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贤法师哈佛演讲:中国禅宗在现当代的传承状况及见、修、果证

Ven.MingXian:Transmission,View,Practice

andAttainmentsofContemporary

ChineseChanBuddhism

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哈佛大学创建于年,是全世界最富盛名的高等学府,也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之一,这是一所迄今为全美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素有“先有哈佛,后有美国”之美称。

哈佛大学也是一所在世界上享有顶尖学术地位、声誉、财富和影响力的教育机构,被誉为美国政府的思想库。

在哈佛大学神学院周年庆典之际,哈佛人迎来了珍贵的客人以及中国近现代禅宗传承的难得修学因缘。

美国东部标准时间年9月9日上午,由凤凰佛教发起,哈佛大学神学院、哈佛大学佛学社共同协办的凤凰佛教北美交流活动正式开讲中国佛教好声音,明贤法师首开先河,论述了《中国近现代禅宗的传承状况及见、修、果证》,全面阐释了中国禅宗近现代至关重要的历史传承因缘,及其在全球信仰版图中的重要地位与未来潜力。

中秋佳节之际,全文刊发法师演讲全文,以祝佛教禅宗法运昌隆、圆满吉祥!

明贤法师在哈佛大学神学院

汉传佛教禅宗,藏经资料的保存完好,古来传承与法脉的延续明晰而有案可考。清末民初以来,随着社会变迁与各种思潮的风起云涌,传统文化与宗教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我们发现,近现代的汉传佛教禅宗既未中断传承,也并非成就乏人。这条掩映于历史长河的线索历历展现,禅宗千古一味的平怀、宽坦平正的特质、随圆就方的活力不仅丝毫不逊于古往,也能历久弥新于当下,亦能当仁不让于未来。

民国时期反宗教思潮下禅宗的坚守

PersistenceofChanBuddhismunderAnti-religiousThoughtsintheRepublicofChina

明清以来,汉传佛教虽无唐宋之盛况,但一直保持着完好的禅讲律净调和一致的格局和教风。其中,禅宗法脉的延续与丛林修行芳规始终没有中断,禅和子们丛林共住四方参学,大冶洪炉禅堂选佛,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进行着祖师“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行实践。及至民国时期,佛教僧团依然不乏德才兼备之龙象,以虚云老和尚、太虚大师、弘一法师、印光大师、守培法师、谛闲法师、圆瑛法师、倓虚法师、法尊法师、月霞法师等为代表的高僧大德,担当门庭,传承法脉,成为汉传佛教之中流砥柱。

然而,随着社会的改制,时风的转移,思想的革新,传统中国文化所遭遇的冲击,佛教也不可幸免。五四前后,以北京知识界为代表,多地掀起了反宗教的讨论与行动。北京地区高校诸多接受了新思想的学者名流,如陈独秀、李大钊、汪精卫、蔡元培、戴季陶、吴稚晖、罗章龙等,率先成立了反宗教同盟,发表宣言,出版书刊,在反孔教的直接缘起下,连带反对一切传统宗教信仰的存在与相应的社会价值。一时间,全国各地反对宗教的大小同盟多达60多个。在这场思潮中,蔡元培先生提出的在教育中要以美育代宗教、以科学代宗教、以哲学代宗教的主张得到新知识分子的广泛认同与提倡,乃至付诸于教育实践,其影响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

无论是理性层面的反对还是情绪化的抵制,在这场针对宗教的前所未有的舆论与思想攻势中,佛教难逃质疑与冲击。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多年,乃至连早年皈命佛教的梁漱溟先生也在年汉藏教理院的演讲中,提出了“佛教是否缺乏解决此时此地此人的能力”的质疑,并在人生与事业的实践中作出“弃佛投儒”的选择。

梁漱溟先生的看法,其实太虚大师早在20年代就有过精到而犀利的批判:“梁君欲从排斥佛法、摄受欧化、提倡孔学达之,余则谓须昌明五乘的共佛法以达到之耳。”“梁君欲排斥佛化,先以提倡孔化,使迷入人生之深处,极感苦痛,然后再推开孔氏,救以佛化。乃不直施佛化,俾世人得孔氏同样之利益,而预免其弊害,用心颇为不仁。”

太虚大师法像

太虚大师进一步指出其背后问题:“注重人世,应为中国之特性。但近人汪少伦说‘中国过重人本,不唯神,使宗教信仰不高超;不唯物,使自然科学不发达,为近代濒危之病根’,虽则重人间,而下基无边众生,上仰最高佛陀,适救儒术之隘,足以充实国族之精力。”

