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中,最有价值的行为,几人做了
中科爱心救助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3913.html ,庚子年。 60年来一次。 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冠状病毒让地球真正成为一个环环相扣的村落,死亡以排山倒海的方式碾压了财富、地位、青春与美貌。 地球,是平的。平等的平。 人们忽然发现,死亡离自己只有2米之遥。而昨天,他们还在用酒精燃烧生命,用权力置换财富。 死过一次的人,他的话你听懂了多少? 宗教常常以大量篇幅来说来世的。 宗教之外的人们难以接受的一个点在于,你没有死过,我怎么信你?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作为俗世中的人,人们甚至都不太愿意相信濒死者的临终遗言。 李医院的一名眼科医生,因最早于年12月30日向外界发出防控预警,而被称为疫情“吹哨人”。李文亮在微博上发出了一份“训诫书”,上面写道“我们希望你冷静下来好好反思,并郑重告诫你:如果你固执己见,不思悔改,继续进行违法活动,你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你听明白了吗?” 他签字:“明白。” “明白”是李文亮医生留下的遗言。 如今的苟活者真的明白他的摩斯密码了吗? 20年,上海的一位青年企业家早就发出的有关死亡的说明,而健忘的人们从未感恩他的举动。 这便是著名的“死亡日记”事件。 我是这次事件的第一位见证者。 年,陆幼青时任浦东房地产展销中心副总经理。 某天,他被医生判定为胃癌患者。7月下旬,医生宣布他大限天。因为影视剧在丑化死亡的尊严,他决定“要用日记的形式,告诉所有的人,一个肿瘤患者的真实的心理感受,让人们了解,当我们的亲人身患疾病的时候,我们要先有信心:疾病是可以战胜的,并把这样的信心传达给病者。” 陆幼青在出版社的一位同学找到我,觉得通过传统媒体很难快速传播信息,想搞网上直播。我觉得这个创意挺好的,在死亡面前能如此坚强面对,实属难得。同时,我觉得他是一个特殊的人,第一是经历特殊,他是被胃癌宣判了死刑的人;第二是身份特殊,他是有中文系出身背景的商人,有着丰富多彩的职业经历,而现在是比较典型的垂死者。 8月8日,征得当时CEO的同意,我安排发表了陆幼青的两篇日记,我给专栏起名叫《与死神相约》。同时,我自己也在榕树下网上针对陆幼青的特殊经历写了一篇《最后的礼物》,一周后被《北京晨报》记者看到了,要求来采访。《北京晨报》登出后,反响很大,紧接着《北京青年报》介入。后来上海的媒体一看是本地的事情,觉得不能落伍,果断加入,然后是全国的媒体,以及美联社、ABC广播公司等,不到一周,天下皆知。 但是,网上批评的声音从未间断。 有人对陆幼青的行为不屑一顾,认为他是在沽名钓誉、自我包装。也有人说他是“自残自虐”,拿生命做赌注。 他为什么宁愿忍受病痛的折磨,对死亡的威胁毫不反抗呢? 在我第一次采访他的时候,他其实已经交代过了。可惜我的那篇引发全球舆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rlyj/6254.html
- 上一篇文章: 脚上的生命密码,价值百万,建议收藏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