者一结合,让后人以为七世达赖喇嘛赐予封号和“仓央嘉措”有因果关系。其实,阿旺多尔济根本不敢在七世达赖喇嘛面前说“仓央嘉措没死”之类的话,七世达赖喇嘛也绝不可能冲着仓央嘉措给他一个名号。贾拉森先生将两件事连缀为因果关系,逻辑上行不通,现实中也不可能。

5

阿旺多尔济弄了个名号,他的目标就实现了一多半了,但后一半,却很难。

因为,他必须建立寺院。

有朋友会问,他和“仓央嘉措”不是建立了一些寺院吗?

没用。

其一,有传言说,“仓央嘉措”建了十几二十个寺庙,可真正能够在历史上有证可查的是,和罗理时代(—),无建寺,阿宝时代(—),建寺数4,罗卜藏多尔济时代(—),建寺数6。

很好笑吧?阿拉善在—年中,建寺数总共才10个,而“仓央嘉措”在阿拉善是—年,连一半时间都没到,请问,“仓央嘉措”真的建了很多寺庙?

在广宗寺建立之前,阿拉善的寺院只有阿宝时代建的4座,其中的承庆寺也称门吉林寺,建于年,据《秘传》说年“仓央嘉措”死后,遗体最初放在这里;另一座寺院昭化寺,也叫朝克图库热寺,建于年,据说“仓央嘉措”遗体从承庆寺搬迁到此处,停了十年。

可是,当时它们都是小寺,承庆寺在年才被清政府赐名,而昭化寺被赐名则要等到年。这种小寺,不可能满足阿旺多尔济的胃口,要干,就得干个大的。

为啥?

年,清政府在西藏实行的“郡王制度”失败,开始实行“政教合一制度”,活佛的权力大了。阿旺多尔济要想当阿拉善最大的活佛,就必须建最大的庙。

年,广宗寺开始兴建。

顺便说一句,在阿拉善当地,有民间故事说,广宗寺的建立是“仓央嘉措”在年亲自选址并授记的,这一说法是贾拉森先生认可的,可在《秘传》中,根本不见这类记载。这似乎说明——把广宗寺的建立与仓央嘉措生拉硬套地扯上关系,本身就是民间的一厢情愿,或者说是别有用心——这在历史研究中,叫做“历史重构”,而非“历史真实”。

广宗寺最初建的是一个弥勒佛殿,阿旺多尔济确实是它的建造者,对外宣称的目的,是“日常为皇上万寿诵经做法”(见阿拉善左旗档案馆蒙古文档案)。

阿旺多尔济现在已经是“额尔德尼诺门汗”了,要找个风水好的地方,给皇上念经祈福,这个要求正当吧?所以,朝廷也没理这事儿,建就建去吧。

建完了佛殿后,阿旺多尔济就大胆创新了,他开始扩建,还占用了民房。年,他把“仓央嘉措”的遗体从昭化寺搬来了,而且,原属昭化寺和承庆寺的佛像、供品啥的,也弄来了不少。

这下子,广宗寺的家底儿一下子丰富了,建寺建得如此多快好省,实在不简单——说句不太严肃的话,我怀疑阿旺多尔济这步棋走了十年,十年前,他在弄来一个“额尔德尼诺门汗”的头衔时,就不知道从哪儿弄了个死人,扔在承庆寺,为了掩人耳目,又搬到了昭化寺。昭化寺是个小寺,哪有人有精力去追查这死人咋回事?反正阿旺多尔济是七世达赖喇嘛封的“诺门汗”,他说这死人是活佛,昭化寺也不敢不信啊。这么一搞,“仓央嘉措”的转世灵童就在昭化寺坐床了。那个年头儿,有活佛就有本钱,昭化寺当然愿意承认那个死人是活佛。

十年之后广宗寺建起来后,他又把这死人弄到广宗寺里,经过这几趟折腾,这个死人就变成“仓央嘉措”了——反正这时候七世达赖喇嘛已经圆寂了,反正这时候他已经是“诺门汗”了,反正这时候当年知情的人也差不多死了,阿旺多尔济非说这死人是自己的师父,谁能说不是呢?

阿旺多尔济的心机,并不仅限于此。

6

阿旺多尔济在把死人遗体搬到广宗寺的同时,还请来了一个人。

他叫罗桑图丹嘉措,据阿旺多尔济说,他就是那个死人的转世灵童,他在昭化寺坐床过了,但那不够隆重,在广宗寺再坐一回。

问题是,谁认定那个死人是第一世活佛了?他本身都来历不明,甚至,有没有这个人,我都深感怀疑。就算有,就算他是阿旺多尔济的师父,也不过就是个僧人嘛,他若不是活佛,哪儿来的第二世呢?

这些疑问,阿旺多尔济认为不用解释,他马上著书,《秘传》就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

但是,阿旺多尔济可以堵住信众的口,又如何说服阿拉善王爷呢?凭白出来一个孩子,愣说他是活佛,愣说他前世是仓央嘉措,王爷能信?

不得不信,因为这个孩子和王爷有亲戚,他是阿拉善旗镇国公的儿子。另外一个不太好写在纸面上的原因是,王爷是固始汗的后裔,而罗桑图丹嘉措是达赖喇嘛的转世,这种“历史重现”的镜头,在藏传佛教史上并不少见,说白了是个政治双簧。

而这场双簧戏中,真正捞到好处的,是阿旺多尔济。

他说那个死人“仓央嘉措”认定他是第巴桑杰嘉措的转世。

——讲真,我为这个天才的创造深深地鞠躬,阿旺多尔济太他妈的厉害了。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想当活佛的话,必须得有前世,可前世必须不是现成的活佛。

这话有点绕,掰开了说:任何活佛都有前世,所以,一般来说,开创活佛世系的人,至少得“甘居”第二世,第一世要“追认”给一个大人物,像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世系就更谦虚了,连着追认了好几代人。

可在阿旺多尔济这里,却无法“追认”给一个现成的活佛,比如,他说自己是甲乙丙丁寺第三辈活佛子丑寅卯的转世,自己是第四世,那么,麻烦就大了,其一,甲乙丙丁寺很可能已经给子丑寅卯找了转世灵童,阿旺多尔济就成了冒充活佛,其二,你是甲乙丙丁寺的活佛,咋跑到广宗寺做寺主呢?我们这儿名额满了,回去吧。这不弄巧成拙了?