故太虚大师倡导践行由人天乘直接佛乘而导向圆满成佛的“人生佛教”,虽因形式的出新而常被误解为彻底革新,但其旨归却与佛法大旨无异,乃是以创新而复古。并且,太虚大师早年的深参实证,使得他深明禅宗在汉传佛教中的重要地位,以“汉传佛教以禅为特质”“如来禅是落功勋渐次的,祖师禅是顿悟本然的”等卓见,从教理的层面为禅宗作证明。

当然,宗门的努力更主要的在于丛林生活与禅堂修行的长年推进。只要丛林还在行住坐卧,只要禅堂还在打七,只要还有人不断在破参,只要清规还有人在坚守,那就不能说禅宗后继无人。

比如长江流域的丛林,明清以来便有着“上有文殊宝光,下有金山高旻”的四大丛林。到了民国时期,四川地区代表禅宗的文殊、宝光二寺影响渐渐衰弱,但仍有昌宗法师(刘洙源居士)、本光法师(倡般若禅)等川籍禅和抖擞精神,精勤修行,解行并重,而成为一代法门龙象。

来果老和尚法像

下游的江苏金山、高旻二寺影响犹存。金山、高旻的规约至今仍是丛林规约的重要来源,而“金山的腿子,高旻的香”则是人们对两寺纯正严格道风的充满敬意的描述。民国时期,在金山、高旻得到真实受用的禅和子,多成为禅门的砥柱之才。比如虚云老和尚、来果老和尚、本焕老和尚等。

守培法师法像

在当时的镇江,与金山寺共同产生重要影响还包括焦山定慧寺、超岸寺。超岸寺的住持守培法师早年获得禅宗的真参实证,并竭力兴教,办玉山佛学社,又深入经藏,著疏弘法,留下了大量慧发天真的宝贵义著。法师毕生坚守一味平怀的禅和本色,务实求真,率直无伪,是宗门解行并重、宗教兼通的一代大德。当时,震华法师亲炙守培法师,后驻锡沪上,广弘教理,呼吁僧团觉醒,发扬佛教积极救世的本怀。震华法师弟子隆根法师不仅得承师道,更弘教南洋,使守培老人所代表的老一代禅和风范得以垂范后世。

然而,年的一场大火使得金山寺悉尽烧毁,此后便一蹶不振。民国高鹤年居士在《名山游访记》补编中曾记录金山寺火灾前的变迁,亦对于世事之无常有所揭露。其文云:“余往来金山六十年,初见山在水中,故又名浮玉,半浮岸上,半沉江中。旋淤滩长自江心,今已与山连接。睹兹不胜沧桑变幻,人事升沉之感。相传打马上金山,大地作战场。此言果验。经云‘世界有成住坏空’,足资警悟。余幼来镇江,市面繁盛,为苏北、皖南、淮扬等地商船往来集之处。今则市况萧条,远逊当年矣。

汉传禅人在浩荡时局中也选择了不同的走向。有的禅人去往港台弘法,有的辗转多途将法脉带到海外,也有不去港台不去国外坚守大陆的老禅和们,如虚云老和尚等。禅的道种在中国大陆地区深植、生生不息,并迎来了生机不减当年的复苏。

禅宗的当代传承:从新中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以后

InheritanceofChanBuddhismintheContemporaryEra:fromtheBeginningofNewChinatothepost-Reform-and-OpenPeriod

新中国初期,大运河边的高旻寺古风犹存,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则在虚云老和尚的鼎力承担下,在一砖一瓦的积累中古刹重光。以来果禅师、虚云老和尚为中坚力量的传统禅和,振作了高旻、云居两大道场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禅门重镇,培养了大批有修有证、矢志担当的宗门法将,将禅宗法脉与传统延续下来。古老祖庭与现代禅人身上,记录和凝聚着千年禅门的生息起落以及未来无尽的希望。

虚云老和尚法像

表1:虚云老和尚法脉传承

Table1:DharmaLineageofVen.Xuyun

沩仰法脉

DharmaLineageofWeiyangSchool

临济法脉

DharmaLineageofLinjiSchool

法眼法脉

DharmaLineageofFayanSchool

曹洞法脉

DharmaLineageofCaodongSchool

云门法脉

DharmaLineageofYunmenSchool

德清虚云

(虚云老和尚,遥嗣兴阳词铎禅师)

德清性彻

(虚云老和尚,嗣妙莲禅师)

佛慈虚云

(虚云老和尚遥嗣相符良庆禅师)

德清古岩

(虚云老和尚,嗣鼎峰耀成禅师)

