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最好医院在哪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六分钟片段再现释迦牟尼佛涅槃前场景看哭佛弟子

二千五百多年前出现过一位智者,他具有一般人毕生追求的物质生活,权力、荣华。

他是一个圣人,不沉缅于其中,却对这个世界的一切充满了追求真谛的愿望。他就是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

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乔达摩的双脚行走在广阔的天地间,行走在无人走过的蛮荒之路上。他毕生弘法,度化众生,80岁时在拘尸那迦城娑罗双树下入大涅槃。

年3月2日,农历二月十五,为释迦牟尼佛涅槃日,一起来顶礼佛陀舍利,获无量功德!

至诚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舍利,获福无量!

法门寺佛指舍利

舍利子原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

舍利子印度语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

不过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莲花形,甚或有成佛、菩萨状的;它的颜色有白、黑、绿、红等多种颜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钻石一般。

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

一、什么是舍利子

年前释迦牟尼佛涅槃,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肩胛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颗珠状真身舍利子。

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视为圣物,争相供奉。

经上说,舍利子是一个人透过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所得来的,它十分稀有、宝贵。像佛陀涅槃后,所烧出的舍利就有一石六斗之多,在当时有八个国王争分佛陀舍利,每人各得一份舍利,他们将佛的舍利带回自己的国家,且兴建宝塔,以让百姓瞻仰、礼拜。

另外,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及在家信徒,往生后也都能得到舍利。如中国的六祖惠能,近代的弘一大师、印光大师、太虚大师、章嘉活佛等,都留下相当数量的舍利。

据观察,舍利是一种骨质结晶物,其物质组成结构不详。据说,只有得道高僧圆寂火化后才能出现。舍利现象本十分罕见。但近年来,舍利现象屡有出现,成为当代佛教界的一个奇闻。

关于舍利子的形成,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些学者提出,由于佛门僧人长期都是素食,摄入了大量的纤维素和矿物质,经过人体的新陈代谢,极易形成大量的磷酸盐、碳酸盐等,最终以结晶体的形式沉积于体内而形成。

然而这种解释并不完全令人信服。世界上素食主义者成千上万,为何并无舍利子出现?佛门弟子不计其数,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有舍利子呢?

一些学者认为,舍利子可能是一种病理现象,类似胆结石、肾结石之类。这种解释也难自圆其说,不少患结石症的病人,死后火化,无一例有舍利子存在,况且出舍利子的高僧生前几乎都是身体健康、安详自在的长寿老人。

另外,舍利为何有大有小?有多有少?舍利为何色泽不一、五光十色?更让人百思不解的是心脏久焚不化,由软变硬,成为一个巨大的舍利子。这在佛教史上也前所未闻。

宁波阿育王寺佛舍利

二、舍利分哪些种类

舍利是梵文,意为骨身,或灵骨,或谓坚固子。

在佛教中,舍利通常指佛陀,高僧圆寂后遗留下来的身骨,头发或遗体,火化时结成的结晶体,它作为佛教的圣物而受到尊崇。

舍利有身骨舍利和法身舍利之两种。

佛的遗骨叫作身骨舍利,法门寺佛指舍利,是迄今世界唯一仅存的佛指舍利。

佛经叫作法身舍利,表示佛的教法不灭。

舍利有全身舍利、碎身舍利之分。

舍利为释迦圆寂荼毗后,当时印度境内有八国国王分得了佛陀的舍利,并建塔供养。一百六十年之后,统一印度的阿育王,又将舍利分藏于众多的佛塔内分布各地。

广东南华寺保存完好的六祖慧能禅师的真身,称为全身舍利。

复有生身舍利和感生舍利之别。

拜佛见舍利,眉间取舍利,雕佛锈像得舍利,花端剃发得舍利等,这种舍利非有关生理现象,亦非任何药品凝结或人工制造。而是长期修炼戒定慧,持诚心感得,称为感生合利。

生身舍利即佛陀和祖师们的全身舍利和碎身合利。

舍利的颜色常见的有三种,白色的是骨舍利;黑色的是发舍利;赤色的是肉舍利。唯佛舍利有五色,神通变化不为一切物所坏故。

南京栖霞寺佛顶骨舍利

三、供养舍利的功德

《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云:

善男子等。假使世间若有愚童有情愚夫有情。愚惑有情老耄妇女愚痴僧尼。如是有情得佛舍利乃至一粒分散一分。及与舍利所置之物。带于身上不论昼夜。

若净若不净。若触若不触。不离其身常可带之。所获功德无有所计比量。若顶上若颈上。若心前若背后。若两胁若腰闲带设利者。譬如世间犀牛之角。若人带之离水六尺。带舍利者亦复如是。

