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八十六)世、禅宗五四代、曹洞宗四四代、少林寺曹洞宗三十代、永化堂第十八代:清心素喜(释素喜)法师

中年时期素喜法师

释素喜法师(-年),民国十三年(一九二四年)出生,俗名耿栓柱,河南登封人,年8月17日在嵩山少林寺达摩亭拜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永化堂上传曹洞正宗第四十三世、雪庭福裕禅师下第二十九代嗣祖沙门、住持大和尚贞绪禅师为师剃度出家,得赐法号素喜,字清心,年9月在西安大兴善寺心道法师座下得授三坛大戒,年得贞绪禅师嘱咐嗣法传承少林曹洞正宗法脉,为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永化堂上传曹洞正宗第四十四世、雪庭福裕下第三十代嗣祖沙门,历任少林寺首座僧、住持大和尚、名誉方丈,年圆寂,僧腊六十九,戒腊六十五,法腊五十一,葬入少林寺塔林。

素喜法师与德禅法师

人物生平

素喜法师(-年),民国十三年(一九二四年)出生,俗名耿栓柱,河南登封人,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永化堂上传曹洞正宗第四十四世、雪庭福裕下第三十代嗣祖沙门,历任少林寺首座僧、住持大和尚、名誉方丈。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投身嵩山少林寺拜释贞绪禅师为师皈依佛门学习少林武术,年8月17日在嵩山少林寺达摩亭拜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永化堂上传曹洞正宗第四十三世、雪庭福裕禅师下第二十九代嗣祖沙门、住持大和尚贞绪禅师为师剃度出家,得赐法号素喜,字清心,年9月在西安大兴善寺心道法师座下得授三坛大戒,年得贞绪禅师嘱咐嗣法传承少林曹洞正宗法脉,并到北京佛学院进修,从德浩老和尚学习《楞严经》、《法华经》二年,年圆寂,僧腊六十九,戒腊六十五,法腊五十一

少林素喜长老生前是河南省嵩山少林寺第三十代传人,少林寺首座和尚、名誉方丈,少林寺最年长的和尚。民国十三年(一九二四年)出生,俗名耿栓柱,家境贫寒,幼年丧母,十一岁时父亲去世,孤苦无依,年出家到少林寺,拜贞绪大和尚为师。由于他勤奋好学,很快得到师父喜爱和同代僧人的敬佩,一同维护寺院、修缮殿堂。素喜长老不仅精通佛理,而且武术才华出众,一生为少林寺的发展尽心竭力,受到人们的广泛尊重。

素喜法师

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人代会的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说,素喜长老是少林寺最后一位解放前出家的和尚,在寺院最困难的阶段始终守持看护。

素喜法师与德禅法师

传承武学复兴少林

他爱国爱教、勤奋好学、持戒森严、精通禅武,为少林功夫的传承和少林文化的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堪为一代高僧;为世人所叹服,被人誉为「少林拳王」。一九五五年,素喜三十二岁,到北京佛学院进修,从德浩老和尚学习《楞严经》、《法华经》二年。回到少林寺後,任武术教师。一九六一年,素喜以积劳成疾,但仍抱病向徒弟传授技艺,培养出一大批武林高手,如少林寺武僧总教头德扬、少林隐居高僧释德建。

保护文物编篡典籍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素喜与行正和尚二人为了保护佛经、佛像、拳谱等重要文物,采取转移地点、埋藏地下等方法,保存了不少珍贵的文物。在此期间,他也被遣回农村,从事劳动生产。「十年浩劫」过後,素喜重回少林寺,一九八七年,行正和尚示寂,素喜继任少林寺住持,除修缮寺院外,经他口授身教,整理了大量珍贵的拳经、拳谱。此外,他发扬佛教的慈悲精神,捐款参加社会救济、支援灾区等工作。

主动隐退放下名利

一九九八年自住持位退居。

归藏塔林万人敬仰

年,少林寺为素喜长老庆祝81岁寿辰时,为他在塔林建造了寿塔,是少林寺多年来为在世僧人所立的第一座寿塔。据介绍,塔林中的塔包括3种,即衣冢塔、骨灰舍利塔及寿塔,寿塔是为特别突出者修建的。据素喜长老的弟子说,素喜是自郑州养病、返回寺院3日后(二○○六年三月八日十一时二十分示寂,世寿八十二岁)圆寂的。素喜长老的后事按照宗教仪规举行后,他的骨灰将送入少林寺塔林中。