演彻古岩

(虚云老和尚,遥嗣己庵深净禅师)

宣灵

演说自性

本湛青持

宽照复定

幻齐妙正

宣道净慧

宽法佛忍

本禅

宽法佛忍

妙心如云

宣圣法亮

本明

本性净慧

贞训修圆

妙真嗣云

宣化度轮

真心

本智信清

复耀(佛耀恍然)

妙悟续云

宣扬性福

佛耀本动

本宽慧果

本明

妙智继云

宣明海灯

贞心本如

寂本慧青(以下为代传之法孙DharmaHeirs)

复仁法宗

妙慧戒轮

宣云满觉

本湛青持

寂照慧瑛

复华圣扬

妙通心妙

宣成达定

宽远

寂照宏如(灵意禅师)

复圣惟贤

妙定佛慧

月川宣传

宽定

体华光升(代传之法曾孙)

宽定复耀

妙和广妙

宣玄圣一

本悟演遍

复振妙峰

妙如佛智

宣慧禅道

宽印

妙禅复证

妙荣佛慧

宣德绍云

本鉴

妙空

妙慧佛慈

宣法自寿

本善

复性宏超

妙纯佛智

宣航晚融

本净

复本

妙慈法慧

衍心一诚(以下为代传之法孙)

本达印玄

性果

妙禅愿云

衍和圣越

本昭圣空

复性净慧

妙门继云

衍辉辉华

本晖

复本禅道

妙云佛宝

衍彻彻光

本定复兴

复彻宽贤

妙法能宏

衍彻果圆

本性

复兴宽净

妙心佛源

衍妙戒全

本妙知定

复堪传士

妙觉佛心

衍慧照禅

本焕乘妙

灵妙腾清(以下为代传之法孙)

妙慈法云

衍成净行

本宗净慧

腾了海音

妙道朗耀

衍养纯愿

本然传士

惟因今果(代传之法曾孙)

妙宗净慧

衍善守初

常修(以下为代传之法孙)

妙常慈藏

常源

妙定宽度

常妙

妙净杨智

常本慧青

妙性佛云

一诚常妙

妙虚佛纬

海音常道

明愿灵航(代传之法孙)

常参界明

寂妙(以下为代传之法曾孙)

寂靖惟贤

传心心性(代传之法玄孙)

以云居山真如寺为例,从解放初期到文革前,虚老麾下涌现的大批禅和,既是复兴云居的主力,也在后来的岁月里当仁不让地肩挑起扶持宗门、振兴祖道的历史使命。

虚云老和尚(中)与性福禅师(右)及海灯禅师(左)

-年,虚云老和尚以年迈之躯,毅然上云居复兴祖庭,并挂起沩仰宗钟板,先后有三十多位法子承续此法脉。当时真如寺以性福禅师为住持,大众从茅蓬境界起步,共同辅佐虚老复兴祖庭。

虚云老和尚与海灯禅师

年,海灯禅师受邀任真如寺住持兼佛学苑经堂主讲。在云居山的两年多的时间里,这位在舆论中更多以武术闻名的禅师,亦成为虚老法子,以其禅和本色与讲经弘法在云居山留下了重要影响,至今仍为后人所敬仰。海灯禅师任后,性福禅师继任住持,直至年圆寂。

在此后的十多年里,修行生活困难加剧,常住道众散居不定。但依然有诸多老参行持依旧,道业常新。

年,悟源禅师膺命担任文革之后首任住持。老禅师虽年过八旬,仍老当益壮,锐意任事,与寺中班首执事协力兴建寺院,振作道场。年悟源禅师开坛授戒,一期传戒比丘、比丘尼五百余人,盛况空前,得未曾有。年悟源禅师圆寂后,朗耀禅师继任住持,期间真如禅寺面貌焕然,佛法鼎盛。年后,一诚长老继任法席,直至4年。

上世纪80年代,云居山真如寺的常住僧人里有约个“老户口”。这一百多位老禅和,几乎都是在民国时代以及新中国初期依止虚老修行的法子。50年代初期,他们上云居山辅佐虚老兴复祖庭;60年代继续维护道场延续修行;80年代初期,这些老禅和们,将全部生命投入复兴道场、重建道风、培养后学的努力中去。短时间内云居道场的修行传统与道风得到全面重振,真如禅寺成为全国性的禅宗样板丛林,接引了不少有缘的年轻学人投入到丛林修行的大冶洪炉中。千年来不立文字的禅风,农禅并重的丛林传统,明清以来参话头、克期取证等修行法门与方便,以金山、高旻规约为代表的、对近现代禅宗产生重大影响的丛林清规,都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全面的恢复与延续。

