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百岁高僧故事——07岁二祖慧可: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

推荐最受欢迎的文化   慧可禅师沉吟了好久,回答道:“觅心了不可得。”   祖师于是回答道:“我与汝安心竟。”   慧可禅师听了祖师的回答,当即豁然大悟,心怀踊跃。原来并没有一个实在的心可得,也没有一个实在的“不安”可安,安与不安,全是妄想。

另《祖堂集》上也记录了达摩离开时跟慧可之间的对话,达摩跟慧可说:“真之法,尽可有矣,汝善守护,勿令断绝。汝传信衣,各有所表。”

达摩的意思是让慧可把自己的法传下去,并且说了“各有所表”这么一句话,慧可没能明白“所表”指的是什么?

二祖寺

于是达摩跟他说了一番话:“内传心印,以契证心;外受袈裟,而定宗旨,不错谬故。吾灭度后二百年中,此袈裟不传。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说理者多,通理者少,于后得道还近千万。汝所行道,勿轻未学。此人迥志,便获菩提。初心菩萨,与佛功等“。

达摩在此说出了他所传法的内与外,并且预测出,他圆寂后二百年,这件袈裟就不再流传下去,同时,他预测出了那个时代佛法的流传情形。

二祖修行的司空山

在修行方式上,达摩强调“不立文字”,但在实际传法过程中,还是需要有一部经典依据。达摩所传从慧可开始变为了两个系统,一种是“不立文字”,另一种则是《楞伽经》的传承,而修行《楞伽经》的人,也被后世称之为楞伽师。

慧可的禅法,应当属于两者兼而有之吧!因为他在出家前就开始研究义理,他有这样的基础和能力对于《楞伽经》的参悟。

二祖徒弟的三祖寺

《续高僧传》中记载一位向居士给他写了封信跟慧可探讨此事,慧可看完这封信后,表示他赞同向居土的修行心得,慧可的回信是写了一篇偈颂:

说此真法皆如实,与真幽理竟不殊。

本迷摩尼谓瓦砾,豁然自觉是真味。

无明智慧等无异,当知万法即皆如。

愍此二见之徒辈,申词措笔作斯书。

观身与佛不差别,何须更觅彼无余。

二祖寺里的慧可雕像

这一段偈颂表明了慧可的对于佛法参悟的程度。直到达摩祖师圆寂后,慧可确实按照师父的离开时的意思,隐姓埋名躲到司空山里静心修行。

二祖修行的司空山一景

又过了几十年,慧可才开始大开山门,弘扬佛法,那时已是物是人非,历史和社会环境都已经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其中的原由已是有着太多的问题需要思考和反思,但那已是后话。

据说慧可和达摩在一起生活了六年,也有资料说是九年,最后慧可继承了达摩的衣钵,成为禅宗二祖。当然也有人说,慧可是中国禅宗第一人,也可以说是中国禅宗的始祖,这种说法也对!

后来慧可将禅宗心法传给三祖,对三祖说,听我偈语:本来缘有地,因地种华生。本来无有种,华亦不曾生。

说完后慧可就离开寺庙进入俗世,不仅每天在烟花巷柳出入,而且穿着打扮也不拘一格,有点类似今天的犀利哥。有一天,一位道友实在看不过去了,大声呵斥慧可,大师,你好歹也是禅宗的开山祖师,怎么不受戒律,每天在这些不干不净的地方厮混?慧可说,我自调心,关你何事?

当时有一位辩和法师,在寺院中讲《涅槃经》。他的弟子听了慧可大师讲法后,渐渐地都离开了讲席。辩和法师非常生气,于是在邑宰县令翟仲侃的面前诽谤慧可,说他妖言惑众。翟仲侃听信了辩和法师的谗言,最后竟颠倒黑白,罗列了十大罪状,把慧可被判了死刑。

临刑前,慧可很从容,心情很愉快,而且还吟诗一首:四大本无我,五蕴亦是空。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

这一年,慧可07岁,也是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后来被唐德宗追谥为“大祖禅师”!

道生于静,德生于谦,福生于俭,命生于和!

不悔过去,不惧未来,不负当下,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

END

可以看到企业的转变,从流行建“商学院”到崇尚办“书画院”!

以和为尚

,翰墨传香

普光长老(8)、佛友长老(08)、乘清长老(06)、觉醒长老(04)、本乐长老(02)、明道长老(02)、慧光长老(0)、道生长老(97)、性空长老(97)、印空长老尼(97)、传妙长老(97)、清德长老(95)、寂祥长老(92)、俊生长老(89)、如福长老(86)、清净长老(82)、绍云长老(83)…......明慧法师、心廉法师、有乐禅师、禅雪法师、中满法师、如一法师、印玲法师、了一法师、仁嵩法师等等。

来自0位百岁高僧的永恒祝福!

当代高僧大德墨宝欣赏!(供养高僧墨宝,收藏传家之宝)

联系电话,胡老师

敬天爱人,福慧双修!

积善得福,祈福修福,福慧双修!

恭请百岁高僧题写馆名斋号加持无尽,福慧双修!

:中国文化慈善

:中华国际禅商学会

:来源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墨宝来自本乐长老(03岁),恭请高僧、大德字画,与平台联系:)

中国文化慈善zhongguowenhuacishan中国文化慈善——旗下文化公益传播平台,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已成为了中国文化慈善第一传播平台。禅商学会的理念是:商禅不二,敬天爱人,福慧双修,自利利他。通过出版、讲座、教育培训、书画交流等形式,致力于发扬禅商精神,推广禅商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文化慈善。一贯秉承大愿法师“文化慈善”理念,倡导净慧长老的“生活禅”精神:感恩、包容、结缘、分享,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活在当下,觉悟人生,奉献一生!

长按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xzyj/6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