素喜法师,河南省嵩山少林寺第三十代传人,少林寺首座和尚、名誉方丈。河南省登封县城关镇人。民国十三年(一九二四年)出生,俗名耿栓柱,家境贫寒,幼年丧母,十一岁时父亲去世,孤苦无依,十二岁投入少林寺落发出家,剃度师是贞绪法师,时为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

素喜法师与德建禅师

  少林寺一代高僧素喜,他六十九年如一日心系少林,看护少林,如果没有他,少林寺历史可能出现断层;从建国至今,他先后5次担任或代理少林住持;身为目前少林寺辈分最高的长老,手中曾有百万资金,却没有给他唯一的亲人留下一分钱……如今他走了,留下的是尘世中对一个83岁少林长老的敬仰。他就是少林寺目前辈分最老年龄最大的高僧——素喜。长老圆寂、少林告别一个时代、年3月8日上午,中原大地突降春雨,淅淅沥沥,连绵不绝。上午11时20分,为传承少林功夫奉献了毕生精力,为发扬少林禅宗文化耗尽了所有心智,为保护少林寺文化遗产忍辱负重作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目前少林寺辈分最高、被誉为一代宗师武术奇才的少林寺首座,名誉方丈素喜长老圆寂。少室山上电闪雷鸣,五乳峰下草木含悲。3月12日,千年古刹少林寺,悼念的人群来自五湖四海,素喜长老遗体所在的圆通阁内,诵经声不绝于耳。“素喜长老解放前来到少林寺,从此以寺为家,六十九年如一日。如今他圆寂了,结束了少林寺的一个时代。”素喜长老遗体火化仪式将在登封市举行,骨灰被安放在少林寺塔林。

早年素喜法师

  一生爱国 念佛之人奋起抗日、“师爷一生爱国,在民族大义面前,绝不含糊。年12月,天寒地冻,驻扎在登封的日本鬼子封锁了所有道路,少林寺也陷入恐怖之中。一个名叫孝田的日本中队长,带领30多个鬼子,常常骚扰寺院,他们来到寺院,借机盗走文物,捣毁佛像。素喜长老心急如焚。此时,皮定钧将军率领的豫西抗日纵队就在附近,皮定钧将军派地下党员韦念铭化装成教师,以开办少林中学为名驻进少林寺。年2月的一天清晨,寺院众僧正在千佛殿做早课,鬼子和伪军60余人从县城出发,要围剿少林寺。共产党员韦念铭当时正在寺内养病,素喜就背着他向崖峰转移。得知敌人已经进入他们预先设置的埋伏圈,韦念铭把手枪递给素喜,让素喜代表他命令开战。于是,素喜接过手枪,站在崖峰向沟内连开三枪。顿时,队员们开始向山下投掷石块。鬼子惨叫声不断,死伤大半。很快,少林和尚抗日的事儿,传遍了全国各地,为少林寺增添了另一种历史色彩。   守护少林 历尽劫难慧心不移、少林寺僧众都知道,如果没有素喜长老,少林寺的历史可能会断层。这话还得从三年自然灾害时说起。至年,登封三年大旱。没有饭吃,好多人都还俗了,只有素喜和16个僧人,守护着少林寺的文物佛像。由于太过艰苦,僧人一个个出走,人数最少的时候,只剩下他和行正法师(现任方丈永信法师的师父)两个人。“要是他们也走了,少林寺就断层了。”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少林寺受到冲击,寺内不仅停止佛事活动,许多红卫兵前来破坏佛像、焚烧经书,一些文物法器也被毁坏,素喜被定为大地主,几乎天天挨批斗。为了保全历史文物,他协助当时的德禅住持给每位僧人分配了一部分经书碑文,命令僧人全部背下,甚至连碑文的字体及年号都要精确记忆,以便日后恢复和保存。之后,他们把经书和佛像掩埋在地下。在他们积极保护下,使一些殿堂亭台、塔林和几十尊铜、铁、木雕佛像匾额、经卷、法器完好无损。“文革”后,他被选为首座僧,为大家讲经说法。   素喜法师於二○○六年三月八日十一时二十分示寂,世寿八十三岁。

千人悼送上素喜老和尚

年3月15日上午,登封嵩山少林寺,一代高僧素喜大师的追悼法会在这里举行。近千名群众自发来到这里,和大师做最后的告别。少林寺圆通阁大门口,一张写有“进入此院切勿流泪”的告示,引人注目。素喜大师生前曾对少林弟子说:生有何欢,死亦何苦。10时50分,素喜大师遗体被火化。下午2时30分,素喜大师的骨灰被安放在少林寺塔林。

