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高僧,岁圆寂留给后人一字,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dfjc/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佛学文化博大精深,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不少国人都谨遵佛祖教诲,日行一善,广积阴德,为后人种下福报。然而,除了那些半路出家的和尚之外,其实还有不少天生与佛结下善缘之人,虚云老和尚便是其中之一。虚云老和尚,俗名萧古岩,年出生于福建泉州的官宦之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萧古岩的出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年前,年逾四十的萧玉堂(萧古岩之父)一直没有儿子,妻子颜氏见丈夫无后,心中着急,便前往永春州的观音寺祈福,求观音娘娘保佑自己生个大胖小子出来。好巧不巧的是,颜氏回去后,当晚便梦到了一个身穿青袍的长须老者,他头上顶着一个观音,胯下骑着一个猛虎,突然来到了床上。奇梦都是有征兆的,不久之后,颜氏怀孕了,最后生下了儿子萧古岩。不过,萧古岩出生时却包于肉团之中,颜氏见状大惊,一口气没上来便吓死了。 萧古岩从小不吃荤腥,不喜欢热闹,一生只对佛像经书感兴趣。为了研习佛家经书,萧古岩放弃了科举之路,随着对佛家文化了解的日益加深,萧古岩产生了出家的念头。在他17岁时,曾一度前往南岳衡山出家,但他的父亲却不许,不但把他半路截回,还给他娶了两个老婆——田、谭二氏,并强行将他们锁在一个房间里,只为培养感情。年,坚持不行房第之事的萧古岩留下一首《皮袋歌》后,便只身前往鼓山涌泉寺出家,取法名古严。然而,初入佛门的萧古岩却不懂什么是佛,他居住在后山的岩穴之中,天当被、地当床,饿了吃松果,渴了就喝山泉水,常年衣不蔽体,宛如一个野人。最后,融镜老法师点化了他:你这种行为只是旁门左道,真正的佛在心间,上求下化,自度度人,才是修行的正途。 年虚云圆寂于云居山。年,美国纽约佛教禅宗中心为他修建纪念堂,将其传记用英文刻于石碑。记载其生平事迹的有《虚云和尚事迹》、《虚云和尚年谱》、《虚云和尚画法集》等。舍利留存广东南华寺。 虚云法师曾以此一对联自述其波澜壮阔的一生: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五帝:清代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与宣统皇帝。四朝:满清皇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十难:生为肉球、饥寒雪掩、痢疾待毙、口流鲜血、失足堕水、大病顿发、索断浸水、险遭剖腹、全身枯木、遭匪毒打。 明悟后的萧古岩一改往日形象,不但离开了后山石洞,还前往俗世之中参访学道。多年来,萧古岩遍访古刹,参拜名师,潜心悟道,不但中国的名山大川留有他的足迹,甚至连缅甸、印度都曾有他的道场。直到年,改名为虚云法师的萧古岩向弟子交代了后事,留下一字“戒”后,便前往西天极乐世界。去世之后,弟子将他的遗体炼化,得到了数百枚五色舍利子,最后把他的骨灰撒入水中,使其融入山川河流。直至今日,虚云法师留下的“戒”字也未被参透,因为其中包含着无数人生道理。那么,在座的各位能参透么? 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dmyj/7204.html
- 上一篇文章: 纪念六祖惠能大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