离一切罪业恶业恶趣不能染着。善根渐生恶障渐离。善人自遇恶人自去。所作事业皆同佛行。

同释迦牟尼如来故。其身即是世间应化故。即是清净法身大毗卢遮那佛。其人必入大涅槃位。于现身中证得无相法身大精进峰。

是故当知十二大天金刚天等。一切灵只常当守护。寿命延长见百秋已。命终决定上生都史多天宫闻法爱乐。更随志愿亦得往生十方净土。见佛闻法证不退地。

据佛经记载,舍利与佛法身之加持能力无二无别,佛舍利所在之处即为佛之存在。因此,虔诚礼拜佛舍利有无量不可思议的功德,能够观瞻佛舍利也是殊胜因缘之感召。

凡是诚心拜舍利的人,一香一花,等同佛陀最后的供养;一瞻一礼,同于灵山现在的世尊。此时若求福,则福自会随声而来,此时忏悔罪障,则罪障自会消除,于心中自会种下菩提涅槃的种子。

涅槃指的是灭生死、灭烦恼而达到解脱无为的境界,即不生不灭。涅槃意译为圆寂,功德圆满叫做圆,业障灭尽叫做寂。涅槃是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问:为什么要涅槃?

佛教认为,众生所有的行为、言语和意念都会招致业报,行善就会得善报,行恶就会得恶报。而得到了善恶报应的众生,又会在新的生命活动中造作新的业,导致新的报应。众生就这样在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六道中轮回不息,在六道中轮回的众生具有无尽的痛苦和烦恼。

众生一切烦恼的根源在于有欲望,而欲望的产生直接源于人的无知,所以人只有摆脱无知,才能从根本去除人的欲望和痛苦,跳出六道轮回,进入一种没有烦恼、没有痛苦、不生不灭、永恒寂静的涅槃境界。

对于涅槃含义的解说,一般小乘经论认为有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两种,大乘学者认为除了以上两种之外,还有本来自性清静涅槃和无住处涅槃,共四种。

问:佛涅槃前后的情形是怎样?

佛在毗舍离城的时候,已经有了重病,在那里度过雨季后,偕弟子们向西北走去,路上受了铁匠纯陀(Cunda)供献的食品,病更加剧。最后走到拘尸那伽一条河边,洗了澡,在一处四方各有两棵娑罗树的中间安置了绳床,枕著右手侧身卧著。后来所有卧佛像(即佛涅槃像)都是这样的姿式。

佛告知弟子们将要涅槃,弟子都守候著。夜间有婆罗门学者须跋陀罗(Subhadda)去见佛,阿难陀想挡住他,佛知道了,唤他到床前为他说法,于是须跋陀罗成了佛的最后的弟子。佛在毗舍离临出发前和在途中为弟子们作了多次的教诲,到了那天半夜逝世前又最后嘱咐弟子不要以为失了导师,应当以法为师,要努力精进,不要放逸。

佛逝世后,遗体举行火化。摩揭陀国人和释迦族等八国将佛的舍利分为八份,各在他们的本土上建塔安奉。其中摩揭陀国安奉在菩提伽耶的一份,到西元前三世纪,被阿育王取出,分成许多份送到各地建塔。年,考古家在尼泊尔南境发掘迦毗罗国故址,发现一舍利塔,塔内藏有石瓶石函等物;有一瓶放在铁和水晶层迭的函内,里面有黄金花,花上安放著佛骨。从函上刻的文字知道这就是释迦族供养的佛的舍利。

沙画中的佛学:入大涅槃

佛遗教经

译文选自网络

佛陀不久进入了拘尸那迦罗城,吩咐阿难道:“你去为我在娑罗双树间敷座设床,头在北面向西。我的教法最近可以北方弘传,未来也会盛行在西方。我于今夜将入涅槃。”

阿难和大家听了都泪流不止。后来大家商量光是这样啼哭是没有用的,要紧的是向佛陀请示,未来如何使正法久住。经过商量以后,公推阿难请问佛陀道:

“佛陀!诸位弟子禁不住伤感之情,有四个问题最后请示佛陀:

“第一、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大家依佛陀为师,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谁为师呢?

“第二、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依佛陀安住,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甚么而安住呢?

“第三、佛陀住世的时候,凶恶的人有佛陀调伏,佛陀涅槃以后,凶恶的人如何去调伏呢?

“第四、佛陀住世时,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佛陀涅槃以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叫人起信呢?”

佛陀慈祥恺悌地回答道:

“阿难!你代表大家提出这四个问题来问我,确实非常重要。

你们不要这么悲泣,要是舍利弗和目犍连还在世的话,一定不会像你们这样;大迦叶此刻还在途中,我涅槃前他是来不及赶到了。你们要认识法性。佛陀如果以应身住世的话,这终是无常之相;唯有佛陀进入涅槃,你们依法而行,才是佛陀常住在世间!