唐宋盛世,禅宗独具风华、步履矫健,对整个中国文化乃至亚洲地区的宗教与文化都产生了深入血脉的影响。而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的这段时间里,国际世界对“禅”的了解几乎清一色来自日本文化。大半个20世纪,以铃木大拙、柳田圣山为代表的日本禅人在欧美广泛活动与宣教,通过出版大量禅学著作、频繁旅行演讲、长期高校任教等现代方式,构建了现代欧美世界对禅和亚洲佛教的基本认同,但同时也建立起“禅与日本文化密切关联”的先入为主的认知,而忽视了禅宗传统的中国汉地源头。

宣化上人法像

60年代以后,如果不是还有虚老法子宣化上人在美国竭力传介汉传禅宗的修行传统,如果没有万佛城多年的影响与摄受力,恐怕西方世界对于中国大陆禅宗的认识真就只是一片空白了。

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禅宗法脉依然在故土延续着千年的生命力。它在历史的起承转合中随方就圆,在法统的缘起变迁中厚积薄发。今天看来,这一时期老辈禅人的重要使命,正是引领着禅宗的古老传承,从民国时期跨越到改革开放后。延续与传承,是他们这一生一天都没有中断和褪色过的生命本色。

弥光老和尚法像

80年代祖庭道场的恢复,不得不提的一位长老就是先后依止虚老和来果禅师而得佛法证悟的成就者弥光老和尚。

年,弥光老和尚(前排左二)与诸位长老(圣一长老、茗山长老、妙湛长老、妙善长老、明哲长老、木鱼长老、觉光长老……)在扬州大明寺合影

年,弥光老和尚顺应鉴真大师像回国探亲之缘起,协助推动扬州大明寺作为中国寺院开放的先例,极大鼓舞和有力推动了佛教振兴的进程。

达定禅师(右)、圣一长老(左)

另一位令人缅怀的长老就是弘法香港、心系祖庭的圣一长老。长老是虚老法子,远在香港,却仍在大陆禅宗振兴的历程中,不遗余力地筹措善款,资助各大祖庭的重建,保证资金渠道的畅通。从弥光老和尚复兴扬州诸寺开始,几乎每一座禅宗祖庭大雄宝殿的重光都首先得到圣一长老的资金援助。这一切,大陆佛教界始终铭记于怀,感恩于心。

佛源长老探望弥光长老

90年代以后,除了长江中下游的两大重镇,全国各地的禅宗祖庭,如广东的云门寺、南华寺,浙江的灵隐寺、天童寺,河北的柏林寺,湖北的四祖寺、五祖寺等都陆续得到复兴,丛林的修行全面恢复起来。

除了传统修行得到延续,以净慧长老为代表的老一辈禅人立足当下,倡导“生活禅”等适应时代与大众的契理契机的修行实践,接引了无数有缘的当代众生,为禅宗度化众生的事业探索了新的方向。

本焕长老(左)与一诚长老(右)

从90年代到21世纪初,虚老法子净慧长老、一诚长老、传印长老等法门耆宿先后当选为中佛协副会长和会长,更标志着老一辈禅人对于当代汉传佛教发展的贡献和影响力达到了巅峰状态,禅门的风范深刻影响了这个时代。

于此同时,禅宗的后起之秀逐渐崭露头角。柏林寺明海大和尚、云门寺明向大和尚、弘法寺印顺大和尚、香港宝莲寺净因大和尚紧随净慧、佛源、本焕、圣一等诸位大德长老之道履,继任法席。他们逐渐走向历史舞台的中央,肩负起禅宗发展的历史重任。

表2:虚云老和尚及来果老和尚法脉传承

Table2:TheDharmaLineageafterVen.XuyunandVen.Laiguo

新媒体时代禅宗的新形态

NewFormofChanBuddhismintheNew-mediaEra

时代在瞬息万变,禅宗与大众同呼吸共命运的前行也从未停步。自媒体时代,禅人依然保持着入泥入水而又高洁如白莲般的率真灵动,在全新信息工具与传媒方式所带来的巨大社会变革与人心变化中,以更为积极的姿态稳健修行,维护自己的道业,护持宗门的道风,也无时无刻不在化导人心。

对于佛教,当大众还只是停留在假冒僧人、挟佛敛财等外部信息的观瞻中,并对日常生活感到紧张和失望时,禅和子们早就开始运用新工具辅助展开更为有序的修行。当人们只是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jgyj/9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