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寂于渑池的大德高僧竺法护
鸠摩罗什尚未来到中国以前,中国佛教初期最伟大的译经家就是竺法护。大乘佛教最重要的经典《法华经》,即竺法护以《正法华经》为题译出,而流布于世。 竺法护,梵名昙摩罗刹,法护是昙摩罗刹的意译。祖先本是月支人,故姓支氏。世代侨居于敦煌郡(郡治在今甘肃敦煌市西),8岁出家,拜外国沙门竺高座为师,按当时习俗从师姓,故又姓竺。 竺法护天资很高,博闻强记,笃志好学,所以日诵万言,过目能解。治学专精勤苦,万里寻师,除了努力学习佛典经、律、论三藏外,还博览各种世俗书籍,一心扑在学问上,把常人关心的名利、毁誉置之脑后。 西晋武帝之时,竺法护正当盛年,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已经是一位颇有成就的佛教学者。但他看到当时佛教界的状况,比较偏重寺庙图像,佛教经典的介绍却还很不够,佛徒行事还没有完全摆脱汉代以来方技道术的影响,便慨然立下宏愿,要以毕生之力推动佛教大法的弘扬,于是跟随老师〔竺高座,印度大德〕至西域游历,决心把西域各国的重要佛典都带归中华,让它们广为传播。 竺法护在西域各国留居多年,遍学了36种语言文字,都做到通晓其音义、字体。同时搜集了大量的梵经,满载回国。并且抓紧时间,从敦煌向长安的路途中便开始了译经工作。此后孜孜所务,唯以宏通为业,终身写译,劳不告倦,总计译出经、论余部,多卷,成为中国自有佛法以来,至两晋时期为止,译经数量最多的一位大师。 竺法护的译经,还以种类齐全、影响广泛、深远著称。通常把大乘佛经分为般若、宝积、大集、华严、涅槃五大部,竺法护对这五部都有翻译,如属于般若部的有《光赞般若经》,宝积部的有《普门经》、《密迹经》、《离垢施女经》,大集部的有《宝女经》、《宝结经》、《大哀经》,华严部的有《渐备一切经》、《度世品经》、《如来兴显经》,涅槃部的有《方等泥洹经》,等等。这些经典译出后,受到中国佛教界的重视,成为晋代佛教的要籍。晋代的著名佛教学者如慧观、僧睿、支愍度、支道林、道安等,都曾花费巨大精力加以注疏,讲论。其中如道安,得到法护译的《光赞般若经》后,如获至宝,著有《光赞析中解》、《光赞妙解》、《合放光光赞略解》等书,反复加以研究和阐发。十六国时的释昙影,也以善讲法护译的《正法华经》和《光赞般若》名家,“每法轮一转,辄道俗千数”。由此不难看出,竺法护的译经事业对于大乘佛学的兴盛起了多么重大的作用。 法护精通华文和多种西域语言,对他的翻译带来很多便利条件,但他并不因此而对译事掉以轻心。相反的,他在各处译经都组织了精干的班子,很注意发挥助手的作用。长安是他译经最多的地方,他在长安的译经班子有聂承远、张仕明、张仲政等人参加,其中聂承远是法护最得力的助手,“明练有才理,笃志法务”,即有才干而又对佛教很热诚,帮助法护参正辞义,整理成文,有时还担任“执笔承旨”的工作,翻译时法护口授,由承远笔录成文,使译经工作进行得又快又好。聂承远的儿子聂道真,也善文辞,且懂梵语,也曾与其父一起担当法护译经的笔受者。法护死后,聂道真还曾独自译经,并曾将法护的译经编成目录。 竺法护物色的译经助手都是有才能、有作为的人,当然,他们的成就,也是法护通过译经的实践认真加以培养的结果。法护译经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具有鲜明的务实精神,他对翻译工作的全过程“事事周密”,翻译中贯彻忠于原著的精神,“言准天竺、事不加饰”,却又不厌其详,一改过去译人随意删略的偏向,所以译出的作品实而不华,具有长期的生命力。译经助手们在法护这样的作风熏陶下,自然容易养成认真、执著、忠于事业的品格,而各自对于弘扬佛法作出贡献。二是将译经与讲授相结合。法护在晋武帝末年,在长安青门外创立一座寺院,译经之余,精勤行道。于是德化四布,声盖远近,僧徒千数,咸来宗奉。这么多的僧徒,主要就是来听法护讲授新译出的经典要义的。例如太康七年(年),法护在长安译出了《正法华经》,是《法华》在中国最初的全译本。译本校订完毕后,法护就向一些学徒“口校诂训,讲出深义”;又举行檀施大会,向广大听众日夜讲说。 由于竺法护译出大量重要经典,也由于他把译经与讲经密切结合,他自然而然成为一时佛学界巨擘,生前享有广大的信众,死后长为后学宗仰。东晋高僧道安曾说:“护公,菩萨人也。寻其余音遗迹,使人仰之弥远。夫诸《方等》、《无生》、诸《三昧》经类,多此公所出,真众生之冥梯。”法护受到如此高的评价,在两晋之际的佛教界罕有其匹。自晋武泰始二年〔年〕至孝怀帝永嘉二年〔年〕,其间四十多年的时间,全部精力用在佛教翻译上。竺法护的译籍以般若为主,般若学与道学有其相似之所,如般若提出的“性空”,就是道家所说的“无”,般若所说的“无相无生”,与道家“无为、无名”相类。魏晋时期玄学盛行,以般若说为基本内容的大乘空宗,因思想上与玄学有如此相似之处,因而得到迅速的传播和发展。 竺法护的晚年,遇上了北方几个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建立政权的社会动乱,他带领门徒,匆忙离开长安避乱东下,至渑池(在今河南渑池县西)得病而死,享年78岁。 -End- 责编:王晓亮 供稿:雨中禾 审核:上官英敏 编辑:王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xzyj/5880.html
- 上一篇文章: 与死神赛跑招远援藏医疗队又成功抢救一例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