他是少林寺一代高僧,半岁丧母,11岁丧父,尝尽辛酸,最终皈依佛门;他六十九年如一日心系少林,看护少林,如果没有他,少林寺历史可能出现断层;从建国至今,他先后5次担任或代理少林住持;身为目前少林寺辈分最高的大师,手中曾有百万资金,却没有给他唯一的亲人留下一分钱……他就是少林寺目前辈分最老年龄最大的高僧——素喜。

●大师圆寂少林告别一个时代年3月8日上午,中原大地突降春雨,淅淅沥沥,连绵不绝。上午11时20分,少林寺名誉方丈素喜大师圆寂。少室山上电闪雷鸣,五乳峰下草木含悲。3月12日,记者来到千年古刹少林寺。悼念的人群来自五湖四海,素喜大师遗体所在的圆通阁内,诵经声不绝于耳。“素喜大师解放前来到少林寺,从此以寺为家,六十九年如一日。如今他圆寂了,结束了少林寺的一个时代。”素喜大师的徒弟释德扬惋惜地说。今天上午9时30分,素喜大师遗体火化仪式将在登封市举行,随后,他的骨灰将被安放在少林寺塔林。

●心有慧根机缘巧合皈依佛门素喜大师原名耿金柱,年9月出生于登封县(今为登封市)城关镇西南街村一个贫寒的农家。出生半年后,他的母亲去世,11岁那年,父亲冻死在茅草屋。后来,他就跟着表哥踏上了乞讨路,受尽欺凌。年,少林寺一位名叫贞绪的法师来到村里做佛事,好心的邻居就把金柱的事儿说给法师听,请他来开导金柱。贞绪法师借来纸笔,为金柱开了“药方”:家寒志凌云,顿悟疾复春;胸装十万生,成佛在少林。贞绪法师写完后昂首而去。金柱赶忙走出家门,不料,贞绪法师快步如飞,转眼间已经走出几百步。望着贞绪法师远去的背影,金柱感叹:少林功夫,果然厉害。后来,他一路步行,来到了少林寺,找到了贞绪法师。当时,在少林寺客堂,金柱发现左边墙上有一首诗:“暴风雨袭十七年,恶魔鬼怪祸人间;碧殿毁于军阀火,众僧恨怒法无缘。”原来,这里说的是年,大军阀石友三火烧少林寺的事。为了考验金柱的文采,贞绪法师让金柱对四句诗。金柱脱口而出:净土污染魔作怪,善恶报应迟早来;野火不毁真禅宗,明年群殿更光彩。贞绪法师听后,十分惊讶。第二天,也就是年8月17日,在寺内达摩亭,专门为金柱举行了皈依佛门剃度仪式,师从贞绪法师,法号素喜。●苦练点穴一代宗师文武兼备进入寺院后,素喜每天砍柴水,在伙房做杂役。贞绪法师看他做事忍让,为人和善,便开始教他少林武学。众僧也都很喜欢他,平时争着教他武术。“素喜法师除了练习基本功外,还苦练少林点穴绝技。”

年,素喜在师父贞绪的指导下,雕制成功了一桩木人。贞绪在木人体表精心绘制了36个致命穴、18个致残穴、64个医疗保健穴,共计个穴位。经过一年的苦练,素喜两手十指的弹、崩、点、插、划、抓劲力超人,全面掌握了个穴的要领。也正是由于年轻时的勤学苦练,素喜大师最终成为文武兼备的一代宗师。大师一生广收门徒,可谓弟子遍天下。不完全统计,素喜大师的弟子大约有3万人,其中不少来自海外。