因此,阿旺多尔济的前世,必须是没转世过的大人物。

这就是他把那个死人编造成“仓央嘉措”的另一个动机,因为第巴桑杰嘉措是个没转世过的大人物,他就可以借此开创一个活佛世系。

这个活佛世系就是迭斯尔德呼图克图,第六代就是贾拉森。

可是,这么玩儿,保险吗?

估计阿旺多尔济也心虚,但如果他的能量到此为止的话,我们就太小看他了。

他想给自己上道双保险。

第一道保险,逼迫朝廷认可。

这个不容易,但清政府的管理制度里,有个漏洞。

《理藩院则例》中规定:“凡内外札萨克等旗地方,建立庙宇过五十间者,请赐庙名。由院撰拟具奏,奉旨圈出后,交内阁懋勤殿,敬谨缮写,用宝发给”。

这就是说,在蒙古地区的寺院,只要有50间房子,就可以申请皇帝赐名。

这漏洞,太容易利用了。

于是,广宗寺刚请来了“仓央嘉措”肉身,就开始第二轮扩建。

我们看地图,广宗寺的地理位置太缺德,它离阿拉善和硕特旗王府所在地定远营30公里,但却与宁夏很近。

当时,阿旺多尔济请求阿拉善王爷,把三座山头赐给了广宗寺。按照当时的政府规定,边地六十里内可以由民人放牧砍柴,缺德的是这三座山头就在宁夏这边六十里内,广宗寺认为这属于自己的地盘儿,不让宁夏人过来砍柴。

宁夏人当然不干啊,闹得两地蒙汉群众经常发生矛盾,宁夏方面一度把状告上了朝廷,并建议朝廷,干脆把广宗寺拆了得了。

年,阿旺多尔济使出了大招儿,朝廷不是规定寺院拥有房间50间,就可以赐名吗?那好,请皇上赐名吧。

以前,我也以为乾隆赐名广宗寺是因为仓央嘉措的关系,其实,赐名根本没有那么难。得到赐名的广宗寺,腰杆一下就硬了起来,他们回应宁夏方面说:

“现已盖成,又蒙赏赐庙名,岂有拆庙之理”

“上面已赐名,该庙不得拆除”

“现已赐名,成为官方寺庙,若执意拆迁,必须报至理藩院批准”……

就这样,广宗寺拆不得。

不得不佩服阿旺多尔济的心机,按照他移花接木的一贯做法,他完全可以振振有词地说:皇上赐名,不正说明朝廷承认我是活佛了吗?如果我是假活佛,皇上能赐名吗?

7

阿旺多尔济还想给自己买第二道保险,不过,这次他玩儿砸了。

我们前面讲过,阿旺多尔济请求罗卜藏多尔济在平叛后,带回一件宗喀巴的袈裟。

他的动机,不会是“振兴寺院”“弘扬佛教”“保护佛教遗产”这么简单,至少我们想象得到,有了这件宝衣护身,广宗寺的地位会提高。

而阿旺多尔济就是因为这件事被杀。有学者猜测,他是想在阿拉善炮制一个政教合一的局面,而被阿拉善王爷及时地干掉了。这种猜测并非不可能,阿拉善王爷也不傻,就算没看出来阿旺多尔济玩儿的鬼八卦,也明白宗喀巴袈裟不能给他,否则,他的号召力太大了。传闻中,王爷将袈裟给了自己的儿子,让他另立山门,若是真的,难说不是为了消弱阿旺多尔济的势力。

最后说说广宗寺的活佛系统。

一个是“达格布呼图克图”,也就是传言中“仓央嘉措”转世生成的活佛世系,它的二世活佛罗桑图丹嘉措在18岁时(年)进京给乾隆请安,被封为呼图克图,正式有了活佛的名分。

第一世是不是仓央嘉措?不知道,当时清政府认定的第一世被称呼为“德顶格根”,和仓央嘉措八竿子打不着。

这个世系后来很有意思,第五世活佛是当时的阿拉善王爷家的三儿子,俗称“三爷格根”,当活佛23年,还俗了,这还不算完,他还俗后竟然弄到了御前行走头等台吉的名分,看起来是要走仕途了。但清政府也不傻,没给他安排官做。“三爷格根”死后,要找转世灵童,其中的一位候选人,正是“三爷格根”的儿子,好歹这孩子夭折了,这场闹剧没继续演下去。

广宗寺的另一个活佛世系,就是阿旺多尔济开创的,叫“迭斯尔德呼图克图”,其实,直到宣统二年,这个世系都不是“呼图克图”,而叫“呼毕勒罕”。它的第三世生于阿拉善旗镇国公家庭,是第二世“达格布呼图克图”的侄子。

第五世迭斯尔德呼图克图也出身于镇国公家庭,这人更有意思,和第六世达格布呼图克图干了起来,简单说,第五世迭斯尔德呼图克图是保皇派,而第六世达格布呼图克图是革命党,最后保皇派把革命党赶走了,客死他乡。

——这个故事的意思就是,第巴桑杰嘉措的转世,把仓央嘉措的转世干掉了。

苗欣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yjfh/9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