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农历二月二十六,是净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圆寂纪念日。延寿大师以禅净融通法相、三论、华严、天台等各宗派教义,提倡禅净双修,指心为宗,四众钦服,被后世弟子尊奉为净土宗第六祖。值此纪念日,请同修持清净戒、发广大发心,依身、语、意三门,广行善业。祈愿众等常安于智慧光明中、息除一切身心诸患、心神安定、资财丰饶、所求一切世出世间善愿皆能圆满成就。临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法华一部,佛事百八。四重料拣利愚黠,万善作警察。普期超拔,往生极乐刹。

集大乘佛法为一身,融通各宗、会归净土,持律精严,欣求往生。

以华严一乘为究竟圆妙,以吾人灵明妙心为万法之本源,以西方净土为最终归宿,身体力行,理事双修,垂范后世。

他是法眼宗第三代祖师,净土宗第六代祖师,被后世认为是阿弥陀佛示现的永明延寿大师。

『永明延寿大师』

永明延寿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首位透过宗门禅而融摄教、律,并提倡"禅净双修"法门者。禅师以禅净融通法相、三论、华严、天台等各宗派教义,并主张"祖佛同诠"、"禅教一体"的思想,他于天台德韶禅师处悟得玄旨,是为法眼宗第三代祖师,同时也因劝人念佛,誓愿弘修净土法门,而为净土宗第六代祖师。

元代僧人优昙普度撰《莲宗宝鉴》赞叹永明禅师:“称宗门之标准,净业之白眉。”大师行解并重,既得师家之传承,又有实践的真功夫。

永明禅师以禅净融通法相、三论、华严、天台等各宗派教义,并主张"祖佛同诠"、"禅教一体"的思想,他于天台德韶禅师处悟得玄旨,是为法眼宗第三代祖师,同时也因劝人念佛,誓愿弘修净土法门,而为净土宗第六代祖师。

元代僧人优昙普度撰《莲宗宝鉴》赞叹永明禅师:“称宗门之标准,净业之白眉。”大师行解并重,既得师家之传承,又有实践的真功夫。

四料简偈传古今

大师住永明十五年,弟子数千人。常为众人授菩萨戒,施食放生,泛爱慈柔。一切功德悉皆回向众生,以作往生净土之资粮。劝勉大众老实念佛,以身作则,坐断一切狂慧口舌,解散一切义学藩篱,精修万行,庄严净土。

其所作《四料简》对后世修净土者影响极大。印祖把永明延寿大师《四料简》赞为“迷津宝筏、险道导师,乃大藏之纲宗、修持之龟鉴”:

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

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

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

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

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弥陀示现

大师在当时深受吴越王钱俶的礼敬,尊奉他为国师。一日,吴越王举办了一场千僧斋,据说千僧斋一般都会有圣僧来应斋,所以大家都不敢坐第一个座位。这时忽然从外面走进来一个穿的破破烂烂的和尚,耳朵特别长,都能够垂肩了,大家就叫他长耳和尚。没想到这个长耳和尚竟然大摇大摆的,一屁股就坐到第一个座位上了。很多人都认识这个和尚,平常就是化化缘,劝人修修福,也看不出他修行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所以都认为这老和尚真没礼貌。但永明延寿大师都不说话,其他人就更不好意思说什么了。

吃完饭后,那位长耳和尚又大摇大摆的走了。吴越王就问永明延寿大师:“今天到底有没有圣僧来应斋呀?”永明大师说:“有呀!”吴越王问:“谁呀?”永明大师:“就是刚才走的那个长耳和尚呀!长耳和尚就是定光古佛的化身。”

这下可不得了,吴越王急了,那不能让佛走呀!赶紧派人去追,结果追到长耳和尚住的山洞里,长耳和尚看到后说了一句:“弥陀饶舌”。说完就圆寂了。

这些人一看,定光佛是找不到了,回去赶紧报告吴越王吧,吴越王听手下人说“弥陀饶舌”,仔细一想,这意思不就是嫌弥陀佛多嘴,泄露他身份吗?泄露他身份的不就是永明大师吗?那还不错,定光古佛虽然不在了,还有阿弥陀佛,于是赶紧派人去找永明大师。结果找到的时候,永明大师也圆寂了。

这就是阿弥陀佛示现作永明延寿大师的一段公案,后来世人便把大师的生日农历十一月十七定为阿弥陀佛的圣诞。

印光法师赞永明延寿大师

法华一部,佛事百八。

四重料拣利愚黠,万善作警察。

普期超拔,往生极乐刹。

视诸众生皆是佛,只顾救生忘国宪。

赴市心乐颜不变,蒙赦得遂出家愿。

日课佛事百八件,法华一部佛十万。

若非大权示世间,法幢谁能如是建。

赞云:

视诸众生皆是佛,只愿救生忘国宪。

赴市心乐言不变,蒙赦得遂出家愿。

日课佛事百八件,法华一部佛十万。

若非大权示世间,法幢谁能如是见。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xzyj/6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