素喜大师的二徒弟德建师父说素喜长老一生为少林寺武术、文化的发展呕心沥血,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尊重,他不仅精通佛禅,而且武术才华出众,公平地说是一个武术奇才,在他的同龄人中,他的少林春秋大刀、罗汉拳、十二段锦等武术造诣最高,他的武姿朴实,猛似虎扑羊、活似猿跳墙,行如青龙过海,别具一格。●一生爱国念佛之人奋起抗日“在民族大义面前,绝不含糊。”年12月,天寒地冻,驻扎在登封的日本鬼子封锁了所有道路,少林寺也陷入恐怖之中。一个名叫孝田的日本中队长,带领30多个鬼子,常常骚扰寺院,他们来到寺院,借机盗走文物,捣毁佛像。素喜大师心急如焚。此时,皮定钧将军率领的豫西抗日纵队就在附近,皮定钧将军派地下党员韦念铭化装成教师,以开办少林中学为名驻进少林寺。年2月的一天清晨,寺院众僧正在千佛殿做早课,鬼子和伪军60余人从县城出发,要围剿少林寺。共产党员韦念铭当时正在寺内养病,素喜就背着他向崖峰转移。得知敌人已经进入他们预先设置的埋伏圈,韦念铭把手枪递给素喜,让素喜代表他命令开战。于是,素喜接过手枪,站在崖峰向沟内连开三枪。顿时,队员们开始向山下投掷石块。鬼子惨叫声不断,死伤大半。很快,少林和尚抗日的事儿,传遍了全国各地,为少林寺增添了另一种历史色彩。●守护少林历尽劫难慧心不移少林寺僧众都知道,如果没有素喜大师,少林寺的历史可能会断层。这话还得从三年自然灾害时说起。至年,登封三年大旱。没有饭吃,好多人都还俗了,只有素喜和16个僧人,守护着少林寺的文物佛像。由于太过艰苦,僧人一个个出走,人数最少的时候,只剩下他和行政法师(现任方丈释永信的师父)两个人。要是他们也走了,少林寺就断层了。“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红卫兵前来破坏佛像、焚烧经书,素喜被定为大地主,几乎天天挨批斗。为了保全历史文物,他协助当时的德禅住持给每位僧人分配了一部分经书碑文,命令僧人全部背下,甚至连碑文的字体及年号都要精确记忆,以便日后恢复和保存。之后,他们把经书和佛像掩埋在地下。●一尘不染生前未留半分财产3月12日下午,在少林寺圆通阁,记者见到了素喜大师唯一的亲人,他51岁的侄女耿玉兰。耿玉兰说,年以后,叔叔每年两次到全国各地“荣身拜佛”。这期间,好多个人和组织通过他向少林寺捐款,他一分不留。几年前,耿玉兰家要建房,想找他借点钱。不料,他一分都不借。他说,这些钱属于少林寺,谁也不能拿走一分。圆寂前几天,素喜大师几次对照顾他的侄女说:“唉,什么都没有给你留下,什么都没有,我的一切都属于少林寺。”直到今天,耿玉兰家的生活还十分贫困。如今他走了,留下的是尘世中对一个82岁少林大师的敬仰。

 3月8日上午11时20分,82岁的少林寺首座长老素喜大师圆寂,消息传出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流不断涌入少林寺,为这位当代高僧作最后送别。据悉,素喜大师圆寂后,少林僧人24小时不停地为他念经祈愿,而大师的七天后事,更让少林僧人圆寂后的佛事安排展现在世人面前,少林文化的另一个侧面由此为更多人所了解。

  弥留之际交待众弟子“切勿挥泪”

  14日下午3时许,记者赶到登封少林寺内,山路两旁挂满了黄色和黑色的挽幛,挽幛上大多书写着对素喜大师的敬仰诗词。少林寺的一位僧人告诉记者,包括俗家弟子和徒子徒孙在内的大师的门徒已超过3万人,赶来参加这次后事的人员最少也有3000人。

  挽幛上在称呼素喜大师时都表述为上素下喜老和尚,少林僧人说,把名字上下分开是对一个僧人的尊称,被人叫做大和尚或老和尚更是对僧人的尊敬。

  记者看到,与普通人的后事有所不同的是,大师的后事,没有白色的孝服和悲痛的哭声,大门上甚至还贴出了送别老人切勿挥泪的告示。

  记者注意到,素喜大师的弟子们穿的都是黑色的僧衣,很多人以为这就是僧人所穿的孝服,而德扬法师却对此解释道,他们所穿的僧衣名为海青,平时僧人也会穿着,和俗家的孝服绝对不是一回事儿。

  素喜的弟子德果告诉记者,他师傅在弥留之际曾嘱托众弟子“切勿挥泪”,因为按照佛法,得道高僧圆寂后,哭声会惊扰他的灵魂,因此需营造一个修行的氛围。

  按佛家法事,僧人圆寂后,24小时内不得惊动或搬动肉身。佛法上说,人死后阿赖耶识(即感识)要进入一种无底洞,灵魂还在尸体旁萦回,还可以感觉到世人的一些行为,这时候,只能助念“阿弥陀佛”,助他修成正果,绝对不能动他的肉身。

