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公益抗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5077/

-

点一下↑↑↑↑↑↑结缘

憨山大师明代高僧,憨山大师是明代著名禅师,十九出家,受具足戒。万历元年游五台山,爱憨山之奇秀,遂以憨山为号。憨山大师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也逐年提高,对于人生世间是怎么一回事,有了一定的认识。因为宿根深厚,便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淡泊无为的性格。他不喜世间的欲乐,不向往男女间的情爱,所以当父亲准备替他订下婚姻时,他即表示强烈反对,父亲拗不过他,也只得作罢。

一日憨山大师饭后漫步,摄心归一,忽然立定,不见身心,唯一大光明藏,圆满湛然,如大圆镜,山河大地尽现其中,及出定则智慧朗然,自觅身心了不可得,即说偈道:“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起灭。”从前疑虑,当下冰消,及视饭钵,则已蒙尘。

大师初悟后即刺血泥金,抄《华严经》一部,上结般若胜因,下酬父母之恩。其间曾做三个与禅修有关的佳梦:初梦清凉国师开示,初入法界圆融观境,所谓佛刹互入、主伴交参、往来不动之相;醒后自见心境融彻,无复疑碍。次梦弥勒亲授经书,并开示道:“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自此识智之分,了然心目。次梦文殊菩萨请浴,浴后饮菩萨送来的脑髓;觉后五脏洞然,轻快无喻。据说憨山大师圆寂年肉身不坏,和六祖慧能禅师一样。

憨山大师曾说过一句话“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是憨山大师《费闲歌》中说的话,我们知道憨山大师主要是参禅的,当然也提倡净土。就是这句话曾吓到多少学佛修行的人,尤其是念佛的人。有的人认为念佛念不到一心不乱,就不能往生西方净土了。其实这句话是对禅宗修行人来说的,是对于参禅参话头,就是参“念佛是谁”来说的。我们知道禅宗参禅开悟,靠的是自力,参话头必须做到“一心不乱”,才有开悟的把握。开悟是指明心见性,对宇宙人生真相彻底明了,即明了诸法实相,与佛几乎无别的智慧。但并不一定断尽见思烦恼,未断见思烦恼不能了生死出三界。

所以憨山大师是依据禅宗的观点说:你口念弥陀,念阿弥陀佛名号,但是你心不清净,心很散乱,你没有证悟空性,没有达到某种功夫境界,比如晚上睡觉睡着了,念不出来佛,做梦的时候,都一片混乱颠倒,那你这样的人没有功夫,你怎么能往生西方呢?你就是把喉咙喊破了,也没有用。但是禅宗的开悟,只是修行的开始。就是“理需顿悟,事需渐修”。所以禅宗相信自力修行成佛,但是靠自力成佛,释迦牟尼佛说过,一个普通人也就是凡夫从初发心到成佛,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而且成佛后还要用一百劫的时间来修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个时间是很长的,这个时间长的无法计算。

常敏师傅:这是从禅宗的角度来说的。修习禅宗目的是要断除贪瞋痴烦恼,断除见思惑。开口即错,动念即乖,你必须一心参禅,不能有二心。凡夫的心很散乱,所以要你断妄念。你以散乱心念佛,就不能明心见性。所以,“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这句话是从这个角度来阐述的。对于修禅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修行方法。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更多精彩推荐:

《楞严经》:世间有50种阴魔,阴魔来了,人该怎么办?

学习《楞严经》有个重要环节,领悟错了那就糟糕透了!∣佛教

《楞严经》经常念佛的十大好处,看完马上又念了十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yjfh/12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