我现在答复你们的四个问题,你们好好记着:

第一、你问我涅槃以后,依谁为师:应依戒为师。

第二、你问我涅槃以后,应依何安住:应依四念处安住。

第三、你问我涅槃以后,恶人如何调伏:应默摈置之。

第四、你问我涅槃以后,经典如何叫人起信:应在一切经首安‘如是我闻’之句。

阿难!你们应常常思慕佛陀的生处,佛陀的悟处,佛陀的说法处,佛陀的涅槃处。要紧的是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

佛陀静静地向诸弟子作最后的遗教:

“诸比丘弟子!我涅槃以后……戒就是指导你们的大师,你们持戒,如贫穷的人得到宝物,如黑暗中燃起明灯。这和我住世,没有甚么不同。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弘通正法,从事自利利他和救人救世的真理运动,不要贪图财利,不要贩卖贸易安置田宅。你们修道利人,自有人供养,不用为生活操心。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奉行正法,不要占相吉凶和咒术仙药,不要结好贵人,亲厚媟慢,你们应该节身时食,清净自活;要端心正念求度,不要显异惑众。

诸比丘弟子!你们更应该节制六根,不要让六根追逐六尘,以免放逸堕落。好像管理凶悍的恶马,一定要用辔制,不然,将会把人牵坠入陷坑之中。恶马之害,只有一世,六根之害,殃及累世。这是不能不谨慎注意。

诸比丘弟子!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是以心为主,大家要好好制心。心的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好像人的手中拿着蜜器,动转轻躁,观看到蜜,不见前面举步就有陷坑。放纵心意,好像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能够丧失一切善事。所以你们要精进修道,把心栖于安静的境界。

诸比丘弟子!你们接受到饮食供养,应当作服药之想,好和坏都不要增减,不要起贪嗔之心。饮食不过是为资养色身,除去身体的饥渴。受食要如蜜蜂在花上采蜜,但取其味,不损食香。不要多求,以免坏其善心。

诸比丘弟子!假如有恶人前来伤害你们,你们当自摄心,不要起嗔恨的念头;更要护口,不要说恶毒的语言。你们要知道放纵嗔恚的心,就能妨碍修道,破诸善法,坏好名闻,失去一切功德之宝。忍的美德,持戒和苦行都不能及。能够行忍的人,才是有力大人!假若不能用欢喜之心,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就不能称做有道的智慧之人。

诸比丘弟子!你们不要有骄慢的心,不要有谄曲的心,不要有欺诳的心,不要有悭吝的心,心宜端正,以质直为本。

诸比丘弟子!你们应当知道多欲的人,苦恼亦多;少欲的人,才是住于安稳的世界。你们要脱离苦恼,就要知足;知足之法,才是幸福安乐之道。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勤于精进弘法修道,则事无大小,就没有困难之处,好像涓涓的细流,也能凿石穿山,进入大川巨海;否则,对于弘法的家务,利生的事业,常常懈废,如同攒木取火,未热而息,虽然要想得火,火怎能自动跑出来呢?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不忘正念,一切烦恼恶魔就不能侵入。你们要做勇猛的将军,披着重铠,持着禅定的刀刃,征服六尘境界的魔军;佩着智慧的利剑,知道世间生灭的法相,降伏一切诸有的苦患。

诸比丘弟子!在生死的大海中,你们要撑好智慧的法船,渡过愚痴爱执的浊流,燃着智慧的灯光,走过无明暗冥的世间。常以闻思修的智慧,才能进入三摩地。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记好我说的法,不要忘失。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咎不在医;我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者不行,过不在导。

诸比丘弟子!我所说四圣谛十二因缘,是宇宙人生真理。今我将要涅槃,如有疑者,可速问我,我当为你们解答。”

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对佛陀说道:

“佛陀!我们了解四圣谛和十二因缘的真理。在这个世间上,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陀的四圣谛和十二因缘的教法不可令异。”

诸比丘弟子都在黯然啜泣。佛陀安静地说道:

“你们要降伏自己的心,要远离贪欲,要使自己清净,要使自己忠诚。

你们要记住,形躯生命是短暂的,如能这样思维,你们将可远离贪欲,远离嗔恚,你们可以远离不善。

当你们发现自己被贪欲引诱的时候,一定要自我降伏!你们要做自己“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仆。‘心’悟则成佛;‘心’迷则成魔。所以,你们必须降伏自心,不要使它离开正轨而入歧途。

你们要在一起学习,在一起研究,在一起修行。你们不要虚耗精力,浪费时间在那些怠惰的生活和无益的争论中。你们要以悟道的花朵和果实为乐,这是法乐。

我的真正生命是法身,不是形躯。形躯必然消逝,是无常;法身却永恒,不生不灭。见到形躯的我,他们未见佛;依循我的教诲,即是见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祈愿众生善果日增,脱离六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rlyj/8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