  灵堂设在圆通阁的正室,里面的挽幛全都是黄底黑字,一副对联概括了大师一生的修行:少年入空门为人为法音容笑貌犹在前,一生求真谛爱国爱教将此身心奉尘刹。

  三大法会令佛事活动高潮迭起

  14日晚上7时,一场隆重的法会在圆通阁门前的广场上演,来自相国寺和白马寺的三位当代高僧带领众僧完成了这场法会,法会的名字叫放焰口,在佛教佛事中是一种比较隆重的仪式,主要是为逝者超度亡灵。

  素喜大师圆寂三天之后,每天晚上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僧主持放焰口法会,这些高僧大都是各大名山古刹内的方丈和住持,一系列祭拜和诵经活动要进行整整四个小时,这么多高僧主持如此规模的法会,是常人平时很难看到的。

  按照佛教习惯,僧人圆寂后一般有两种入土为安的选择,一种叫坐缸,即将僧人的遗体放置在一口特制的大缸中,而遗体是呈打坐的方式坐在缸内,因此名为坐缸,相传得道高僧坐缸可保持肉身不腐,目前这种方式已极为少见。另一种叫荼毗,即火化的意思,僧人遗体安放在垒得很高的木材上,浇上油后用火点燃,一般要烧上几天几夜。

  但目前圆寂僧人的荼毗已改为进入火葬场火化,素喜大师的遗体需在登封市火葬场完成火化,遗体火化之前的法会,又叫往生回向法会荼毗仪式,这场法会由少林方丈释永信带领少林弟子举行。这场法会进行一个多小时左右,最后方丈念了一段评价素喜老和尚的生平事迹后,手持一个写有永信方丈锡杖往地下大吼一声:“起!”,老和尚棺椁当即被抬起送往外面的灵车上。遗体被送往火葬场后,僧人和一些信仰佛教的人们不断向素喜大师的遗体周围抛撒菊花花瓣,经过一番念经佛事,方丈又拄着法杖大喊一声:“烧”,遗体正式被火化。

  素喜大师骨灰被带回时,少林僧众早已迎候在门前,一名僧人抱着灵位走在最前面,弟子德建抱着遗像走在第二位置,而大弟子德扬则在两个小和尚的陪护下走在第三,一大队少林僧众缓缓走向塔林方向。

  少林塔林,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少林寺历代高僧的骨灰安放之处,只有德高望重的高僧圆寂后才能有资格进入塔林,现在也必须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才能建塔,而素喜大师由于贡献巨大,2003年就为他在塔林建了一座7级石塔,上面刻有素喜长老的像和尊称,这是200多年来,少林寺首次为活人修建的一座寿塔。塔林中的塔包括3种,即衣冢塔、骨灰舍利塔及寿塔。

  素喜大师的寿塔在造塔时就已经留下了暗道,14日时暗道已经被挖开。当天下午2时30分,素喜大师的入塔法会更是隆重,整个过程用时40分钟,最后是少林方丈持法杖大喊了一声“送!”,素喜大师的骨灰被徒弟抱着送进了地宫之内,陪葬的物品只有佛经和袈裟两件物品。

     传奇高僧赢得世人尊敬

  素喜大师1924年生于登封城关镇,俗名耿金柱,自幼家境贫寒,受父母信佛的影响,13岁出家到嵩山少林寺,拜第二十九世住持僧贞绪大和尚为师。后来靠着他辛苦守规,尊师和众,得到师父的赏识,成为少林寺第三十世首座僧,他六十九年如一日心系少林,从建国至今,先后5次担任或代理少林住持;身为目前少林寺辈分最高的大师,在任少林寺管委会主任期间,领导众僧重禅尽武,率僧众复修、竣工了藏经阁、钟楼、鼓楼等重要殿宇,得到政府和广大僧俗的好评和爱戴。

  素喜大师自从进入少林寺就喜欢上了少林功夫,刚入寺时,所做的不过是些担柴、烧火、挑水、做饭之类杂活。后来在贞绪大师的教导下学会了不少少林武功绝技,最终成为少林寺著名的“武”上高僧,并在1962年开始任少林寺武术教头,少林寺近代的第一个武僧团便是他创建的。据说,素喜大师收徒3万多人,可以说弟子遍天下,特别是培育了享誉世界的德扬、德建法师等一大批大师级人物,为少林武术的传承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素喜大师在抗日战争期间曾加入少林寺游击队,利用自己的务工配合皮定钧将军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正是他和一批少林武僧的爱国情怀,令少林和尚抗日故事传遍了全国各地,为少林寺增添了另一种历史色彩。

