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传大医禅师四祖道信
全国白癜风患者救助计划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622/5482059.html 道信禅师悟道 道信禅师七岁出家。禅师出家后洁身自好、持守斋戒。五年后辞师前往避难隐修在舒州皖公山(今安徽潜县)的三祖僧璨大师和他的同学定禅师学法(亦说林法师)。在皖公山,道信禅师跟随三祖僧璨禅师学习禅法。道信禅师开悟见性,当在这期间。《五灯会元》卷一记载:隋开皇十二年(),十四岁的道信禅师,前来礼谒三祖僧璨禅师。初礼三祖,道信禅师便问:“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三祖反问道:“谁缚汝?”道信道:“无人缚。”三祖道:“何更求解脱乎?”(既然没有人捆绑你,那你还要求解脱干什么呢?不是多此一举吗?)道信禅师闻言,当下大悟。道信禅师开悟之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继续留在祖师的身边,以报法乳之恩。在这期间,三祖不时地点拨道信禅师,并不断地加以钳锤,直到因缘成熟,才肯把法衣托付给他,“遂以学徒委之”。三祖离开皖公山南下罗浮山,不许道信禅师跟随,并嘱咐他大弘佛法。偈曰: 华种有生性,因地华生生 大缘与性合,当生生不生 吉州救民 ◆◆◆ 四祖道信禅师,姓司马氏,《传法宝记》记载为河内(治所在今天河南沁阳)人。禅师自幼便仰慕佛法,就像修习多年一样。禅师继承衣钵后,专心弘法不愿睡眠,近六十年不曾躺在床上。离开三祖僧璨禅师后,道信禅师一直游历于安徽、江西、湖北三地交界之处。隋大业年间,国访贤良,禅师因而得到机会正式剃度,编籍于吉州(今江西吉安)的一所寺庙。道信禅师抵达吉州时,正值群盗围城七十多天,城中缺水,人皆疲敝。禅师进城后井水又重新涌出。刺史向禅师叩头,求问退贼之法。禅师教“但念般若”。刺史于是命令全城同时念般若。须臾之间,贼寇看见城墙四角站着巨人力士,威猛绝伦,以为城内必有高人,不可攻城,急忙退兵。黄梅弘法 ◆◆◆ 由于隋末战乱,禅师离开吉州,想前往衡山,途经江州(今江西九江),被僧俗挽留在了庐山大林寺,住了将近十年。唐武德七年(年),道信禅师应蔪州(今湖北蕲春)僧俗邀请,到江北传法,见黄梅县西的破头山(后改名双峰山)林泉秀丽,便在双峰山造寺,作为修行和传法的道场。道信禅师在双峰山驻锡三十多年,“诸州学道,无远不至”。僧众弟子常住多达五百余人,其中最有名的是五祖弘忍禅师。摄受弘忍 ◆◆◆ 一日,道信禅师前往黄梅县,路遇一小儿,骨相奇秀,异乎常童。禅师问:“你姓什么?”小儿答:“姓即有,不是常姓。”禅师问:“是何姓?”小儿答:“是佛性。”禅师问:“你没有姓吗?”小儿答:“性空,故无。”道信禅师默识其法器,派侍者至小儿母亲住处,乞求令小儿出家。母亲因为往昔宿缘,毫不为难。道信禅师于是收小儿为弟子,最终付法传衣于他。示现圆寂 ◆◆◆ 唐高宗永徽二年(年)闰九月四日,道信禅师忽然垂诫门人:“一切诸法,悉皆解脱。汝等各自护念,流化未来。”说完,禅师安坐而逝,享年七十二岁,葬于山侧塔中。第二年,弘忍禅师等打开塔门,道信禅师仪相如生,端坐如旧。唐代宗赐谥号“大医禅师”,塔名“慈云”。摄影:张春林 见者利益随喜转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gaosengyuanji.com/dmyj/12203.html
- 上一篇文章: 释迦牟佛的真实脚印,无比殊胜见一眼消八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