  1959年至1961年,登封三年大旱,由于没有饭吃,好多僧人都还俗了,只有素喜和16个僧人守护着少林寺的文物佛像,人数最少的时候,只剩下他和行政法师两个人。

  文革中由于少林寺有自己的土地,素喜被定为大地主,几乎天天挨批斗,许多红卫兵前来破坏佛像、焚烧经书,为了保全历史文物,他协助当时的德禅住持给每位僧人分配了一部分经书碑文,命令僧人全部背下,甚至连碑文的字体及年号都要准确记忆,以便日后恢复和保存。

  大师去矣,风范犹存,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怀念。10万多海内外人士万余僧众百姓送别素喜大师

本报讯昨日是送别素喜大师的日子,在少林寺门前的少汲河岸边,一副副饱含深情的挽幛绵延多米,从早上5时开始,来自国内外上万僧众信徒,不停地在素喜大师圆寂的圆通阁颂经助念“阿弥陀佛”。

  据素喜大师的大弟子德扬说,从师父圆寂以来,共有海内外10多万各方人士前来悼念。一时间,登封各大小宾馆一床难求,就连少林景区内惟一保留的村庄———有80户人家的王指沟,家家也住满了来宾。白马寺方丈释印乐、相国寺方丈张心广两位法师14日下午就来到圆通阁为素喜进行了长达5小时的“放焰口”(较为隆重的一种佛事超度活动)。

  昨日,为素喜大师送行的人群中,除了少林寺众僧人和居士外,还有很多当地的民众自发前来为大师送行。上午9时50分,“素喜老和尚往生西方追悼法会”在圆通阁举行,应素喜法师生前留下遗愿,要回到少林寺,因为他的全部都是少林的,素喜大师的弟子抬灵柩在少林寺院内绕场一周,以便让大师再看一看他生活习武70多年的寺院,也好让正常接待游客的少林寺内的僧人与大师作最后的告别。

  10时40分,众僧起棺送灵,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相送。11时30分,灵车到达登封市殡仪馆,释永信方丈在火化炉前再次主持超度仪式,众僧在大师的遗体上抛撒金黄色的菊花花瓣。11时55分,大师遗体开始火化。

  14时,大师灵骨被迎到生前为他建造的佛塔前,大师遗像安放在塔阶的正中央,相框上方扎着白色的绸缎。大师的骨灰盒上覆盖着镶有金线的红色袈纱,上面是金黄色的如意。

  14时30分,为素喜大师主持“入塔法会”,众僧向素喜大师叩首,释永信方丈在塔前为素喜大师说法:不生不灭,无有来去,功德圆满,即是涅。随后,德扬法师捧素喜大师灵骨入塔内安放。

点击观看以下内容:

佛学知识

01佛法不虚的科学证明

02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对人类惊世预言

03为什么出家人姓释,而居士不能姓释?

04老梁看电视李叔同弘一法师

05[老梁观世界]终南山的隐士06《西游记》里隐含的真谛

07吃住寺院你必须知道的事

08目前放生走了样

09为什么佛教徒都在念阿弥陀佛

10释迦牟尼佛的一生视频、画像

11如何做居士?

12断欲,为治病第一要法

13八苦

14烧香为什么要烧3根,而不是4根?

佛教纪录片

01《六祖坛经》动画片

02达摩祖师传

03释迦牟尼佛传

少林禅武医纪录片专辑

20人物少林禅武医传人释德建国语

04年到少林寺

07搜寻天下—中岳:寻访德建师父

09少林苦行僧-释德建

10《少林苦行僧释德建》散记

11少林和尚

12英国BBC电视台虔诚朝圣者

13河南电视台《少林隐僧》

14《少林禅武医》

15中华武术大讲堂

19《少林与太极》

21人物少林禅武医传人释德建英语

22禅武少林现代搏击vs传统武术

25何谓功夫----中央四台

26《修行》----香港电台

27乐活之道少林禅武医

28嵩山少林内养功法介绍

29少林禅医释德建

图文摘录

01虚云老和尚最后20年的珍贵照片

佛教小故事

01佛像?木头?

02你看不见的,就不存在吗?

03清水摇不浑

少林禅武医唯一官方短视频平台快手号:ssslchanwuyi(释德建师父)

抖音号:shidejian(释德建)

抖音号:guantiansi(观天寺)

火山号:shidejian(释德建)

火山号:songshanchanyuan(嵩山禅院)今日头条搜索:释德建

嵩山禅武医官方微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jgyj/6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